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一边擦手一边说道:“钟阁老是真实在啊,请帖上写了请我去喝茶,还真就全程都喝茶,喝得我满肚子都是茶水,又不好意思在别人府上找厕所,结果一路憋到了家。”
谢宁好奇地问:“你就净喝茶水了?”
陆川故作轻松:“对呀,钟阁老亲自给我泡茶,还亲自倒茶,我茶杯一空他就开始倒,他一倒茶我就忍不住要喝,他倒我就喝,我喝他就倒。喝到后面,钟阁老心疼他那点茶叶,就开始赶客了。”
谢宁哈哈大笑:“怎么这么好笑?我还以为你们谈话会很严肃呢!”
陆川笑着摇头:“也就是看着严肃,实际上就是个老顽童!”
两人就着这个话题笑了好一会儿,然后谢宁慢慢收敛笑容,一脸正色地看着陆川。
“钟阁老跟你说什么了?”陆川刚到家时的凝重,只要是个人都能看清。
陆川抬眸,看着谢宁眼中的认真,也开始变得认真起来。
“他问我,考不考虑外放出去几年。”
“外放?”谢宁睁大了眼睛,他从来没想过这一条路。
陆川点头:“对,是外放。”
然后陆川把钟阁老对自己说的话都给谢宁说了一遍,让谢宁明白他们现在的状况。
“我如果还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外放出去避开锋芒是最好的选择,我人不在京中,他们也就不会再这么费尽心力去挑拨人去妇联闹事。”
“到时候妇联低调一些,还是能够生存下来的。”
谢宁怔愣许久,好半晌才反应过来,抬眼望着陆川:“那你是确定要外放吗?”
陆川淡笑:“这么重要的事情,当然要问过我们家的一家之主,宁哥儿不同意,我又怎敢轻易答应。”
回来的路上,陆川想了很多,他想过不告诉谢宁,自己决定留在京城,就避免了让谢宁选择的难题。
但最终他还是决定告诉谢宁,不管外放还是不外放,谢宁都有权利知道,他也有权利参与这个家的重大决定。
“决定外放还是不外放,我想我应该和你商量着来。若是决定外放,也需要宁哥儿你决定要不要跟我一起赴任;不外放的话,我们又要面临什么样的后果,宁哥儿你都有权利知道。”
谢宁打断他的话:“你是想外放的吧?”
陆川一怔,下意识点了下头。
他既被百姓激起了野心,自然不甘心一直留在京中做一个六品小官,他想做更多的实事。
谢宁笑了起来,眉眼舒展:“那就外放,我陪你一起!”
他明媚又张扬地说:“反正报社也计划在地方上开办地方报,我作为大安报社的主编,理应做这个先锋,为报社开疆拓土!”
第226章 收拾
“宁公子,我也想去云南,我长这么大,还没出过京城呢,您就带上我吧~”
小溪捏着小手跟在谢宁身后,谢宁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自从外放的调令下来后,大家知道谢宁要跟着陆川远赴云南,报社和妇联两边都慌了。
一直以来,谢宁虽然是个哥儿,却是他们的主心骨,尤其是妇联,陈三娘和青哥儿这些孤身一人在妇联干活的人,比所有人都更慌乱。
不少人听到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跟着谢宁一起走,但都被谢宁晓之以理地压下了。
小溪完全不理会谢宁顾全大局的说法,他只知道,他和哥哥进入报社开始,宁公子就是他们的大恩人。
谢宁把名单递给荣斋先生,随口说:“不行,你太小了,云南瘴气多,小孩子容易生病。”
小溪继续歪缠:“不会的,我之前天天在外面卖报,都没生过病,身体倍儿棒。等到了那边,宁公子继续开报社,小溪继续给您卖报纸。”
谢宁:“我到时候重新招人,不用你卖报。”
小溪嘟嘴:“不嘛,您就带上我,我能做的可多了,洗衣做饭我全都会,我和星哥哥学了几道菜,您要是想京城的饭菜了,小溪可以给你做。”
谢宁笑了:“还用不着让你一个小孩做饭。况且,你舍得你哥哥了吗?”
小溪睁着无辜的眼神:“不呀,哥哥也很想跟着去的,他已经给荣斋先生写申请了。”
由于谢宁计划在地方上办一个附属报,决定带几个人手过去,于是就让有意愿的人到荣斋先生那里提交申请书,然后挑选符合条件的人手。
报社招的记者都是京城本地人,而且都是有家庭的,基本没几个人报名跟随,只有两个实习记者报名了。
不过第一批报童里报名的人就多了,一共二十四个人,每一个都报名了。
他们都是孤儿,不用顾及父母亲人,只想跟着谢宁报答他的恩情。
由于报名的人太多,谢宁还加了个条件,年纪小于十三岁的不要,这下符合年龄的人就只剩下三人了,小溪第一个被刨除在外。
谢宁惊讶:“你哥哥竟然舍得下你?”
这兄弟俩自小相依为命,没离开过彼此,大河出去讨饭都不忘带着小溪,如今竟也能抛下小溪远赴云南。
荣斋先生卷起纸张拍了拍小溪的头顶,笑道:“溪哥儿如今在让星哥儿照顾得这么好,大河有什么不放心的?溪哥儿不过是想跟着大河罢了。”
大河报名时荣斋先生也问过他,大河其实是想给陆川办事,在报社干活他顶多只能干到管事,若是能在陆川身边历练,以后前途不愁,小溪也能过得好些。
小溪抱着头,冲荣斋先生甜甜地笑了一下,然后又一脸哀求地看向谢宁。
谢宁顿了一下,问道:“星哥儿愿意替大河照顾小溪?”
他怎么记得,黎星今天也来找自己了,也是说想跟着一起去赴任。
给出的理由还让谢宁无法拒绝,府里的厨子家小都在京城,他也不好让人跟着他去外地。
但是谢宁又怕当地的饭菜不合口,正好黎星的手艺就很不错,谢宁吃了几年还没吃腻。
最重要的是,黎星跟他学了一年多武艺,多少也有点防身的本事。
所以谢宁已经答应把黎星带上了。
小溪皱着脸说道:“星哥哥还没答应,但是我大哥说星哥哥要实在不愿意照顾我,就把我塞到隔壁妇联,反正青哥儿挺喜欢我的,郡主人也很好。”
还真被福寿郡主说中了,这妇联的会长真的由她来做了。
少了刻意针对陆川的人,妇联也能恢复往日的平静,又有福寿郡主坐镇,还是能够继续办下去的。
当时谢宁说要把会长的位置让给福寿郡主,她那副震惊的表情,谢宁现在想起来还能笑得出来。
小溪又开始歪缠谢宁,仿佛他不答应,就能跟到天荒地老似的。
偏偏他还很有分寸,挑着谢宁不忙的时候偶尔求两句,可怜巴巴的表情,谢宁差点就忍不住同意了。
又过了一天,得知黎星也要跟着一起去的时候,小溪就更加耐不住了,最亲近的两个人都要离开,这让他怎么安心留在京城。
这事儿闹得陆川也略有耳闻,最后也不知道小溪许诺了什么,谢宁竟然同意了带上他,陆川问他都不说。
陆川本来是计划轻身上阵带上几个护卫,再加上两个伺候的人,就直接出发。
但谢宁计划到那边后要办报社,没有人手可不成,算上报社的人手,少说也有五六个。
而且谢母听说后,不放心谢宁跟去这么远的地方,如今正往府里搬东西呢。
“官场上的事实娘不懂,儿婿决定外放,肯定有他的考量。你是他夫郎,要跟着去娘管不了,但这一路艰难,得多带些人手和东西,才不至于捉襟见肘。”
谢母拿着单子,一边数下人搬进来的东西,一边和谢宁说话。
谢宁看着快把正堂堆满的箱子,一头黑线:“娘,你这也太夸张了吧?我们是去赴任,不是搬家。”
谢母抬眼看了他一眼:“怎么不是搬家,你要到那边住好几年呢,当初我们家从北疆到京城,足足装了有二十多辆马车,这些东西至多只能装十辆马车。”
谢宁嘴角抽抽,从北疆到京城,是全家人搬到京城定居,全家人的东西,能一样吗?
衣服被子那些就不说了,都是用得上的,但看着谢母单子上连马桶都有,谢宁还是忍不住要拒绝。
“娘,我们真带不了这么多东西,我和夫君是计划先从京城坐船到杭州,然后再走陆路,到了杭州,可买不到这么多马车。”
谢母头也不抬:“娘知道,你爹以前有个同僚在江南那边做参将,我让你爹写封信给他,你到时候要买马还是能买到的。”
谢宁彻底没法子了,只好求助地看向陆川。
由于陆川在户部做不了事儿,调令一下来,贺尚书就让陆川到户部交接好事务,然后准许他回家收拾东西。
所以陆川也有幸见证了谢母来帮忙指挥下人收拾东西的场面,什么用惯的脸盆、马桶都有,要不是床太大了,估计连床都能让她打包起来。
接收到谢宁求助的目光,陆川在脑子里转了一圈,然后叫道:“岳母大人。”
听到陆川在喊她,谢母转过头来,眼里满是威胁,都让她的宁哥儿跟着去云南那种鸟不生蛋的地方受苦了,还不准她多塞些东西,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就算陆川是她一向看好的儿婿也不成。
搬着东西的下人进进出出,陆川清了清嗓子,示弱道:“实在不是小婿不想带这么多东西,小婿也不想让宁哥儿受苦,只是€€€€”
一听到只是两个字,谢母就知道陆川不会有什么好话,看向他的眼神越发不友好。
但陆川还是坚持说了出来:“小婿乃是朝廷命官,到云南赴任,是为朝廷、为百姓做事,带这么多东西,陛下恐会认为小婿是到那边享乐的。”
“而且从京城到云南的路远,东西多便走不快,小婿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任,一旦没有在期限内到达,估计又会是一封弹劾奏疏。”
陆川说着说着露出了苦涩,谢母突然就犹豫了,耽误了行程,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见谢母动摇了,陆川乘胜追击:“小婿保证,这一路上绝不会让宁哥儿受苦,何况我们需要途径江南,有什么东西缺了,也可以在江南补货,必不会苦了宁哥儿的。”
然后谢宁上前抱住谢母的胳膊,撒了几句娇,谢母受不住,只好无奈道:“行了行了,都随你们的,这张单子上的东西,不想带的就划去。”
谢宁拿过谢母拍在桌子上单子,和陆川凑一起研究那些东西不用带,最后经过两人的讨论,只留下了两车东西,加起来也就十二个箱子。
谢母一看他们俩挑选的东西,就觉得太少了,硬是又加了一车她认为的必需品,三人才定下最终决定带的东西。
谢母看着谢宁心疼地叹气:“这么些东西,都不够你替换的,到了江南,一定要多购置些东西,否则娘怕你衣裳都不够穿。”
谢宁只让白玉装了十套春装和十套夏装,秋装和冬装一律都没带。
对比于谢宁的衣橱,这些衣裳不过是九牛一毛。
谢宁点头:“好好好,一定会多购置些衣裳,我一定会带足银钱,一路上买买买,定不会委屈了自己。”
说到银钱,谢母让人把匣子拿来,塞给谢宁。
“这里面有一万两银票,全大安通用的,你别舍不得钱财,该花就花。”
谢宁看着这么多银票,不管接下来谢母怎么絮叨,他都没有不耐烦的神色,全程只会点头应好。
陆川好笑地看着谢宁,果然是拿人的手软,连宁哥儿也不例外。
商议好带的东西后,又开始商议带多少人手。白玉荷花是第一个说要跟着一起去的,谢宁不要谁,都不能把这两人抛下。
不过€€€€
“荷花,你之前不是和报社的李记者有点苗头吗?怎么你也要跟着去?”陆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