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第227章

早在进玉山县之前,梁军医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给他看着长大的哥儿收尸。还有谢五谢六这些孩子,以前练武受伤了,都会到梁军医这里拿伤药。

都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啊。

但现实好像和他的预想不太一样。

谢六有些哭笑不得:“梁叔,您都问了多少次了?真是爆发了天花,不过幸好有姑爷在,我们一开始防护做得好,没被染上。”

梁军医点点头:“也是,姑爷在防疫这方面是有些常识的,你们一开始没被染上,倒是合理。”

以前姑爷还在国子监读书时,就能写出赈灾和防疫的策论,特别是有关防疫方面的,连他看了都觉得很不错,能够有效阻碍疫病的传播。

不过梁军医还有疑问,他问:“就算你们防护做得好,这么久了也不可能一个都没染上吧?而且县城里的人还不少,难道他们也没被染上?”

在梁军医看来,整个玉山县被围了起来,外人不可进,里面的人也出不来,没能做到有效的阻隔,困在玉山县里面的人,迟早也会被染上的。

而且自从他们进了县衙后,都喝了两盏茶了,还不见公子和姑爷的身影,莫非谢六是在€€他们?

公子和姑爷会不会已经……

这个想法一出,梁军医猛地站了起来,抖着手指向谢六:“老夫进来这么久,只见着你和十一两个人,连白玉荷花都不见踪影,公子他们不会是?”

这两个月来,陆川的一项项决策,都让爆发两天花的玉山县一步步变好,尤其是接种牛痘之后,几乎全县的人都对他信服了,就连县衙的衙差,也不用武力镇压,个个都听话得不得了。

既然身边都没什么危险了,陆川就没必要留太多护卫在身边,便在县城里招募接种过牛痘的青壮,由护卫们两人带一个青壮小队,到村落里去巡查、治疗和接种牛痘。

说来也巧,昨天最后一个接种牛痘的病人痊愈后,陆川便安排人去村落里统计,一共有多少人在天花中离世,顺便清点一下人口和田地。

如今已是五月,春耕已过,不过江西能种两茬,也得准备一下夏耕了。

陆川想着,等朝廷派新的官员下来,估计还得好几个月,百姓们也不能干等着,便趁着自己在这里,提前安排理顺,新官员来接手,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由于需要统计的事情太多,陆川索性就让他们住在村里,都弄完了再回来汇报。

所以县衙里只剩下几个衙差和谢六谢十一,白玉荷花他们在后院,梁军医没能见到他们。

谢六不知道这小老头想到了什么,但看他苍白的脸色和颤抖的身子,猜也能猜到了。

他连忙上前扶住人,手忙脚乱地开始解释起来。

“梁叔,您别想太多,公子和姑爷都没事儿,就在后院休息呢,不信您一会儿自己就能见着了。”

他把人扶到椅子上,把他们到玉山县发生的事情都仔仔细细地说出来,梁军医这才信了他的话。

“啪”的一声响起,梁军医一掌拍在桌子上:“朝廷怎会有这样的官员,危难之际竟抛下百姓不管!”

谢六点头赞同:“还好我们姑爷当机立断,拿出朝廷的文书,及时接管了县衙,稳住了局面,否则我们还真有可能会被传染上。”

在灾难面前,其实更容易显露人性,有些人自己得了天花,自觉自己没救了,反而会故意出来传染人。

若是没有陆川一开始的官威和武力镇压,一旦县城乱起来,整个县城都会沦陷。

梁军医又问:“你说的这个牛痘是什么?为什么接种了牛痘,就不会再被感染天花?”

得知公子和姑爷没事儿之后,梁军医安下心来,就开始好奇能够防治天花的牛痘。

于是谢六就给梁军医他们解释起了接种牛痘的原理和作用,把梁军医听得一愣一愣的,时不时冒出一个问题来。

就在谢六被梁军医他们问得口干舌燥之时,谢宁和陆川终于出现了。

“梁叔,你怎么来了?是我爹娘让你来的吗?”谢宁一脸兴奋。

听到谢宁的声音,梁军医也顾不得问问题了,窜到谢宁和陆川跟前,上下打量着两人。

半晌,他才红着眼眶笑道:“你们没事儿就好,侯爷和夫人都担心坏了。”

听梁军医提起爹娘,谢宁见到长辈的喜悦瞬间转化成思念。

谢宁轻声问道:“我爹娘都知道了?”

梁军医收敛好情绪,说道:“你到了玉山县后,就没再寄信回去,恰好这时广信知府上折子说玉山县爆发了天花。夫人猜到你们可能是被困在这里了,便让老夫来一趟。”有病治病,没病收尸。

谢宁想过他爹娘知道后,可能会担心,他也想给爹娘报喜,但玉山县被封了起来,他的信件出不去。

终究还是让他们担心了。

像是看出谢宁心情低沉,陆川握住他的手紧了紧,像是无声的安慰。

陆川转身看向梁军医,说道:“既然你们能进来,玉山县的天花也治好了,想必我们很快就能离开玉山县了吧?”

梁军医点头:“老夫手里有侯爷和唐大学士的信件,可以请知府派人进来,确认天花是否是真消失了,想必很快就能解禁。”

陆川笑道:“那就好,宁哥儿可是积攒了两个月的信件,等着寄给岳父岳母,可不能砸自己手里了。”

说到信件,谢宁低落的心情一扫而空,矢口否认:“哪有什么信件?我这两个月来,可一封都没写。”

在天花爆发的第一个月,谢宁的压力特别大,总能想到不好情况,于是他开始写信,把遗言都写进了信里,想着万一他爹娘知道了,派人来找,好歹也能留下点念想。

信里写着什么不舍、下辈子还当爹娘的哥儿、要把他的嫁妆平分给谢瑾和谢€€之类的,既肉麻又心酸。

这种信件他哪能寄出去!

那么难为情。

陆川逗他:“真的吗?”

谢宁虚张声势:“当然,两个月忙得脚不沾地,哪有空写信啊?说到写信,我得回去写一封信,好好跟爹娘说说我有多厉害!”

梁军医一眼看穿,没戳破谢宁的话,只乐呵呵地看着小夫夫俩斗嘴。

他们一行人都平安,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有了梁军医的介入,知府很快就派人来探查,确定玉山县的天花已经消失,因天花死去的人也都被深埋了,一共来了三波人,玉山县终于被解禁了。

百姓们都可以自由出入玉山县,陆川他们也可以离开了。

梁军医在玉山县研究了几天牛痘,和纪大夫很有话聊,一时冲动,还想自己也种上牛痘。

陆川和谢宁看他的兴致那么高,想着早点接种牛痘也好,便让沈大夫把他和十几个护卫镖师都接种上牛痘。

然后病恹恹地躺了好几天,梁军医原本是来给他们治疗或收尸的,没成想倒是让谢六他们给照顾上了。

如此折腾了十几天,等玉山县彻底解封时,梁军医他们都已经出完疹子结痂脱落了。

陆川他们也到了要离开的时候,玉山县的县令跑了,没了主持大局的人,陆川便找了几个城中德高望重的乡绅,暂时接管玉山县的管理。

一切安排妥当,这天他们收拾好东西,准备趁着天没亮就出发,已经耽搁了两个多月,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姜姨携一家人来送他们,谢五他们在把东西装车,姜姨和谢宁和陆川道别。

姜姨庆幸道:“这次天花爆发,多亏了公子和姑爷,玉山县才能这么快稳定下来。也幸好你们没事儿,否则我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谢宁知道姜姨这些日子来的愧疚,在她看来,若不是为了来探望她,谢宁他们根本不用经过玉山县,也不用遭受这无妄之灾。

谢宁没说什么安慰的话,而是扬起头自豪道:“要不是来了这里,刚好碰上天花爆发,我夫君哪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以后升官少不了!”

能够找到有效防治天花的法子,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天大的功劳,而且此地的县令还跑了,功劳几乎全在陆川一人身上。

有这样大的功绩,只要陆川想回京,马上就能回京继续当官,还不会有一人敢反对。

姜姨被逗笑了,心情松快了一些,但眼底还有一丝愧疚。

谢宁便说:“姜姨您要真觉得对不住我们,以后就多给我娘去信,十几年没你的消息,她心里惦记着呢。”

姜姨点头应下,她不会再被身份给束缚,既然夫人把她当妹妹,她便托大把夫人当娘家人。

得了姜姨的应承,谢宁也很高兴,即将离别的伤感都减去了不少。

另一边梁军医他们也在收拾行装,确认了公子和姑爷无事,他们也该回京复命了。

梁军医决定在同一天离开,他们可以一起出城,出了城后再分道。

陆川写了一封折子,让梁军医帮忙带回京中,除了阐述自己在玉山县做的事情外,他还着重控诉了一番玉山县的胡县令,他虽然逃出了玉山县,但该受的惩罚还是要受。

胡县令一家出逃后,日子也没有多好过,刚逃出玉山县,就被知府的人塞到庄子上看守起来,他们虽然没染上病,但一家十几个人窝在几间屋子里,人多矛盾就多,天天都是争吵,偏偏又不得出入。

胡县令虽然一时慌乱跑了,但平安后细想,抛下百姓跑路,他头上的乌纱帽怕是不保了。

胡县令整日忧心忡忡,生怕朝廷追责,天天吃不好睡不好,知府派人来把他押解上京时,整个人瘦了三圈,养尊处优的肥肉全消了。

陆川若是知道,也只会骂一句活该!

谢五他们动作很快,没多久就收拾好了行装,与他们刚到玉山县时相比,东西少了许多,尤其是各类衣裳布料。

防护阶段,每天都要换衣裳,换下的衣物之后还要煮过,煮过的布料易撕裂,穿几次就没用了。

谢宁最近身上的衣裳来来回回都是那几件,他都快穿腻了,好在陆川承诺他,等到下一个府城后,就给他买新衣裳,谢宁这才笑了。

一行人架着马车来到城门口,在他们出现的那一刻,接近城门的街道两旁,竟都站满了人。

第238章 临安

五月天亮得早,就从县衙到城门口这段路程的时间,天就已经蒙蒙亮了。

听到谢六喊话,陆川和谢宁不由打开了车窗往外看去,街道两旁都站满了百姓,他们手里还带着各式各样的东西。

看到知州大人车厢的车窗被打开,百姓们都激动了起来。

“陆知州,听说您要离开玉山县了,我们来送送您!”

“陆知州,这是我当家的从山上挖的干货,炖汤可香了,您带点走呗!”

“陆夫郎,这是我家老母鸡下的蛋,可补了!”

“陆……”

一个个争先恐后,七嘴八舌的,谢六他们都插不上嘴。

看到大家这么热情,几乎要围住了他们,陆川想了想,然后打开车门下马车,谢宁紧随其后。

知州大人明摆着是有话要说,百姓们渐渐安静下来,静等知州大人发话。

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也慢慢知道,这位陆知州不是朝廷特意派下来的,想想也是,从天花爆发这么短的时间,朝廷又怎么会得知。

陆知州一家是要到云南当官,途径玉山县,却突然遇上天花爆发,县城封锁,才不得不留在玉山县。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日子以来,陆知州一行人做的事情,他们都看在眼里,若非有陆知州留下来维持秩序,后来又找到了防治天花的法子,可能他们这些人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明明不是本地的官员,却处处为他们着想,尽力让大家恢复生活,百姓们都感念在心。

从当地乡绅口中得知,陆知州将要在今天离开玉山县时,许多人就已经自发要给陆知州一行人送行。

每个人都拿了家里最好的东西,想要送给陆知州。

陆川扫视一圈,甚至能看到有个婶子手中抓着一只鸡,他眼角抽了一下,也太夸张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