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女帝拯救中 第142章

三娘怕她们将人得罪了,忙将她们揽了回来。

小萝卜头挣开她,养着脑袋同执一道人对峙,妙姝也加入了。

两位养尊处优惯了,摆出的架势颇像是要跟执一道人打擂台。

执一忽觉好笑,正欲拂袖离去,面前的两位皇亲却撩袍跪下了,低垂着脑袋齐声道:

“求您了!”

*

“北阙已围。”

“京畿已戒严。”

“大朝会推迟,使臣似乎颇有怨言。”

一夜未阖眼的方汀过紧披风,接过十三娘递来的热茶。

“十八那边有消息么?”

“暂时未有。”

明明秋老虎的余热还未过,方汀却觉得手心凉得厉害。女卫们或蹲或坐,将她围在了中间。

萧医女的徒儿打帘出来,众人的视线迎了上去,眼睛里藏着期待。

立着的人摇头,众人眼底的光亮散去了。

女卫问她:“一点要醒的迹象也没有么?”

徒儿摇头。

“我进去瞧瞧。”眼见女卫们露出了丧气的神情,方汀扶膝起身,动作迟缓,“你们等着。”

寝殿内,萧医女正在摘银针,方汀走近了,瞧见那密集的银针,心揪成一团。

“陛下能在三日内醒来么?”方汀轻声问。

泄了劲的萧医女倚榻而坐,说不出话。

“你同我老实说,陛下能熬过这关吗?”方汀矮身,眸光暗淡。

萧医女摇头:“我不知,我真的不知……”

陛下病得太重了,昨夜那般凶险,她用尽了毕生所学也才勉强维持住了虚弱的脉搏。

再拖下去,她就说不准了。

方汀瘫坐在榻边,握住了秦玅观的手。

“陛下……”

时间似乎倒回了庆熙十七年,秦玅观高烧昏迷,身上的刀口都被江水泡烂了。

太医回天乏术,到最后也就只敢进献吊命的参汤了。

换做寻常人那次就死去了,可秦玅观挺了下来。

方汀轻声唤她:“陛下……”

不知是不是错觉,方汀觉察到掌心的指节正在收拢。

“陛下!”方汀直起些身凑到她跟前。

干涩的唇瓣似有开合的迹象,可榻上的人眼睛却还是紧闭的。

方汀撑身去听,只听到了两个极轻的字眼。

“唐……笙……”

秦玅观在唤唐笙。

她说得那样吃力,只能发出些气流聚拢起的声音。

“十八去送信了,唐大人未曾回来,未曾回来!”方汀知道她忧心什么,即答。

秦玅观放心了,再次沉沉地睡去。

第129章

秦玅观做了个很长的梦。

梦里, 她的身躯并不似如今这般僵硬累赘,还是那个能将一柄长剑舞成游龙的皇太女。

庭院空荡,她收了剑, 沿着落花满地的石板路前行。

幽径深处有两道身影,一道立着, 一道坐着。

秦玅观觉得这两道身影无比熟悉, 拂过低矮的枝桠,缓步上前。

脚步声惊动了,闲谈的两人,她们一齐回眸,露出善意的笑。

秦玅观僵在原地, 张了张唇,却说不出一句话。

那静坐着的人笑容恬淡温和分明是初入仕途的唐简,那立着的人挺拔昂扬,笑容明艳瑞丽分明是意气风发的唐笙。

长剑落地,秦玅观抛却了仪态, 奔向了她们,笼罩着柔和白光的唐笙和唐简却像烟尘那样, 倏地消散了。

她拼命抓着那一抹烟尘, 到头来山林里只剩她一人。

数道阴冷的声音响起,称她陛下,陈奏着唐家姊妹的罪行。那些声音成了无孔不入的咒文,缭绕山林, 秦玅观捂耳,咒文反而更清晰了。

再次睁眼, 她又回到了朝堂,唐笙被禁军押了下去, 眼底满是恨意。

那些曾经强加于唐简的罪名,全都加在了唐笙头上。

秦玅观呐喊,想要叫停这一切,她顺着唐笙的视线望去,看到了丹墀上神情淡漠的自己。

“唐……笙……”

秦玅观指节划过被褥,眼睫颤动。

“陛下?”

她听见了方汀的声音。

“陛下这是要醒了?”

阴冷的声调化作了耳鸣,秦玅观在混沌中听到了数道真切的女声。

手臂、掌心、面颊,都传来了触感,她努力睁开眼睛,想要撑起身叮嘱些什么,身体却不受控制地停摆,刚有清醒迹象的思绪也重新陷入了混沌。

她好累,若是没有纷扰的朝政,没有惦念在心的人,她情愿长睡不醒。可秦玅观如今只想醒来,心底有道声音告诉她,唐笙很担心她,她要快些醒来。

“参奏……”秦玅观呢喃,“唐笙……”

“陛下,十八去送信了,唐大人未曾回来!未曾回来!”方汀不愧是守了她十来年的老人,一下就猜中了她心中所想。

“朝……会……”

“朝会推迟了,奴婢已遣人盯着各邦使臣了。”方汀哽咽道,“奴婢斗胆,求您快些好起来,若是拖久了,奴婢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榻上的人唇瓣翕动,方汀偏首去听,听得极轻的两个字眼。

秦玅观握着方汀的手松开了,再次陷入沉睡。

方汀握紧她的掌心,侧身看向赶来的女卫们。

她明明跪于榻前,可坚毅的神色,总令人不由自主地矮下身去倾听她说话。

“朝会至多再拖三日。”方汀道,“再拖下去,各邦国怕是会有异动。”

“陛下若是不醒呢……”说话者音量渐低。

方汀敛眸,看向阖眸的秦玅观。

“陛下方才说,太后。”方汀深吸气,压下心中的愤懑,“再有三日,陛下仍未醒,便叫太后主持大朝会。”

此言一出,女卫和医女们皆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方汀理好被衾,拂去秦玅观额前的碎发,领着众人到外间去。

“姑姑,倘使太后把控朝政,她必然会图谋大位。”萧医女说,“就没有其他法子了吗?”

秦玅观重病的这几日,都是由萧医女诊脉医治的,常伴君侧,对于太后的所作所为,她是有所耳闻的。

“除了太后,还有谁?”方汀攥着帕子回眸,“那好色迂腐的楚平郡王吗?”

众人语塞。

太后掌政,必然是推弘安公主为嗣君,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秦玅观这些年的努力也不至于功亏一篑。若是论资排辈请来楚平郡王,反倒顺了一直唱反调的朝臣的心愿,致使他们拧成团,图谋不轨。

如今大齐大半的兵权握于唐笙和林朝洛手上,她们能最快集中兵力奔袭京师,其余兵力则分散于蕃西和各州府。太后及其亲族无力召集这分散的兵力,若有异动,秦玅观仍有回旋的余地。

方汀受恩于江皇后,尚且觉得憋闷,更不用说秦玅观了。

时局之下,许多抉择是不能随心所欲的。秦玅观作为帝王只能在权衡之后,选择最利于己方的。

多说无益,方汀不再做解释。

“十七。”方汀唤人,“你领人,再去催,叫十九务必早日陈奏揭露唐尚书的奏折。”

十七傻了,惊诧道:“这!”

方汀何尝不知道唐简的冤屈,何尝不知此事于唐笙而言无异于凌迟——可作为唐简的至亲,唐笙唯有检举揭发大义灭亲才能彻底洗脱与唐简的干系,不至于落入圈套,日后不再为人轻易拿捏。

“快去!”方汀呵斥她,“不许意气用事!”

十七拧眉,打帘而去。

剩下的人也各自领命前去办差,唯有方汀留在殿内。

叫唐笙检举唐简,撇清关系,叫她握紧兵权,不得回京。

唐笙若依照陛下说的做了,退可保性命无虞,朝中无人敢轻易动她。进,大可割据一方 ,无论是偏安一隅,还是开疆拓土,都能保住此生荣华。

陛下这是连身后事都思量好了。

方汀扶着椅背,背过身去,望见了秦玅观平日里久坐的五屏椅,掩面抽泣。

*

秦妙姝没请来执一道人,下山时,她同秦长华一道伏在马车小窗前,眺望奔涌的山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