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对他倒也不隐瞒,直接给他一本册子说道:“看吧,这是去年和今年的计簿。”
这一份计簿并不厚,还不如九柘那份数册,所以还灵拿起来匆匆浏览了一遍便沉吟不语。
扶苏见他思考也没打扰,当然其实刚开始还灵是在脑子换算。
现在的计簿用的还是古老的方式,让还灵有些不太习惯,不过他没打算贸然改变,如今朝廷习惯这种计簿方式,甚至从上到下都是这么用的,就算要改也要等等。
等楚国拿下齐国投降,大秦彻底统一,在那之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改登记方式几乎可以算是小到不起眼的东西却影响深远,到时候要做事情太多,这就是忙中添乱了。
还灵换算完之后叹气说道:“竟然只有三万户用了新麦种。”
扶苏也想跟着叹气了,这个数字听上去不少,但真要说起来也不多,因为大秦如今统计出来的至少有一百万户。
刨除贵族富户黔首的数量也绝对不会少,无论任何时代,人类的阶级组成都是金字塔形状。
三万户在这接近一百万户的数据之中,基本上可以算沧海一粟。
还灵也没太失望,只是问道:“现在的传布鼓励措施都有什么?”
扶苏直接拿出了另外一摞文书递给他:“这是这些年用过的,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办法了。”
扶苏在这方面其实也算是尽力了,毕竟这是他弟弟的事情,怎么也要努力达成才行。
他多少也清楚用种子的越多,念还灵好得也越多,还灵的修为自然也会增长。
可惜,他总觉得自己的努力不到位,可是真要问起来,就算是他的客卿也没什么好办法,甚至治粟内史也就这样了。
还灵看着那一摞厚厚的文书脸都要绿了,长长叹了口气说道:“行吧,我先看看,好啦,不要不高兴,三万户已经很多了,我的修为都增长了不少呢。”
扶苏摇了摇头没说话,他已经知道还灵他们在楚国做了什么,所以他一直在想如果整个大秦都用上了新的粮种,那么他弟弟是不是压根就不用和白衍流合作,也不需要在那里当细作每天提心吊胆。
还灵安抚了他哥两句就抱着资料走了,回到自己的宅邸开始慢慢看。
看着看着他发现其实扶苏用的鼓励措施都算不上错,成果其实也有,唯一的缺点就是手段单一了一些。
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可以减税,然而问题来了,减税这个方式可并不一定真的吸引人。
第一,新粮种的收成是不是真的那么高谁都不知道,只是宣讲人员在这么说而已,空口无凭,黔首肯定要怀疑。
第二,当地官员未必喜欢。
大秦的税收是地方逐级上交,县府库交到郡府库,郡府库再交到国库,再这个过程中,县会按照一定比例留下一部分,郡也会留下一部分。
真减免税收了他们收上来的税不就少了吗?
所以很可能当地官员都会阻拦黔首用新粮种。
说实话,按照还灵的方法来的话,推广新粮种其实也可以算到这些官员的政绩之中。
只可惜无论扶苏还是他都没有这个权利,除非嬴政开口下令。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他跟那些官员约定好,如果产量不够,减免的税收他补上。
只是如今大秦的地盘已经很大了,还灵就算有那么多钱也不可能这么撒。
更何况到时候不定多少人钻空子,就跟后世一些人骗取国家扶持或者补贴然后不干实事儿一样。
还灵仔细看了看这三万户的分布,发现会用新粮种的要么是当地县令有眼光有魄力,要么就是那些县太穷了,因为各种原因收成不好,无论种什么都那样。
既然土地已经如此贫瘠,还不如干脆用新粮种,至少还能减免一些税收,县库的压力也能小很多。
还灵摸着下巴灵机一动觉得或许可以跟全国的贫困县做个“生意”,先赊账给他们粮种用,等收获了按照出息再收钱或者粮食。
虽然他也可以白送,但大部分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越容易得到的越不珍惜。
不过这样的话就不能打着朝廷或者他的名义去做,最好是吩咐下面的人。
还灵想了想,他的商会或许可以胜任。
这个时候他忽然想起来还有两个弟弟在商会里磨炼呢,也不知道他们磨炼得怎么样了。
还灵直接暗中查了一下嬴思和嬴将闾两人去往商会之后的情况。
结果比他预想的要稍微好一些,在他看来,嬴思和嬴将闾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被护得太好,没怎么经历过风雨,所以一开始肯定要吃亏的。
而且就算吃亏之后一时半会也未必能够反击,恐怕要憋屈一阵子才行。
现在倒是他小瞧了这两个人,嬴思性格更加强硬一些,一开始吃亏之后很快就开始反击。
如今他在的地方已经换了一个郡丞了,新县令吸取了上一个县令的教训,压根不敢跟嬴思对着干。
嬴思倒也有意思,只要不惹到他,压根就不管郡里的政务,这让岌岌可危的郡守倒是放心了不少,于是双方如今算是相安无事。
嬴将闾比他手段稍微柔和一些,没对郡丞出手,但也还是把郡丞收拾得服服帖帖。
第270章
还灵也没想到这俩也不缺手段, 不过想想也是,好歹是嬴政的儿子,智商再低也有限, 而且后宫生活只怕比外面还要险恶一些,没人敢在嬴政眼皮子底下搞事, 但私下里自然也是斗来斗去的,他们应该也见识过许多手段。
这一看, 嬴将闾或许比嬴思更合适一些。
这件事情需要跟当地的官员以及黔首打交道, 官员还好一些, 贫困县的官员犹如困兽,一旦有一点希望他们都会紧紧抓住。
可是那些黔首尤其是读书不多的,根本没办法讲道理, 换成嬴思那个暴脾气, 万一跟黔首起冲突, 吃亏的肯定是黔首。
还灵做了决定之后就让鹦鹉给嬴将闾送去了一封信。
为了不吓到他的弟弟们, 他也没敢让鹦鹉说话传信,而是写了一封信。
嬴将闾收到信的时候还有些诧异, 他这位五哥之前不知道做什么,好长一段时间音讯全无, 他们就连想找人都找不到, 怎么突然给他写信了。
嬴将闾第一时间就是怀疑这是不是五哥亲笔所写。
他看了一眼鹦鹉, 心里越发怀疑,送信难道不应该派信使来吗?
嬴将闾小心的打开新, 第一眼看的是信的末尾, 在看到下面那些钤印里面没有庄古县令印的时候更是怀疑了几分。
好在还灵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信的开头就表示现在他已经不是庄古县令,而是成为了户部尚书。
嬴将闾看到之后就瞪大了眼睛, 他们还在这里做生意,五哥已经能进入中枢了?
一个特殊的职位,还是仅次于治粟内史,这不是摆明了父王将来要让五哥当治粟内史的吗?
这可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非秦王心腹不可任职。
所以赢还灵是既有父王宠爱又有父王信任。
饶是嬴将闾心性豁达此时也忍不住有些羡慕嫉妒。
不过这也让他确认这封信的确是五哥送来的,毕竟官员调任这种事情很容易就能打探到。
嬴将闾继续往下看,结果就看到还灵想让他过去一起帮忙传布粮种。
他瞬间站了起来,心头激动的怦怦直跳。
这个任务之前一直是在大公子扶苏手里,而扶苏凭借着让三万多户都换了粮种而得到了父王的嘉奖。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任务到了五哥手里,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也能插一手。
如果这件事情办好了,他应该能被父王注意了吧?
嬴将闾一边让人收拾东西,一边感慨他五哥是真的厉害,就这么硬生生的从大哥手里抢来了这个任务。
难归难,但是只要做好了绝对出彩。
嬴将闾暗暗有些八卦地想着不知道五哥用了什么手段,他跟大哥的关系还是不是一如往昔?
这次是父王亲自指派,大哥会不会不服气?
当然八卦归八卦,他很有分寸的没有当着还灵的面说出来。
等他迅速回咸阳前往还灵府邸拜见的时候,也没了八卦地心思,再一次羡慕嫉妒——都是父王的儿子,怎么他就没有这么漂亮的府邸?
还灵的宅邸不仅漂亮而且很大,可他们这些不太被看重的公子别说大宅子了,甚至连栋独立的宅邸也没有。
除了这些还有那些精致漂亮的陈设,精雕细琢的连廊,就连地上的砖都有漂亮的花纹图案,一看就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精心准备的,肯定耗费了不少心血。
好在嬴将闾也就是那一瞬间觉得有些难过,很快就调整了过来。
作为嬴政的儿子,虽然父王对大家都很好,但人总是偏心的,而嬴政也不需要真正的一碗水端平。
以前除了扶苏地位固定之外,其他孩子都是轮流获得秦王青睐的。
哦,现在除了大公子扶苏还多了一位五公子还灵,也不知道他们两个是不是表面关系好,私底下也想办法在互掐。
嬴将闾阴暗的想了一瞬之后便主动问道:“五哥唤我来可是有要事吩咐?”
还灵笑着说道:“本来只是想问问你要不要来,倒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嬴将闾十分坦然说道:“我不想永远当一个商人,我也想入中枢,不入中枢去地方也行。”
还灵倒是很欣赏他这份坦诚,有野心不可怕,但是为了自己的野心胡作非为才可怕。
他点点头说道:“那我也不废话,之前这件事情是大哥在做,只不过我跟他的方法有些不一样,正在继续的那部分暂且不管,我要你去新的地方,不过先提醒你一声,那些地方都很贫穷,环境很不好,甚至连路途可能都不舒适,你娇生惯养长大,未必能适应,可要想好。”
将闾从小到大都在宫里,吃穿不愁,最大的苦恼就是怎么让父亲更喜欢自己一些。
就算之前去了商会分部吃穿上也没委屈过,甚至就连交通都很顺利——毕竟还灵已经安排小妖怪提前修了路。
现在可不一样,要去的地方可以说是穷山恶水,他甚至还有点担心公子将闾吃不了苦回头跟他爹告状。
虽然相信嬴政不是会轻信的人,但是万一被传出去,别人相信,或者是将闾的母族推波助澜就不好说了。
其实这种担心最简单的解决方式就是去告诉嬴政,只要嬴政肯相信他,自然没人敢说三道四。
可是这一次还灵不想这么着急去找他爹。
他身为中枢官员,怎么能动不动就找王上来解决问题?就算是亲儿子也不行啊,否则要他做什么?
将闾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立刻说道:“我明白的,我不怕吃苦。”
还灵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可要想清楚,到时候就算你想告状我也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将闾微微一愣,之前还灵让他们去商会的时候可没这么再三强调,想来这个任务的确不容易,但越是如此他越是要坚持,否则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他小声问道:“公子高也会去吗?”
还灵摇了摇头:“暂时还不需要他,这件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总要一点点来。”
将闾顿时精神一震说道:“五哥放心,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还灵点头,他觉得将闾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警告,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要去,可见他已经非常迫不及待的想要立功了。
他说道:“现在还有点冷,正好你还需要将手里的事情交接出去,等明年适合的时间我会让你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