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第4章

白玉也忙上前劝阻:“二爷可别冲动,公子的名声经过退婚已经不好了,此事一出,这京城更是没人敢娶公子了。”

谢明道:“怕什么,我们谢家的哥儿,哪怕一辈子不嫁,哥哥养你一辈子。”

虽然话是这么说,谢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宁哥儿的名声不能更坏了。

京中大多人家都重女儿多过哥儿,因为哥儿生育能力比较低,高门大户都不爱求娶,所以京中富裕些的人家,都不会娶哥儿当正妻。

谢家以前是驻守北疆,因有战功得以回京封侯。

北疆战争频多,不管是男人女人哥儿,个个都很彪悍,性别地位的差异不大。

回到京城后,面对这种男尊女卑,哥儿更低下的状况,谢家也没有办法改变。

为了让自家哥儿不当侧室,还特意找了个穷书生低嫁,没想到还被退婚了。

虽说谢家不介意养哥儿一辈子,但闲言碎语毕竟难忍。

谢宁仰起脸说:“我想好了,我要找一个比连英杰更好看、更有才华的人成亲,到时候气死他。”

“好好好,我的宁哥儿值得更好的。”

“所以二哥现在就帮我去找吧,一定要比连英杰好看才行。”

谢明顿住:“啊?这是不是得先禀告母亲啊?毕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谢宁摆手拒绝:“母亲身居内宅,哪里认识什么青年才俊,光有学识没相貌;父亲找的又都是些大老粗,我才看不上眼呢。”

“二哥你可是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这城里还有你不知道的事吗?三教九流还有你不认识的人吗?”

谢明点了点谢宁的头:“原来在这等着我呀。行,哥哥我必把这京城里未成亲的才俊都给你搜罗来挑选,定比那连英杰好十倍百倍。”

谢宁微微一笑,这才是他今天的目的。

不嫁人是不可能的,那只会让永宁侯府永远都被人取笑。只有找一个比连英杰更好的人,才能打破这个僵局。

第4章 拒绝

陆川就着八卦,吃完了馄饨,便去杂货铺买了点油盐和种子。

他的衣服也穿了好几年没换过,本想去布庄看看,奈何一问价格就打退了堂鼓,一套棉布成衣居然要居然要四百文,哪怕是麻布也要二百八十文。

陆川手中现在也只剩下六百多文,买了成衣他都不用吃饭了,反正家里的衣服还能将就穿着,就是有些短了。

陆川守孝后就没买过做过新衣裳,当时只有十五岁,这三年下来,也长了不少个子。

从布庄出来后,他就直奔城门口,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快到刘老头约定的时间,晚了他可不等人。

陆川出城后,刘老头果然在不远处等着了。陈青山和几个婶子于哥儿也在旁边等着,就差他一人了。

陈青山老远就看见陆川,大力招手示意陆川他们在这里。

待陆川过来后,陈青山给他让了个位置,陆川坐上车沿,刘老头一挥鞭,黄牛就往大道上走去。

“陆秀才怎么逛了这么久?”陈青山问。

陆川说:“到书铺逛了一会儿,耽搁了点时间。”

芹婶子打趣道:“哟!陆秀才可真好学啊,病刚好就寻思着读书,怪不得那么年轻就考上秀才。”

梁婶子笑道:“不然怎么叫神童呢!”

陈青山怕陆川尴尬,忙打圆场道:“人家可是日夜读书,比旁人不知努力了多少倍,才能在十二的年纪考上秀才。”

王婶子说:“那确实,听田地主家的孙子说,陆秀才在学堂里可认真了。”

陆川……陆川能说什么,只能微笑以对。

干这些事的都是原主,他可是什么都不会,既不会写毛笔字,也不会做文章。

想到这,陆川心里一咯噔,原主聪明好学的名声这么响,他这个文科学渣穿越过来,岂不是很容易露馅?

这几天又是生病,又是忙生计,他都忘了这回事了。

现在还可以用生病这个理由推搪,之后他要用什么理由解释他与原主的不同呢?

因为这事陆川一路上都心事重重的,直到回到家也没想出什么法子来。

陆父陆母在世时很重视原主读书,特意给他布置了一间书房,书房摆了一些经子史集、科举用书以及原主做的一些课业。

原主守孝后,不方便再去书院读书,他的老师秦夫子就每月给他写信布置课业,原主做完后再托人送去给秦夫子批改。

这次出孝后之所以去参加乡试,也是秦夫子考察过他的学识后,说他可以上场一试,定能榜上有名。

秦夫子也没料到原主的身子会这么虚弱,才第二场考试就撑不住了。

其实也是原主倒霉,考场的位置都是抽签决定的,他偏偏抽到了靠近墙角且漏水的位置。

恰巧第一场考试时下了一场秋雨,他没注意胸口和背部被淋湿了。虽然是秋天了,但天气还是很炎热,原主也就没注意。

岂知他自己的身体与旁人完全不能比,考完第一场就发热了。

回到客栈找大夫开了一剂药,灌下去第二天又继续去考试,最后导致高烧不退魂归天地,被陆川给穿了过来。

秦夫子还有其他学生在考试,等那些学生都考完出来,秦夫子还来陆家看过陆川。

幸好当时他还病得起不来床,不用被秦夫子考察学业,不然一准暴露他是个文盲的事实。

没错,他在古代文学这方面,确实就是个文盲。

以前高中学的文言文,跟正经科举还是很不一样的。

陆川抽出原主做的卷子,上面字迹清晰,是标准的馆阁体,规规矩矩的。

但就是这字体,给陆川十年时间都练不出来,他不免有些绝望。

别人穿越不说带各种金手指,好歹也有原主的记忆和技能,偏他什么都没有,原主还是个厉害的,他要怎么做才能不暴露呢?

陆川在书房里待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了,要好好练字,以防暴露。

其他文章什么的,以后再慢慢学,暂时借口说自己没钱,读不起书,估计旁人也不会强求。

现在首要之急就是要让他的字练得跟原主相似。

写字的第一步就是磨墨,陆川没磨过,水倒多了,磨了好久墨汁还是淡的。

后来反应过来是水多了,又倒掉一些水,继续磨。

原来磨墨也是门技术活啊,怪不得古代会有书童这个岗位。

陆川感叹了一句,拿水润了一会儿毛笔,才开始写字了。

陆川首先写的就是他的名字,“陆川”二字被他写成了一坨,力道过大,墨都泅染到纸上,不忍直视。

陆川接下来几天的生活就是,早起锻炼,然后去菜地翻地下菜种。

现在已经秋收了,夏季的菜逐渐变老,下点白菜萝卜的种子,等冬天就可以吃上了。

翻完地后,陆川就开始他一天的练字生活。

一天天的,忙得跟他在现代不相上下。

好吧,还是有区别的,古代没有电灯,蜡烛的光线太差,陆川为了不近视,晚上天一黑就上床睡觉。

跟现代相比,至少睡眠时间充足了。

又是一天练字过后,陆川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一脸疲惫,眼神空洞,明显在放空自己。

院子里有一颗石榴树,遮挡了阳光的视线,树上小鸟叽叽喳喳,陆川置身其中,内心逐渐平静。

咸鱼也不是那么好当啊。

正惬意时,村长推门进来,手上拿着一个信封,看见陆川在院子里便开口问:“川小子,你这身子可是大好了?”

陆川赶紧起身,到屋里给村长拿了个凳子出来。

陆川说:“好了好了,前几天去医馆,大夫说再吃三帖药就可以停药,昨天已经吃完最后一帖了。”

村长拍了拍陆川肩膀,顺势坐下:“那就好,我这次过来就是想问问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说着还把手里拿的信封递给陆川。

“这是秦夫子托人送来的信,我在村口看见送信的人,正好顺路就帮着带过来了。”

陆川没回答村长的话,拿过信封拆开看了起来。

陆川学的虽然是简体字,但看繁体字还是能看懂的,更何况这几天也练了不少繁体字。

陆川看完叹了一口气,村长担忧地看过去,以为是发生了什么。

陆川感受到村长的视线,解释道:“现在乡试已经结束了,夫子问我要不要回去读书。”

村长一脸惊喜,他今天过来也是想问一下,陆川接下来要不要去书院读书。

“秦夫子还能让你回去读书,那自然是好。”随即村长又想到陆川刚刚的神情,不像是惊喜的样子,“川小子,你是怎么想的?”

陆川侧脸避开村长的视线,他实在不想辜负这个老人的期望,但他真的没有那个能耐。

秦夫子教导了原主多年,对他的文章不说了如指掌,也是了解颇多,他可不敢傻傻地把自己送上门去。

他只能辜负这些人的期待了。

陆川说:“我家的情况您也知道,前些年为了给我母亲治病买药,卖了五亩地。这三年为了读书,又卖了五亩。现在只剩下五亩地,接下来还得生活,实在是没钱再读下去了。”

村长闻言也是一脸苦恼,如果是去考试没钱,村里倒是可以给陆秀才凑凑。

今年加开了恩科,乡试又刚过,接下来必不会再有恩科,下次乡试就是三年后。

供养一个读书人读三年书,纸墨笔砚样样都要花钱,还不一定能考上。谁家有这个钱不如供自家孩子读书,哪里会供一个不相干的人,哪怕他再有才华。

村长问:“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真就不读了?”

陆川无奈一笑,到底是不敢说真话,只敷衍道:“现在还是先找个活计生存下来,以后有机会再继续读。”

看陆川自己有想法,村长也把自己的情绪收敛起来,积极为他介绍活计。

“镇上的蒙学馆缺夫子,以你的学识给孩子开蒙绰绰有余,可有想法去做夫子?一个月有四两银子束€€。”

陆川赶紧拒绝,他哪里会这个,连三字经都背不下来,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看陆川拒绝,村长又介绍了另一个活计。

“你青山哥经常往城里送柴火,其中就有一家茶馆,最近听说账房要回乡,想找一个新的账房。”

陆川眉毛一挑,这个倒是适合他,账房主要是做账,他一个理科学霸,这点账目小意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