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第132章

第171章

虽然没有给江奶奶送出温暖, 但却让江奶奶隔着模糊的视线,“看到”了久别的孙女,听到了江灿灿在舞台上嘹亮清脆的歌声, 粉丝们简直比自己看到了“女儿”江灿灿还开心!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 临走的时候,江奶奶听说他们最想要的是江灿灿的铅笔签名,还拿出了厚厚一叠江灿灿小时候手抄的歌词, 每人给他们分了几张。

“这、这太珍贵了,我们不能要!”

虽然粉丝们确实很想要,但毕竟这是江奶奶私下给的, 并没有经过江灿灿的同意,万一这是灿灿珍藏的宝贝呢?

就像他们小时候搜集的奥特曼或者美少女的卡片一样。

家长们都觉得就是一堆废纸片,只有同龄人才能理解它们有多珍贵。

“€€!拿着!我家灿灿脑子好,不管什么歌, 歌词只要抄一遍她就能背下来了, 这些都是她怕忘了,跟着广播记下来的, 记完她就丢一边了,你们要不要, 回头我也要拿去引火的……”江奶奶乐呵呵地说。

引火?不要啊啊啊啊!

粉丝们几乎是扑上去瓜分了这一叠江灿灿亲手抄录的歌词。

这上面的铅笔印, 有些已经很淡了, 但这都不是问题!

戴上了粉丝滤镜,这些手抄的歌词, 已经具备了传家宝的属性。

江小满在旁边看着也有些柠檬了。

同样都是粉丝, 为什么他的粉丝就不能这么单纯地爱着他呢?

一见面, 也不关心他最近是不是累瘦了。

也没留意到他给每一间客房都准备了手写的欢迎卡片。

只知道催促他赶紧去做泡菜(€€€€□′)€€€€┻━┻

不过€€€€

说起泡菜, 刚才江小满仔细想了想, 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兴许还真能试着做一批来卖卖?

端午节之后,其实农村能挣钱的活儿就不多了,下一茬土蜂蜜起码要等到中秋前后才能割,种下去的金丝皇菊也正在自由生长,洋芋和黄豆等农作物也还没到收割的季节。

往年这个时候,村里的留守妈妈们手里一点钱没有,经常为了找在外打工的男人要点钱,隔着电话吵起来,吵完了,看看孩子,还是只能抹抹眼泪忍下去。

不忍着怎么办呢?

男人可以狠心把孩子丢在老家不管不问,亲妈却狠不下这个心。

江小满到现在还记得村里曾经发生的一桩惨案,一个留守妈妈因为没有钱给孩子买校服,背着自己种的菜去赶场卖,结果夏天的菜价特别贱,满满一背箩的卷心菜,才卖了不到五块钱!

别说买两套校服了,连两双袜子都买不到!

为了孩子,这个可怜的女人只能回娘家借钱。

谁知到了娘家,娘家爹妈口口声声说嫁出去的女儿没有要娘家养的道理,叫她去城里找自己男人要钱。

更过分的是她弟弟,居然暗示亲姐姐,现在好多女人都靠在网上拍视频扭屁股赚到了大钱,如果她愿意,他可以帮忙给姐姐拍视频,反正滤镜美颜开到最大,农妇也能变天仙!

到时候赚的钱分他一半就行……

回来后,这个可怜的母亲心灰意冷,用卖菜的钱给两个孩子买了他们渴望已久的可乐,看着两个孩子喝完之后,母亲就抱着两个孩子跳河了……

想到这里,江小满心里一阵阵的难受,扭头就看到郎英蹲在地上,一把一把的整理刚挖出来的鸡毛菜,大概是打算送孩子去镇上读书的时候,顺便去摆摊赚点钱。

差点忘了,现在山货和土蜂蜜都没有了,他的快递站那边也暂时停业了,别说其他打零工的了,就连郎英这个在合作社有正式工作的,现在也和他一样,拿着每个月1200元的保底工资。

这些钱在农村确实够每个月生活了,但郎英还有两个孩子要上学呢。

镇上的托儿所,两个孩子一个月就要1000元了。

江小满不再犹豫,当天晚上,就把江鱼、郎英和山樱三个人叫到了快递站这边。

“做泡菜?就咱们这边的酸泡菜,那能卖得上价吗?”

山樱自己虽然也经常上网买东西,但大多都是孩子的衣服鞋袜什么的,泡菜这种东西,家家户户都能做,谁会去花钱买啊?

“我啊!小满哥!你们终于要做泡菜了吗?快快快!先给我预定两个,不,我要六个大坛子!”孔妃妃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一楼。

众人都吓了一跳。

“嘿嘿~我听到外面有蟋蟀叫,想去抓两只带回去给我家小堂弟玩。”孔妃妃不好意思地把手里的空矿泉水瓶拿了出来。

“妃妃你先说说,你觉得我家这个泡菜怎么样?我要是拿去卖的话,会有人买吗?”

“怎么没有?我跟你说小满哥,我早就想说了,其实你家卖的那些山货,我们买回去自己根本不会做,都是拿回去让爸妈帮忙做菜了。”

“但是现在城里好多像我这样的单身狗啊,我们都是一个人住的,你让我们开火做饭,那不是难为我们吗?”

“小满哥,求求你了!少卖点山货吧!直接做成品!”孔妃妃哀求地看着他,还打开了自己的购买记录给他看€€€€

“你看,现在网上卖这种农家小菜的不要太多!我之前买过河南的西瓜酱,东北的大酱,云南的酸芋头苗,还有这个湖南的香辣木瓜丝……我跟你说小满哥,你现在的粉丝购买力根本就没有完全爆发出来,信不信你要是开始卖你家这款泡菜,分分钟大伙儿能帮你冲到带货榜前百?”

“真的?”江小满忍不住心动了。

做直播带货的,谁不想上个榜单前百名呢?

“或者你要是不放心的话,可以先搞个预售嘛~反正我听说你这个泡菜做起来很快的,先预售,到时候根据销售数据来决定到底做多少,这样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也能看看这个泡菜到底有没有人要买嘛~”孔妃妃拼命鼓动他。

原因很简单,她是真的超爱江小满做的这种酸辣带点微甜的泡菜啊啊啊!

她都已经想好了,等临走的时候一定要多买点带回去!

这泡茶不管是当零食吃,还是拿来吃烤肉佐餐都是绝配啊!

想到直播间粉丝们秒杀的那股疯劲儿,孔妃妃情不自禁地上前握住了江小满的双手,“小满哥,这点子可是我给你出的,我不管!到时候泡菜要是上架了,你得给我开个后门,我不去直播间抢了,抢不到那帮土匪,我能直接微信转账跟你买吗?”

“行呀!而且要是做泡菜的话,兴许我还能让江奶奶也跟着咱们一起赚点零花钱呢。”江小满痛快答应了。

做泡菜最主要的就是腌制工艺,这个配方他是不会拿出去的,他打算找几个信得过的帮他一起腌制。

但是前期很多工作都是可以分包出去的呀,比如说摘菜、洗菜,切段、晾晒之类的,而且这活儿几乎村里所有人都能做。

最妙的是,郎山这边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为了喂猪,好多人家都把菜地开的特别大,种了好多红薯,红薯藤和红薯都是猪很爱吃的食物。

想到自家泡菜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食材红薯藤,江小满忍不住乐了:他这是要猪口夺食了?

不管了,反正没有番薯藤,村里人还能去山上打猪草呢,以前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他就不信了,只要番薯藤能卖钱,老百姓还能舍得割了给猪吃?

说做就做!!

江小满这个人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客气,为了“让客人近距离体验真正的山村生活”,江老板大手一挥,临时征用了七个可怜的粉丝,让他们一起来帮自己把泡菜生意筹备起来!

村委,听到江小满说想带着村里人一起做泡菜拿到网上卖,江有田一拍桌子,现场就打开了村里的大喇叭。

反正现在正是农闲的时候,这个点,学生娃也都去上学了,家里大人都闲着没事呢,都来村里开会吧!

和前几次要挨家挨户上门动员不同,这一次,听说又是江小满那边要收货,村民们甚至都没听清楚收的是啥,赶紧换上鞋子就跑到村委来开会了。

江小满先跟村里人打了个预防针,说清楚了他不是马上收,而是要先看预售的情况,再根据网上销售的数量来决定收购的蔬菜数量。

提前打招呼,主要是担心村里人把番薯藤这些做泡菜的食材胡乱割了,拿去喂猪就可惜了。

“我这边到时候如果要收购的话,主要是山辣椒、嫩姜头、番薯藤、小米辣、包心菜、黄瓜扭、长豆角、扁豆角这些都要。”

“当然了,大伙儿要是有时间,去山上挖到了野€€头、宝塔菜、洋荷、小笋这些,只要是能腌泡菜的,我这边都收。”

“大家不用着急,最迟后天,我会把要采购的蔬菜和野菜品种,还有收购价格什么的贴在快递站门口,就是大家平时等班车的地方,家里种的菜多了吃不完的,都可以卖给我。”

“不过,各位叔伯婶娘嫂子们,小满也把丑话说在前头啊,我收这些菜是要做成泡菜卖给人家吃的,万一东西不好,把人吃坏了,我是要赔钱的。”

“所以今天请大家来呢,也是想跟大伙儿说一声,大家收菜的时候也要注意点,打过农药的,或者有虫的就不要拿过来,自家留着喂猪,不然你们辛辛苦苦背过来,我这边不符合收购标准,再让大伙儿背回去,这不是耍弄人吗?”

下面哈哈大笑,还有人起哄说,不但是打了农药的,那刚浇过大粪的也不能拿去卖给人吃啊。

他们农村人穷归穷,这种坑害人的事情没人肯做的。

要是卖给过路人还罢了,都是村里人,到时候万一闹开了,要被人家戳脊梁骨的。

江小满也知道村里人大多爱面子,他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故意在开会的时候把这个给提出来。

不要以为村里都是一条心,邻里之间也会有一些龌龊的。他先把话挑明了,以后谁要是偷偷把刚打了农药的菜拿到他这边来卖,指不定就会有看不过去的正义人士,又或者是跟这家有矛盾的,会主动来找他检举揭发。

这样彼此监督,才能缓解他在收购这个环节上的压力。

这边开完会之后,江小满就带着几个来帮忙的粉丝,准备去山上采摘一些常用的做泡菜的食材,顺便拍个视频,给后面的预售引流。

粉丝们也是既惊又喜。

他们本来以为被江小满拉过来是真的要做泡菜的,这他们哪会啊?

但是,去山里摘野菜,这个可以有啊啊啊!

这不正是他们辛辛苦苦抢名额的目的吗?

山野菜,我来了!!!

第172章

看到几个粉丝都在那儿摩拳擦掌, 盘算着哪些山野菜可以拿来做泡菜,江小满不得不告诉了他们一个“残忍”的事实€€€€

“这个季节山里没多少能做泡菜的野菜,顶多就是宝塔菜、洋荷还有野蒜头这些。”

“做泡菜的蔬菜要肉质肥嫩, 主要还是用的老百姓自己家种的菜,不过我家在山下没有菜地, 快递站后面那块菜地就是平常自己吃,种的不多, 要做泡菜,还是得到山上去, 我家那边菜地种的多。”

“所以我们能去小满哥你家里玩吗?”粉丝们更加惊喜了。

“对!今天中午在我家吃饭,我已经让我爸焖好苞谷饭了。等下路上咱们再顺路摘点山野菜,回去炒给你们尝尝。”

就这样,这几个幸运的粉丝,有幸成为了江小满的一百多万粉丝里面,第一批参观了这条“长满野菜的山路”的幸运儿……

“啊啊啊啊!这条路到底是什么宝藏啊?怎么一路上到处都是山野菜?还有这个是野山楂树吧?那边那个是不是野葡萄?”粉丝里有一个喜欢户外运动的男生,一进山就发现了这条山路的秘密。

“嘿嘿~被你发现啦?其实这些山野菜和野果子树,都是我从小到大, 一点点移植栽种的。”江小满解释道。

他家现在住的这个山头上, 现在就只剩下他一家了。

也就是说, 平时除了进山找笋捡菌子的村民之外,这条路基本上没有人会走。

江小满从小就很有时间管理意识,就连上学放学路上这点时间也不放过。从小学到初中,只要不是刮风下雨, 他经常在书包之外, 还带着一个小背篓, 背篓里装着一把小锄头, 还有他自己路上挖到的野果树苗、野菜根之类的, 看到哪里有空地,他就种上去。

久而久之,这条平平无奇的山路,就变成了江小满专属的、长满野菜野果的山路。

说是野菜野果,但其实村里人都知道这条路是江小满一点点种出来的,而且山里到处都能找到山野菜,村里人也不会来挖他种的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