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第210章

林夫人收起笑容,神色也变得郑重起来,她是个聪明人,很快就转变了说话方式。

“谢会长,妾身确实有事相求,妾身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来求助于您。只要您能帮助妾身保住家业,妾身愿将林家的一半家产献上。”

听到她直接了当地阐明来意,谢宁也没那么别扭了,不过€€€€

“本公子设立这个妇女哥儿救助联合会,可没有收取钱财的打算,你的家产还是给自己留着吧。”

林夫人顿时急了,虽然谢宁言语中表达的意思是慈善救助,但她生长的环境,每一件事情都讲究利益交换。

谢宁不收这个钱,她只会认为谢宁并不想帮她。

“谢会长,妾身是真的走投无路了,就算不能保住全部家业,保住三分之二也成,说好的家产妾身不会少半分。”林夫人急切哀求道。

谢宁皱眉,这人怎么跟听不懂话似的。

荷花上前一步:“这位夫人,我们妇联是个慈善组织,就像城里的慈幼院一样,只要是女子哥儿求上门来,我们都会提供帮助的,不需要收取你们的钱财。”

谢母拉拢到的那些夫人,随便松松手,妇联的运行资金就足了,再不济还有报社的利润,完全不需要收取求助者的钱财。

“不、不要钱也能帮我们?”林夫人迟疑道。

她不是很相信,哪有人做一件事是不求名不求利的。

这半年来,妇联的消息偶尔有传入她耳中的,大多都是骂声,明明是帮助那些女子哥儿,偏偏骂妇联的还是一些老婆子。虽然她接触到的都是一些婆子丫鬟。

妇联在京城里的名声并不算好,这次若不是实在没办法,她也不会求到这里来。说明对方成立这个组织,就不是谋名的。

既然不是谋名,那就是谋利的,可现在却告诉她,不要钱。

不谋名不谋利,天下哪有这么好心的人?

像是看出林夫人眼中的迟疑,谢宁微抬下巴:“本公子出身永宁侯府,什么荣华富贵没享过?若是要谋名声,大安报社谢东家的名号还不够响亮吗?用得着费心力折腾这个妇联?”

谢宁这话虽然给人一种张扬跋扈的感觉,但林夫人心里反而定了下来。

谢家哥儿未出阁前就是个嚣张彪悍的哥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哪里会像她一样事事计算。

有了谢宁这颗定心丸,林夫人才终于愿意把她的困境说出来。

林夫人其实是姓于,家中排行第二,名唤慧娘。她娘家父亲也是在京中做官的,只是职位不高,和她亡夫一样是个五品小官。

于家家规森严,要求家中女子三从四德,于慧娘自小熟读女则女戒,一直循规蹈矩,直到嫁人后才有改变。

于慧娘所嫁之人是那年的科举进士,排名并不是很靠前,被于家父母榜下捉婿,于慧娘就这样嫁给了他。

她夫君名唤林执,林家宗族全都聚集在京城附近的一个镇子上,林执是林家宗族最出息的一个族人,林家父母也跟着水涨船高,一起进京里享福。

于慧娘嫁给林执后,由于林家清贫,她的嫁妆也不多,在林执的支持下,她开始用自己的嫁妆当本钱去做生意。

没想到她还真有点经商的天赋,从一开始一家小店铺,到如今已发展成八家商铺,一个田庄。林执也因为有她的钱财支持,一步步高升到户部郎中的位置。

可惜好景不长,林家父母因为前期太过劳累,陆续离世,林执也在一年前因公病逝,只留下一个十一岁的女儿和一个六岁的儿子。

儿子年龄太小,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家,林家宗族里开始眼馋于慧娘挣下的家产,妄图以宗族的名义来帮忙接管家产,等儿子长大后再交还给他。

于慧娘哪能让他们得逞,这家产到了他们手上,哪里还有她儿子的一分钱,而且这家业是她辛苦挣下的,她哪里甘心。

可能是于慧娘的态度太过激烈,族里就换了个方式逼迫她。

先是可怜林执病逝,家里孩子没人照顾,说要给于慧娘再找个夫君,家里有个男人才能撑得起一个家。

然后让林氏宗族里的一个鳏夫娶她,说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荒唐话,企图通过再次婚嫁吞没于慧娘挣下的家产。

大安鼓励寡妇再嫁,不会像前朝一样奖励守寡的贞洁烈妇,还给守寡之人赐牌坊。

林氏宗族的这个做法还真的很妙,可以光明正大地吞没林家的家产,还能落得一个照顾族里孤儿寡母的好名声。

若只是林氏宗族逼迫她还不怕,可对方买通了于家父母,承诺了一定的钱财,让于家父母站在他们那边。

夫家和娘家的逼迫,于慧娘根本顶不住,只能借口要替夫守孝,暂时躲过这一劫。

为了能有更多的人口,按照大安律令,丈夫死亡,妻子只需要为丈夫守孝一年便可再嫁。

如今已过去了一年,于慧娘已经出孝,林氏宗族和于家的人开始来逼迫于她。

就算于慧娘自己不同意,只要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她也必须嫁给那个鳏夫,到时候连带她的儿子女儿,都要成为他家的人,她辛苦赚下的家产,将和她的儿子女儿无缘。

“妾身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夫家和娘家都同意了,明日那人就要来家里下聘,妾身只能来救助谢会长。”于慧娘一脸悲哀。

荷花一脸怒火:“世间竟有这样的父母?为了一点钱财,竟全然不顾女儿和两个外孙!”

于慧娘苦笑:“于家重名声,早已看不惯妾身在外经商,只是鉴于妾身已不是于家的人,没法管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妾身经商挣来的钱财,要给父母孝敬一些,他们都是直接拒绝,嫌弃妾身在外抛头露面有辱于家的声誉。”

林氏宗族许诺的那点钱财,于家压根就看不上,应下不过是让他们安心罢了。

荷花疑惑:“你娘家既然不看重钱财,只看重名声,那为何要让你嫁给一个鳏夫?难道那鳏夫的名声很好吗?”

于慧娘摇头:“并不好,听说整日喝酒打牌,他亡妻就是劳累过度生孩子没力气才难产去世的。”

“那为什么€€€€”

“因为他们向我父母承诺,嫁给他之后,必不会让我再经商,于家也不会再有一个抛头露面的女儿。”

第218章 豁出去

“就算他们不顾惜你,也不替两个外孙着想一二?”荷花简直要惊掉下巴了。

“难道他们不知道,一旦你嫁给了那个鳏夫,他们外孙读书的费用,外孙女出嫁的嫁妆,都会被宗族给侵占了吗?”

于慧娘满脸苦涩:“他们当然知道,只是一个出嫁的女儿,和于家的声誉相比实在是太轻了。”

谢宁皱眉道:“若是你把铺子都典卖出去,再向你父母保证,从此不再经商,他们会不会€€€€”

“不会,他们不会信我的。”于慧娘斩钉截铁道。

相比于一个屡劝不改的女儿,他们更相信一个贪婪的宗族能把女儿压制住,不用担忧女儿什么时候会改变主意。

于慧娘自嘲道:“而且就算我现在停止经商,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娘家不护,儿子年幼,卖掉铺子就有一大笔钱财。”

“若是还继续做生意,拿了店铺分红的人家,多少会护我一二,一旦店铺关门,就和背后的人家断了关系,无异于稚子抱金于市,林氏族人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她如今已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没有解决的办法,她也想找背后的人家帮忙,但人家拿了分红,顶多是借名号震慑一下那些不轨的商人,哪里愿意掺和进她的家事中去。

这下谢宁也觉得于慧娘这桩事儿棘手了,一边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边是夫家娘家的逼迫,她一介弱女子,儿子年纪又太小,没法顶门立户。

不止是谢宁,就连荷花陈三娘青哥儿她们都觉得棘手,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她们帮助那些女子哥儿,一般是在律法允许的氛围内,偏偏于慧娘的婚事,合法合规,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一个不好来。

哪怕大家都知道林氏宗族是在吃绝户,也不会有人反对。

毕竟在外人眼里,于慧娘还年轻,若是想要再嫁,还是可以再嫁的,与其嫁给别人,不如嫁给林氏族人,她的一双儿女好歹是林氏族人,林家不会太亏待他们。

于慧娘看屋里的人都沉静下来,个个满脸愁容,就知道自己的事情难以解决,她内心有些绝望。

难道她真的要被父母嫁给那个鳏夫不成?

不行,嫁给那人,一双儿女都将被掣肘,她还不如死了一了百了。

也不行,她一旦死了,就再也没人能护着儿子女儿了,特别是女儿,她已经十一岁了,万一被那些族人随意配人,这一生就毁了!

于慧娘脑子里一片混乱,突然听到谢宁问道:“那你现在是什么想法?以后还会嫁人吗?”

若是打算再嫁人,妇联倒是可以出面,和她父母协商,让她换一个人嫁,妇联这边帮忙把关,至少能帮忙找个人品好的人家,不至于会亏待她一双儿女。

于慧娘赶忙说:“如果可以,妾身自己是不愿意再嫁的。”

“妾身夫君待妾身极好,并不因妾身是女子而看低妾身,知道妾身有经商的想法后,积极鼓励妾身去经商,从未觉得妾身一身铜臭味丢人,成婚十二载,从未纳过一妾。”

她和她丈夫的感情很好,一个穷书生,一个出身官宦之家,却对铜臭极为感兴趣,也不觉得巴结上官是丢脸之事。

她做生意赚钱替他打点官场上的事,他体谅她的辛苦付出,若不是他突然离世,她又怎会被逼到这个份上。

如果可以选择,她愿意替夫君守寡一辈子,一心养大这一双儿女。

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会像她夫君一样,那么支持一个女子去经商,并且提供自己的助力。

她也常常庆幸,父母把自己嫁给了林执。

于慧娘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不然也不会挣下这么大的家业,很快就听明白了谢宁的未尽之言。

她撩起眼皮,眼中不知是希望自己猜中了还是不希望,她问:“谢会长的意思是?”

谢宁直接道:“本想问你想不想再嫁,若是还想再嫁,我们可以去跟你父母协商,换一个人嫁。”

于慧娘的心沉到了底部,果然只能这样了吗?她悲哀地想。

但只要能让一双儿女好过一些,嫁人就嫁人吧,让妇联的人帮忙筛选,应该不会是个人品太差的人家。

“如果只能这样,妾身愿意再嫁与旁€€€€”

于慧娘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谢宁给打断了。

“不过既然你不想再嫁,我们就再想别的法子,女子也可以不嫁人,不用逼迫自己去嫁人。只要能养活自己,就算是父母也不能逼你去嫁人。”

于慧娘愣住了,她刚才听到什么了?

女子也可以不嫁人?

就算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也可以不用再嫁人?

于慧娘的眼泪突然就流了下来。

被林氏族人围上门时,她没哭;被父母逼着嫁人时,她没哭;被街坊邻居劝着再嫁时,她也没哭。

可在听到这一句:她可以不用嫁人时,她终于流泪了。

林氏族人觊觎她和夫君挣下的家业,父母嫌弃她经商丢人,街坊邻居嫉妒她,所有人都在让她再嫁。

只有眼前这个曾经嚣张跋扈的哥儿,对她说,她可以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

原来女子也可以不用遵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规训,女子也可以替自己做主。

见到于慧娘哗啦啦地流泪,荷花顿时慌了,赶忙从怀里掏出一张手帕,递给她拭泪。

于慧娘接过手帕,优雅地擦了擦脸颊,冲几人露了个笑容。

这个笑容倒是冲淡了她刚进门时的虚伪,虽然有些狼狈,却显得很真实。

她缓了一下,才对荷花感激道:“多谢这位小哥儿。”

荷花摆手:“不客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