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然换上自己的旧衣,先去看了玉米地。
出征时是八月初,玉米不过半尺来高,归来已是金秋十月,玉米地葱葱郁郁,挂满了饱满的果实。
洪宝跟在她身边,随着她一起瞧着成熟的玉米地,感慨道:“没想到归去来兮,玉米都长熟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此行他和林燕然一起出征,关系倒是拉近不少。
看守玉米地的四个小太监在跟前殷勤介绍。
“林郎君,洪公公,自您们二位出征后,小的们便日夜不停地看守着玉米地,风雨无阻,夜以继日,什么老鼠、麻雀、乌鸦,都被我们赶走了,便连一只蚂蚁都不敢从玉米地经过。”
“您们请看,这玉米大丰收了,从没见结这么多果实的玉米,而且每一个都又大又饱满!”
“林郎君,您真是天下一等一的英雄人物,不止打仗厉害,便连种的玉米,都比旁人的玉米又多又大!”
“林郎君,小的从它们结果的第一天就开始计数了,一共是六百一十六个玉米,小的每天早数一遍,晚数一遍,生怕被那馋嘴的兔崽子给偷吃了!”
林燕然欣慰地笑了笑:“你们辛苦了。”
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张千两银票递过去。
“拿去和大家分了。”
小太监受宠若惊,却不敢接,洪宝踹了他一脚:“林郎君赏你们的,还不拿去?”
四个小太监欢天喜地接下银票,退在了一旁。
林燕然立刻掀起自己的衣襟,开始掰玉米。
洪宝见状,也掀起自己衣襟,抢着道:“林郎君,你还受着伤呢,这种粗活,让老奴来干。”
四个小太监也忙来帮忙,却都被林燕然拦住。
“都别动,这些玉米还没完全成熟,还要再长几天,我今天先摘几个尝尝鲜。”
说着摘了三十多个,洪宝让人找来了箩筐。
林燕然放进箩筐中,又道:“剩下还有五百八十个,都给我看好了,一个不准少,也不准偷吃。”
洪宝闻见那新掰下来的玉米散发出来的浓郁清香,夹杂着一股枝叶的清新气味,不由地有些嘴馋,忍不住道:“林郎君,这么多玉米,要不你赏几个给老奴尝尝?”
林燕然瞪了他一眼:“银子可以赏,但是这玉米,是我的思家之情,不可赏。”
洪宝只好咽下了口水,旁边小太监闻言,俱都捂嘴偷笑。
林郎君真有意思,玉米不肯赏人吃,却肯大方赏银子。
有琴明月从浩繁的奏折中抽身出来,又被苏穗求见,和她商量起来登基大典之事,她坐的不耐烦,便将登基大典全都交给沈琴心和苏穗筹办,回了寝宫。
一问得知,林燕然背着一箩筐玉米,回去公主府了。
她派了多福去传,却被多福回来告知:“陛下,林郎君说:一要养伤,二和老乡久别重逢,想要小聚一番,且陛下政务繁忙,不好打扰陛下,便暂时不回皇宫了。”
有琴明月听罢,顿生幽怨。
战场上,她们便是聚少离多,林燕然甚至没有抱着她同眠过一晚,归来途中,两人各自坐在不同的马车,也很少能够一起独处。
没想到班师回朝后,她不来黏着她,反而要去陪她的老乡。
她越想越是难受,恨不得马上命她回宫,可转念想到她胸口的伤,那伤都是为她所受。
她又强自忍住了。
林燕然正在啃玉米。
新鲜的玉米,清甜多汁,非常好吃。
个个颗粒饱满,个大又结实多,尤其是三个月就成熟了,真不愧是早熟高产的改良玉米。
她细细啃完一个,估算出来,要等完全成熟,还需约莫十天左右。
既如此,便等一等,恰好这个时间也是她需要的。
王首春在她身边坐了良久,方朝四周瞧了瞧,低声询问道:“郎君,你真的,真的要?”
林燕然将最后一颗玉米粒啃完,满意地看着干干净净的玉米芯,叹了口气。
“是,我意已决,依计行事吧,你们提前出城,连夜赶路,走的越远越好。”
王首春蠕动了下嘴唇,想要说什么,又抿住。
过了会儿,她又想问她,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了这么久,凤凰镇所有人都押上去了,真要放弃吗?
可是瞧着林燕然消瘦坚毅的脸庞,她的话又都问不出来了。
各种各样的细节都在验证着,彼非良人。
且伴君如伴虎,似郎君这等傲气磊落的奇女子,又岂会愿意当一个伏低做小的皇妃?
便算那位肯册封郎君为后,可自古又岂闻皇帝后宫只有皇后一人?有琴渊在郎君出征之日便献上美人,足以说明了一切。
她跟着叹了口气,轻轻起身:“郎君,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会办好。”
如今留在神京城的,都是随着商队来的坤泽和中庸,是为制药作坊培养出来的制药工匠,这些人手无寸铁,又都体弱,只能想办法先出城赶路,省的拖了郎君的后腿。
林燕然一连三天都没有回宫,有琴明月也强忍着三天没有传她回去。
这三天,她过的很不好。
有琴渊这个老贼,联合各个世家开始闹事了。
得知她要册立林燕然为皇后,有琴渊立刻带领一帮平日不显山不露水实际都是豺狼虎豹的家主来皇宫求见。
“陛下€€€€我神瑶国良才济济,武将辈出,如何让外人占据高位?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便算林统帅是陛下妻郎,此举也断不可助长!”
“是啊陛下,林郎君是陛下妻郎,她当神威军的总统领,我们自然服气,可是林凤凰和王惊鸿都是龙渊国人,且此次大战,罪魁祸首便是龙渊国司马胜袖手旁观,害得我神瑶国城池接连沦陷,百姓伤亡惨重,可以说,龙渊国便是我神瑶国的仇人!”
“此情此景下,陛下让龙渊国人身居高位,执掌兵权,这不是寒了神瑶国子民的心吗?”
有琴明月端坐在龙椅上,双手紧攥座椅扶手,冷漠地俯视着大殿上神态各异的众人。
心中气怒交加。
这些老匹夫,果然又开始蹦€€了!
“诸位爱卿弄错了,此战大获全胜,全赖林郎君及其手下的林凤凰和王惊鸿奋勇杀敌,他们乃我神瑶国的功臣。”
“有功不赏,朕又如何面对奋勇杀敌的将士?又如何让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心服口服?”
“此战,林郎君居首功,故而,朕决定,册封林郎君为朕之皇后,为国之上将军!”
此言一出,满场寂静。
旋即喧哗大作,各位权臣仿佛听到了什么石破天惊的消息一样,全都痛心疾首地喊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
“林郎君虽则首功,可她只是区区一乡民,何德何能能做陛下的皇后?”
“再则,她不过是碰巧打胜了一仗而已,但我神瑶国良将辈出,全都是身经百战的功臣,他们才是真正的功臣啊!”
“区区一战之功,如何能当上将军?”
“陛下怎可因为林郎君是陛下妻郎而偏袒过甚,此举未免叫臣子寒心!”
“何况此战中,袁统领和有琴统领都为国捐躯,照臣看来,应当厚赏他们的后人和亲眷,如此才算公平!”
“不错,两位统领为国捐躯,他们的位置必须要由我们神瑶国的将领担任!外人绝对不可担任统领之职!”
众人七嘴八舌,竟无一人认同。
有琴明月脸色冰寒,递给苏穗一个眼神。
苏穗早有准备,连忙出列,开始和这些世家家主们唇枪舌剑。
他心中其实有点无奈。
陛下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止要让林燕然当皇后,还要封她为上将军!
此等殊荣,就连他都忍不住要嫉妒林燕然了,何况是这些老狐狸?
不过他明白,这正是这位新皇的高明之处,故意抛出来两个让权臣不可能同意的决策,一番讨价还价后,他们最终会同意一个。
这番唇枪舌剑持续了三天。
最终,权臣们妥协退让,同意册立林燕然为皇后,但是对她的上将军之职,坚决不同意。
因为他们觉得林燕然以乡民之身当皇后,已经是对她所立功劳的最高赏赐。
这份赏赐足以抵消她的战功,而皇帝既然要赏她,便也要赏赐其他人,所以这些家主又抢着往后宫塞人。
表示皇帝既然要论功行赏,便该一碗水端平,不可令群臣寒心,更不可偏袒外人!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求罢黜林凤凰和王惊鸿的统领之职,改立神瑶国将领担任。
至于死去的袁莹和有琴瑶的位置,有琴渊早就虎视眈眈,送上的名单全都是他的人。
这是一场皇权和世家的较量。
有琴明月强忍多时,心中杀意一阵阵掠过,可想到前世因为贸然动世家,致使朝政不稳,只能按捺住怒火。
深夜,她微服私访慕容家,见到自己的母亲慕容清,向她求助。
慕容清听罢,道:“我早知会是这个结局。”
“你要册立林燕然为皇后,我不反对,登基大典后,便是大婚,如此一来,你便可以名正言顺的亲政,此举有利于你。”
“不过,上将军一职,确实不宜立她,她既已有皇后之尊,上将军之位,便要另选他人,如此一来,方能实现权力平衡。”
有琴明月对于这番话,并不认同,肃声道:“母后,除了阿然,朝中并无人胜任上将军之位。”
慕容清凝眸望着她,语重心长道:“我儿,你纵然喜欢她,也不可赏赐太过,不然只会助长她的野心,何况,帝王之道,重在制衡,你若只立她一个皇后,日后必定祸患无穷,那些世家会不停地想办法往你后宫塞人,倒不如你现在全都收下。”
她心中却是想着,女儿当真对那个妻郎上了心,这可是皇帝大忌,不如趁此机会多收些人入宫,分散女儿的心思。
有琴明月双眸一寒:“母后,除了阿然,我不可能接受其他人!”
慕容清道:“傻孩子,你只是收下,至于亲近与否,还不是你说了算?而对林燕然来说,皇后之位足矣,她得了这等尊荣,便该为你着想,若是她因此怨怼于你,那便是她的不是了。”
有琴明月回到宫中,思虑良久,让多福去传回了林燕然。
她定下封后大典之事后,心中那股隐隐约约的不安全都烟消云散,此时既想给林燕然一个惊喜,又想向她展示自己为此付出的努力。
便主动牵着她手坐下。
“阿然,这几天我和群臣唇枪舌剑,总算定下了一桩大事。”
林燕然微笑道:“必是陛下的登基大典。”
有琴明月凝视着她,对她这个称呼隐隐不满,不过此时急着向她展示自己的功劳,也是自己对她这些时日来辛苦的补偿,便语气略显激动地道:“不止是这件事,我和群臣定下,登基大典后一个月,便是封后大典,届时,我会册立你为我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