以身许国 第38章

在题型上跟以往大致相同,但难度却上升了不少。毕竟高考是择优录取,难度逐年上升这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如果一年比一年简单, 那岂不是说明Z国的学子一届不如一届了吗?!那还谈什么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更比一代强。

当考试时间进行到10点15分的时候, 李凡已经做完了前面所有小题, 开始动笔大作文了。这次的大作文是要求考生阅读文章,将它改写成一篇“陈伊玲的故事”①,题材必须是以陈伊玲为中心的记叙文,如果写成诗歌读后感等统统不计分。

看到这,李凡嘴角不由地微微上弯,倒不是因为这题目多新奇古怪。只是他感觉这简直就像是为一中量身打造的题目一样。由于高考前大家的无私分享,李嘉嘉将自己最擅长的阅读理解中提炼中心和压缩文字的技巧跟大家说过,何梅又将自己对于大作文书写的心得公布了出来,虽然她会的是议论文。但是再加上其他同学的分享,有些人就会写诗歌,有些人就会写记叙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真的是说得一点都没错。

正是由于高考前大家这种毫无保留,掏心掏肺真挚的交流,让李凡相信这次一中一定能有一个非常完美的开局。

果然当收卷铃声响起后。

一中的全体考生在林毅老师带领下,集体去食堂吃饭,中间这一路,大家这嘴就没合拢过,脸上洋溢的笑容更是比七月里的阳光还要亮还要美。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不自觉的聚在了凡神身边。

其实在语文方面,李凡并没有太多的学习方法好分享,主要依靠的还是文科班的同学,但大家这心里都很明白,如果没有凡神前期铺垫,大家怎么会这么无私。

前几界的毕业班,怎么不见得有这么和谐的学习氛围呢。

所以归根结底大家的凝聚核是€€€€凡神。

午饭加午休总共花掉了一个半小时。

这期间林毅老师几乎全程没闭眼,他一直忙前忙后又当爹又当妈,一边提醒着大家多吃点补充能量,一边又让大家少吃点以免下午考试犯困。

弄到后面他都感觉自己快要精分了。

这带队负责简直比他在学校连上七/八节数学课还要累,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伴随铃声响起。

刚刚稍作休息的林毅老师立马又坐了起来,他将一中考生数了又数,确定没人被落下后,便再次带队将他们分别送进了考场。

这一场是数学。

他作为数学老师,比谁都清楚数学的险恶。如果说上午的语文,大题不会做,说不定连蒙带猜还能糊弄个几分,但数学你想都别想,不会做就是不会做,硬着头皮编你都不知道怎么编。不然怎么会说数学是高考的分水岭呢!一旦考崩,弄不好就是一泻千里,影响接下来所有科目。

于是乎他在送完学生后就在考场外为他们每个人祈祷了起来。

看着手里的数学试卷,李凡将所有题目在心里大致过了一遍,便开始动笔。毕竟数学是他最擅长学科,从当初资格考到后面三次全真模拟,他总共加在一起都没失过二十分。所以做起来非常流畅,中途没有任何卡顿,当他落笔的时候隔壁桌甚至才刚刚做完了第一页,此时距离交卷甚至还有一个小时的空余时间。

跟他这么气定神闲相比有些人可就……

首当其冲的就是他老爸李文山和老爷子他们两个人,自从知道孩子开始高考那一刻起,就没睡着过,整夜整夜失眠,喝酒都不好使,整个心都是揪着的。

其次就是他大伯€€€€李有财,这心里同样不好受。

只不过他并不是担心李凡考不好,相反他是担心李凡会不会考得太好。因为这样的话就显得自家儿子太笨了。这次李顾因为这个高考被迫放假,他就从他口中得知,自己这个便宜侄子最近在学校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他参加一模,拿个了全校状元。

他参加二模,拿个了全市状元。

他参加三模,就拿个了全省状元。

现在整个学校都在疯转。

他这去参加高考,会不会给咱们内江县拿一个全国状元回来???

会不会呢?这光是想想就够他头秃了。

因为自打这李凡进了一中后,他打牌就从来没赢过。他自己都没想到当初随便发的誓,居然能这么灵验,气的简直想打人。如果可以他真想让李凡考不成试,只可惜他就是个农民,除了在村委会里闹一闹,他也去不成其他地方闹啊!所以这事儿想起来就闹心,导致他这几天跟李文山和老爷子一样没睡好觉,

当然没睡好觉的可不仅仅只有李家这些人,还有正在海上参加集训的霍劲松。

他这心,咚!咚!!咚!!!响个不停。这种感觉很不好受,让人头晕目眩,弄的有点像晕船。这对于子弹射进胸膛都能面不改色的他,此时此刻居然无法控住自己那颗焦急而又担忧的心,明明是“兄弟”,自己却担心的像个小媳妇,实在是……

不正常。

接下来几天,李凡发挥一直很稳定。

他基本都是在考试结束前一个小时左右完成了所有答题。而且每次考完,都会有人跑来想跟他对答案。不过每次李凡都会拒绝他们。在他看来考完对答案,特别是对高考这种不可逆转的考试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对完答案无非就两种结果,一种是做对了,一种是做错了。对了自然开心,但如果发现一旦是自己做错了,这沮丧的心情难免会影响到下一场考试的发挥。

得不偿失!

-----------------------

高考持续了整整三天。

直到7月9号下午五点,伴随着最后一声收卷铃声的响起。

这才预示着:

“高考€€€€它结束了。”

返校班车里,大家有说有笑的聊着天,大家从进入一中第一天的自我介绍聊到高三最后一次宿舍夜话;大家第一次期末考试聊到最后一场英语考试;大家从被老师第一次打手心聊到即将回学校要对老师们说些什么,他们从……

聊着聊着大家的眼眶突然都红肿了,眼角的泪水更是不受控制的往外冒。

笑的时候是那么的天真烂漫,哭的时候又是那么的撕心裂肺……

此情此景,让001都不由自主的受到他们情绪的感染,于是乎他独自坐在小空间的小马扎上,呜呜咽咽的抽泣了起来。

他想到了自己没绑定宿主前,独自在黑暗中徘徊无助可怜兮兮时候;他又想到了自己在上个世界跟宿主绑定开开心心聊天的温馨场面;他还想到了最近自己被宿主冷落的画面,李凡大魔王每天跟自己讲话都没有五个字。

分别是:“早上好!”“晚安!”

实在是太难受了。

李凡靠在座椅上,小马尾被他枕在脑后,听着001对自己的控诉,他又好气又好笑,只好用意识在脑海里摸摸他,揉着001毛绒绒的小脑袋,对他说了句:“辛苦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下来就等凡神出成绩啦!!!

正式踏入造舰行业啦!!!

①1979年高考作文真题名称。

第45章 国之巨舰,守卫蓝海14

高考结束没多久, 蔡博雅就掐着日子把林毅派去了省里。

这一次他要绕过江宁市,提前从省里拿到一中成绩,省的再从江宁那边获得二手信息,说不定自己这一心急还真被那人敲瓶茅台走了呢!!!

也不想想茅台一瓶三四十块。

这钱留着给学生开自习室, 留着给食堂加猪肝, 它不香吗???

对于蔡校长的安排, 要是几年前, 林毅肯定不会去。内江到省会来回一趟好几百公里,再配上绿皮火车哐当哐当, 他这身老骨头可禁受不住这么折腾。他不求校长给他多加工资, 只求校长让他多活几年。

但这次不同。

蔡博雅前脚刚刚说完话,他后脚立马就同意了, 眼睛都不带眨的。

不为别的,就为了第一时间见证一中高考历史。这次高考后的估分,全校总共有一百二十多名学生估了400多分,有三十五名学生估了500多分。而且去年全国本科重点线才512分,普通本科线464分, 大专线399分……

如果估分上下浮动不是很大的话,保守估计今年一中有可能会出二位数的重本学生。我的乖乖,就这数量江宁市一中这所市重点中学都望尘莫及,省重点说不定勉强能凑合。

但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些,还不足以让他眼睛都不眨。

最最致命的是李凡。

他居然给自己估了€€€€632分。

按道理来说,学生最后成绩基本都会比模拟时往下压一压,毕竟高考那氛围, 能稳定住心态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更何况。

今年这难度比去年要高。

作为带队老师, 他深有体会。

特别是在第一天下午€€€€那场考数学。

他深刻体会什么叫做数学的险恶, 虽然他自己就是教数学的。

那群中午还喜笑颜开的学生, 晚上个个如丧考妣,有几个考生都开始琢磨来年再战的事情了,最后要不是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说,那些人说不定当天就偷偷地卷铺盖回家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李凡估出的总分比三模还高出11分,这成绩哪怕放到前两年那也是妥妥的理科状元。

77年全国理科状元601.5分。

78年全国理科状元603分。

你看看大家都是一分两分的往上提,李凡倒好直接几十分几十分的往上提。

“也不知道最后这成绩会不会缩水?”林毅一边赶高考办走去,一边在心里犯着嘀咕:“数理化肯定是没什么问题,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它缩不了水,要缩那也只能缩在语文英语和政治上面。”

这些科目存在不少主观给分,高高低低都很正常。

哪怕是同样一张试卷,阅卷老师说不定都能给出两样分,所以说李凡最后这总成绩上下浮动几分,也很正常。

但如果往下浮动太多,他是绝对不能答应的。只要低于622分,他肯定要大闹高考办的,必须申请复卷。内江县出个好苗子不容易,可不能让给毁了。

林毅想着想着,他这手就不由的攥起了拳头。

旁边同事们见他这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我说老林,你是来看成绩还是来打架?”

“这拳头都快握的比沙包大了!”

“……”

“你们不懂,我这是心急,”林毅摆摆手,松开了拳头,顺便在裤脚上擦了擦汗。

“心急也没用,”同行中有位地中海老师张口说道:“规定是在上午八点发榜,咱们这才七点五十呢,还差个十分钟。”

林毅咧嘴笑笑:“也不知道,这次省状元会花落谁叫?”

地中海歪了歪嘴角发出一声“咦”,随后说道:“老林,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还玩这种游戏,你不就想显摆你们学校的李凡吗!”

“李凡是谁啊?”一年轻老师问。

“你还是不是咱们长江省的老师了。”地中海两只眼睛瞪得无比巨大:“他可是三模考了全省第一的学生,总成绩领先第二名好足足几十分呢!对了,老林,他这次估了多少?”地中海边说边望向林毅:“有没有可能冲击全国前三?”

“哈哈,”林毅极力地抿住唇,压抑着不断上扬的嘴角,“等等看,等等看,估分都不准的。”

面对林毅这反应,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瞬间有了底。

跟高考班外面如此和谐的氛围不同,高考办里面大家却争执的面红耳赤。

“主任,这成绩咱们确定要发榜吗?”一女老师看着手里成绩汇总单嘴角忍不住抽抽:“距离八点还有十分钟,如果要改还来的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