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亡国昏君??? 第26章

他扭头看向那官吏,“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当兵的谁没有杀过人?那你们上战场是为了什么?难道就凭一张嘴,用唾沫淹死别人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今日招的是剃度的僧侣呢,专挑不杀生的哈哈哈哈。”

他此言一出,后面的人群也跟着哄堂大笑。

张志诚面上有些挂不住,他此刻简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萧珩:

——让他上前来,我有几个问题想他。

张志诚当即示意左右官吏将他带上前来。

这会儿离得近了,刘峻才注意到正座上的那人戴着帷帽,一身素白锦服几乎就要与雪色融为一体,虽然看不清面容,周身气质却十分华贵,并且就连那州牧老爷都十分恭敬地站在他身旁,时刻观察着那人的脸色说话,想来,应该是一位天潢贵胄。

刘峻当即收敛起了先前嬉笑的神色。

萧珩问他:

——你叫什么名字?

刘峻盯着那行字反复看了许久,似在确认什么。

张志诚皱眉低咳了一声,“见了公主殿下,为何还不参拜,傻站着干什么?”

“呃……” 刘峻回过神来,当即跪了下去,恭敬道:“草民刘峻,参见殿下!”

萧珩:

——你既认为自己有比肩刘穆之之才,我今日若是不亲自来看一下,到时候没能匡复大燕江山不就成了我的不是了?

这回刘峻则是彻底茫然地睁大了眼睛,全然没了先前抨击官吏的气势,他扭头望向左右,一副求助的目光,最终有些尴尬地摸了摸眉毛,“呃,那个……殿下,这个几个字,我不太认识。”

原来这刘峻本就是大字不识几个的白丁,萧珩又写得一手行草,他看不懂。

张志诚见状皱起眉,“你连殿下写的字都认不出来,还敢口出狂言,说自己有比肩太宗皇帝手下大将刘穆之的才能,真是止增笑耳!”

他当即吩咐人想将刘峻打发走了,以免这人再在萧珩面前丢人现眼。

萧珩却抬手,制止了张志诚,他写道:

——当初刘穆之认识的字也不多,这一点确实挺像的。

左右的人看了皆放声大笑。

刘峻面赤耳红地挠挠头,小声地问身边的官吏,“殿下到底说了什么啊?”

萧珩没有再为难他,他将李进喜招了过来,让对方把自己的话念给刘峻听。

刘峻闻言,拱手作揖道:“草民不敢口出狂言妄自与刘将军相比,但殿下若给草民一支队伍,草民定能为殿下攻城拔寨。”

面对此人如此狂妄的态度,张志诚已经有些看不下去了。

萧珩却是轻哂一声,道:

——当初刘穆之仅凭一声号令,就收编了五万六夷杂胡军,如今你身后倒也有几百流民,你既觉得自己有将帅之才,那不如就证明给我们看?

刘峻神色微怔一瞬,旋即领悟了萧珩的意图。

“好!” 他神色肃穆地朝萧珩一拱手,然后转身迈步走向了拥挤的流民队伍。

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刘峻高声道:“你们当众有意参军,愿意跟随我冲锋陷阵的,出列!”

人群中完全无人应答刘峻的话。

见气氛如此尴尬,一旁看热闹的官吏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也有人偷笑出了声。

刘峻无视那些人的闲言碎语,他扭头走向一旁的马厩,从中牵出了一匹健壮的骡子,他又道:“你们之中,若有人能在比试中胜过我的,我便将我的这头骡子送给他,愿意与我比试的,出列!”

原本熙攘的人群忽然安静下来。

少倾,队伍中有零星的几个壮汉主动站了出来,其中不乏几个在流民青壮队伍中比较有话语权的流民帅。

刘峻当即将人叫上来与自己比试。

谁想几个回合下来,这些挑战者竟都被刘峻的一杆长枪挑倒在地,无一人是他的对手。

而刘峻则是愈战愈勇,一杆长枪舞得飞起,“还有谁来!”

越来越多的人走出行列,一开始或许是有人想要骡子,但比试到后面,流民帅们争先恐后地走上擂台,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刘峻厉害。

但最终,没有一个人能赢下他手中的骡子。

一旁看热闹的人群已开始为他连连叫好。

刘峻一连比试了近半个时辰,总共击败了二十一位挑战者,战到最后,他的一身衣服几乎被汗浸透。

此时此刻,原本没有秩序与纪律的流民们已经被他一身强悍的武艺给震慑住了,也没人敢再无视他的话。

旋即,刘峻伸手指向不远处正在操练的镇北军士兵,“你们看到那边穿着银光铠的镇北军士兵了没?”

“为什么他们总是所向披靡、让敌人闻风丧胆,而我们这些流民总是流离失所、被敌人碾着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个地方,是因为我们不如他们吗?不!是他们吃得饱、穿得暖,每日有三升粟米可以领,每月还有赏赐的银钱可以花,因为他们穿的是刀枪不入的鳞甲,骑得是最好的战马!”

那些个流民兵听完这一番热血激昂的发言眼眸中无不流露出贪羡的目光,刘峻所说的那些东西,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

刘峻:“现在也有一个机会摆在你们眼前,只要你们愿意参军入编,就可以获得粟米、获得银钱,来日只要你们立下军功,你们也可以换上银光铠,骑最好的战马!现在,愿意入编、跟随我冲锋的,出列!”

骤然寂静下来的气氛中,

“踢踏——”

是流民青壮们不断出列的声音。

最终近两百个人齐刷刷地走了出来,站到了刘峻面前。

张志诚简直是看得目瞪口呆。

他头疼了好几日的工作就在这顷刻间解决了。

刘峻率领那两百人,一路走到萧珩面前。

萧珩只是笑了一下,反问他:

——你答应给他们的粟米、军饷,要如何兑现呢?

他是说过让刘峻证明给自己看他有统帅之才,可没说过自己就一定会让他们入编。

刘峻闻言,当即拱手跪在了萧珩面前,高声道:“若殿下肯将草民收入帐下,从此刻起我与我身后的这两百人,就是殿下帐下亲兵,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萧珩不动声色地抿了抿唇角,这人倒是个会来事的。

骤然沉寂下来的气氛中,刘峻略有些忐忑地打量着正座上那人的神色。

然后,他见萧珩挥手叫来李进喜,命对方取来了一百两银子。

萧珩将银子推到他面前,提笔写道:

——我给你三天的时间,你若能收编一千人,让他们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我就让你当个中郎将,统领这些流民军,这就是你的俸禄。

刘峻心头一热,连忙叩谢道:“草民谢殿下恩典!”

再三谢恩后,他领着那些流民依次离去。

望着刘峻等人转身离去的背影,萧珩从正座上起身,示意张志诚今日的巡视就到此为止了,旋即他迈步走入了茫茫大雪中。

一旁的李进喜给萧珩打着伞。

萧珩抬眸望向不远处巍峨的晋州城墙,估算着离开晋州所需的时日……

他现在有钱、有粮、有以王沐川为首的效忠于自己的朝廷班子。

萧珩还缺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军队。

等这支军队组建起来,攻克凤翔夺回燕廷的控制权之日,就是他重登皇位之时。

第23章

刘峻用了三天的时间, 替萧珩收编了三千流民青壮。

他又将这三千人分为前军、中军与后军,每军一千人,并从中遴选出了三位武艺过人、具有号召力的流民帅,给他们安排了都尉的官职, 分别督管三军。

中、前、后三军下又划分为若干个小队, 每五十人为一队,由队正督管。

校场上, 大雪若柳絮般飘扬。

三千人齐整地排成方正队列, 站在霜雪纷飞的校场上, 等待着萧珩的检阅。

这只由流民组成的队伍大多没有像样的装备, 有的穿的是粗布棉衣,有的穿的是自己缝制的布甲, 有的赤手空拳连把像样的武器都没。

但当他们齐声呐喊时, 呼声似要震彻云霄。

“殿下。” 刘峻站在萧珩身旁,“若再给草民些时间操练, 这支队伍定不会比正规军差到哪去。”

校场前,萧珩负手而立,他缓步审视着这支由陕北流民组成的队伍。

刘峻略有些忐忑地在一旁等着他发表意见。

少顷, 萧珩走回校场前的大棚下, 他抬手写道:

——不必再自称草民了。

刘峻神情一怔,旋即他反应过来萧珩的言下之意,当即“扑通!”一声, 单膝跪于萧珩面前。

萧珩:

——明日带他们去刺史府录入军籍, 随后去军械库领胄甲、武器, 每月的粮饷会与镇北军将士一起发放,从现在起,我任命你为中郎将、忠武将军, 正式统管这支流民军。

正好前段时间,他们缴获了不少楚军的胄甲、粮草,可以发给这三千人。

李冀昌有钱,韩虎的部队装备得都是最好的银光铠,就连大燕皇室的禁军都没他这排场。

刘峻感激道:“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三日后,编入军籍的三千人穿上了统一发放的银甲。

这支流民军有了一个更为正式的名字。

——玉麟军。

……

在段云枫派遣使者前往西京的第十五日,后者终于将消息带回了晋州。

刺史府,议事厅中。

“世子,殿下。” 回来的使者一脸的硝烟与尘土,他去的时候骑的是匹高头大马,回来时却坐着头破脚的老毛驴,提起长安的现状更是一副劫后余生、心有余悸的模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