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难撩 第77章

“啊?”丫鬟疑惑的看着张寰,“小姐,您…”

“我只是觉得,莫名的想亲近她。”张寰回到屋内,“就好像她的身上,有什么在吸引着我。”

“不过,”张寰坐了下来,“也许还有一些原因吧,她的父亲是沈记商行的创始人,父亲刚刚到任,正对广州的商行与洋行犯愁,也许与她结识,会对父亲有所帮助。”

“好吧。”丫鬟道,“不过,小姐还是要多留心才好,以免她对小姐有所企图。”

翌日

€€€€沈宅€€€€

由于回来的太晚,沈念一直到睡到了中午,直到房门被敲响。

“姐姐。”

“进来吧。”

沈清辞打开房门,“该吃午饭了。”沈念睡眼惺忪的从床上爬起,揉着眼睛说道,“早呀,小辞。”

“不早了。”沈清辞走到窗前,将窗帘拉开。

刺眼的阳光照进房间,“中午了吗。”沈念伸着懒腰。

“中午都快要过了。”沈清辞道。

“可是我好困哦。”沈念扒拉着沈清辞另一只没有受伤的胳膊,靠在她的肩上昏昏欲睡。

“吃完午饭可以再睡一会儿,姑姑在等呢,她一会儿还要去商行。”沈清辞拍了拍她的手背说道。

沈念便向她伸出了双手,“抱抱。”撒娇道。

沈清辞皱了皱眉头,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但她没有去抱沈念,只是伸手将她拉了起来,“好了。”

“什么嘛。”沈念插着腰,做着不满意的表情,“小气鬼,心里有别人了,就不要姐姐了。”

沈清辞将她的衣架推了过来,“快换衣服吧,我出去等。”

“知道啦。”

没过多久,沈念从屋内走了出来,虽然换好了衣物,洗漱了一番,但仍然睡意十足,“真的好困啊,辞辞,你不困吗。”

但是沈清辞似乎看不到她身上的疲惫,“昨天晚上洗完澡就睡了,谁让你和姑姑后来还聊了那么久。”

“可我在车上睡了,而且你开了一天的车,竟然一点都不累吗?”沈念惊讶道。

“已经习惯了。”沈清辞道。

“啊?”沈念看着沈清辞,二人先后走下楼梯,“你在国外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妈妈不是会定期汇钱给你吗,怎么感觉… 你吃了不少苦呢。”

“我只是觉得时间宝贵,不应该拿来睡觉,所以习惯了这样的作息。”沈清辞解释道。

“要不要这么拼。”沈念搭上沈清辞的肩膀。

“稍等哦,厨房还有两道菜。”沈虞与沈宅的佣人一同将菜肴端上桌,“这可是我亲自下的厨,必须得给我吃干净了。”

“哇塞。”沈念走到餐桌前,看着一桌子喜欢吃的菜,合起双手,笑眯眯道,“还是妈妈最懂我。”

“先坐一会儿,等菜上齐。”沈虞说道,“马上了。”

沈清辞便在单独的沙发椅上坐了下来,旁边的茶几上放着报刊,似乎是先前的。

沈清辞拿起报刊,“安庆起义。”

一九零七年,七月,光复会发动反对清廷的武装起义,七月六日于安庆起义,但最终失败,并且事泄,遭到背叛。

七月十日,浙江同盟会负责人秋瑾得知起义失败,拒绝离开绍兴。

七月十四日,秋瑾于大通学堂被清廷捕获,拒不招供。

七月十五日,清廷于绍兴轩亭口将其就地处决。

报刊上附带着灰色的照片,那是一个被五花大绑的短发女子,满脸的傲气,眼神充满了坚毅,丝毫没有对死亡的畏惧,照片的旁边赫然写着一行大字,“秋风秋雨愁煞人。”

沈念看了一眼她手中的报刊,看到了战乱的字眼,“朝廷现在要应付的,可是内忧外患。”

“我们的国家,已经到了危机之前了,清廷救不了国家,一直再向洋人妥协,所以到处都在革命。”

“主宰整个国家命运的朝廷,在更强大的权力面前只会低下头恳求,下一次战火,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在看什么呢。”沈虞将最后一道菜送上桌,“吃饭了。”

沈清辞放下报纸,洗手之后,走到桌前,看着满桌的佳肴,“有很多年没有吃过姑姑做的菜了,好香啊。”

沈虞替她拉开椅子,按着她坐下,“很久没有下厨了,尝尝味道怎么样。”

“还是妈妈做的菜最好吃。”沈念尝过后,竖起拇指夸赞道。

“姑姑知道秋瑾吗?”沈清辞忽然在饭桌上开口问道。

“当然,”沈虞抬起头,看着沈清辞,“你离开之后,国内发生了很多事情。”

“我看到上个月的报刊了。”沈清辞道。

沈虞长叹了一口气,“如此奇女子,可惜了。”

“可惜的不是死亡吧。”沈清辞说道,“而是遗愿无人继承。”

“秋风秋雨愁煞人。”沈清辞又道,“朝廷不亡,国家就要亡…”

“清辞!”沈虞被吓了一跳,但幸而她将佣人都提前支走了,“广州现在可不太平,有些话,心里知道就行,不要说出来。”

沈清辞点头,“我知道了。”

几日后

英国商船被劫之事,很快就在广东传开,英国医生的死亡,让驻京英公使抓住了机会,连连向朝廷的外务部控诉。

朝廷遂向广东下令,严厉抓捕凶犯,并且抚恤死亡的英国医生,但仅仅是如此,并未让贪婪的英国善罢甘休。

在驻京英公使的抗议下,清廷迫于压力,于是便将粤东及两江的缉捕权交给了英国人管辖,英国的军舰出现在了惠州海面,并对海域进行测量。

朝廷的决定下达后,整个广东的百姓无不震惊。

“岂有此理!”两广总督张仁君最先接到朝廷的文件,他将其重重拍在桌案上,“缉捕之权,乃国家主权,岂能让与他国。”

“京城朝堂上坐镇的那帮人马,我看是昏了头了。”张仁君越想越气,对于朝廷下的令,他并未遵守,并且连夜上书,要求收回此令。

“只要我还在广东,洋人的手,就休想伸过来。”

一开始,张仁君的上书并未受到理睬,但在多次力争之后,朝廷也开始动摇,并将此次处置之权全权交由张仁君处理。

随后张仁君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广州,并以书信的方式,照会英国领事,并采取措施,将惠州海面的英国军舰驱逐,最终迫使英国在缉捕权上做出了放弃。

英国军舰离开了惠州海面,此消息一出,张仁君的魄力令所有洋人刮目相看,同时也令张仁君威望骤增,朝廷也更加信任与倚仗,将两广所有事务,包括对接洋人之权都交给了张仁君。

总督府内,张仁君极难得归家一次。

“梧州的事情解决了吗?”张寰端来一碗茶,“爹爹。”

张仁君松了一口气,“这次的事还算顺利,但是朝廷的危机依旧,眼下我也只能先将两广的事务处理好。”

“你在广州还习惯吗?”张仁君端起茶碗问道。

张寰点了点头。

“对了,”张仁君看着女儿,“上次救你的那个人。”

“沈清辞。”张寰顺利的脱口而出。

“对。”张仁君放下茶碗,“她的姑姑是十三行中沈记商行的老板,但这个商行原来是她父亲创办的,是行首。”

“我知道的,爹爹。”张寰道。

“半个月前,我刚到广州时,十三行便有四行向我送出了邀请。”张仁君又道,“但我没有应。”

“关于十三行,女儿知道一些,自创办以来就一直与官府有关联,爹爹是拒绝了他们的拉拢吗?”张寰问道,“可女儿听说,洋行在与他们竞争。”

“不管是洋行还是十三行,都是商人。”张仁君说道,“无商不奸,他们的盘算可不是为了朝廷呢,洋行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张仁君的心中,有想要挽救朝廷的颓势,重振国家,“英国商船的事件解决之后,沈记的老板,向我送出了帖子,赴宴的名单当中,还有英港总督,点名要拜访我呢。”他看着女儿说道。

“好精明的女人。”张寰道。

第087章 晚宴(上)

“当年的几大商行,唯沈氏一家独大,总揽揽了十三个行当,遂有十三行之称,不过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切,变成了如今的十三家商行。”张仁君一边喝着茶,一边说道,“但尽管如此,沈家的财富,仍非寻常人家可比。”

“不过呢,”张仁君看着碗中即将见底的茶水,眼神突然变得冷峻,“商人都喜欢哭穷,诉说自己的不易,越是精明的人,越不喜欢显山露水,越要藏着。”

“爹爹是有盘算吗?”张寰看着父亲,因为平日里的许多事,父亲几乎不会与她商议,而家中也一直是父兄做主,“关于沈氏。”

“现在朝廷最缺的,就是钱了,地方也缺啊,广州这种地方,太复杂了。”张仁君再次放下茶碗说道,“你不是与沈虞的侄女交好吗。”

“女儿和沈姑娘刚认识的。”张寰回道。

“可是那天晚上看起来,你们的关系很好啊。”张仁君又道,“还是说,她知道你的身份,所以故意那样做的。”

“爹爹出现前,她不知道的。”张寰又道,“我们也只有一面之缘,她救我,也纯属恰巧。”

“但不管怎么样,你们已经认识了。”张仁君道,“她看起来,很关怀你的样子,不管她是否有所图。”

张寰看着父亲,“女儿知道的。”

“沈氏邀请的那个晚宴,你跟着爹爹一起去吧。”张仁君抬起头看向女儿,“以沈家的门庭,应该会有不少大人物出席 ,你也到了适婚之龄,你母亲来信,让我替你留意。”

作为官宦之女,婚嫁在所难免,张寰知道这一天终究会到来,就像哥哥那样,为了张家与仕途,挑选了一个条件匹配但是毫无感情的妻子,婚后也只是相敬如宾。

张寰应下了父亲的话,“那女儿能和那位沈姑娘多接触吗?”她问道父亲。

“当然。”张仁君对于沈氏有所盘算,而沈清辞又是沈氏原来家主的独女,“那位沈姑娘很不错,见识谈吐,都非寻常人可比,可惜了,是个女儿家。”

“若要是个儿郎,”张仁君看着自己的女儿若有所思,“也罢,你能与沈氏交好,对为父在广州行事也会有所助力。”

“我知道了,爹爹。”张寰点头。

“号外号外!”

报社的小童拿着报纸四处吆喝,“先生,看报吗?”

“小娃娃,来一份最新的报纸。”

“好的先生。”

“号外号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