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不相安 第42章

方裘笑了笑,道:“世子,您可是公主的准驸马。”

“谁稀罕当她的驸马爷?若不是太后赐婚,本世子才不乐意被这般拴着。”边子濯哼了一声,道:“本世子娶她,是不得不办。但本世子的心可不在她那。”

边子濯纨绔惯了,这般说话倒也不会教方裘感到意外,只冷冷笑了几声。

边子濯挑眉看向他,道:“左都督,本世子听闻,你年纪轻轻,已有五房妻妾?”

方裘脸色一沉,道:“正是。”

“左都督孟浪。”边子濯轻哼,只见他伸手从姜离掌中拿起一只香囊放在唇边细细吻了吻,道:“本世子倒是一个便够了。”

姜离浑身一震,他紧紧盯着边子濯的眼睛,可后者却像没感受到他眼神似的,怎么都不肯与他对视。

一种异样的感觉登时攀上心头,姜离的眉毛缓缓皱了起来。

“看来这屋子里是没有你们想要的东西了。”边子濯下了逐客令,道:“本世子还要补觉,两位,请回吧。”

边子濯说着,便教人将两人请出了屋子。

其余的锦衣卫也有其他禁军监视着,一晚上下来,一切正常,都没查出什么东西来,方裘临走的时候看了看姜离,只见姜离双手抱胸靠在墙上,冲他勾了勾唇,道:“左都督,不送了。”

方裘冷哼了一声,转身便走。

等到禁军的人都走完了,姜离这才正了神色,只见他猛地一转身,阴沉着脸推开世子府的大门。

锦衣卫依旧遵旨封禁着世子府,所以姜离在这其中溜达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只见他一脚踹开了边子濯的房门,大步流星地跨入屋内,拽着边子濯的被子,呼啦一声掀开。

躺在床上的边子濯惊叫了一声,蜷着身子盯着姜离:“干、干什么?”

姜离脸色黑的可怕,他居高临下地盯着他,眼中寒光毕露,一字一句地说道:“边、子、濯、呢?”

第55章 啸聚山林

“边子濯呢?”姜离声音低沉,仿佛他若是不说,下一刻姜离就会毫不犹豫地掐住他的脖子。

那人往后缩了缩,顶着边子濯的脸露出一副无辜的表情道:“二少爷,你、你认出来了?”

怎么可能认不出来?边子濯那没脸没皮的混蛋,往日里两人见面,只有他将姜离盯得回避不及的份儿,哪有他回避姜离的道理。

“快说!”姜离拽着元昭的衣领,忍耐力已经到了极限。

元昭被他抓得喘不过气来,连声求饶道:“世子、世子殿下去太傅那边了。”

姜离动作一顿:“管叔伯?”

元昭得了释放,连忙跳下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冲姜离行了一礼:“是,太傅要联合文官一脉上疏弹劾司礼监,理由是谋害世子。”

姜离想了想,道:“可姜回雁肯定会保谈明。放弃谈明等于自断一臂,姜回雁不会这么做。”

元昭道:“但舆论和文官一脉的压力,太后也未必接得住。世子殿下准备借此点燃这把火。”

姜离愣了愣,转头看向元昭:“什么意思?”

元昭道:“二少爷可还记得江南和两浙?这两处民怨四起,贾师父和秦副将已分别过去了。”

“领兵造反么?”姜离心头一紧:“那边子濯呢?”

元昭眼睛眨了眨:“殿下说教你别担心,他就在瞿都,哪儿都不去,只是有些事儿要办,暂时不能回来。”

姜离听罢,微微舒了一口气,随即反应过来:“谁担心他了?”

“说起来。”元昭想了想,道:“殿下还说,我伪装的再好,二少爷还是能认出来,没想到真是这样。”

姜离看了他一眼:“你也没见得伪装多好。”

元昭面无表情地歪了歪头,道:“可方裘没看出来。”

“……”

“府内那些个下人也没看出来。”

“……闭嘴。”

姜离打断他的话,捏着元昭面无表情的脸:“你既要伪装成他,就别整日顶个木头脸,当着我的面儿就算了,你还想被别人发现?”

元昭听罢,嘟囔道:“可我也没有……”

“好了。”姜离突然拍了拍他的肩,道:“我走了。”

元昭揉了揉自己的脸,刚想继续说什么,抬头却瞥见了姜离微微泛红的耳根。

他喉结动了动,将反驳的话咽入了肚子里。

-

-

“殿下?”左逸飞轻轻唤了边子濯,凑在他耳边提醒道:“宛大人来了。”

边子濯忽的回过神来,只见宛舂辅一跨入房门便看向自己,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似要将他身上烧出几个洞来。

宛舂辅,宛平延的父亲,大虞朝廷工部尚书,一直以来因为自家儿子老与边子濯厮混而对边子濯深恶痛绝,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奈何边子濯是皇亲国戚,老家伙银牙咬碎了也不敢拿他怎么样。这下好了,敢情这世子整日里是扮猪吃老虎,自己儿子却当了真,被他带成了一个真纨绔!

“管老!”宛舂辅气不打一处来,当着众文臣的面,第一个反对:“臣为什么要当他的拥趸!”

管叔伯睥睨了他一眼,似是料到一般,缓缓转动眸子看向在场的其他人,用苍老的声音道:“还有谁不同意?”

众文臣面面相觑,私下里悄声说起了话来。

边子濯装纨绔多年,一直以来虽在暗处行动,但为了保密,也只有管叔伯知道,其余人对边子濯的印象依旧很差,现下有了宛舂辅这么个出头鸟,窃窃私语间,逐渐有人开始表达不满。

管叔伯看了看他们,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看向边子濯道:“世子。”

边子濯笑了一声,施施然站起身,继续用那副吊儿郎当的声音说道:“各位大人,且听我一言。”

“众大人不愿意帮本世子,不过是觉得本世子过于纨绔,不配坐那位置,是么?”

边子濯勾了勾唇,身子前倾,一手撑在宛舂辅的椅背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大人们不妨多想想,姜回雁如今执掌朝廷大权,眼里最容不得的,便是文官一脉,明德帝年幼又懦弱,你们除了我,还能拥簇谁来与姜回雁抗衡?”

“大胆!”宛舂辅猛地拍桌:“你竟敢妄议皇上!”

“我说他懦弱怎么了?”边子濯冷哼一声,眼中寒光一闪:“秋猎的时候,被一只老虎吓破了胆,一直龟缩在陇山行宫的人,配当皇帝?”

“你——!”此话一出,登时惹怒了在场众人。

管叔伯在一旁静静听着,伸手捞了杯茶来喝。

边子濯不卑不亢,一双眼睛如鹰隼般盯着众人,反问道:“姜回雁为什么同意他当皇帝,不就是因为他懦弱么?”

边子濯长身而立,剑眉星目,一双黝黑如墨的眼,竟教人一阵胆寒。

谁也没想过,那个以纨绔著称的废物,竟会用这番眼神审视他人。全场霎时鸦雀无声,都察院、刑部、兵部、工部等举足轻重的朝臣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定在边子濯的身上。

“姜回雁年迈,但野心不死。她甚至不惜把姜淑娴嫁给我,只为生下一个有着边家和姜家血脉的皇子。”边子濯字字铿锵:“但我边家的江山,岂容得她觊觎!”

“多年前,祖皇帝征战四方,始得平定中原,建立大虞,继而保百姓不受战乱之苦。祖皇帝抗倭抗蒙,不惜将自己的亲兄弟派驻四方保卫疆土,我父亲身为皇室一族,恪尽职守驻守北疆,却被姜回雁设计杀害,先帝带兵亲征兀良哈,战死疆场,却由姜回雁窃取大权,妄替我皇族用血肉换来的江山!”

“大虞泱泱国土,从祖皇帝时期的富饶民强,至今民不聊生,官贪民怨,甚至连百姓的赈灾款都付不起!”边子濯说着,“碰”的一声,敲响了桌子:“姜党不除,百姓难安,姜回雁不死,天理难容!”

众人听罢,脸上都颇为动容。在场不乏有追随先帝之宾客,一些人更是亲身见证过先帝战死,不禁垂首顿足,眼中溢出悲怆。

管叔伯抬眼看了看边子濯,眼眸里散出些认可的神色来。

“诸位。”边子濯道:“我边子濯,长于大虞边境北都,见证过北都兴衰,也见证过姜回雁残害忠臣。父亲曾告诫我,所谓治国,则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如今姜回雁年老体衰,姜淑娴还未成气候,姜党势微,乃扶大厦之倾倒,正纲纶之枉替之时!”

字字句句,尽数说入在场众人心中——

临近早朝,边子濯走到管叔伯身边,对已穿好一身朝服的管叔伯缓缓行了一个大礼。

管叔伯垂眸看了看他,俯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世子殿下这是作甚?”

边子濯冲他磕了三个头,道:“今日太傅大恩,子濯无以为报。”

管叔伯幽幽叹了口气,将他扶了起来,用那双已经开始浑浊的眸子打量了他半晌,道:“先帝在上,老臣此番没有选错。”

边子濯听罢浑身一震,抱拳道:“多谢太傅!”

他身子前倾,挂在身侧的一个极好看的香囊便晃了出来,管叔伯眼见地瞧见了,问道:“敢问世子殿下,可是有心上人了?”

边子濯一愣,抬眸看向管叔伯,咧嘴笑了:“是。”

第56章 如隔三秋

早几日的时候。

杭州城。

与正在举办秋猎的瞿都不同,如今的杭州城内一片死寂,百姓闭门不出,杭州城大门紧闭,浙江重兵皆陈列于城墙之上,满面惶恐地盯着城下的士兵。

杭州城已经被围困了整整五日,这五日内,杭州城内的烽火台被人为捣毁,燃狼烟的材料被生硝石粉污染,根本传递不出任何烽火信号。

城外,贾云杉率领的原定北军叛军不知从什么时候聚集到了两浙,更不知用什么办法笼络了台州、明州、衢州、绍兴几大军事重镇的兵力联合造反,大军直逼两浙首府杭州,要求浙直总督出城受死,并交出盐运司总管太监冯柒。

要说这浙直总督甫跃,可是个十足的关系户,甫跃的爷爷曾在宫里任太医,那时姜回雁是皇后,鸿景帝还未出生。姜回雁第一次怀孕便流了产,自此不能生育,调养期间,甫跃的爷爷曾为了保护姜回雁瞎了一只眼睛,姜回雁承了他的情,将他爷爷提拔到了杭州,后续姜回雁掌权,又对他家多加照拂,这甫跃本是一阶废物之流,文不通武不精,却偏偏拿了某年的武状元,提拔到了两浙总督的位置上去。

谁都知道,虽然冠了个浙直总督的名头,但甫跃屁能力没有,真正有能力指挥两浙军队抗倭的,在之前是百姓的父母官王进海。因着有人保,百姓便对甫跃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知后面王进海被污蔑死了,尸骨未寒之时,宫里派来的总管公公接手了权力,大肆垄断官盐涨价不说,抗倭更是毫不积极,沿海一带逐渐被倭寇蚕食,百姓流离失所跑到杭州,却被告知因害怕流民进城滋事,拒绝他们入城。

这便一下点燃了百姓的怒火,众百姓聚集杭州城外抗议,可冯柒依旧不管不问,觉得倭寇只占领了小块地方无伤大雅,不动兵讨伐不说,官盐还照样涨价,银子全进了他的腰包,欺上瞒下月余,瞿都竟依旧不知倭寇入侵一事。

贾云杉便是在这层背景下抵达两浙的,到达浙江后,贾云杉便开始带领定北军残部积极抗倭,逐渐收拢了一些民兵或官兵。

作为当年随同边拓征战北疆的老将,贾云杉的带兵能力一流,倭寇遇了硬茬,边打边退,贾云杉便抓住机会端了倭寇在陆地上建立的老巢,斩杀倭兵数万,自此,倭寇损失惨重,再不敢进犯。

比起甫跃和冯柒,边子濯这一招釜底抽薪,两厢对比,两浙官民矛盾迅速激化,倭寇撤退后,愤怒的百姓揭竿而起,跟随贾云杉,直逼杭州城。

“报——”一个小兵迅速跑了来,噗通一声跪在贾云杉面前,道:“百户大人,又有人偷偷出了城,想去通风报信!”

贾云杉一拍巴掌站起身,道:“被抓了好几个了,还要垂死挣扎!”

贾云杉看向他,问道:“抓住了吗?”

小兵回道:“已经去抓了,马上便会送来。”

贾云杉点了点头。

不多时,几个士兵果然架着一个身穿黑色丝绸便服的家伙走进了营帐,那人低垂着头,像是被欺负的狠了,整个人毫无生气。

贾云杉定睛看了看那人身上穿着的衣服,眼睛突然亮了亮,快步走上前,一把抓住那人的下巴抬起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