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活动就是在一家山庄里,活动还挺多的,当然也不要求所有都参加,大家也不搞团建那一套,想玩就玩想休息就休息。
陈颂和童一淮在进去之前,还发现了旁边有买糖葫芦的,买了一串拿在手上,走进去的时候顿时成为了全场焦点。
主要是,谁见过一个院士,手上拿着一串糖葫芦啃啊?反正他们都没见过。
但反正也没谁规定院士不能吃糖葫芦对不对?所以大家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陈颂还年轻,还不到四十岁呢。
陈颂笑眯眯地师兄弟姐妹们打了声招呼,这里的大多数人他都认识,只有一个是以前没见过的,不由好奇地多看了两眼。
今年负责组织的师兄说道:“这个家伙陈师弟和童师弟都还不认识吧?这是叶四暮,你们以前都没见过他,第一次参加师门聚会。”
陈颂回忆了一下,好像是在师门群里看到过这个名字,但平时也没见他在群里说过话。
他正想着,就听到叶四暮叹了口气说道:“这不是不敢回来,怕老师打我吗?”
陈颂愣了愣,虽然唐院士是个蛮严厉的老师,但动手打人应该真不至于吧?
似乎是看出了陈颂的想法,叶四暮嘿嘿一笑,说道:“对别人可能不至于,但对我可真不好说。老师年纪大了,我这不是担心他伤着自己的手,或者闪着腰了吗?”
陈颂:“……”他为什么觉得,这个人好像还挺骄傲?
负责组织的师兄翻了个白眼,说道:“这家伙曾经也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可惜博士毕业之后没有继续在物理学方面发展,转行去做别的了,把老师气得不轻,后来都不想提他名字了。”
陈颂:“……”莫名想起了自己,他也转行搞数学去了来着?
那个师兄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连忙找补道:“他和你不一样,你也没有放弃物理,而且在数学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这家伙转行转的有点大,也没混出个什么名头来,老师觉得他浪费了自己的天赋。”
叶四暮耸耸肩,说道:“我没有那么远大的志向,搞科研只是出于兴趣,对物理学的兴趣用完了,就算让我继续研究物理,也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师兄嘴角抽了抽,无语地说道:“那你在你喜欢的领域,也没研究出个什么名堂来啊。”
陈颂听到这里有些好奇了,问道:“叶师兄现在研究的是什么?”
叶四暮对陈颂咧嘴一笑,说道:“陈师弟,师兄我研究的课题可有意思了。”
陈颂等了一会儿,没有听到后文,便配合地问道:“所以是什么呢?”
叶四暮高兴了,继续说道:“生物学领域的,我现在研究的是,动物毛色的遗传机制。”
陈颂愣住,从物理学到生物学,这个跨度……是真的有点大。
说到自己喜欢的研究,叶四暮谈兴渐浓,“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人类发色的遗传机制,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发现了控制人类发色的因素和基因,但是依然无法建立一套完成的完整的遗传学机理。我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父母决定孩子的发色呢?”
陈颂:“……”这个研究,对夏国人来说,毫无意义吧?大家都是黑头发,除非白化病。
但陈颂也没有给叶四暮泼冷水,继续配合他,“那叶师兄的研究现在有什么进展了吗?”
叶四暮发出一声悲鸣,仰天长叹说道:“没有……这太复杂了。而且我现在只能用动物做实验,这太难了!”
陈颂:“……”
不是……不用动物做实验,你还想用人类做实验吗?突然有点邪恶科学家的既视感了。
只是,那种文学作品和影视剧里的邪恶科学家,研究的都是什么永生啊之类看起来人类想要追求的东西,而叶四暮想要研究的是……决定后代的发色,突然拉低了邪恶科学家的逼格。
已经看点看出了这位叶师兄的性格,怕他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语,陈颂连忙问道:“那决定人类发色的是什么呢?”
虽然性格看起来有点奇奇怪怪,但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叶四暮还是很靠谱的,他解释道:“决定人类发色的细胞叫做黑素细胞,黑素细胞会产生两种色素,分别是真黑素和褐黑素。真黑素和褐黑素比例的不同,就决定了人类的发色,其中真黑色的含量越多,发色就越深。
“从基因层面来说,决定人类发色的基因,目前已知的就有一百多个,可以说非常复杂。比如说,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女性的发色普遍会更浅,这说明决定发色的基因可能和性别也有关系……”
陈颂陷入了沉思,他对决定发色的基因是什么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比例问题倒是引起了他的一个新想法,关于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想法。
接下去叶四暮都说了什么,他就没听到了,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之中,思考的核心就是刚刚让他豁然开朗的两个字€€€€“比例”。
而叶四暮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陈颂的变化,自顾自说得非常开心,主要平时对他的研究感兴趣的人,真的不是很多,让他的话痨无从发挥。
等叶四暮好不容易说完一大堆话,给自己猛地灌了一杯茶,看向陈颂正想问题理解了没有,就见陈颂突然露出了一个笑容,友好地对叶四暮说道:“谢谢!我想明白了!”
“啊?”叶四暮愣住,他本能觉得这个想明白了,不是想明白了他说的大一堆基因问题,至于到底想明白了什么叶四暮没想明白啊。
*
作者有话要说:
就预警一下,完结倒计时了
第117章 可控核聚变 二合一
陈颂完成对可控核聚变技术问题理论研究的时候, 防辐射服已经实现了量产,暗物质的研究不断有新的突破,而童一淮也凭借着对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获得了当年的诺奖物理学奖。
不过陈颂没有发论文, 只是把自己的研究成功整理出来交到了王部长的手里。
王部长对他的研究成果也非常重视,立即召集了可以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开会讨论,与会的所有学者, 全部都经过了严密的甚至审查,确定绝对没问题。
虽然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似乎是民用领域的,并且也有国际合作。
但众所周知,国际合作的项目推行并不顺利, 相反各国对自己国内的研究更加重视。
即便看起来各国似乎都不吝啬与分享自己的技术,但实际上谁心里都明白, 真正核心的技术大家都牢牢地抓在手里。
核聚变反应堆的原理非常简单, 早在一百年前, 科学家们就已经研究清楚了。
首先需要将作为反应物的混合气体, 也就是氘和氚加热到等离子态, 这个过程需要十万摄氏度的高温。
然后,需要克服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之间的斥力, 也就是库仑力,使原子核发生碰撞, 而这个过程则需要加热到上亿摄氏度的高温。
之后氘和氚的原子核就会以极大的速度发生碰撞产生新的氦核和中子, 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接着,我们要做的就只是将产生的氦核和中子引出来, 然后填充新的氘和氚作为燃料, 并将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输出作为能源, 留下一小部分维持反应堆内的链式反应。
整个过程看起来非常简单, 但是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 反应需要在高达上亿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能把这个高达上亿摄氏度,可以瞬间融化一切物质的反应堆放在那里呢?
这正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发展的难度所在,如何约束这个高温反应体。
很显然,使用物质约束,或者说化学约束是做不到的,所以现在科学界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才用的约束方法都是物理约束。
目前我们人类所了解的约束反应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引力约束或者说重力约束,这也正是我们抬头就能看到的巨大的太阳约束反应体的方式,但显然在地球上,这种方法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是惯性约束,或者叫做激光约束,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激光的功率距离想要达到的效果远远不够,所以惯性约束也并非国际上研究的主流。
三是磁力约束,也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可控核聚变的主要方法。
目前国际上对磁力约束核聚变反应体的研究路线主要有两条,其一是之前陈颂曾经去参观过的托卡马克装置,在这个领域世界领先的便是夏国,东方超环无疑是现今世界上最现今的托卡马克装置。
其二则是仿星器。
顾名思义,仿星器就是模拟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目前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是德国,最先进的仿星器是德国的螺旋石7-X。
托卡马克装置和仿星器各有优劣。
总的来说,托卡马克装置的技术更加简单造价更低,但是想要控制高温以及等离子体电流带来的种种麻烦和对装置本身的破坏非常困难。
而仿星器的技术难度更高,而且有高水平的新经典运输问题,但是不会产生等离子体环电流,运行平稳、安全。
就目前各国的的研究成果来说,托卡马克装置的各项数据都要优于仿星器,可也要考虑到,目前最大的仿星器体量只有中型托卡马克装置的大小,如果就同体量来对比的话,仿星器是优于托卡马克装置的。
陈颂在刚开始研究的时候,其实也纠结过路线的选择问题,毕竟虽然夏国研究的技术重点放在了托卡马克装置上面,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但是,很难说仿星器不如托卡马克装置,就长远来说,仿星器可能有人价值。
另外陈颂也考虑到了,现阶段大家对可控核聚变装置的需求是核聚变电站,但是将来就像现在的核动力航母、核动力潜艇一样,必然也要考虑到将核聚变反应堆搬到可移动的载体上,甚至用于航空航天。
那样的话,就目前来说,仿星器会比托卡马克装置更有优势。
最后陈颂决定尝试将两者的技术结合,以仿星器为主,托卡马克装置为辅,研究出一种新型的仿星器。
这并不容易,因为夏国并没有仿星器的技术储备,陈颂能够找到的只有一些德国仿星器技术的公开论文和资料,但是仅靠这些想要复刻出仿星器,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夏国为什么选择托卡马克路线的原因之一,确实是技术能力的限制。
不过不管是仿星器还是托卡马克,都是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即便需要头从开始,既然别人能够做出来的东西,在有许多技术资料的情况下,陈颂不觉得自己做不到。
事实也确实如此,只用了几年的时间,陈颂就拿出了一套至少目前来看是行之有效的方案,在技术上虽然也有一些难点,但似乎都是可以解决的。
现在这个方案就放在了王部长和众位研究核能的院士手中,每个人都默不作声地看着手里的文件。
王部长等待了很久,终于忍不住出声问道:“诸位院士,这份方法,你们觉得可行吗?如果要尝试,大概需要多少预算?”
王部长感觉自己在唱独角戏,因为根本没人理他。
过了几分钟,也许是觉得他太可怜了,也许是终于有人注意到了他刚刚说了什么,终于有一位院士抬头看了看他说道:“我们需要时间,最好可以让我们把这份资料带回去研究。”
王部长断然说道:“大概需要多久?我可以等,但是资料不能带出这里。”
另外一位院士抖了抖手里的资料,说道:“至少也需要几天时间吧,另外给我们笔和稿纸,有计算机就更好了。”
王部长抱歉地说道:“纸和笔没有问题,但是计算机也可以,但不能联网,另外可能要委屈各位在这里住几天了。”
众人的都专注地看着手里的资料,对委屈不委屈的没什么想法。
王部长见状也不再打扰他们,让人把他们需要的东西送过来,便起身说道:“我没办法再这里陪诸位几天时间,不过会有人满足你们一切的需求,如果有了结论也可以请他们转达给我。”
依然没人搭理他,王部长无奈地往门口走去,正好出门的时候,最开始开口的那位院士问道:“这份资料,是不是陈院士给你的?”
王部长一愣,不由停下脚步看向那位院士,“您怎么知道?”
那位院士笑了笑,说道:“我听说陈院士这几年一直在研究可控核聚变,我想能给出这种方案的,除了陈院士不会有别人了,谁都没有他这样的胆识和能耐。而且,如果这份资料不是陈院士给出来的,今天陈院士也该在我们中间才对。”
王部长点点头,说道:“是的,这是陈院士这几年的研究成果。诸位也知道,这份方案,几乎推翻了国家原先关于可控核聚变的技术路线,完全需要另起炉灶。这个决定很难做出,所以我和国家需要诸位院士给出客观的判断,这个方案,到底值不值得我们这么做。”
那位院士叹了口气,说道:“这岂止是推翻了国家的计划,同时也是打翻了我们这些老家伙的饭碗啊,我们活了几十年,又何尝不是一直在研究托卡马克装置,王部长对我们的人品倒是信任。”
王部长诚实地说道:“东方超环已经建成,而且也经过升级改造,即便国家决定启动这个计划,也不会停止对托卡马克装置的研究,只是多一条路线而已。可能之后国家对托卡马克装置的资金投入会有一些减少,但至少在目前来说,绝不会停止。”
那位院士笑了笑,资金减少就足够让一些人昧着良心做一些事情了。
王部长随后离开,小会议室里彻底安静了下来。
虽然还没有经过认真地推算,但其实在座的人都能够看出这份资料的价值。
即便没有像那位院士那样直接说出来,但他们的心情确实是极为复杂的。
他们研究托卡马克装置几十年,还是无法做到让托卡马克装置真正脱离实验室,成为可以商用的稳定的核聚变反应堆。
而陈颂呢,从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也不过几年的时间,却拿出了这样一份让人心惊的计划来。
更让他们悚然而惊的是,陈颂技术路线和他们完全不同,一方面担心自己几十年的成果成为梦幻泡影,另外一方面他们也为陈颂的能力感到心惊肉跳。
没人知道,陈颂是怎么在完全没有见过真正的仿星器,也没有详细的技术资料的情况下,拿出这份计划的。
几天后,一位院士扔掉了手里的笔,说道:“你们怎么想?”
一开始说话的那位院士喃喃地说道:“真是可怕啊。这就是天才吗?我都不知道和这样的天才生在同一个时代,到底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了。”
扔笔的院士神色阴沉,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