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做裁缝 第89章

“这倒是事实。”江珞瑶沉静地点了点头。

只是消遣用的画报而已,左右买它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顺便开拓眼界,提升一下审美而已,又非一定要叫她选一件穿。

这么一想,她便能接受和体会这画上衣裙的美丽了。

二人一边讨论着,一边继续兴致勃勃地翻看画报。

在这件粉色的礼服裙过后,紧接着又是一件旗袍,随后是两套日常洋装,其中一幅正是封面上所印的时装画,再往后则为两幅男装画。

尽管每一幅时装画的下方都有编辑者留下的文字讲解和评价,两人却都没怎么留意,待翻完了整一册,才觉里面内容有些太少了。

才八幅画,一点儿也不够看。

最终江珞瑶又将画报翻到了那一页她最为喜爱的黑丝绒礼服,问陆雪盈道:“你说的这位纪先生开的时装店在哪来着,我之后有空去看看。”

“霞飞路,具体什么地方我不太清楚,反正他的店名是叫做‘世纪’。

“对了,静安寺路这边也有一家分店,听闻似乎是一家很小的铺子,你可以派人去找。”

陆雪盈先是这么回答,随即见好友正仔细阅读着这时装画下方的文字注解,不由得微微挑眉道:“你想去定做这套礼服?可它都已经登上报了,想必模仿者不少吧?”

“自然不是定做一模一样的,差不多款式的也行。”

江珞瑶笑吟吟解释道,“况且显然这位纪先生对服饰相当有自己的见解,上海出现了这样一位出色的裁缝,我不知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那必然要去结交一番。”

·

“在街上看到这份画报的封面时,我便知晓它一定是出自您手,您的图稿太有个人特色了。”

工作室二楼的会客室里,上午灿烂的阳光自阳台的落地窗洒落进来,照耀在蝴蝶桌一角,将摆放在上边的玻璃茶具映照得闪闪发光。

施玄曼一来,便将手里那份《摩登时装》的画册放在了蝴蝶桌上,翻至某页的日装裙,说要定做一件。

“趁今日画报刚发行,您这生意还未爆棚,我便先来定做一套,否则将来怕是挤都挤不进您的工作室来了。”

“你这话说得未免也太夸张了!”

纪轻舟跷着二郎腿坐在蝴蝶桌旁的椅子上,一边同她闲谈着,一边依照着她所挑中的那套日装裙,用铅笔在本子上给她重新设计绘制相似系列风格的服装,嘴里懒洋洋道:

“时装报嘛,多数人也就看一看做个消遣,同行业的看见有喜欢的配色或元素,便借鉴一下,放到自己的衣服里,有几人会像你这样看中一套就来定做的?

“即便有相中的,上海也多的是厉害的裁缝,何必大费周章地找到画稿背后的我呢?”

“那您便不打算宣传一下,在这画报上登个广告吗?”

施玄曼手里握着茶杯,略微蹙眉道,见他这般不上心,还有些恨铁不成钢。

旋即便拿起画册翻到背后的某个电器广告,向坐于对面的青年说道:

“您瞧,这背后不就有个广告?但凡将这家电器商行的名称地址换成您这时装工作室,想必多的是人愿意来你这做衣服吧?毕竟您才是这画稿的原作者啊,他人模仿来模仿去的,终究差了点味道不是吗?”

纪轻舟抬头扫了眼,没怎么看清广告,但还是认真点头应声道:“嗯,下回吧,我去交稿的时候问问报社打广告的费用,如我能承担得起,就在这后面刊登一条。”

施玄曼得到了他的保证,这才安心地点了点头。

接着,她又翻开画册,一边欣赏着上面的时装画,一边时不时地同纪轻舟探讨几句。

“对了,我是不是还没告诉您,我前几日已经去参加了《移花接木》的电影女主选拔?”

施玄曼看到那套黑丝绒的礼服裙时,就忽然想起来了自己去参与面试的事情,言语清晰明快道:

“不出意料,我应该能通过此次选拔,当日在现场的考核官是登利公司的两个老板,听他们说,我是报名的人里最符合女主气质条件的。

“当时我还暗自欣喜了一会儿,毕竟那书里也将黎小姐的出场描写得颇为亮丽出众不是吗?

“后来才打听到,参与选拔的统共只有四个人,除了我以外,有两人都是导演的姨太太,据说都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还有一个是之前在某部电影里反串过女配角的白相人。”

“是吗,这么夸张?”纪轻舟不禁失笑,但仔细想想倒也符合这个时代的情况。

随后他问:“那这件事,你家里人可同意了?”

“已同我哥哥说过了,他起初还不同意,被我劝了许久,见我这般坚持,才无可奈何地松了口。”

施玄曼坦荡直言道,“至于我父母嘛,还未同他们说,我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先把那电影合同签了,之后的事嘛之后再谈。”

嘶,不愧是国内第一批的女演员,果真有胆识有魄力!

纪轻舟暗暗给她竖了个大拇指。

又过了一会儿,他画完了手稿,就将本子调转方向推到了施玄曼面前,讲解道:

“样式廓形和画报上的差不多,挂脖收腰的小黑裙,金色的细腰带,外面给你配了块边缘有镂空方格设计的针织披肩。

“这一套不仅日常出游可以穿,傍晚临时需要参加什么正式场合,脱去外套,搭配一条灰色或粉色的塔夫绸披肩也很合适。

“至于小礼品,我到时看,可能给你配个胸花之类的。”

他所画的只是针对画报上登载的那幅款式较为出格的小黑裙做了些修改。

将抹胸改为了挂脖的设计,去掉了裙摆内侧不便行走的双层白色风琴褶鱼尾裙边,又多添加了一块披肩遮挡手臂,别的裙长也好,包臀修身的款式风格也好,都没什么变化。

“好,就做这个。”施玄曼大致看了看稿子,便爽快说道。

接着,她从钱包里掏出银圆支付定金,犹豫问:“您的单子是不是都已经排到九月底了?”

“没有这么夸张,最近有宋小姐帮忙还是有轻松不少的,而且我还在路口贴了招工启事,等来了新裁缝,做起来就更快了。”

纪轻舟将本子合起暂时放到了一旁,拿起茶杯给自己倒了杯菊花茶,喝了两口茶去去燥热。

“那就好,其实我也一直想问,您怎么还未招裁缝,光自己一个人做哪忙得过来……”

“创业不易啊,这不是最近才攒够了钱给裁缝开薪水嘛。”纪轻舟接过了她递来的五元定金,半开玩笑地叹道。

谈起这个,纪轻舟突然想起来,他那招工启示贴出去也有几日了,怎么一直没人来应聘?

是薪水数目写得太少了吗?还是他列的要求太高了?

纪轻舟琢磨着,想着倘若再等两日还是没有人来应聘,就把薪水再往上提一提。

施玄曼定做完衣服,留下自己的尺寸数据后便离开了。

纪轻舟送她到了门口,见阿福又在外面打理花园植物,回到门厅后,便翻开来客登记表,帮他把施小姐的来访时间登记了上去。

登记完,正要再上楼去工作,这时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

对方敲了敲敞开的那半扇房门,往里探入视线,接着便与站在楼梯角的纪轻舟对上了目光。

不知哪来的一股直觉,纪轻舟看了她两眼,鬼使神差地便开口问了句:“来应聘裁缝的?”

“是、是的,先生,您是老板吗?”妇人有些犹疑地问,似不敢相信这样大的一家时装店,竟然是一个斯文俊秀的年轻人经营的。

可算是有人来应聘了……

纪轻舟暗自有些高兴,点头招呼道:“是我,进来吧。”

第72章 想你

解公馆一楼的小会客厅内, 沈南绮正一边看着训狗师训练小豪学习一些基础的口令动作,一边饶有兴致地翻阅着《摩登时装》画报。

原本他们家甚少订这种娱乐性报刊,《沪报》是解予安要求才订的, 这画报则为昨天傍晚纪轻舟提了一嘴,她今早才让人专程去购买的,还一次就买了十册。

除了是支持小辈的事业,也是考虑到这毕竟是创刊号, 很是具有收藏价值。

“你别说,这画报空暇时翻着打发时间还是蛮有意思的,即便是全然不识字的, 也能欣赏个美图。

“至于懂行的, 理应是如获至宝般给它珍藏起来,毕竟轻舟这画得,着实可称得上是一门服装艺术。”

沈南绮翻了几页后, 就不由得发出了感叹。

可惜无人应和, 毕竟在场的除了训狗师和狗, 只有与艺术欣赏无缘的解予安。

“诶,居然还有男装啊……这件外套不错, 应该蛮适合你穿的。”

翻至倒数第二页的男装画时,沈南绮倏感眼前一亮。

图上男模黑发褐眼, 身姿修长而挺拔, 穿着款式简约的米白色衬衣,打着灰色领带, 外披着件双排扣的军绿色呢质大衣, 线条垂直的灰色长裤下方套着双棕色的切尔西靴。

如此严整肃然的风格,令人不禁联想起凛冬的严寒与钢铁的冰冷。

这套衣服简直写着她小儿子的名字。

若非这模特长得不像解予安,她都怀疑纪轻舟是照着她儿子画的。

她下意识地就想把画报内容分享给幼子, 随即一扭头看到蒙着黑纱带的青年,便又收敛了笑意,轻轻摇头感慨:“诶,忘了,你看不见。”

解予安无语地抿了下唇角,坐了片刻后,忽然站起身来,拿起手杖一步一点地朝门口方向走去。

“去哪啊?”沈南绮抬起头问。

“散步。”解予安不冷不热地给了两字,听不出心情的好坏。

“都快吃午饭了,还散什么步?”

解予安充耳不闻地走到门口,即将迈出屋子,倏然又顿住了脚步,回头说道:“给我留两册,放到书房。”

说罢,这才放心地进了走廊。

“这孩子,也不知像了谁,如此别扭……”

沈南绮摇了摇头,换了个姿势继续靠在沙发上看画报。

·

“所以,冯女士,我听了您的自我介绍,您父亲是广东一家洋服店的老板,你的裁缝技艺都是跟您父亲学的。

“会做基础式样的洋装女裙,给你父亲打过下手做过男士的西装,能看懂图纸,也认识一些常用字,没学过刺绣,但针线活不错,是这样没错吧?”

工作室一楼的会客室里,纪轻舟坐在长沙发的一侧,打量着斜对面相貌平平但气质祥和的女士询问道。

“是的。”冯敏君点了点头,用带着口音的国语柔和地说道:“您不用叫我冯女士这么客气,我在家里排行老二,认识的人都叫我冯二姐,您不介意的话,也可以这么叫我。”

“好的,冯二姐,”纪轻舟随和笑了下,旋即又问,“那既然你父亲在广东有洋服店,你为什么还要来上海应聘裁缝?”

冯敏君握着茶杯的手指交错着摩挲着杯壁,缓缓解释道:

“我有个阿兄,还有个弟弟,家里的洋服店是怎么都轮不到我接手的,所以我就跟着丈夫到了上海来做工,他在一家粤菜馆子做厨师,我则给成衣店打过下手,也在有钱人家做过女佣。

“大概八年前吧,我生了孩子,为了照顾小孩,就辞了工作,在家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但最近孩子也长大了,我们租住的那块地方恰好有人办了个小学堂,我和丈夫商量着决定把孩子送去上学,那么光靠他一个人的工钱肯定不够,我想我好歹有门手艺,便出来寻份行当。

“其他的洋服店、成衣店也问过几家,有两家在招人的,招的都是学徒,我这年纪的都没人肯要,所以看见您这在招会做洋服的裁缝,便来问问。”

纪轻舟听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一般小规模的洋服店都是一到两个师傅带几个学徒,那两个师傅可能还是夫妻或者兄弟姐妹,这种家族小店,他们的营收估计也不多,生意不是特别好的话,的确没必要花钱另雇裁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