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秦始皇直播胡亥玩死大秦[无CP向] 第35章

耶耶叫他小名青雀时,他可以撒娇卖痴把这事混过去,但当耶耶叫他魏王时,就会代表这件事没得商量。

李世民又给李承乾拨了五个太医,要求早晚一次把脉,日日注意着太子身体。

李承乾强忍着泪,心中想:又是这样,给我的关心只有让太医多照看,给李泰的关心就是督促他饮食。

而李泰也在心里默默委屈:耶耶还是那么关心太子,太医明说他再暴饮暴食会损伤寿命,耶耶也只是浅浅一句交代他日常吃清淡些,把肥肉减下去,对于太子,他就叮嘱太医日夜照看,还让五个太医围着太子转。

*

【画面中,封禅仪式声势浩大,仪仗赫赫,马队是特意择选了同色马,一个方阵一种颜色,皆是千匹。】

【各色马队纵横交错着排列,似锦绣画卷缓缓铺展。】

汉初。

刘邦见识泰山封禅时,情绪激动高昂,看到各色马队,立刻酸了:“这大唐真有钱啊,朕现在出行连找四匹颜色相同的马拉车都找不到。将相都还只能乘牛车。”

萧何这个负责内政的国相也不搭话,径直低头吃狗肉。

€€€€这几天天天吃狗肉,每次天幕快开始,刘邦就把人叫进来开宴,有时候就他一个人,有时候有好几个人,有时候刘邦也没叫他……反正萧何觉得自己吃狗肉吃得嘴里好像都起泡了。

……

贞观时期。

李世民拊掌大笑:“盛世之功,自然该封禅!”

眼中流露出向往:

我也好想泰山封禅啊!

李世民回忆起自己前几次封禅因各种各样缘由只能作罢,便……十分羡慕天幕里这个后辈。

贞观四年,天下大定,米斗不过三、四钱,一年判死刑者不过二十九年,在贞观五年时,就有臣子陆续上书,请求封禅,但李世民觉得这才刚结束战乱几年就封禅,而封禅靡费巨多,又需要百姓劳役修建道路与祭坛,太过劳费,拒绝了。

到贞观六年,百官又上书请求封禅,李世民觉得今年赚的钱多,可以试试,都派中书侍郎杜伦登泰山告七十二帝坛迹了,魏征“啪”地跟他说:“今年不行啊!河南、河北数州遭受水灾,不能封禅!”

李世民:“……好叭。”

遂作罢。

到贞观十一年,大臣们见自家陛下眼馋封禅眼馋好久了,再次上书,李世民高高兴兴答应,封禅礼仪都让大臣们拟定完善了,但由于封禅遗址残缺脱露,需多修补,礼仪所需封祀坛、登封坛、禅祭坛、朝觐坛等名目众多的圆坛皆要修建,国中徭役增多,臣民多有怨言。

李世民:“……”

李世民:“算啦,今年先不去了。”

放下心爱的封禅玩具.jpg

今年要省钱,不买玩具了.jpg

到贞观十四年,经过百官再三请求,李世民才答诏封禅奏请。但在十四年六月,出现慧星,行起居郎褚遂良认为应暂停封禅,李世民采纳。

€€€€并且,为了这个彗星,还得去闭门思过,反思自己这个皇帝哪里当的不到位,让老天示警。

现在,李世民盯着李隆基的封禅大典:QAQ

想要!!!

贞观群臣:“……”

贞观群臣:“陛下如今文治武功鼎盛,国中又太平,不若就去一次封禅吧。”

李世民灼灼盯了一眼李隆基的封禅大典,随后摇头:“今年正与西突厥交战,还在进攻薛延陀,若再行封禅之礼,百姓岂不困苦?”

拒绝之后,李世民犹豫了一下,补一句:“过几年再议。”

因为……真的好想买这个玩具啊QAQ

*

【李隆基在封禅泰山时,上告文治武功,还摆出了海外各国送来的贡品。】

【封祀所用玉帛料、辇舆料、衣服料则数以万计。】

【从驾文武仪仗数百里不绝,百官、贵戚、四夷酋长从行。即将遇上山放贡品的畜生,弥亘数十里。】

东汉末年。

周瑜瞳孔放大,被如此盛景震撼:“能供给如此奢靡的封禅,李唐之盛可见一斑啊。”

当年大汉也是如此兴盛,望此如见大汉。

【除此之外,四夷皆朝贺€€€€】

【戎狄夷蛮羌胡朝献之国,突厥颉利发,契丹、奚等王,大食、谢€€、五天十姓,昆仑、日本、新罗、€€€€之侍子及使,内臣之番,高丽朝鲜王,百济带方王,十姓摩阿史那兴昔可汗,三十姓左右贤王,日南、西竺、凿齿、雕题、€€柯、乌浒之酋长……】

【咸在位!】

【唯盛唐,方有此景!】

第42章 李隆基:“救命!好尬!”

看这个天幕的人未必不记得这是败家盘点,眼前荣华皆是烈火烹油,但,盛唐太美好了,美好到他们不忍去想那些,沉浸在繁华之中。

【一声朝钟响,一句诗词开€€€€】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朱元璋眼前一亮:“这是王维的诗!”

这句诗极“威”,威得压住皇宫象征的规矩与森严,将那宏伟庄严的盛唐气象托到顶峰,让人窥见那高坐九天的大唐天子,受万国使臣躬身朝拜,极尊极贵。

“这是盛唐的诗?”始皇帝越来越好奇了。

这诗虽与《诗》中词句构造不同,但不难从中赏析出真意,作诗之人对自己生活在盛唐十分骄傲,自豪之意几乎要从诗句中溢出。

盛唐……究竟是何样昌盛?

【太阳光照万方,威严宫门轰然而开,镜头拉向长长玉阶,一阶一阶登顶,穿过楼台殿阁、匝道回廊,是万国于殿中朝谒。】

【似乎有谁在踩着拍子和歌而唱€€€€】

【“太阳升兮照万方,开闾阖兮临玉堂,俨冕流兮垂衣裳。”】

太阳升啊照万方,打开天门啊在玉堂,高俨皇冠啊垂衣裳。

【“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

金天净光照三光,彤庭亮啊请八方。

【随着背景歌声(并且标出此诗歌作于天宝七年,为王维所作),大唐天子端坐明堂,冕冠高戴,九旒为帘,玄衣€€裳,两肩有日月,后背绘星辰。】

【意€€€€天子当肩挑日月,背负星辰!】

【群臣跪拜,青衣€€裳滚滚而伏,若巨浪,将大唐天子这片龙舟托起。】

【这一幕慢慢变成棕色,枯黄在时光里,也刻在石壁上。】

【却原来是一处壁画。】

【紧接着,壁画在画面中翻转,转过来又是另外一副壁画,上面的大唐天子虽然依旧高坐明堂,身上所着却是青衣€€裳样式。】

秦,始皇时期。

李斯匆匆瞥了一眼天子服冠,又极快地移开视线,免得被人发现冒犯天子。

心中却是惊骇:天子穿一品大臣的衣袍样式,这代表……皇权旁落?

天幕很快解释€€€€

【上一副壁画,是安史之乱前,下一副壁画,是安史之乱后,此时,天子式微,朝集制度崩坏,取而代之的是方镇进奏院。】

【是以,刻后面这幅壁画的人,误以为节度使形象便是天子形象,致使壁画中大唐天子着一品大臣所配的青衣€€裳。】

李隆基不由得抬手捏了捏眉心:“天子式微……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安是谁?史又是谁?”

而且,既然是他的盘点,那大唐是不是在他手里……

不不不!不可能!

李隆基立刻把这个想法掐灭。

“五胡乱华不是在司马炎治下发生,但天幕还是将它算在司马炎头上,或许安史之乱也是一样。或许是我日后好大喜功,如汉武帝那般为国家留下祸根,但我又不如汉武帝气运好,得了汉宣帝这么一个优秀的继承者延续帝国,所以天幕方才认为这事,我是祸头。”

李隆基越想越觉得是这样,一扫之前的迷惘低落,召群臣进见。于庭议上将自己这番猜测说出,而后认真说:“诸位日后要学贞观风气,若朕有不对之处,当学魏征谏太宗,上谏于朕。”

群臣肃然。

*

【那歌声还没完。】

【男子清唱,声音朗朗,语句中是对盛世大唐的自豪之情€€€€】

【“德合天兮礼神遍,灵芝生兮庆云见。”】

德合天啊礼神遍,灵芝生兮祥云出现。

【“唐尧后兮稷契臣,匝宇宙兮华胥人。”】

唐尧以后稷、契我啊,圈宇宙啊华胥人。

……

友人将这几句唱词咀嚼得干净了,终于忍不住激动地一把抓住王维的手:“其唱激昂,其诗动人。摩诘,天幕以你之诗来描绘大唐,承上启下,好生荣耀!”

历朝历代都能看到此天幕,得此荣耀,不亚于青史留名!

王维手心里湿漉漉,全是汗。

他紧张且欣喜地点头,随后又轻轻地敲一下额头,苦笑:“事是好事,可观其诗,看这天幕,却是另起一番滋味。”

初时得知此诗,确实豪情万丈,可现下再看,倒品出些许繁华之下滋生的骄惰来。

恐这巨唐,盛极难继。

……

晚唐诗人许浑呆呆望着天幕,很慢很慢才哭出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随着诗歌吟出,场面变作天宝七年,大同殿柱生有灵芝,宫人惊喜地将这灵芝围起来,好生看护,急急忙忙跑去告诉李隆基。跑得太快,中途还摔了一跤,差点把自己摔散架。】

【他们这位陛下最重祥瑞,告诉他之后,必会得重赏。】

【而李隆基得知有祥瑞后,比起狂喜,他脸上更多的是“本该如此”“朕把国家治理得如此好,这祥瑞是朕应得的”,并且给自己加上尊号,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