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被迫秀恩爱 第17章

孙皓难得说了句好话:“秦疏挺有柳下惠的潜质。”

陈尚:“别这么说。”

孙皓来了精神:“难道他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儿?”

陈尚微笑:“我们家秦疏可比柳下惠强!”

孙皓退出界面,不再与他说话。

陈尚也不在意,孙皓就是嫉妒,谁让他只有廉价地买来的爱情。

他用眼神描摹着视频中秦疏的眉眼,随之而来的就是汹涌的思念。陈尚从来不会委屈自己,想他了,就打电话给他。

自打他因为秦疏挂他电话发过脾气后,秦疏就真的再没有主动切断过电话。

如果超过半分钟他还没有接,那就一定是很忙,等到忙完了会第一时间给他回话。

这样的默契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

陈尚打电话过来的时候秦疏正在忙,匆匆说了两句就先挂了,等到机场再给他打电话。

他要出远门了,贺敏方带着他和李隋英一起,前往某个毗邻边境的城市,那里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的碑刻十分具有考据价值,贺敏方是这方面的专家,应邀前往。

到了地方,考古负责人和他们介绍了具体情况:“是因为山体滑坡,发现的这座墓葬。

上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保护时间,墓室之前也有受损,里面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资料大多损毁,能确定的是大体年限应是在明武宗朱厚照时期。

有一点十分古怪,从目前的发掘来看,墓主人的身份似乎并不高,随葬品却十分丰富,且有很多随葬品属于贡品级别……”

工作进行得比预期中还要顺利,秦疏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毕竟,这对于贺教授等人是历史,对他来说却是生活。

明武宗少时聪慧却玩物丧志,称帝后更是任情恣性,曾以各种方法搜罗男宠。“南巡”时,遇一美貌歌僮,名为杨芝,赐名“羊脂玉”。

帝甚爱之,命从驾北上,途中因水土不服殒命,武宗怜他自小背井离乡,命人送回家乡安葬,随葬甚丰。

可一届娈宠毕竟上不得台面,没有文字记载也是正常。

秦疏有此判断一是根据当年传闻和历史文献,再者就是墓葬中众多的羊脂美玉。

明朝时期,受到追捧的主要是和田玉和翡翠,这座墓葬陪葬品如此丰厚,且本地盛产翡翠玛瑙,墓葬中却没有羊脂玉以外的玉石,属实古怪。

最关键的问题解决,其余的自有专业人士操心。且秦疏对掘人坟墓实在是敬谢不敏,哪怕是打着保护的名义。

贺敏方对墓葬挖掘十分感兴趣,本来还想叫上秦疏一起,在得知他小徒弟竟然有把墓穴重新填上的想法后果断放人。

果然是年轻不知文物好,以后想要再见到可是要花门票隔着玻璃看的。

李隋英倒是想跟着,只是这边临近边境,贺老担心小徒弟不通人情世故被人骗了,就让李隋英在一旁看着点儿。

贺老说这话的时候秦疏就在旁边听着,他很想反驳,谁如果骗到他头上绝对是在找死,而且是带着八辈祖宗一起。

结果贺老大手一挥:“玩去吧!”

李隋英倒是想得开,不下地也挺好,她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消息,心里正有些意动。

“师弟,赌石玩过吗?”

赌石是从清朝开始流行的,这涉及秦疏的知识盲区。见他摇头,李隋英神神秘秘地说:“想不想试试手气?”

秦疏看出来了,师姐自己是很想去试试手气的。本来让师姐陪着他就过意不去,闻言直接点了头。

第18章 乖张二代的学霸老攻18

师姐弟二人直奔腾冲。路上,李隋英给他介绍了其中的门道。

“那边公盘开了,运过来不少好料,咱们去凑个热闹,如果能捡个漏也不枉此行。”

秦疏听明白了,赌石和赌博在本质上一脉相承,都不利于修养心性,他看师姐提起那些暴富经历时一脸的向往,问道:“如果亏了呢?”

李隋英十分看得开:“那就当过手瘾买教训了呗!放心,我玩的不大。”

她伸手去拍秦疏的肩膀,被他躲开了,李隋英一阵无语,调侃道:“为了小陈总,你还真是守身如玉啊!”

秦疏冷着一张脸不搭腔。

李隋英对此已经习以为常,继续刚才的话题:“等到了地方,一定要多看多听少说话,他们这行有很多规矩,免得惹麻烦。”

秦疏点头应下。

李隋英熟门熟路地将人带到一个门店,说是门店,不如说是仓库才更合适。

到处都堆着毛料,每块原石上都有编码。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男人走了过来。

看到李隋英身边的秦疏就是一愣,他指着秦疏问李隋英,“别告诉我他是你男朋友!”

李隋英把他的手指拍开:“瞎说什么呢?这是我师弟!今天带他过来开开眼。”

年轻男人拍拍胸脯,用十分夸张的语气道:“额滴个娘嘞,真是吓死我了!”

然后伸出手,对秦疏道:“又见面了,真是缘分呐!我叫胡珏,广源玉石的少东。”

李隋英之前对秦疏介绍过,广源玉石做原石买卖,也负责玉石加工、批发和经销,摊子铺得很大。

秦疏伸手和他握了一下:“秦疏。”

胡珏夸张地摸摸胳膊,“真是一如既往的高冷啊!”

李隋英面露狐疑:“你们认识?”

“A市机场见过一面,印象深刻。”胡珏笑得意味深长,秦疏不为所动。

早在对方露面的时候,他就想起来了,胡珏就是那个在机场卫生间遇到的粗鄙男。

曾经的事情一带而过,两人都没有再提。

生意上门,胡珏还是挺热情的,“一般第一次赌石的都有点运道,要不要试试手气?”

李隋英点头表示赞同:“当年我花了两万块,最后开出了20万的东西,也算是小赚一笔。师弟,你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小玩儿一把。”

胡珏连声附和:“对对对,小赌怡情,真要是解涨了,不管是自留还是出手都是赚。”

秦疏心下一动,他倒不是看中其中的价值,主要是想到既然出差了,应给陈尚带伴手礼。

玉石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曾经家里祖母过寿,他还亲手雕了玉观音做寿礼,手上也算是有些功底。

既然如此,不如买块石头,亲手雕个小玩意,送给陈尚,他肯定会高兴。想到陈尚,秦疏的嘴角带了丝笑。

李隋英看出他的意动,再接再厉道:“师弟,你想选个什么价位的?”

胡珏紧随其后:“我们这什么价位的料子都有,都是实实在在的原石,绝对没有填胶。”

两人一唱一和,秦疏狐疑地看向他们。

李隋英被师弟看得一激灵,对胡珏道:“你忙去吧!我师弟天赋异禀,用不着别人。”

胡珏耸耸肩,他是看出来了,李隋英说是师姐,其实挺怵她这个师弟的。他过来本来就是看李隋英的面子,既然人家不信任,他还是麻溜地滚吧!

其实,李隋英和胡珏这么熟也是有原因的。彼时她还是刚进入绿晋江的小萌新,一心想要写出一部惊世之作。

偶然来到腾冲,见识了一番后,就决定写一部主角由弱小无助小可怜成长为赌石大佬的重生复仇打脸大爽文,结果buff叠得太多,扑得一败涂地。

不过这个过程也不是没有收获,为了还原赌石场的风云变幻,她没少和胡珏取经,又因为经常麻烦他心里过意不去,用她广博的人脉给对方介绍了不少生意。提成自然也是少不了的。所以李隋英和胡珏,真的是情如金坚。

最最重要的是,这为她的研究生涯积累了数据支持,并发表了一篇名为《探求传统文化在网文中的生存状态》的论文,贺敏方捏着鼻子给她润色了一番,用他的话说就是:传统文化要知道自己是被这么不务正业地研究肯定会暴跳如雷!

不过李隋英对付她老师很有一套,当即大义凛然道:“没有生活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是早晚都会被淘汰的,她在绿晋江的耕耘正是在践行一位文学研究人士的使命。”

贺敏方看她虽然不靠谱,勉强也算是吃了文化这碗饭,至少比跑去做什么经人强,也只能放任。

李隋英对古典文学爱得深沉,胡珏几度伸出橄榄枝,想要把人挖过发展成业务骨干都没有成功。

……

秦疏最终选了个鸵鸟蛋大小的毛料,标价五万。

李隋英看到他选的石料就觉得不太好,在同一价位的原石里,这绝对是最不可能看涨的一个。

李隋英劝他:“师弟,五万也不少了,要不你再看看?”

秦疏摇摇头:“不用了,就这个!”他有预感,这里面会是块好料。

秦疏去买单,胡珏看着他手里那个表面光滑如鹅卵石一般的石头,有由怀疑这是哪个不长眼的放错了位置,或者是初入赌石场的愣头青从墙角拿过来,又随手丢在别处的。

秦疏毕竟是李隋英的师弟,胡珏有些怕落埋怨,就开口劝了一句:“这批料子出货率还挺高的,你要不要再看看?”

秦疏直接拿出手机支付。

胡珏对着李隋英耸耸肩,这可是秦疏自己坚持要买的,没人逼他,吃亏了也和他无关,大不了回头送他个搭头,还能卖李隋英一个人情。

在这里购买的原石,提供解石服务。接下来就是擦皮、磨石、切石了。

这边整条街做的都是玉石买卖,广源多年经营,有口皆碑,向来是门庭若市,现在却忽然安静下来。

有经验的玉石经纪人似乎预料到了什么,将店铺交给伙计,三三两两地过去看热闹。

人都有从众心,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广源。

“解涨了!解涨了!!”一个伙计拿着铜锣在店门口敲两下,喊两声,顿时将来往的人注意力都集中过来。

很快,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

店铺内,李隋英激动得直掐大腿,“师弟,告诉我,我没做梦!”

“天哪!你发了!”

第19章 乖张二代的学霸老攻19

正所谓“万翠易得,一翡难求”,谁能想到那么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竟然开出了冰种红翡。

胡珏在原石开窗后就知道开出来的绝对差不了,彼时他还在自我调侃,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竟让人在眼皮子底下捡了这么大的漏。

等到红翡的真面目逐渐显露出来后,他简直恨不能自戳双目,真是眼瞎,要这双招子是喘气儿的吗?

自己的店里开出这样的好东西是多大的运气,可这样的东西却不属于自己,那就是加倍的懊悔。

好在生意人的基本素质还在,内心纵是追悔莫及,胡珏脸上仍然笑呵呵,还不忘让伙计敲锣放鞭。

实惠是别人的,总得捞点儿肉汤喝,有这一波的宣传,今后至少半年,他们广源都会客似云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