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敬他三分,与他说了一番原委。
这梁文和生在农家长在农家,最是知道农家人的艰辛不易,生平最看不惯的便是这等读书科举本该一心为百姓却看不起百姓之人,顿时气结,扭头指着那草包书生道:“你…你!”
这人名叫何绍元,与他曾是同窗,原也没多少交集。后他中了秀才后,这人以请教学业为名,多番上门与他交谈。
这次闻听他要与友人们在三月三这日结伴出游,这何绍元便请求带上他,他不好推却便同意了,没想到竟闹出这么个事情来。
可尽管如此,人是他带来的,他也得全须全尾的送回去。梁文和气罢过后,躬身跟桃源村的这几位壮汉和刚刚被何绍元骂愚妇的那妇人赔礼道:“这事本是他做错了,我代他向各位道歉。”
梁文和看向李青山,拱手请求道:“李兄可否高抬贵手?”
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青山看了看他该叫嫂子的那妇人。
那妇人捂着自己儿子的头,因为莫名其妙招来这样一番祸事还很生气,但也知见好就收的道理,便点头道:“罢了。”
她说完还觉有几分气不过,又道:“谁叫咱们是愚民!”
“大嫂,万不可这般说!”与梁文和同游的一白衣书生站出来向这位妇人拱手行了一礼,开口道:“民者,万世之本,乃社稷之基。是何等的重要?大嫂不必因这蠢人冒犯之言而轻贱自身。”
“说得好!我等读圣贤书,将来若有幸高中,为的便是为天下百姓谋福。如今,我虽未有功名,但也不欲与这厮为伍!”
话毕,说这话的人拂袖而去,其他几个书生你看我我看你也觉丢人,陆续离开了。
梁文和叹气,看了看身后之人,也拂袖欲离开。
谁知才走没两步,便被那何绍元拽住了衣袖。
梁文和虽是个读书人,但也是个农家汉子,劲儿不小,抽回袖子的一瞬便将这何绍元拽倒了,惹得桃园里看热闹的人一阵哄笑。
何绍元手脚并用地爬起来紧跟着梁文和而去,好似生怕晚走一步便要挨揍似的。
柳鱼手抵唇也笑得不成,“这人骨头真软。”
说完,他拽了拽李青山的衣袖,夸他:“李老板威武。”
“哼!”李青山得意地下巴抬得老高,哪儿还有一点方才站出来出头时那般稳重的样子。
两人在桃园里赏了一会儿桃花,李青山又帮着柳鱼在树下收集了一些新鲜完整的落花以备做香囊用,便回家去。
回到家,李青山将大马骡从骡棚里牵出来,栓到家门口附近的杨树上。
柳鱼拿了皂荚、丝瓜瓤和布巾,李青山又回去提了兑好的温水,两人要趁着天好给大马骡洗澡。
大马骡爱出汗,其实应该勤洗着些,但前头天冷也只敢稍稍用布巾蘸水给它擦擦。今个儿天这样好,正午的时候一点也不凉,自是得好生给它洗洗,去去味儿。
李青山和柳鱼两人一人一个丝瓜瓤,将皂角掰碎放在丝瓜瓤上揉搓出沫来便给大马骡轻轻擦背。
大马骡也好似知道这是主人在给它洗澡似的,很乖。
洗开心了还咴咴叫两声,扭头蹭完柳鱼又去蹭李青山,可比刚到家时脾气好多了。
“你现在这么乖也没有用了,可没豆子给你吃。”李青山说。
多么幼稚的人,还要与骡子细说到这个地步,柳鱼笑了,一边帮大马骡搓着背,一边道:“别听他瞎说,一会儿洗完澡,带你去草地上晒太阳吃草。”
大马骡咴咴叫,扭头蹭柳鱼。
虽说天气很好,那也不能就叫骡子冷着身子等风干。给它洗完澡,两人又用布巾给它仔仔细细地擦了干净,擦干净后又帮它仔仔细细地梳毛。
这一番下来,把两人都累得不轻。
但等吃过饭,又都迅速恢复了活力,柳鱼回屋拿上纸鸢,李青山牵着骡子,两人一块出门。
丛春花乐得不行,跟关老太太说:“到底还是年轻人。”
像她俩这把老骨头,有个空闲,便是在家喂喂鸡、喂喂猪,然后打理打理菜园子,再在院子里闲坐着说会话晒会儿太阳已觉很美了。
哪像这小两口一整日跑东跑西的都没坐下来,也不嫌累。
关老太太也笑了,喝了一口用茵陈泡的茶,跟丛春花道:“以前哪见鱼哥儿这般好动,活泼。”
每日干完家中的活便就坐在那绣花一动不动,赶也赶不出去。
兴是以前的日子太过苦闷了,十几岁的小哥儿也只有与她说话的时候才能露个笑模样。其他时间便都敛着眉垂着眼,一板一眼地做自己的事情,好似没什么事能叫他有点情绪波动似的。
哪像现在,一整日那脸上的笑容都没下去过。
丛春花说青山也是,虽是不管发生什么,一整天脸上都傻乐。但她知道那是儿子不想叫她担心故意做给她看得,小小年纪就没了爹,要为生计发愁,她怎会不知儿子心中那份苦呢?
而现在这些甜,都是因着鱼哥儿。
第72章
两人放了一下午纸鸢,好不自在。
等跑累了,便坐在溪边玩起了打水漂。
柳鱼一个小哥儿又哪里是一个壮汉子的€€手呢,李青山说让他撒个娇就让他。柳鱼偏不,站起来撸撸袖子势要比李青山扔得远。
等玩累了,瞧瞧四下无人,柳鱼把头靠在了李青山肩膀上。
李青山歪头蹭蹭他发顶,抓起他的一只手与他十指紧扣。
在十指紧扣的那一瞬间,柳鱼弯起眼睛笑了,长舒了一口气,同李青山说:“这样的日子真好。”
……
而后又为铺子开业准备了两天,转眼到了三月初六这日,李青山早起杀了两头猪。
其实他们如今手头的钱都不够收两头毛猪的,但三月到了,那三个学绣活的丫头补齐了之前三个月的月钱,又交了三月一整月的。关老太太将自己得的这七百五十文钱全部给了他们,这样他们手头的银钱一下就足了。
早起人们大多不爱吃大荤,割肉回去多是做午饭或晚饭用的。春日里暖和,人们都起得早,上街早些,两人便将现在铺子每日的开张时间定在了辰时中(八点)左右,等冬日里天冷了可再调整挪后一些。
辰时中铺子要开门,李青山每日便得卯时(五点)起来杀猪,也亏得他现在杀猪的技术日益纯熟了,一头猪只半个时辰就能收拾好,不然现在每天杀两头猪的话,觉还真不够睡得。
李青山杀完猪,将骡子从骡棚里牵出来,给它套上板车,又将杀好的猪肉都搬上板车后,用皂荚仔细洗了几遍手去吃饭。
咸鸭蛋腌了已一月有余,到了能吃得时候。前个儿三月三一过,丛春花就赶紧捞出来给一家人尝了尝。
她腌制之前问了好些村里有经验的人,丛大表哥的丫头洗三那日她去吃席,还顺道在丛家村也打听了一下。
以她做厨子的经验,结合她从老一辈那里获知的这些信息。最终,三十个鸭蛋,她一共用了三个法子腌制。
一是加盐裹黄泥腌制,二是鸭蛋沾酒后裹盐腌制,三是将鸭蛋放进加入白酒的盐水里。不过这个盐水,是丛春花自己琢磨出来的,额外加了一点八角、花椒等香料熬出来的汁水又放得盐和白酒。
事实证明,第三个法子腌出来的味道最好,起沙流油,蛋白细嫩,蛋黄红心透亮口感十分绵密,一点腥味也没有。
今个儿早上喝大米粥,柳鱼又捞了两个咸鸭蛋煮了,没开饭前都不敢切,生怕油都跑了。
等李青山落定,柳鱼才剥了他们俩的那个咸鸭蛋,然后放在李青山手里的饼子上,用小刀从中间切开了。
这样,咸鸭蛋里的油就都流到了饼子上,一点也不浪费。
李青山挑着蛋黄比较多的那半个给柳鱼,又将自己手里那半个咸鸭蛋的蛋黄戳下来给他,柳鱼死活不要,捂着自己的饼和碗强调,“一人半个的。”
“那我吃白,你吃黄。”李青山说。
柳鱼眼睛微弯,歪头问他:“谁不知道蛋黄好吃?”
这就是打定主意不要了,李青山无奈地觑了柳鱼一眼,柳鱼转过头下巴微微抬着,嘴角的笑意怎么都压不住,好似有几分得意。
他还常说李青山幼稚呢,此刻也不知这样的自己算什么。
李青山筷子还戳着那半个蛋黄,他偏头刚看了一眼丛春花和关老太太,两人就赶紧捂着碗都摆手叫他自己吃。
李青山觉着有点可惜,一个鸭蛋,鸭蛋黄就这么点。这样可口精细的东西,叫他一个糙汉子吃了,总觉着有几分心疼。
不过这咸鸭蛋配上白米粥味道实在是好,咸香的蛋白蛋黄搭配上白粥的清淡,味道恰到好处。
且二月里种下的那些小葱已能吃了,柳鱼早上烙得葱油饼多放了很多小葱叶进去,葱香味十足,外皮咬起来脆脆的。抹点酱,卷上点脆嫩爽口的莴菜叶一中和,则更是美味。
丛春花一边用筷子抿鸭蛋放进嘴里品尝,一边乐呵呵地自个儿夸自个儿道:“我做得这咸鸭蛋可真好吃,比上次……”
丛春花是想说杜玉兰的,之前她领着柳鱼上门送凉粉时,杜玉兰曾拿了一个咸鸭蛋做回礼给她。
不过,话到嘴边,她怕儿子听见这名字不高兴,又转话道:“反正比外面卖得好吃!”
一家人都笑了,柳鱼捧场,“娘做得就是很好吃!”
关老太太也说好吃,叫丛春花信心大增,“那之后就按这个法子做,在铺子里卖?”
柳鱼点头,笑了,“不过咱们手里没那么多钱了,得等铺子再赚些钱才行。”
他有信心能叫丛春花做得味道这样好的咸鸭蛋卖出去,但眼下铺子的事都还没理顺呢,这事还得往后放一放。
“你说得€€。”提起今日即将开业的铺子来,丛春花又紧张起来,默念:“阿弥陀佛,玉皇大帝保佑。”
吃过饭回屋,柳鱼找了一身好点的衣裳给李青山换上。今日铺子头一天开业,得穿体面些,免得叫人看轻了。
春天的衣裳没有盘扣了,但柳鱼还是喜欢帮李青山打理衣着,他一边帮李青山系着腰带一边道:“头还得重新梳。”
也不知前面那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李青山自个儿梳发,十次有八次都理不顺溜,拢在一起就算完事了。
以前出摊能将就也就将就了,但今个日子特殊,某种意义上算是个新的开始,柳鱼总想给他收拾齐整了。
今日是开业的头一天,李青山和柳鱼比往常起得早太多了。时间还足着呢,穿好衣裳后,李青山坐下,柳鱼开始帮他梳头。
他的头发粗硬很多,因着现在每次洗过头后,柳鱼都会摁着他,叫他耐心把头发梳顺了再束上。所以头发顺滑了许多,重新梳起来很快。
等梳好头发后,柳鱼望着铜镜中更加丰神俊朗的大狗子,莞尔一笑,弯腰从背后搂着李青山的脖颈,在他侧脸上亲了一口,道:“好看。”
李青山美得不行,偏过头直蹭柳鱼的鼻子。
柳鱼会意,在他唇上亲了两口,问他:“李老板准备好了吗?”
……
这时节,地里最紧要的活计就是种棉花了。
但一进三月好些人就已经在忙活,到今日已是三月初六了。好几日了,就是地再多的人家(每十亩地才允许种半亩棉花),种棉花的活计也都忙得差不多了。
所以,村中人今日闲来无事,与李青山家关系不错、有来往的,三三两两的约好要去县城看看李青山和柳鱼开得肉铺子,给他们捧捧场,顺道也在县城转转,买点家里缺得东西。
这些人都得步行,自是出发得早些,李青山和柳鱼赶着骡车去县城时,一路上遇见了好些熟人。
“哎,鱼哥儿,这样的大日子,你娘和你奶奶不去啊?”一路上,这些大娘婶子见到骡车上只有他们两个人,问得最多的便是这句话。
李青山勒着缰绳叫骡子走得慢了一点,柳鱼笑着答话:“去,她们在官道上花钱坐得别人的骡车,就在我们后面。”
大娘婶子顺着他的话一看,还真是。李青山家这板车就是寻常他们村里做农活常用的那种,可不似人家拉客的那种板车宽敞、大,往上放上两个盛猪肉的大筐子,瞧着还有铁锅等杂七杂八的东西。骡子是还有劲儿能再拉得了两个人,但板车太小,没有插脚的地儿了。
她们嬉笑道:“等赚钱了,换个大的!”
乡里乡亲这样友善,柳鱼脸上的笑意愈发深了,说:“那就借您吉言了。”
等柳鱼他们到了铺子,李大伯、李青江、李青河和大庄他们这些出发早脚力快的人不仅早到了铺子把鞭挂上了,还不知从哪里扯了块红布来把前铺的牌匾先给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