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第177章

可能是两个大男人自持江哥儿一个哥儿抵抗不了他们,一时大意没防备,江哥儿趁他们不注意,抄起板凳冲两人的脑袋各来了一下,然后趁乱逃了出来。

江哥儿不敢再回家,然后想到最近报纸上宣传的妇女哥儿救助点,便找了过来。

谢宁和秦竹来到城北的办事点时,这位江哥儿正缩在床上用被子裹着自己,大夏天的也不嫌热,反而还时不时抖一下身子。

显然是惊魂未定。

见到他这副模样,谢宁让大河虎子这两个半大少年出去,屋内只有他和秦竹以及江哥儿这三个哥儿。

大河虎子一出门,江哥儿果然没那么抖了,面对同是哥儿的谢宁和秦竹,他也没那么害怕了。

谢宁轻声道:“别害怕,我们这个地方,就是专门建立来帮助受苦受难的女子哥儿的。”

江哥儿这才抬起头来,眼里还残留着恐惧,他不敢想象,他昨晚若是没能逃出来会怎么样。

他见过这样的女子,被家里的丈夫逼着去做了暗娼,回头丈夫就嫌弃她是残花败柳不检点,被人指指点点,连娘家人的名声都被败坏了,最后忍受不了屈辱上吊自尽了。

这一晚上,江哥儿只要想到,他昨晚若是被那人得逞了,那个女子的命就是他的命,他娘家的名声也会被他给毁了。

江家若是出了一个做过暗娼的哥儿,他们江家在村里就再也抬不起头来。

谢宁像是知道他内心的恐惧一样,心疼地安慰道:“别怕,你逃出来了,我们会帮你的。”

秦竹也面露心疼,看着眼前这两个穿着不凡的哥儿一脸心疼地看着自己,好像完全不嫌弃他是个差点被丈夫卖掉的浪荡哥儿,江哥儿强忍了一晚上的泪水,终于流了下来,大哭出声。

谢宁和秦竹哪见过这阵仗,连忙手忙脚乱地给人递帕子,各种安慰,等江哥儿哭够了,两人都出了一身汗。

随身带的帕子都给了江哥儿擦眼泪,狼狈的谢宁和秦竹只好用衣袖擦拭额头上的汗。

江哥儿看两人狼狈的模样,突然噗嗤笑了出来,满身的伤心都随着这声笑散去了。

谢宁和秦竹看人笑了,互相对视一眼,都松了一口气,可算是把人哄好了。

之后气氛缓和下来,江哥儿知道他们是来帮自己的,便把自己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等等€€€€你在朱家每天干这么多活,累得把孩子都流掉了,你娘家就不找朱家的麻烦吗?”谢宁说。

听江哥儿的意思,感觉他娘家也不像王大姐的娘家那样,对出嫁的女儿哥儿不管不问,怎么会对他在朱家的遭遇没有一点儿反应呢?

江哥儿看了两人一眼,不好意思地说:“我怕家里人担心,每次回娘家都说自己过得很好,我一年也就回一次娘家,他们也看不出什么。”

秦竹神色疑惑:“那也不对啊,你爹娘大哥他们也不来朱家看你吗?”

江哥儿此时一脸羞愧:“我爹娘来朱家看过我,但我婆母态度不好,他们就不怎么来了。而且他们来的时候,我婆母就会让我休息,假装我在朱家是不干活的,我想着不能暴露自己过得不好,就顺着她的意,当自己是个不用干活的。”

秦竹和谢宁简直是恨铁不成钢,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也太会委屈自己了。

估计若不是这次朱老二为了钱,要把他送到别人床上,这江哥儿还傻乎乎在朱家磨豆子呢。

谢宁问:“你还想回朱家吗?”

听到这话,江哥儿连连摇头,本已经消退的恐惧又漫上眼底:“不要,我不能回朱家,我若是回去了,他肯定会把我继续送出去的。”

朱老二只要起了这个念头,就不会轻易打消。

他不能这样,他会死的。

江家也会被他这个不孝哥儿连累。

秦竹连忙安慰:“别怕别怕,我们不会把你送回去的。”

谢宁冷静地说:“既然你不想回朱家,那这事儿就一定要让你家人知道,还有你在朱家这些年的遭遇,全都要说清楚。”

之后看江家人愿不愿意出面替自家哥儿和离,若是有娘家人出面,江哥儿就不用闹上京兆衙门,平白挨上一百杖才能和离。

好在江家人的反应并没有让谢宁失望,在征得江哥儿的同意后,谢宁让大河虎子去把江家人找来,然后让江哥儿和他们说了他这些年经历的一切,以及自己差点儿被丈夫送去当暗娼的事儿。

江家人听完之后,个个都气愤得不行,江父江母和江家兄嫂,甚至是江哥儿的两个侄儿,都叫嚣着要让朱家人好看。

江母更是后怕得不行,抱着江哥儿就不肯撒手了,生怕一个错眼,自家哥儿就没了。

谢宁给他们提供了律法的帮助以及人手,他和秦竹全跟进了此事,江家人带着人打上朱家,把朱家打砸了一通,朱老二心知理亏,连面都不敢露。

朱家父母和兄嫂看着砸得稀碎的家,哭天喊地的,不断追问下,朱老二才肯把那天晚上的事儿说出来。

朱母当即骂道:“我是短你吃还是短你喝了?竟然敢做出这种事情,到时候他名声坏了,我们朱家能好到哪里去?”

朱老二梗着脖子:“家里挣了这么多银子,你全给了大哥家,我手里没钱可不就得想别的法子吗?”

然后朱家父母和兄嫂开始骂朱老二眼皮子浅,眼里只有银子,连朱家的名声都不顾;朱老二反骂他爹娘偏心,只想着大哥一家,连娶媳妇都只给他娶了个哥儿。

总之就是互相埋怨,互相推卸责任,好不热闹。

江家人把朱家砸了一通后,第二天又上门来让朱家人去和离,朱家人一开始还不乐意,怎么说都只愿意写休书,绝对不和离。

朱老二没和那个所谓的兄弟签契书,也没有人知道那天晚上的事情,所以朱家人完全不怕江家人说出去,而且说出去败坏的还是江哥儿的名声。

为着休书还是和离书的问题,两家拉拉扯扯了好些天,连带着谢宁也跟着折腾。

忙着帮忙处理和离书的问题,偶尔还要处理报社的事务,谢宁完全没意识到朝堂上的暗涌。

陆川身处官场,多多少少感受到了一些,但他自觉已经把胡三娘的事情推了出去,他自己又是个小透明,自信不会牵扯到自己身上。

他不想陷入党争,却不料,有些事情是他想避也避不开的。

胡三娘作为告御状的人,被圣上保护得很好,在案子尚未查清之前,她被留在京。

古代钦差大人出行可不是像电视剧里一样,只有钦差大人一个官员,身后跟着一堆侍卫。

跟着一堆侍卫倒是真的,但官员不会只有钦差一人,按照规矩,除钦差本人外,至少还得有三名随行官员,既是协助也是监管钦差,以防钦差舞弊。

夜晚,吏部侍郎府的书房内。

“陛下已定了大理寺少卿为钦差,还余三个随行官员未定,钟阁老那边肯定会占一个名额,白阁老也会积极争取,尚书大人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这边要选什么人呢?

吏部侍郎投靠了吏部尚书,而吏部尚书正好是圣上的心腹,连带他也得了不少好处。

此时吏部侍郎正召集他这一方的官员在商议,如何定下他们这一方的人员。

有官员说:“大理寺少卿杨奕清是圣上的人,为人固执端正,而且这事儿与我们无关,随便找个人去就行了。”

侍郎大人点头,此事无论如何处理,得利的总归是他们,那么随行的人员便不重要了,没必要把关键的人派出京去。

连英杰作为侍郎大人的女婿,得以参与此会,他说:“几位大人可知,这胡三娘是怎么见到陛下的?”

林御史也是圣上的人,他只听圣上指挥,这事儿明显是圣上让他捅出来的。

几人都看向了连英杰,明显很好奇,谁有胆量得罪当朝阁老。

连英杰微笑:“下官正巧知道一二,前些天有个妇人找到了由谢家哥儿主办的什么妇联办事点,后来被转移到了大安报社,据说这妇人跟胡三娘长得极像。”

他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据传大安报社背后有圣上撑腰,那几天下官手下正好看到御前伺候的王公公进出过报社。”

几人这才知道,原来这桩官司是大安报社的人捅出来,他们查了几天,竟都查不到背后之人。

大家都知道,大安报社的东家是个哥儿,还是永宁侯府出来的哥儿,轻易惹不得。

不过他夫君陆川就不同了,今科探花郎,乃是一介文臣。

陆川如今在翰林院,保持中立,若是得罪了白阁老,这官场生涯可见不太好过了。

几人都知道梁侍郎和永宁侯府结了仇,能把永宁侯府的儿婿拉下来,侍郎大人怕是求之不得。

第187章 算计

“下官以为,翰林院编修陆川就很适合随行钦差。”一片寂静过后,有人提议道。

“不错,他是今科探花郎,才华出众,应该最适合不过了。”另一人附和。

反正他们也不准备派出关键的人,到不如推荐陆川,再把大安报社在其中出力的事情捅给白阁老知道。

自从侍郎大人招了连英杰做女婿后,就和永宁侯府结了仇,本来结仇也没什么,一个文臣一个武官,想要互相攻讦都不在一条道上。

但今年就不同了,永宁侯的儿婿考上了探花郎,如今官职虽然低微,但难保以后不会步步高升。

打压一个人当然要在他微末时打压,偏偏这陆川科举成绩还不错,直接进了翰林院,翰林院是个清水衙门,自成一派,他们的人插不进去。

但白阁老就不一样了,在朝堂上经营数十年,要打压区区一个编修,也就一句话的事情。

明眼人都知道,庆阳府一案,顶多让白阁老伤筋动骨一阵,还不至于伤到他命脉,待他恢复过来,告御状的胡三娘他不敢动,帮助胡三娘告上御状的背后之人,他还是能动一下的。

几人都知道连英杰说这话有他的私心,但这又何尝不是侍郎大人的私心,横竖是个不重要的机会,能讨好梁侍郎一二也好。

他们不如推一把,让这陆川在白阁老跟前露个脸。

梁侍郎意味深长地看了连英杰一眼,连英杰垂眸任由他打量。半晌,梁侍郎收回视线,说道:“那就选陆川吧。”

商议完人选,几位官员都纷纷告辞,不约而同地都没问连英杰是如何知道这么私密的事情。

所有人都查不到胡三娘背后之人,肯定是有人扫尾过。

书房内只余梁侍郎和连英杰这对翁婿,连英杰恭敬地坐在梁侍郎对面,不敢出一言。他们不仅是岳父和女婿的关系,更是上官和下属的关系。

不知过了多久,连英杰感觉自己手心都出汗了,梁侍郎突然笑了一声,惊得他心脏猛跳了一下。

梁侍郎语气平淡:“既然做了,便干脆一些。”

连英杰应道:“小婿省得。”

“出去吧。”

“是。”

连英杰小心地退出书房,关上门的瞬间,他松了一口气,可算在老狐狸这圆过去了。

他知道梁侍郎留他下来绝不是为了叮嘱一两句话,而是在敲打他。看来是他这些日子太过放肆,这老狐狸终于看不下去了。

自从陆川考中进士后,连英杰就无法克制不去关注他。

他和陆川勉强也算是情敌,曾经陆川不过是一介小小秀才,完全不值得他关注,但现在不一样,陆川科举的名次比他高,相貌也比他好看。

除了不能生,京中哪个未嫁的女子哥儿不羡慕探花郎的夫郎,连英杰出门,还经常能听到称赞探花郎的话。

这怎么能不让他愤恨?

可能是因为得不到,他对谢宁的执念愈发深重,知道谢宁经常出门,他便派人在谢宁经常出现的地方观察。

所以就算谢明扫尾再及时,连英杰的人也还是窥到了一二,从而猜出大安报社在其中出的力。

“什么?让下官随行钦差彻查庆阳府贪污一事?”陆川震惊地重复了一遍。

高大人表情冷淡地说:“没错,这是吏部的调动文书。”

陆川惊疑地接过文书,翻看了起来,上面果然写着他的名字,翰林院编修陆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