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332章

那回家跪。带着家人一起给远在虞都的谢老爷磕头。

领完福利,大家高高兴兴地就拎着东西回去了。

每个工人身上都穿的是工装,临着离开前还洗了个澡,把自己收拾得体体面面面的。

然后€€个个喜气洋洋,又带着一些不舍的离开了这个‘幸福乐园’。

厂里工人们离开的时候,府城里面又再次出现了一道特别的风景。

自从厂里开起来之后,每次到了休沐的日子,就可以看到羊毛厂的工人穿着统一的工装,三五成群的出来采购生活用品。或者回家探亲。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觉得惊奇,后来慢慢的就习以为常了。只是心中也是越发的羡慕。

因为这些工人真的都很精神,€€看就是吃饱饭的样子,似乎也没受到苛待。不像一些商户家的小作坊,看着就是吃得少干得多,人都无精打采的。

这些穿着工装的工人,个个抬头挺胸的,手里拎着的东西也故意拿高了点,生怕别人不知道厂里给发了福利了。

这确实让沿街站着看他们的人都眼热了。

厂里竟然发了这么好的东西。那可是肉啊。手里的小布袋装的啥?面粉?这是让回去包饺子吃?厂里竟然连这都考虑到了。

工人们回去的路上,自然也要给家里人买东西。虽然手里的工钱基本上送回家里了,但是最后€€个月的工期还在手里呢,因为年底加班多,工钱自然也很多。有孩子的就给家里孩子买点零嘴。没孩子的就给爹娘布料回去做新衣裳。

整个东州府各个铺子都热闹起来了,全都是穿着工装的人,拎着肉和面粉,挤在里面买东西。路上的商贩摊位前面更是人挤人。还别说,就因为有了这些工人,所以府城里多了许多附近失地农户摆的小商贩。靠着这些工人,竟然都能养活许多失地农民了。

司马丞相来到东州府的时候,就赶上了这热闹的时候。紧赶慢赶的,竟然在除夕之前才赶到。

不过也幸好是赶了,才能看到这么热闹的街景啊。

这€€路走来,司马丞相看到太多的地方的百姓愁眉苦脸的日子了。哪怕是年节的时候,很多人都还在发愁的样子。

发愁过年怎么过。这么大的节日,自然要好好庆祝,才能有个好兆头。要不然左邻右舍的也会瞧不起的,觉得家里一年到头的竟然连点过年费都没有。但是多少人家家里还在给地主做事呢,拿到的口粮都不够,哪里能有余钱呢?

反正司马丞相这一路看到太多忧愁的面孔了,所以看到东州府的这街上的人们欢喜的表情,顿时觉得有点分裂的感觉。

仿佛是在两个世界。

一边百姓安乐,一边水深火热。

“谢来,这就是你想要让百姓过的日子吗?”

工人放假,谢来自然也要关心一下大家的情况,问一问那些年节福利是否发放下去了。有没有人中饱私囊克扣。

刘连青立马保证全都发放了,绝对没人从中做手脚。厂里规矩严格。一旦情节严重触碰底线,那是要被赶出去的。谁会冒着这样的风险呢?

而且工人们平日里也会接受思想教育,让他们共同监督管理人员,一旦谁违反规定,工人也会和上级部门反应的。

所以还真没有人敢胡乱伸手。

刘连青道,“大家拿到手里之后,都很感动。很多人当场落泪。然后朝着人虞都的方向下跪,叩谢您的恩情。好在在场的管理干部把人拉起来了。”

谢来听了心情复杂,东西看着是多,但是真要算起来,很多世家家里的家生子,体面的下人,年节还要做一身新衣服,发几两银子呢。

而谢来心中的这些走向新时代的第一批工人,与之相比,待遇还是不如的。

而且东西看着多,但是其实厂里靠着这些劳动力赚得更多。非常非常多。

与给工人的待遇相比,真的不算什么。

谢来如今确实也就没那个实力给他们更多了。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未来还要支持其他地方办厂。为了厂里的产品能够快速销售出去,很多地方还要修路修码头。谢来尽量节省了对这些工人的开支了。甚至平日里吃的食物也很多以便宜的粗粮为主。

而这些工人,却还对他心存感激。觉得他是个特别好的人。

“以后条件好了,对他们好点。”

不止是他们,还有其他地方,还生活在压迫中的人们。都要过上更好的日子。

……

“我回来了!”工人们刚进村子,就开始大声吆喝起来了。

平日里探亲也不可能都一起回来,这次难得统一行动。阵仗还挺大的。

穿着统一的冬装,围着围巾。戴着手套,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这让人一看就眼热得很。

早就知道厂里待遇好了。这从每次工人们休沐回家所描绘的情况,就能知道了。体面的工作服,全身上下都有。

风不吹雨不晒,能吃饱饭,能睡得安稳。才去几个月,整个人气色身体简直脱胎换骨一样。身体强壮健康了。那是过好日子才有的模样啊。

知道是知道,但是每次看到,还是要感慨一句,做工人真好。

特别是这次,发肉,发面粉!

“让你不好好学字,看你这兔崽子还学不学。”家里的长辈一巴掌就拍自己身边的小辈身上了。

连人家女娃子都不如。女娃子都能给家里赚钱,还能给家里拿肉拿面粉回来过年呢。

阿云回到了家里,将东西给了家里人。虽然是班长,但是她的福利和大家是一样的。只是平日里工钱会多一点儿。

自从她当了班长,在家里的地位也上升了一个台阶。

因为她给家里长脸了,赚钱了。

她才进屋,就有人来迎接她,从她手里接过东西,然后开始高兴的呼唤家里人来看。准备这肉如何吃。面粉做什么用途。

阿云并不关心这些。不用家里人交代,她已经将工钱拿出来了。

她没给家里人买东西,因为她现在连支配这些工钱的权利都没有。

这不是她想要的日子。

所以她将工钱给了家里人之后,就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件事情。

“我听厂里领导年底开会,提出一个特别好的福利。工人每个月的工资留一部分存在厂里,每年都能拿利息。”

她爹娘听了这话,赶紧凑过来问清楚情况。工钱存在厂里靠谱吗,回头别让人拿走了。自己都不知道。

“这钱还是放在自己手心里踏实。”阿云爹皱眉道。

阿云道,“这可是朝廷户部开的厂,朝廷管着的,肯定靠谱啊。这消息还没放出来,也只有我和我们领导关系好,听了一耳朵。就提前回来和你们商量了。我就怕到时候存的人多了,厂里给不了多少名额,回头我就能早点抢名额。我工钱比别人多一点,存在厂里,每年年底拿的利息也更多。这不好?放家里也生不了钱啊。”

听到阿云说的这个情况,家里人都犹豫起来了。

他们家里都不会做生意,平日里种田为主。阿云当工人之前,家里苦的很。要不然也不会搞换亲了。还是后来阿云当了工人,每个月有工钱往家里拿。时不时的还有点福利,家里日子这才好起来。

阿云爹娘都想好了,这出息点姑娘是不能随便嫁出去的。嫁出去就是给别人赚钱了。他们打算给阿云招赘。这样就能一直控制着阿云的工钱了。赘婿虽然条件都会差点,但是阿云现在也不靠男人吃饭了,倒是也不用考虑那么多。

也因此,一家人也是指着阿云的工钱过日子。在不伤害家里利益的前提下,自然也更以她的意见为主。

见她说得这么好,家里人都很心动。

但是阿云爹谨慎惯了的,觉得不用着急。等回头看别人家存不存,自家再存。

见他们松口,阿云也是暗自松了口气。

存钱这事儿确实是真的,只是名额却没限定。

厂里允许他们存钱拿利息。每个工人都可以存。

虽然在厂里又学了许多知识,但是阿云并不知道厂里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许就是给工人们的福利吧。变着法子给工人多一点钱。

但是阿云自己却很感激这个福利。这让她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掌握自己至少一半的工资。

那笔钱她会一直存在厂里。等自己找到别的出路,再拿出来。

她们的思想老师告诉她们,女人能顶半边天。为什么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赚钱撑起自己的腰杆。不应该让别人再去支配她们的未来。

阿云不懂这些思想为何和家里人从小教育的不一样,但是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她从心的选择了改变自己的思想。

在这之前,阿云也是一个很顺从父母意愿的姑娘。每天家里家外的活儿没少干。为这个家辛勤的付出。她也和哥哥一样为这个家做贡献。当她知道自己要被换亲之后,哪怕心里不开心,也还是准备听从就家里的安排,如果没有这个工作,这会儿她应该已经嫁出去了。

后来进了工厂之后,她以为自己只要赚的工钱多,就能得到爹娘的认可,也许他们会和重视哥哥一样重视自己。但是这几个月来,每次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要工资,工资要存起来给哥哥娶媳妇儿。每个月的工钱要一文不少的交上去,当着她的面就数清楚。没问题了才对她笑一笑。要是少了一文,立马责问。让阿云冷了心了。特别是在接受了很多新思想之后,阿云学会了什么叫做公平。

她愿意回报爹娘的生养之恩,却不想用自己的一生为哥哥奉献。

和阿云同样思想的也很多。只不过目前还不知道厂里存钱的事情,所以并没有和家里人说什么。但是从厂里拿回来的东西和工钱,还是让她们得到了比以往更加好的待遇。

比如允许喝汤的时候吃一块肉了,吃饺子也有份儿了。

这也让很多女性工人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一点,女人靠自己的能力,是能够争取到自己的地位的。

不用依附于任何人。只靠自己的双手。

更多的家庭则是因为家里出了一个工人,真切的体会到了当工人的好处。

每天吃饱饭,一年四季有新衣服新鞋子穿。年节发福利。还有带薪假期。

这看似普通的待遇,在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这些人看来,这是多么体面的一件事情啊。

家里没能考上工人的兄弟姐妹们,看着自家的其他兄弟姐妹考上了工人,回来的时候神清气爽的,穿着体面的衣服,手里满当当的。都忍不住鼓起了劲儿,要好好学字。要当工人。

“我们厂里生意好,没准以后要招人呢,都努力点。”受到待遇相对公平,和家里人关系很亲近的工人叮嘱自己的家人。

家里出了一个工人,相当于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稳定的收入,能给这个家带来很大的底气。也能提升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别的不说,每个月休沐的时候,带一斤肉回来,那是绝对没问题的。这换做以往,那可舍不得呢。

“努力学习,以后去城里当工人!”

这成了东州府许多人家年轻子弟的梦想。孩子们的梦想也不再是长大之后给地主放牛了,而是要去当工人,每天吃三顿饭!

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当工人,但是未来,他们会发现,自己学的知识没有白学的。知识确实改变他们的命运。

第290章

村民们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时候,东州府的大地主们就过得没那么好了。

因为今年府上竟然连长工都不好找了,以前好歹还能够十里挑€€,现在一个体面点的长工都不好找。

村里有能力的小伙子们都去城里当工人了。剩下的年轻人则要承担起种地的任务,就不会来做长工了。至于佃户们,因为生了孩子得到了奖励,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田地。加上朝廷推广了新的农具,这些人都宁愿自己多种地,也不愿意给人当佃户了。

这就导致地主家的田地没多少人种了。哪怕有新农具,但是田太多,人手用起来也是不够的。总不能让这么好的良田荒着,地主不得不增加了工钱,请了附近的农户临时过来种地。每日结一次工钱。这样好歹是把田地给种完了。

但是年底算起这种植成本,可远远的高于过去啊。

过去给那些佃户们€€点点饿不死的口粮,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现在请农人来做事,还要给工钱。还要防止这些人偷懒。

真的太难了。

他们盼着那个什么羊毛厂赶紧关门,让这些农民们赶紧回来。农民就好好种地,折腾什么?

至于那些因为生育奖励而开荒的田地,等这些人再种几年,把田地养肥了,就想法给捞在手里。穷人可经不起大病呢。到时候长工会有的,佃户也会有的。可恶,忘了官府愿意给这些穷人抵押土地贷款了!

这个年,地主注定是过不好了。

这个年,谢来过得很开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