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第237章

村长心里一急,对着铁大牛喊道:“这都是大人的意思,老夫不过听命行事而已,可没收过什么贿赂!”

第249章 安抚

公堂之内一片寂静,陆川脸色蓦地变得很难看,堂下的千云村百姓都愣住了,两边的衙差内心震惊,余光却悄悄瞄向陆川。

陆川声音沉了下来:“你说这是本官的意思?”

意识到自己把话说了出来,村长下意识捂住了嘴,不敢抬头看陆川,站在原地瑟瑟发抖。

他把话说出来了,大人名声不保,他这是恩将仇报啊!他怎么能这么冲动呢!

大人好心为他们弄出梯田来,他却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村长猛地摇头矢口否认:“不不不,是草民自己的意思,草民早就看铁大牛他们这些人不顺眼,故意刁难他们呢。”

谢五觑了陆川一眼,主动开口:“云石柱,你如实招来,大人来到临安府后,对待大安人和蛮族人向来一视同仁,岂能由你污蔑!”

“大人颁布的政令,上面也写明了,只要有大安户籍,便都是大安人,同样可以免费开垦梯田,你莫要诬陷大人。”

村长一脸羞愧,以为大人这是要撇清关系,他却偏偏说了出来,正打算一力背下这口大锅。

但谢五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大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其中一定有蹊跷,他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谢五当即厉声逼问,一边表明陆川最近繁忙,没有功夫管理开垦梯田之事,一边恐吓村长,若是查出背后有人指使,绝不姑息。

村长过了最初和铁大牛争吵情绪失控的阶段,整个人就冷静了下来,不会轻易被谢五激得失去理智,一直不肯承认是有人指使。

他在心里坚信,谢五这是在示意他把事情担下,不可牵扯出大人来。

还别说,背后之人的计策是真的很有用,以恩情为要挟,挑拨大安人和蛮族人之间的矛盾,以此引发冲突。

然后再半遮半掩地把黑锅扣到陆川头上,陆川搞出了梯田,本应该是大功一件,却因为自己的私心,引得临安府内冲突不断,他这个知州的位置便难以坐稳。

要不是谢五突然经过,撞破了这一场群架,等临安府内大大小小的冲突爆发出来,陆川还真的要无力回天,即便不被降罪,也会被调离这里。

村长是抗住了压力,但他的大儿子是个没见识的,被谢五几句话就吓得什么都给说了,连来他们家的差爷,说了什么话都学了一遍。

村长一时没拦住大儿子,气得直跺脚,还小心地觑了陆川一眼,害怕陆川迁怒于他们。

陆川脸色肃然,说道:“本官从未让任何人传话,都是大安的子民,本官作为临安府的父母官,又岂会厚此薄彼。”

村长看着陆川坚定的表情,这才确信他们是被人骗了,顿时悔得不行,他就说大人如此高风亮节之人,又怎么会有这般私心。

这时候的村长,全然忘了他自己的私心,若非想多占一两亩田地,只怕也不会这么轻易被蛊惑。

好在没有造成太大的后果,村里的那几个人,只要好好治伤,以后也能好起来。村长心里一阵阵后怕。

谢五把事情全部问清楚后,陆川下令让府衙所有的衙差到公堂上来,由村长父子一一辨认。

那人见着这么大阵仗,当场是乱了手脚,村长父子一眼认出了他。

丁同知他们慢了一步,得知消息的时候,陆川已经审问结束,并把那名衙差收押进牢房。

千云村的村民,除了铁大牛他们之外,陆川下令让其余村人平担受伤那几个村民的医药费,并勒令他们村里要平等分地。

把所有人打发走之后,陆川安排了谢五他们分别去各个村庄调查,他倒要看看,整个临安府有多少地方被人这样挑拨。

至于府衙里的衙差,他现在是不敢用了,没查清之前,一律让他们在府衙里待命。

这下衙差们都对那些使坏的同僚心生怨恨,他们好不容易被新知州重用,虽然天天奔波很累,但有外勤补贴,每日能多赚二十文呢。

他们在百姓心中是个官,但在府衙里也就是个小喽€€,很多衙差家里条件也并不是很好,多出二十文钱,能让他们的生活改善不少,至少偶尔能吃一次肉了。

如今这笔外勤补贴没了,还要被知州大人怀疑,他们怎么能不恨。

陆川可不管他们怎么想,最近他正为谢宁的身体心烦焦虑着,偏偏又出了这样的事情,无异于是给他的情绪火上浇油。

既然丁同知他们找上门来,就别怪他把对方当泄火工具了。

所以丁同知找上门来打探消息的时候,陆川表情冷然地斥责了他一顿。

“此事本官自然会处理,丁同知还是好好关心家里的事儿吧,听说你家庶子到烟雨楼喝酒不给钱,人家老鸨出来要钱,他还把人给踹了!”

“就算他是你儿子,也不能吃霸王餐吧,多影响别人对我们临安府的印象。丁同知作为朝廷官员,当以身作则才是,再有下次,府衙的大牢等着他!”

丁同知消息没打探到,反倒被陆川含沙射影骂了一顿,顿时气得脖子都红了,偏偏陆川的官职比他高,上官怎么说,他也只能喏喏应是。

听谢六说,丁同知回去后没多久,就让人换了他房舍里的摆设,显然气得不轻。

他气得不轻,陆川的心情也没多好,之后还得腾出时间来处理背后之人挑拨起来的矛盾。

本来陆川就不想让谢宁怀孕,结果现在意外怀上了,他也只能劝自己顺其自然,但内心的焦虑并不会减少半分。

陆川计划着要在谢宁怀孕这段时间,把大部分事情都放手给下面的人去做,他自己则多陪陪谢宁。

现在计划被打断,他又怎么会有好脸色。

“我现在已经能正常吃东西了,家里又有白玉荷花照顾着,你就放心去忙吧,不用担心我。”谢宁劝解道。

谢宁从谢六这里了解了内情,知道陆川心烦,便善解人意地让陆川去处理事情,不用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自己身上。

好吧,谢宁确实不是个善解人意的,只是这些日子天天和陆川用膳,被他盯着管着,谢宁被管得有些不耐烦了。

又是不准他去报社,又是不准他做一些大动作,他现在亟需属于自己的空间。

陆川眉宇间尽是烦躁,一边是亟待解决的百姓冲突,一边是谢宁,除了他自己,谁照顾谢宁他都放心不过。

但据谢五传回来的消息,他目前走访过的二十个村庄里,至少有一半是被人挑拨过,冲突一触即发。

谢宁开办的云南周报前些日子已经正式发售,销量还不错,只是受众群体大多是府城和县城的百姓,村庄里没多少人看报纸。

陆川就算想通过报纸或者说书,向百姓正式解释清楚,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

为了让百姓们相信,他确实是一视同仁,他需要亲自前往各个村庄宣讲,好化解百姓们之间的矛盾。

之前刚到临安府时,陆川和周判官他们到各个村庄了解过夏耕,许多百姓都认识陆川,他本人的出现,就是最好的定心丸。

但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了缩短距离和时间,陆川可能要好几天才能回一趟府城。

这让陆川怎么接受,府衙里还有一个需要小心呵护的孕夫,宁哥儿为他辛苦怀孕,他这个当人夫君的,却要在这个时候外出,哪怕只是几天,他也受不了。

陆川愁眉道:“可我实在不放心你一个人在家,不然我白天出去,晚上赶路回来?”

谢宁伸手拒绝:“可别,疲劳骑马可要不得,要是你困倦了不小心摔下马,摔断了腿,让我后半辈子怎么办?”

“呸呸呸!公子,您怎么能说这样的话,说话得避谶!”白玉打断谢宁。

白玉在京城时和刘嬷嬷相处久了,在某些方面,思想逐渐向刘嬷嬷靠拢。

谢宁这时候也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当即呸了三声,然后看向陆川,霸道地说:“总之你晚上不准回来,我会乖乖呆在府里的,有白玉荷花还有谢十一他们在,你就放心吧。”

陆川被谢宁霸道的表情给逗笑了,想想百姓那边确实紧急,不能再耽误下去,他只出去几天,宁哥儿已经不会出事儿。

犹豫了片刻,陆川心里就下决定,看向白玉和荷花:“你们俩要好生照顾好宁哥儿,一旦发生什么,即刻让谢十一来寻我。”

白玉荷花点头:“我们会的。”

意识到自己接下来可以放松几天,没有人再盯着他用膳,谢宁的心情不免都好了几分。

谢宁柔声说:“你就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做了几年夫夫,陆川一眼看出谢宁心里的小算盘,心里叹息,就当给宁哥儿松口气吧。

他这些日子以来,确实紧张焦虑了些,同时也把这些情绪传递给了宁哥儿,导致他心里也不轻松。

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后,陆川就带着谢五他们走访每一个被挑拨过的村庄,尽力安抚他们,尽量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少了监督他的陆川,谢宁也放松了一些,吃饭也不用每天都当任务一样,倒是比平时还多了些食欲。

这天用完午膳后,谢宁就让荷花把那两个实习记者从报社叫来,针对这一次蛮族人和大安人的冲突,他想做一次专门的报导。

即便这报纸暂时传不到村庄百姓的耳中,他也让府城和县城的百姓知道真相,至少别真信了陆川是个歧视蛮族人的知州。

府城里也生活着不少蛮族人,一旦这个谣言被人坐实,陆川以后将很难开展工作,他得帮陆川解决这个后患之忧。

第250章 依附

“大家一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便都是大安朝的百姓,哪里分什么蛮族人和大安人?”

“凡是有大安户籍之人,知州大人都视为大安子民,既是大安百姓,自然可以免费开垦梯田!”祁明站在大树底下,举手高声喊着这两句话。

“说得好!知州大人如此为我们着想,怎么可能区别对待!”

“果然是有心人在挑拨,意欲败坏知州大人的名声!”

围在周边的百姓纷纷发言,有不明所以的人,抓着自己身旁的人问了起来。

“这是怎么了?明小子怎么突然这么说?”

那人抓空给他普及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这不是有人借着知州大人的名号,专门挑起蛮族人和大安人的矛盾。”

“这还用挑拨吗?不是一向都不合吗?”

“以前虽然不合,但也不至于发展到打群架的地步,但最近临安府内都发生了好几起群架冲突了。”

“为什么呀?”

“还能是为什么,当然是最近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梯田啦!”

“……”

经过府城里说书先生的宣扬,几乎所有府城百姓都了解了这次的事情,至少大家都知道,知州大人面对所有百姓,都是一视同仁。

只是谢宁没想到,本来只是澄清的话术,倒意外地让陆川获得了临安城内蛮族人的好感。

临安府内除了丁家一家独大外,还有三个小家族,其中两家是蛮族人,一家是某个江南望族的分支。

这两家蛮族宗族,分别姓马和姓杨,为了能让族人有生计,他们不得不依附了丁家。

但马杨两家对丁家也不是绝对的依从,一旦有机会,谁会想在别人的手底下办事。

“马家和杨家的夫人来拜访?已经在门外了?”谢宁有些错愕。

白玉点头:“是的,公子可要见她们?”

谢宁拧眉沉思了片刻,便让白玉把人放进来。

若是在京城,正常是先送拜帖,主家回帖后,客人才会上门来。但临安府没有这么多繁文缛节,想到谁家做客,直接就登门,主家愿意见客,自然会让他们进去,若是不想见客,他们就下次再来。

马杨两家的夫人进来之后,对着谢宁极尽恭维,谢宁不耐烦听她们说些没营养的废话,直接让她们说明来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