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证言 第89章

“早!”

陶聆摆放着碗筷:“早。”

“姐呢?”程映秋递眼神,“在书房?”

“是的。”

李鹤薇调查楚小艺的案子,心里装着事,长达1个月没有好眠。

程映秋剥鸡蛋壳:“唉,苏露去燕城进修两个月,也是没办法嘛。”

“嗯,打电话问她,什么也不说。”李鹤薇长达一个来月的暗中调查,过程千难万阻,唯独零星的证据证明贺添的死亡蹊跷。陶聆眼看她长期失眠,甚至焦虑症复发,却无计可施,只能默默支持。

她不知,3月8日,李鹤薇与原主通过意识沟通,对方暗示任务和楚小艺的案子休戚相关,并且如果任务失败,陶聆的命运将重回原来的轨迹。

“或许她真不知道?”

“不会,我听过薇姐外放的通话语音,苏露明显隐瞒着什么。”

程映秋剥好水煮鸡蛋,放进碗里,蹭起身:“管她瞒着什么,必须吃饭啊。”她说完,大步流星冲进书房,和李鹤薇撞个满怀。

“毛毛躁躁,小心点。”李鹤薇顺手取下椅背搭着的薄外套穿好,边走边说,“我得去一趟望江国际。”

“去那里干嘛?”

“今天是苏露外婆的生日,她专程从燕城赶回来。”李鹤薇走去玄关,翻找置物篮的车钥匙。

“你怎么知道?”

“她发的朋友圈,你同学截图给我。”李鹤薇拿着钥匙转身,右手被身前的陶聆握住,抬眼,目视对方拧着秀眉的面容,听她说,“先吃饭,好不好?”

陶聆语气坚定,劝她:“吃完饭,我陪你去。”

第103章 因为,我会担心,会害怕......

饭后,陶聆考虑李鹤薇的状态,软磨硬泡才让她同意打车。苏露外婆家住蒲辰市郊,司机油门踩得猛,坑洼的街道也没有减速,坐在后排的两人被颠得胃里翻江倒海。

李鹤薇摁下车窗,呼吸着新鲜空气,勉强缓解闷堵。

陶聆察言观色,提醒司机:“师傅,慢点。”

司机不耐烦:“哎呀,我交班,本来不想接人。”

陶聆鲜少没有妥协:“但我们已经上车,你就应该注意安全。”她摸出手机,佯装记录车牌号,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终于不情不愿减速。

保持30码左右的速度,司机走捷径,大概20分钟抵达市郊的钻和城。

钻和城属于蒲辰的高档小区,住户非富即贵,两人经过和保安详细的沟通,还是被要求先联系屋主。

“你们虽然带着警官证,但没有查案需要的手续啊,我不能放行。”保安示意,“可以打电话给屋主,她点头就能进去。”

李鹤薇无奈,当面拨打苏露的号码,连续两次都挂断。

“我说吧,你们没有搜查令,也没有事先通知屋主,不合规矩。”保安嘟囔着,余光瞧见侧门监控显示的车辆出行记录,下意识开口,“欸,她刚出停车场,你们可以在路边等着。”

他话音刚落,李鹤薇默记车牌号和颜色,道了声谢,转身离开保安室。

蜀A23u89,白色奥迪车,李鹤薇脚步迈得快,急切,焦虑,千番情绪宛若盛夏的暴雨密密匝匝,接踵而来,陶聆紧跟着她,眼见她因为对方不停车,不管不顾冲向马路中间。

“薇姐!”陶聆心脏瞬间拧成麻花。

千钧一发之际,白色轿车急刹,停在距离李鹤薇不过半米的位置。

“你疯了吧!”

李鹤薇抬眼,望着驾驶位面露惊恐的苏露,唇角溢出苦笑:“疯?”她一步一步靠近车门,凌厉的语气质问,“苏露,还记得楚小艺吗?”

苏露避开她的眼神,抿一下唇,回应:“不,不记得。”

“她是你曾经的老师。”李鹤薇展示随身携带的照片,话语不停,“苏露,你毕业才23岁,按理说连成为首席记者助理的条件都不具备,但她不仅选择你,每次重要的采访,重要的交流会议都带着你,是不是?”

苏露目视着眼前她和楚小艺的合照,咬着牙,微弱的声音明显哽咽:“但她带我不到一年就出车祸死了。”

“真的只是车祸吗?”李鹤薇追问,“她生前的十来天,你们在暗访什么?”

苏露右手攥紧裤子:“我......”

李鹤薇言语诚恳:“我是楚小艺女儿的朋友,也是警察,你可以告诉我,可以相信我。”

苏露听着警察两字,霎时哆嗦一下,肩膀微微颤抖,说着违心话:“我,我不知道,老师说危险,不让我跟着。”

她耳边回荡着数年前那些威胁的话语。

“他们可以买通警察,法医颠倒黑白,杀你易如反掌。”

“所以想活就闭嘴,不然下场和她一样。”

......

“你......”李鹤薇气急,正要说话,陶聆阻止她,“薇姐,我来。”

李鹤薇偏头,看着眼底水光漾动,明显因为她刚才鲁莽的举动忧心的陶聆,深吸一口气,答应:“好。”

晓之以理,李鹤薇最近缺眠,身体和精神紧绷,难免急躁。陶聆在她们谈话过程中,侧耳倾听,细心观察,明显感受到苏露对楚小艺的愧疚。她动之以情:“苏露,楚小艺有一个女儿,你知道的吧?”

苏露没回话,陶聆继续娓娓道来,“我是法医,她女儿沈凝也是法医专业出身,所以亲自检验尸体,发现楚小艺死得蹊跷。”

“可能你没法体会解剖至亲的痛苦。”陶聆共情能力强,代入沈凝的视角,眼睛瞬间红透,“我形容一下,大概她手术刀划过母亲的尸体,心脏就像被狠狠扎一下。”

“解剖术式,从外到内多少刀,你不清楚,但我知道,沈凝也知道。”她声音不再清透,仿佛压着薄薄的砂石,“楚小艺死后这些年,她多次报案申请重新调查,都因为没有铁证,遭遇重重阻碍。”

“然后呢?沈凝选择看起来最不明智的方法,通过杀人嫁祸,吸引警方和社会的关注。现在网络的声量逐渐走低,警方也苦于没有新的证据,只能按照司机谋杀,贿赂警察来处理。我相信你身为法制记者,也知道案件的进展。”

“但真的这么简单?楚小艺消失的相机在哪儿?会不会是她暗访什么非法公司,招来杀身之祸?”

苏露面容哀伤,呼吸和表情因为她最后的推测明显变化。

陶聆拧着眉头,与李鹤薇无声地交换一下眼神,决定等候片刻。

空气顿时陷入沉寂,只有苏露急切的呼吸声。良久,她无助地摇头,吞吞吐吐呢喃:“我,我对不起老师,我也不想这样,你们不要逼我......”

李鹤薇趁热打铁:“你只要提供一点线索,我们绝对保密。”

陶聆琢磨她的顾虑,补充:“如果证据达到重新审查的标准,我们能够申请保护证人,你的安全也会有保障。”

苏露抬头,神情瞬息万变,最终望着膝盖的合照,咬着牙说:“我确实不知道老师在查什么,但她曾经交给我一段视频。”

李鹤薇追问:“视频呢?”

“我交给了马站长。”

“马鹏?”李鹤薇对案件的关键人物了若指掌。

苏露点头:“是。”

“他知道楚小艺暗访的对象吗?”

“应该知道。”苏露欧侧身拎过副驾驶的手提包,抖出包里的东西,小心翼翼拉开底层暗藏的隐形拉链,拿出一个银白色的u盘,递给李鹤薇,“警官,我看过视频,但视频的拍摄角度不好,光线差,导致成品的像素低,只有两张截图稍微看见人影。”

“我把视频交给马站长前,截的两张图片都放在里面。”

“谢谢。”李鹤薇接过u盘,揣进证物袋,转交给陶聆收好,紧接着说,“我代替沈凝和逝去的楚小艺感谢你。”

“对不起,我已经忘记当初选择做法制记者的初心,还是你们和老师唤醒我。”苏露因为自身安危昧着良心逃避,如今愧疚万分。

陶聆劝慰她:“情有可原,人的本性如此,谁会主动惹祸上身?”

法制记者,正义的守望者,她们庆幸,苏露迷途知返。

......

李鹤薇打算暂时保密,回家后,将自己锁进书房。两张截图,只有一张正面和一张侧面的模糊人影,她需要初步模拟画像。

男,身高175左右,中等身材,衣着光鲜,短发冷造型后梳,显然是社会精英人士。然而模糊成接近马赛克的侧脸截图,怎么还原人物面容,李鹤薇犯难。

眉骨轮廓还算清晰,额骨饱满,李鹤薇画出大概脸型,偏北方少数民族特征。只是还有许多细节不能补充,她接连速写五张,不满意,统统揉成一团扔掉。

李鹤薇闭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平复混乱的思绪*,身后传来敲门声。

“薇姐。”

李鹤薇深呼吸,起身走过去,拧动圆锁开门。陶聆就这样安静地站在身前望着她,一秒,两秒,时间静止,呼吸同频。李鹤薇抿紧的薄唇逐渐松动,想说什么,还没张口,女孩慢慢贴近,伸手抱住她,哑着嗓子,一字一句说:“以后,不管做什么事,先考虑自己的安危,好不好?”

“因为,我会担心,会害怕......”

第104章 我爱的是你,来自平行世界,深圳的李鹤薇

情人节当晚,陶聆说过一模一样的话,她怕,怕李鹤薇受伤,甚至更坏的结果。只是那时,对方还会主动问询,现在却讳莫如深。

“没有找到突破口,我们就休息会儿再试?”

“你太累了。”

......

李鹤薇在陶聆一次又一次的柔声劝导下慢慢放松身体,任由她领着自己回卧室。

“定闹钟,午休一个小时。”陶聆放好手机,转身去搂她的腰,靠着肩膀说,“焦虑症复发,已经影响你的睡眠,如果......”

“我明白。”李鹤薇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同为医学相关专业,当然也知道避不开对方敏锐的观察。她宽慰的语气解释,“至少没有出现严重的躯体化,不是吗?”

“薇姐......”

去年她溺水失温,鬼门关外走一遭,李鹤薇由此罹患中度焦虑症。虽然吃药控制,病情没有恶化,但治疗期间,她被头痛失眠,心悸胸闷困扰,还是让陶聆后怕,提心吊胆。

她忍不住问:“因为查案?”陶聆捕捉细节,发现李鹤薇2月查案还算井井有条,情绪也能控制,但3月的某一天开始,偶尔情绪失控,睡眠时间也越来越少,有些蛛丝马迹容易遗忘,需要提醒。

“是。”李鹤薇半真半假回应。

3月,3月8号,张婶50大寿请客,她回家已经将近9点。难道原主透露关键信息?薇姐担忧,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陶聆琢磨半响,瞧着李鹤薇睡意寥寥,不再沉默,追问:“是不是原主和你说了什么?”

李鹤薇撇开视线,撒谎:“没有。”

“薇姐。”陶聆收紧抱着她的手臂,头贴住心脏的位置,低语,“我知道它正常跳动的频率,你骗不了我。”

李鹤薇呼吸被她打乱。

陶聆嗓音软糯,态度却异常坚定:“告诉我。”

“陶陶。”李鹤薇犹豫,听她说,“我把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当作相处的最后一天,我不怕分离,只是担心你会出事,不能全身而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