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世大猫生存日记 第163章

两人各吃了一个饼子,腹中的饥饿越发明显。

等到所有的韭菜饼子都煎好,他们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端菜上桌,拿着筷子开始吃饭。

食物当然是要趁热吃最香。

两人吃了一顿无比幸福的午餐,吃饱喝足,闻到炖牛腩的香味,又感觉肚子里还能装一点食物。

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秋言看了看炖牛腩的情况,将切好放在旁边的白萝卜块放进去。像是萝卜这种蔬菜,跟肉一起炖的时间越久,吸收的肉香就越浓郁,等到开锅的时候,彻底入味的汁水在嘴里爆开,那是比肉更好吃的美味。

光是想想,秋言就忍不住地喉头滚动,他盖好锅盖,转身出了厨房。

午饭过后是雷打不动的午睡,然后才会开启新一轮的忙碌。

挖地窖对于秋言和黎而言不难,花了些时间,秋言最终将地窖入口选在了遮雨棚放桌柜的这边,这样等到寒季的时候,也省得到时候还要先刨开大雪,才能将东西弄出来。

兽人的视力好,洞里黑漆漆一片,也不妨碍黎干活。

洞口位置挖了大概三米深,然后往遮雨棚的外围延伸。怕地面太薄,遮雨棚会垮,黎是在一米深的位置,才往遮雨棚外面扩开挖掘的。

相较于肉,他们家对蔬菜的需求量没有那么高,因而地窖挖得不是特别大,秋言在旁边将土挑到外面去,听着黎在下面的动静,再将早就准备好的木板和立柱送下去。

这也是为了防止地面塌陷准备的。

黎将地窖挖得差不多了后,突发奇想问道:“秋,你说的那个什么埋藏法,可以在地窖里面用吗?”

秋言之前就没往这边想过,这会儿听到黎这么问,他思索了下埋藏法的原理,道:“应该可以吧。”

下面的黎已经走到了窖口的位置,抬起头,碧眸在黑暗中泛着光,“那我在地窖边缘再挖个坑?回头就把白菜埋在这里,也就不用发愁去确定埋菜的时间了。”

听他这么说,秋言声音轻快地“嗯”了一声。

得到准确的答复,黎又在地窖深处挖了一个洞,这回挖出来的泥土就堆在旁边,等到之后埋蔬菜时用。弄好这些,黎把锄头放到一边,拿着木锹在墙面上砸来砸去,凭借着一股大力夯实墙面。

等到墙面全部收拾好,黎抬头去看窖顶,木板遮挡住了顶部,两根立柱稳稳当当地撑住了木板,显然,这个不需要他再爬上去折腾了。

黎把木锹跟锄头放到一起,再一抬头,都不需要他说,秋言就把装驱虫草的罐子丢了下来。

黎打开罐子,忍着刺鼻的味道,从罐子里快速取出几根驱虫草,在地窖的角落里放好。

木锹和锄头被黎递上来,秋言接过放到一边去,黎在下面提醒了一句,等人躲开之后,把手里的驱虫草罐子丢了上去,然后顺着土壁,三两下就爬了上来。

秋言扶着他起来,伸手拍掉黎腿上的泥巴,道:“一会儿做个梯子放进去,里面也可以放两个架子,省得浪费了上层空间。”

地窖足有两米高呢。

全部利用上的话,可以放不少东西。

“行。”

黎应了声,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准备现在就把梯子和架子做了。

秋言跟着他一起出去。

之前说的,取稻米的工具,他还没有弄呢。

现代社会的工具不提,古代的话,最原始的取稻米的方法,就是摔打,靠着摔打的力道将稻穗上的稻米弄下来,也有用石头碾压的,不过这一种会让稻米碎开,没有稻壳的保护,也就不太好保存。

秋言想了一下,还是决定用摔打的法子,这个的话,就只需要弄个大一些的稻桶就好了,到时候用稻席围住另外三面,剩下一面就是用来击打水稻的地方,这样一来,也不会有太多稻子飞溅出去。

秋言想着,手中的刀就做出了个倒立的等边梯形体。

横截面宽的一面做口子,窄的那一面做底部,方便收集稻粒和击打水稻。

把东西做好,秋言将其放到一边,心里想的是另一件事。

希望兽世的稻穗能坚·挺一点吧,他们家采集的水稻不少,稻穗还没有干透,但是其余兽人们只采集了一部分,祭台前的平地上,太阳又比他们家的太阳更好,要是晒干了,就只能用石头碾了。

算了,要是只能碾的话,干脆就把水稻碾成稻米好了。

秋言心态很好。

大山洞那么多兽人呢,用不了多久就吃完了,根本等不到水稻放坏掉。

将做好的稻桶放在一边,秋言看了看天色,起身去做晚饭。

进入厨房,他先揭开锅盖,看了眼炖煮得香味扑鼻的萝卜炖牛腩,光是看着水汪汪的萝卜和软烂的牛腩,就让人有种直咽口水的冲动。

秋言盯着锅里的菜,喉头上下滚动着,想吃大米的冲动浮现之后,就怎么也压不下去了。

“黎~”

幽幽的声音弄得黎一愣,他抬起头,就看见秋言在厨房窗口探头,眼神渴望地问道:“你饿不饿啊?介不介意晚一点儿吃饭啊?”

闻着空气中的香味,说不饿是假的,不过:“不介意,秋要忙什么吗?”

秋言听到这话,立即欢喜起来,拿起旁边的木盆出来道:“我下山去搞点水稻,咱们今天吃大米饭!”

他心心念念了那么久的大米饭,黎哪里不知道,这会儿见人这么高兴,下意识地倾身问道:“有什么要我做的没?”

秋言想了下,“不用,你弄两块石头过来,做成小一点的石磨,石磨上面的磨齿别着急弄,等我回来再说。”

“好,我这就去。”黎拿起旁边的骨刀,快步走过来。

两人一起下山,在半路上分开。

将水稻去壳的工具有很多,光是秋言知道的,就有石磨、石臼、舂米和砻。这几样里面,去稻壳效率最高的就是砻了,古代连给稻米去壳的工坊都叫作砻坊,好用程度自不必说。

但……

秋言对这东西的了解,只限于知道这个跟石磨长得很像外,还有就是制作材料上,将其分为木头和石头制作的、黄土与竹子制作的这两种,但制作工艺上,比风车还要麻烦一些。

所以……

石磨挺好的。

秋言脚步轻快地下山,在院子里取了一盆已经晒干了的稻谷,带着稻谷上山。他来去的速度很快,回到家里的时候,黎还没有回来,秋言拿着笸箩找了个风比较大的位置,尝试扬灰。

稻粒被笸箩抖出来,风吹过,将稻粒中的灰尘和干扁的稻粒带走。

看上去是手拿把掐了。

事实上,秋言的脚快走出残影来了,他一个连颠锅技巧都没掌握的人,给稻谷扬灰对他而言,难度实在是有点高了。

好在兽人灵活,眼力极佳,不至于把稻米抖落到地上去。

等到黎回来的时候,秋言已经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也能站在原地稳稳当当地扬灰了。

黎忍不住看了会儿,心中感慨顿生。

秋好厉害。

厉害的秋言将最后一笸箩稻米倒进木盆里,注意到黎的视线看过来,见他还扛着石头站在那,有些不解地上前:“黎?”

黎回过神来,把肩膀上的石头放下来,开始做石磨。

这个石头比他们家山下的大石磨要小多了,不过秋言还是让他多削掉一圈,然后跟着黎一起在石磨上刻磨槽。有过一次的经验,这回的石磨做起来很简单,最多就是磨槽需要调整到更加适合磨水稻的程度。

秋言一边弄一边道:“之后还得搞块石头回来,咱们再做一个磨豆浆的石磨,省得用山下那个大家伙。”

“好,我晚上就弄。”

“也行。”

反正黎晚上做不到一直睡觉,稍微干一点活也行。

想到这,秋言抬起头,回忆了下,“你今天白天是不是没休息?”

这里的休息当然不是指午睡,而是黎除了午睡之外,在忙碌间隙中的休息。

黎闻言道:“睡了,偶尔就眯一会儿。”

秋言:“……”

啊,完全没印象呢。

不过兽人们休息恢复体力的时间不长,秋言又是个忙起来之后,就喜欢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没有察觉到黎消失了一小会儿好像也正常。

他捏捏下巴,道:“有休息就好。”

第101章

定制的石磨被安装好,秋言转了两圈,然后把稻米放进去,开始磨稻子。

稻子在磨盘里走一遭,落在外围的凹槽里,秋言将其扫到笸箩里面,拿手拨动了两下。

虽然石磨的磨槽弄得宽了些,但磨出来的稻米还是有些断裂的情况,不过并不是很多,完整的,细细长长的大米还是占比更多的。

可能是制作工具的落后,大米并非秋言常吃的白花花的大米饭,带着些许的黄绿色,并不明显,凑近闻闻时还能够闻到浓郁的米香,这就够了,秋言心情愉悦地看着石磨,继续往里面添稻米。

等到所有的稻米都磨过一遍之后,秋言拿着笸箩拎着大米,在平台边缘开始扬糠,磨出来的糠屑被风吹走,剩下的就是饱满的大米。

黎在旁边看了会儿,试着跟秋言一起忙。

他第一次弄这个,动作不比秋言先前麻利多少,不过有秋言这个已经掌握了技巧的人在旁边,黎不一会儿就掌握了其中的窍门,两人都侧对着风来的方向,错开站着,距离不是很远,风吹来,将稻米中夹杂的那些米糠带走。

两个人一起弄,秋言拿上山的水稻很快就做好了,秋言检查了下大米道:“再磨一次应该就差不多了,一会儿咱们就蒸大米饭吃!”

“好!”

黎看他这么欢喜,也期待了起来。

刚去掉稻壳的大米清洗了两三遍,才放到锅里面蒸着,秋言上次不用电饭煲蒸饭还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这会儿心里嘀嘀咕咕地念叨着蒸饭的诀窍,手上动作不慢地折腾木头。

黎就坐在旁边,歪着脑袋看他:“这是要做什么?”

秋言道:“弄个蒸饭的木桶,等到米煮得差不多了,要捞进来蒸,这样蒸出来的米饭松松软软的,很好吃。而且可以直接端到桌上去。”

没有蒸笼的话,直接用蒸格也可以的,不过做个蒸饭木桶又不麻烦,为了这口吃的,秋言很乐意折腾。

黎点点头,看着秋言拿着刀削手里的木头块,想了想,又问道:“今天还吃别的什么菜吗?我把东西准备好。”

听到黎问,秋言才想起来,‘哎呀’一声道:“我都给忘了,还没弄菜呢。”

他在脑海里飞速过了遍下饭的菜道:“晚餐的菜,西红柿炒鸡蛋、辣椒炒肉、你切点肉末,我一会儿做个肉末蒸蛋。”

“好,我这就去准备。”

黎站起身,先进山洞里去拿食材,然后去摘了些家里的葱姜蒜。

唔,忘了说。

前些日子,黎晚上清醒的时候,就把山下山洞的一些东西搬了上来,其中主要的用品除了兽皮刀具之外,就是日常吃用的这些东西,种植盆自然也不例外,被他扛上来放在了遮雨棚前的屋檐走廊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