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手套吧。”柳鱼道。
李青山把他油腻腻的手举着给柳鱼看,“会脏了手套的。”
“不打紧。”柳鱼取了手套非要给他戴,半垂着眼说:“我拆了再洗就是了。”
“拆了再缝多麻烦。”李青山不愿意,两人正僵持着的时候又来了个买肉的,给了李青山十文钱,把那些下水都包圆了。
柳鱼好奇,“他买这么多下水干什么?”
猪下水里也只猪肝还算比较好清洗,像是猪肺、猪肾、猪大肠这些,买回去清洗用的那面粉换成钱都快能割斤肉了,很不划算的,平常这些他记着李青山都是当添头给想要的人送了。
“他是做吃食的。”李青山道:“这人早上用猪肝、猪肾、猪胰做羹粥胡饼,中午用猪肠、猪肺做卤煮,好像卖的还不错。”
“成本低廉啊。”柳鱼感叹。
十文钱就将两头猪的猪下水都买了,经手一加工,那指不定得翻几番。
“他也是小本生意。”李青山道。
纵使猪下水加工的再美味,能接受它的也是少数,所以这人的摊子规模不算大。一开始这人并不在他这里买,是前阵子被一直合作的肉铺子涨价涨得没办法了才试探性地找他的,李青山便与他说了,一副只要五文钱,这人此后一直到他这里买。
“李老板心好。”柳鱼弯起了眼睛夸他。
李青山看看左右故意凶他,“别在这撒娇!”
什么啊,柳鱼冤枉死了。
……
很快就收了摊,李青山早先就留好了要送给安济院的十斤肉和十斤排骨,把这两头猪卖的铜钱换成银子后。
柳鱼又去布铺将他这个月绣得帕子、荷包换了钱,接着又称了些饴糖,才跟李青山一块去安济院。
安济院是朝廷为收留无所养、无所依的老人和孩子设立的,虽是有朝廷拨款和富人偶尔的资捐,但因着里头人颇多,日子过得也是紧紧巴巴的。
两人送了这么些肉过去,柳鱼又给娃娃们分了饴糖和自己做的糕饼,都是平常吃不着的好东西,孩子们叽叽喳喳的都很高兴。
院里管事的杜厨娘一定要留他们吃饭,从安济院嫁出去的小哥儿和姑娘不少,能回来看看的还真没有几个。不过她也不怪他们,都是在别人手底下讨生活,自己日子尚且艰难,又如何还能顾得上回来看看呢。
排骨可以留着之后炖了汤给娃娃们补身子,这些肉还是包饺子分给娃娃和老人们吃更合算,这样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吃到。
柳鱼帮着杜厨娘和安济院的几个手脚还麻利的老人和面、剁馅儿、包饺子,李青山在外头院子帮着劈柴。不大会儿的功夫,李青山就被一群娃娃围上了。李青山与娃娃们聊着天,两方都有说有笑的。
这人真是,柳鱼听见动静忍不住笑了,走哪儿去好似都很受欢迎。
先前两次办席面的时候,他就发现了,那些跟李青山年纪差不多的汉子都爱凑到他身边去,围着他说话。
不过他没想到,他那么大个人了还能跟小娃娃说到一块儿去。
也对,他幼稚死了,柳鱼心想。
杜厨娘和几个老人都跟柳鱼相处过一段时间,那会儿柳鱼在安济院话不多,但总是做活最多的,若是与他讲什么事情,他总是温温柔柔静静地听着,却很少见他笑。她们虽都很喜欢柳鱼,但总还是觉着他性子有些冷。
现下看他眉眼间亮晶晶隐约挂着笑的模样,就知他成婚后该是过得不错且在家里能说上话。住到这里头的人了,哪个儿是少经历过苦难的,如今看到别人过得好都打心底里替人高兴。
“对了,那个佩哥儿你之后见过没?”杜厨娘问。
“上次在布铺门口遇见过一次。”
杜厨娘小声跟柳鱼说:“他是做了别人的外室!”
这林佩从安济院离开之前还吹自己嫁进富户要穿金戴银做少奶奶了呢,她当时就奇怪哪家瞎眼娶他那么个好吃懒做的小哥儿,后头一次在街上她偶然撞见过林佩两次,一打听,他原是做了别人的外室。
正经小哥儿谁去做这狐媚子的事!
柳鱼一听也有些意外,想起上次林佩当着李青山的面说他坏话的事还有些生气。不过李青山信他,他们如今心意相通,只要林佩别再出来烦人,他是懒得跟他计较的。那对于他来说就是个不相干的人,他经营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帮着包好第一锅的饺子后,李青山和柳鱼一人尝了一个就算是吃过了,毕竟他们两人少吃一顿,安济院的娃娃和老人们一人就能多分一个饺子。
出了安济院的门,柳鱼才道:“我好饿。”
李青山看他,无比赞同地点了点头说:“我也是。”
两人相视一眼,都大声笑了起来。
柳鱼不常来县城,这回还是跟李青山单独来又不急着回去,李青山带柳鱼去吃了羊汤泡胡饼。
两碗汤和三个胡饼就要二十五文钱,柳鱼有些肉疼,李青山安慰他,“偶尔吃一回嘛。”
柳鱼狠下了心,这汤是能免费续的,他必要吃回本来才行,结果汤喝半碗吃了一个胡饼便吃不下了,最后还是被李青山给包圆了。
吃饱喝足,打道回府。
因着回去时板车上的东西就没那么重了,李青山推起来轻快,柳鱼便与他并行,两人聊着天,不知不觉就到了家。
第50章
李青山回家后也没闲着,先去把之前订好的明后两天要用的毛猪收回来,接着就去说定的人家那里帮人杀年猪。
这都是地多过得相对富足的人家,家中人口多,杀的年猪自家过年的时候吃一部分,人情来往送一部分。
李青山家中不缺肉,所以他不让人用肉结算,一律收钱。二十文一头瞧着不多,一下午杀了三头也有六十文了。明个儿后个儿杀年猪的只会更多,年底这几天光杀猪就能赚不少钱。
他回家的时候,天已很黑了,柳鱼掌着油灯来给他开门,“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虽是详细知道李青山的去向,但数九寒冬里,外头伸手都不见五指,年底歹人又多,柳鱼实在担心。
“给第二家收拾完我本来想走的,但那杨老汉非拽着我去他家。”李青山今个儿杀的三头猪都是杨庄的,杨老汉以前卖过毛猪给李青山,年纪又大了,拽着李青山只差撒泼打滚了,李青山也不好拂了他面子,便又去了他家。
柳鱼想象了下那场景有点好笑,问他:“饿坏了吧?”
“饿死了!”李青山顺手拴上大门,冲柳鱼撒娇。
柳鱼被他逗乐了,在廊下帮李青山照着亮,叫他把穿在外头做活的衣裳脱了,推着他进屋,给他端了饭食来。
都是在灶上保着温的,还热乎,卷饼配辣子炒肉,加上一碗热腾腾的筒骨汤,是很不错的晚饭了。
他吃饭,柳鱼他们在一边忙着和面。
过年了,外头做工的人要歇大晌,他们在家里做活计的也得歇,不然来年一年到头都会是劳碌命。除夕之前,蒸好馒头、包子这些主食,最起码得吃到年初五,都不必再动手。
所以这一次性和的面还挺多的,晚饭前,柳鱼他们就在忙,忙到李青山回来了都还没做完。
眼看李青山都吃完饭了,还有些活没做完,丛春花就催柳鱼赶紧跟李青山回房去,“歇着去吧,我看这些面蒸馒头、包包子该是够了,擀面条的明天再弄不晚。”
蒸馒头、包包子用的面是发面,要用老面做引子醒面的,擀面条、包饺子的面是死面,什么时候准备都来得及。柳鱼见状也不犟,就和李青山先回房了。
李青山牵着柳鱼在廊下走着,扭扭脖子、耸耸肩膀的,瞧着就是不太好受。
柳鱼另一只手伸到李青山颈肩出捏了捏问:“这儿疼?”
“嗯。”李青山点点头,“有点不太舒服。”
那可不是,家中只他一个汉子,外头的生计他要辛苦,家中的重活他也得担着,可其实他今年也才十九岁而已。
柳鱼有些心疼,待洗漱过后上了床,让他趴着,帮他按肩,松松筋骨,“要不明个儿歇一天?”
“不了。”李青山被柳鱼按着了痛点,闷哼一声,“年底歇一天抵上我年后歇三天了,不划算。”
“而且。”李青山抓住了柳鱼的一只手,香了一口,冲他扬了个笑脸,“广老板今天从我这里订了半扇肉,我不出摊,失信于人。”
说完,他用脸颊蹭了蹭柳鱼的手,像是安慰他,又像是撒娇,“就辛苦最后三天了。”
“老实趴着吧!”柳鱼睨他一眼,抽回了手,更用力地帮他按肩,好叫他更松快一些。
兴是太累,也兴是柳鱼按得太舒服,本还跟柳鱼说笑贫嘴的李青山很快就没声了,睡着了。
睡得那样沉,都有轻微的鼾声了,唇边青色的胡茬又冒出来了一圈,柳鱼轻轻摸了摸李青山的侧脸,吹了灯,紧挨着他躺下。
第二日,为着能早点收摊多走几家杀年猪,李青山比以前起得更早了。
他起,柳鱼自然也得起。
李青山道:“等二十八封刀后,咱们天天睡到日上三竿再起。”
这时辰起来,因为睡得早倒不缺觉,只是腊月里太冷了,从被窝里爬出来真得需要毅力,柳鱼一边帮他系腰带,一边笑,“传出去了还不叫人笑话死。”
自打关老太太收了三个丫头学绣活后,家里熟的不熟的来串门瞧热闹的就多,有时候李青山收摊回来,家里都还有人,搞得他都不好黏着柳鱼了。
那等正月里走完亲戚没事干的时候,怕是串门子的人就更多了,李青山这个如今闲着的功夫一门心思就想黏着夫郎的人想想就头大。
柳鱼听他这么说,笑道:“我跟奶奶说,叫她过年的时候也给三个姑娘放假。”
李青山这才开心地抱住了柳鱼,腻歪了一会儿道:“中午我就不回来了,天黑之前一定回。”
今天是他约好要帮朱兴有杀年猪的日子,朱庄是个大庄,要杀年猪的估计不少,他收摊后就直接过去了。
柳鱼点头,出门为他准备早饭。
时间足,柳鱼做得早饭也精心,揪了昨夜准备的面团刷油酥加葱花,现烙的葱花小饼,葱香味儿十足、外酥里软、层次分明。
又熬了粟米粥,给李青山蒸了一碗蛋羹、做了两个煎蛋,还切了一些烀咸菜放辣子和猪油炒了。
李青山收拾完毛猪回来吃饭的时候,诧异道:“你把鸡蛋都给我做了?”
家中那唯三下蛋的母鸡,有时候下两个蛋有时候下三个蛋,柳鱼这一顿就给他做了仨,一会儿他们三人该是没鸡蛋吃了。
“你得多补补,以后每天最少两个鸡蛋,我们少吃一顿不打紧。”柳鱼道:“今日逢集,娘说要去集上买鸡蛋的,明天我们就有的吃了,你放心吃吧。”
这些鸡蛋一部分买了留着早饭的时候吃,一部分就等着二十八炖把子肉的时候做成虎皮鸡蛋放进去一块炖了,美味翻倍。
李青山听了这话,放下了心,夹起煎蛋先叫柳鱼咬了一口,就迅速吃了起来。葱花小饼葱香浓郁、入口酥脆,蒸蛋香嫩滑口,粟米粥配咸辣的烀咸菜也是极下饭的。
快速解决完早饭后,李青山拉着板车要出门。
柳鱼往他兜里塞了一副薄手套,“等客的时候,要是怕脏了棉手套,先戴这副再戴棉手套,这个好洗。”
这是他昨个儿从县城回来,一下午赶出来的。
李青山心里熨熨贴贴的,亲了柳鱼一口出门。
柳鱼仍旧目送至直到看不见他才回屋忙自己的活计。
今日家中事也多,头一件事便是拿着钱去村口卖豆腐的那家订豆腐,腊月二十五要吃豆腐以表节俭清苦。
柳鱼经过李大伯家,瞧见李乐容在外头,问他要不要去。
李乐容点头,进屋跟刘桂英招呼了一声便提着装豆子的麻袋跟着柳鱼一块去了。
村里买豆腐,要么给钱两文钱一块,要么两斤豆子换一块豆腐,像是地多的人家,一般都能专辟出一亩地,豆子、黍、花生这些混着种留着自家吃或者换点油。
但李青山家地不多,都种了常吃的口粮,也就只能拿钱买了。
柳鱼常来买豆腐,跟卖豆腐的梁夫郎也很熟了,梁夫郎夫家也姓李,按辈分柳鱼和李乐容还得管他叫嫂子。
梁夫郎见他们一起来了道:“今个儿逢集,你俩没去出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