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262章

而且如果祝桥一直在地方上调动,没准一辈子见不着也有可能的。

谢来道,“放心吧,总会有见面的一天的,到时候也许你还要嫌见多了。”

“绝对不会,下官希望时刻都能聆听大人的教诲。这些日子在东州府,下官真是受益匪浅……”

祝桥一番洋洋洒洒的称赞,说得泪流不止。

这次连云长玉和刘连青都没有讽刺他了,都还有些感伤。

哎,终于是要跟着大人回朝啦。不用整日里看着这座桥梁显摆官威了。

大人当初果然没骗他们,当这个同知还真没有和人回虞都好。

谢来拍拍祝桥的肩膀,“别哭了,不是还没走吗,等要走的时候再哭。”

祝桥闻言,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赶紧擦干了眼泪。“大人说的是。那下官先去忙公务了。”说完转身就走了。

谢来:“……”真现实。

谢来要走,自然也要做一些准备。

他邀请了熟悉的包括宋家在内的几家大户,宴请他们,同时也是敲打他们。

别以为自己走了,就在这边为所欲为。

他能给他们的,自然也能收回来。

“本官没别的要求,只要各位摸着自己良心做事就成了。你们看,如今这样清清白白的,不也是能赚银子吗?何必要去赚那些黑心的银子,是不是?”

宋父赶紧道,“大人说的是,下官保证,只要宋家在一天,就替大人看住这东州的商市还有煤场。”

这是彻底的把自己和谢来捆住了。

宋父可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谢大人回去肯定是高深的。

而且之前宋家和谢大人已经捆绑的很深了,就算不来这么一出,别人眼里也是要防备的。不如趁着大人在此地的时候,把大腿抱紧了,到时候真有什么困难,大人还能帮衬一二。这东州府的同知大人,可是谢大人的人。

谢来赞赏的看了眼宋父。

其他人见宋父表态,甭管真假,也纷纷的给谢来承诺,一定不会改变现在的状态。

谢来倒是也不担心他们日后搞事儿,反正煤矿和码头在官方的手里,他们就翻不起浪来。要是真的府衙这边出问题了,那他也是找祝桥算账。

谢来没想着走漏消息,但是这宴请之后,消息还是走漏出去了。

一时间,东州百姓惶恐担忧不舍,一些大户和地主们则恨不得放鞭炮。

有百姓大雪天赶来府城,跪在谢来的府衙门口,跪求大人不要离开东州,不要抛下东州百姓。

开始人少,谢来便让人劝走,结果人不止没少,还越来越多。

这冰天雪地里,谢来赶紧让人煮了热粥,请他们去衙门里说话,

这些人却不起来,只求谢来不要走。

为什么贪官污吏在这里长长久久的一直不走,他们的谢大人,青天大老爷这么快就要离开东州。

百姓们想起来就觉得不公平。

谢来只好披着蓑衣,出来和大家讲话。

“蒙东州父老乡亲爱戴,我甚为欣慰。这是我为父母官的第一个地方。于本官而言是第二故乡。你们舍不得我,我也舍不得你们。但是皇命难为,朝廷有朝廷的法度,我不能违抗。再则,东州如今百业复苏,日渐兴盛,本地官吏如今也是矜矜业业。同知祝桥的人品才学这些时日东州百姓也有目共睹的。你们就放心吧。若是日后真受了委屈,给本官写信。本官也会为你们声张的。”

众百姓听了,只伏地哭泣。

都知道拦着也没用了。

因为这个事儿,东州府这个春节都过得不热闹,鞭炮也不放了。只有几家地主偷偷放了鞭炮。还被周围的百姓吐口水。

谢大人都要走了,还放炮竹,一看就是黑心地主。

谢来也没怎么庆贺,只站好最后一班岗,督促下面官员走基层,关系孤寡老人儿童过冬问题,煤炭是否送到位了。

年后,冰雪开始融化,谢来也终于收拾行囊,走人。

他离开之后,才会有人来接任。

来接任的人,谢来也是通过两位老师知道的,从偏远外地平调的一任知府,不善于钻营,又无功无过。

谢来觉得此人要是来这边老老实实的,回头没准能刷政绩调去虞都。

也算是对百姓,对这人本人都是好事。

一切准备就绪,谢来轻车简行,正式出发。

只是打开府衙的那一刻,他就被车上聚集的人百姓惊到了。

第225章 公主有请

此时此刻,无论老少,都聚集在东州府这条通往城门的东大街上面。

百姓们或拎着自家做的饼,自家收的瓜果,酿的酒……一个劲儿往这边挤着。要奉上给大人带路上吃。

甚至还有人举着万民伞,感激大人对东州府百姓的再造之恩。

许多人跪在地上,给自己的父母官磕头。

谢来及身边众人看了,也被百姓这番热忱感动得热泪盈眶。让众人起来,又收了万民伞。这次也没和大家客气,收了瓜果,面饼还有酒水。

这都是大伙儿的一番心意,自己收了,他们大概会更欢喜。

“都回去吧,都回去吧,好好的过日子。”

谢来招手让众人回去,他想说点什么,但是这会儿情绪激动,也说不出话来。来东州府当了一次父母官,谢来真的越发的体会到了为官的意义,也体会到了自己要走的那条路有多重要。

为的就是全天下如同东州府百姓这般淳朴的百姓,有朝一日能过上温饱的日子。

不管未来多么艰险困难,一切都是值得的。

“都回去!谢来再次拜别了!”谢来对着众人拱手弯腰,惹来一片的哭泣声。

谢来最后看了眼众人,然后钻进马车。“出发吧。”

车轮滚滚,行进困难,但是大家还是自发的认出一条道来。马车所到之处都有人送上吃食美酒,等到了城门口,已经拿不了了。

出了城门,又送了几里地,才渐渐看不到人影。

谢来长叹一口气,和左右人道,“看到没,这就是淳朴的百姓,我并未为他们付出什么,他们却觉得我是多好的人。所以做个百姓爱戴的好官标准多低,只要不心黑,就能让百姓爱戴。为什么很多人就不愿意呢?”

其他人也是心情复杂,第一次见着这样的状态。

哪怕是刘连青曾经顶着青云书院的名头所到之处也是被追捧,却没有获得过这样的情感。

杏花道,“来弟,大人,这没什么想不通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控制自己的私欲。”

这次杏花也跟着谢来一同去虞都去见见世面。这边的生意暂时交给了这边管事的管理。

谢来听着她的话,“那是因为思想教育不够。要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要是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当的官越大,越是危害。”

杏花问道,“何为正确价值观。”

谢来想说,那可太多了,八荣八耻。咱就是受过这种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如今来了这个世界,还能初心不变。

他摇头,“前路道阻且长,慢慢走吧。”

这一路越走天气越暖和,而且和来的时候不一样,来的时候为了抗灾,心情沉重。现在是回虞都,心情虽然不算特别美好,但是至少也能有闲心思看看沿途风景。

离虞都越近,风景越繁华。

杏花道,“我听说江南风景最好,以后真想去看看,但是母亲不大喜欢我去那边。连家里的商队也极少往那边去。”

自从知道谢夫人年轻时候的际遇后,谢来深知母亲是个有故事的人,必然是有许多忌讳,劝道,“母亲自然有她的考量,不去就不去。这大好河山,也不止一个江南好,虞都的繁华,也不是江南能比。”

杏花自然更是向往。

也不知道赶了多少天的路,总算是看到了宏伟的虞都城墙,天下雄城。

谢来早已不觉得稀奇了,倒是思考日后的局面了。回来了,可不会如同外面那么轻松自己做主了。

而且他现在也在想一个问题,不会还让他去陪太子读书吧。

谢来进城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终于把人等回来了,皇帝又开始不满意了,觉得谢来没有快马加鞭。路上耽误太多。

刚一生气,这心口就发痒,然后忍不住用帕子捂嘴咳了咳,“且看他何时进宫复命。”

谢来自然是第一时间复命,衣服都是匆忙换的,故意看起来匆忙又不潦草。这可真是让他煞费苦心了。

进宫看到皇帝第一面,他就如同见到亲人一般,“学生还以为这辈子都无法回虞都了,多亏了陛下惦念栽培。否则上次,学生后果不堪设想。”

这说的自然就是东州府知府朱子文被他拿下了,然后得罪了青云书院那次。

那次事儿还真是影响很大,后续影响更是直接影响朝堂势力更迭。

皇帝道,“你心中明白就好,日后不可如此鲁莽。”

“学生实在是气急了,陛下爱民如子,为江山社稷日夜操劳,却让这些人如此糟蹋,学生当时气急难忍……”

“罢了,你有心便是。如今回来,还是稳重为好。你如今在外面可有收获?”

谢来立马给皇帝透底儿了。说自己身边那几人已经收了心,虽然年轻,但是培养一番还是能用。这充分证明了他的计划是可行的,收拢一堆仰慕天威的人才,为陛下敬忠。另外他还建立了一个同志会,效忠朝廷,能收拢各地的消息。虽然如今曝光在各大势力之下,但是人多,还是能收拢一些消息的。”

皇帝见谢来大大方方的提了同志会,且和自己调查的一般无二,心中疑虑大消。又问这同志会具体是哪些人。

谢来道,“都是没有背景,又无人提携,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因不愿意攀附权贵,因此只能默默无名。当初青云书院名满天下,但是收徒也有标准,非天资出众不收。但是天下大多数人还是天资平庸者。寒门官员提拔的也是其中佼佼者。世家更是看不起他们。但是学生认为,不管出身还是天资如何,都是陛下的子民,自不计较这些。这类人占读书人大多数。虽然位卑力薄,却也能为陛下分忧一二。”

皇帝听了这些人的成分之后,心中其实是看不上的。

说白了就是一群出身卑微的穷酸书生罢了。

若不是如今用得上,他往日里是无论如何不会看一眼的。且这类人资质平庸不堪大任。和自己暗自培养的那些暗卫自然不能比,所以十分看不上。也就没想过接管。

毕竟据他调查,这同志会说得好听人多,但是实际上组织涣散,连个带头的人都没有。加入也没条件,到底是不是同志会成员,竟然连自家人都不知道。

这类人也最容易出叛徒。不堪重用。他甚至提醒谢来,“可用,不可重用。你也要有识人之明。”

“学生谢陛下教导。”谢来赶紧行大礼。

这一番交流,自然将同志会的事儿略过,皇帝又提了那煤炭的事情。语气中责怪谢来应该将此事上报的。这样一来,这些煤炭就可以收归朝廷所有。

东州煤炭的事情流传出来之后,各地煤炭就被人侵占。如今朝廷倒是没有办法收录。倒是损失了许多收入。

谢来惶恐道,“微臣当时也不是很信任,后来实验之后才确定。那时候想要瞒着,已经是瞒不住了……路途遥远,等微臣写折子的时候,这消息已经天下皆知。微臣也是捶胸顿足啊。”

“罢了,你倒是也没私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