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让摄政王去赈灾?
想到这儿萧云昊心里有些发紧,上辈子他很少主动了解萧衍的身体状况,那人后两年中有时称病绰朝他还是乐不得的,也不知道现在萧衍的身体到底怎么样。
担忧过后他也有些释然,能够回来能够再见那人他已经再无所求,这一世他定然会护好那人护好这大梁江山,想起今日早朝要议的事他不由得目光冷厉起来。
闽浙水灾的影响很大,闽浙的水灾其实年年都会有,这一次浙江总督上奏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和往年一样的水灾,上下都没重视,还是萧衍排了巡查钦差到了当地才发现这洪水来势汹汹,根本就不同以往。
早在先皇在的时候便兴修了水坝,这一次那水坝竟然被冲垮,毁堤淹田,闽浙两省是大梁粮食的主要产地,更是占赋税的很大一块儿,萧云昊记得那一次是萧衍亲自去了江南赈灾。
回来之后便称病在府中养了半个月才上朝,朝上那人的脸色很差,他还记得这赈灾本也并非摄政王亲自去,而是他授意了几位官员在朝堂上举荐。
此刻的萧云昊早已并非当年的少年皇帝,他当初那稚嫩手段别说萧衍,就是现在的他自己看起来都无比的幼稚可笑。
那人真的会亲自去闽浙,或许是想成全自己很多的是他放不下那遍地灾民而已,可笑他当年竟还因这次“胜利”欣喜的觉得想要斗过萧衍也并非难事。
萧衍身为摄政王有权坐在皇帝下首听政,萧云昊坐在了那个他曾经坐了十几年的龙椅上,阶下朝臣山呼万岁,侧首的萧衍也起身,他只需向皇帝躬身行半礼便可。
琉璃冕下,萧云昊的目光都放在了那身着深蓝蟒袍,束发高冠的人身上,五年了,时隔五年他终于又重新看见了活生生站在他面前的萧衍。
前一世这人走后他曾经无数次想要回想这人曾经的模样,但是入梦最多的还是那玉棺中苍白消瘦毫无生气的容颜。
“陛下。”
萧衍看着有些愣神的小皇帝低声提醒了一句,萧云昊这才回过神儿来
“平身吧。”
他见萧衍落座才侧首出声问
“摄政王身体可好些了,可叫太医诊脉了?”
萧衍侧头便对上了小皇帝关切的双眼,那双眼眼底澄澈,隐隐的担忧那般真实,虽知这不过是寻常的场面话还是轻轻勾起唇角
“回陛下,并无大碍了。”
“那就好。”
他已经多少年没有和这人说过话了,望着那深不见底的深色眸光,萧云昊竟然有些紧张地握紧了一角,本想再多说几句,却想起来这是朝会。
萧云昊的目光几乎很快就精准地找到了当年他“授意”的几位大臣
“陛下,闽浙关乎大梁赋税和钱粮,如今受灾严重必然要再派朝臣前去赈灾。”
“陛下,臣认为摄政王可亲自坐镇闽浙,体察灾情。”
“臣附议。”
附议的几个朝臣正是萧云昊之前召到御书房的人,这议政宫上下的官员都是人精,如何还能不明白陛下的意思,这是想把摄政王支出去赈灾。
作者有话说:
哈哈,周末的我勤劳吧
小皇帝有的是头秃的时候
第四十三章 诛心之言
“陛下,闽浙水灾虽严重但是摄政王身份贵重,亲自去赈灾恐不合适。”
工部侍郎拱手出声。
“就因为闽浙水灾非同一般,才需要摄政王亲自前往,闽浙是大梁的粮仓,如此水灾之下恐怕粮食会严重减产,更何况大灾之后恐有大疫,摄政王亲自去才能体现朝廷的重视。”
这位前太子府詹事曹敛可谓是条理清晰,步步紧逼。
听着曹敛的话,萧云昊手心有些冒冷汗,他没有任何一刻比此刻还想回到几天前。
“摄政王身系大梁,此番若是前去闽浙,这金陵城中谁人坐镇?政务谁人可主理?”
说话的是骠骑校尉蒋琏,他曾跟随在萧衍军中,自是知道萧衍身上旧伤连连,去往闽浙舟车劳顿,加上当地连绵不断的阴雨必然旧伤更甚,听着恨不得推摄政王去往南方赈灾的官员火气都上来了。
礼部侍郎郭淮立刻拱手高声出声
“金陵城中有陛下在,难道在蒋将军的眼里陛下不可坐镇京城,不可主理朝政?陛下不是这大梁之主,摄政王才是?”
这话一出整个朝堂一片寂然,小皇帝和摄政王渐渐离心,这朝野上下谁都看的出来,而萧衍竟从很少处置站在小皇帝那一方的朝臣。
这诛心之言之下,其实是将小皇帝和摄政王的矛盾公然摆在台面上,郭淮很聪明,他借题发挥将萧衍去南方赈灾这件事脱出了事件的本身。
给朝野上下传递了一个暗示,若是萧衍并没有去闽浙便是不尊皇帝,不敬陛下,这样的帽子之下所有为萧衍说话的人都会被扣上大不敬的罪名,心思可谓毒辣。
萧衍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朝堂的争端,只是脸色越来越差,额角慢慢沁出冷汗,他不得不分出精神来抵抗肋下旧伤磨人的钝痛。
听见底下这声高声质问他才打起精神出声
“大梁之主自然是陛下,本王三日后便会前往…”
只是话还没说完便被打断,而这整个朝堂之上敢公然打断萧衍说话的人自然只有皇帝萧云昊。
“摄政王功在社稷,多年来勤恳辅佐朕,朕尚未亲政,这金陵城不能少了摄政王,况且摄政王更有旧伤在身,不适合舟车劳顿,众卿另议钦差前往吧。”
方才听见那样的诛心之言萧衍都面不改色,此刻听了萧云昊打断他的话却有些惊异地向上座的人看了过去。
萧云昊也对上了他的目光,这才看见这人的脸色不太对,他只想尽快结束了这个朝会。
“摄政王觉得谁去合适?”
萧云昊的态度让曹敛和郭淮有些摸不清情况,却也不敢再提让萧衍亲赴闽浙的事儿了。
萧衍拱手
“工部右侍郎蔡泉,左都御史冯成都可,请陛下定夺。”
这两人都曾经从地方上来过,官位同样是三品,做钦差是合适的。
“那就蔡爱卿去吧,每日一奏。”
大事一定这才退朝,萧衍撑了一把扶手起来,脸色白了几分。
作者有话说:
自己刨的坑自己埋
萧云昊还想着这几个大臣怎么这么有战斗力,他都快吓死了
第四十四章 你随朕去御书房看看吧
萧衍一般下朝之后不会立刻出宫,除了前几日他称病在府之外,正常朝会的日子奏章都是直接送到凌轩阁的。
这宫中外臣无特赦不可乘坐轿撵,萧衍身为摄政王自然是有这样的特赦在,只是不知是他从军多年不喜乘轿还是有意避讳,每次朝会之后他都是步行回凌轩阁,风雨无阻。
这几日金陵城中也是连绵不断的下雨,萧云昊看着萧衍脸色实在不好,舍不得他走回凌轩阁
“摄政王,朕有几个奏章不明白,你随朕去御书房看看吧?”
这议政宫离御书房很近,而且平日里还有暖炉,这个天气待在里面再舒服不过了。
萧衍抬头并不疑有他,微微落后半步将萧云昊让在身前
“好,陛下请。”
这么近的距离萧云昊一向懒得坐轿撵,萧衍的随身侍从文柏正撑伞等在议政宫阶梯之下,见萧衍和小皇帝一块儿出去上去行了礼便赶紧将伞撑在了萧衍头上。
萧云昊目光却在文柏身上转了又转,恨不得立刻抢了他手上的伞亲自给萧衍撑着。
御书房内确实是比空旷的议政宫暖和多了,地上铺的是波斯进贡的地毯,踩在上面松松软软走起路来都不会有声音。
撑伞的侍从在廊下收了伞,萧云昊与萧衍一同进了御书房
“陛下哪里不明白?”
今天朝堂上曹敛和郭淮极力主张由他赴闽浙赈灾他自然知道这便是他面前这位年轻帝王的意思,他也打算如他所愿的,只是他不知道这孩子怎么临到关头又不想他离京赈灾了。
不过随即便也想的清楚,赈灾若是得宜当是极得民心的一件事儿,他不想这份功劳落在他身上他便也明白了,所以方才才会推荐了蔡泉和冯成。
这两人年纪不大,不参与结党,这样的纯臣日后要比蝇营狗苟和稀泥的老臣更适合为萧云昊所用。
萧衍坐在了御案的下首,从萧云昊的角度看过去这人确实消瘦了很多,下颚弧度锋锐了很多,薄唇有些轻抿,眉眼之间看不出什么多余的情绪。
“摄政王方才为什么推荐蔡泉和冯成前去赈灾。”
又奏书不懂本就是萧云昊临时编出来的借口,他连桌案上摆着的一摞奏章里面写的什么都不知道,只能随口诌了一个问题。
萧云昊想离这人近一些,说完便从案后走出来,直接坐在了那人的身边,他刚刚坐下便看见身旁的人有些侧首轻咳。
如今是九月中旬的天气,秋雨本就寒凉,这人恐怕受了寒
“来人,上茶。”
他这才发现坐下半天都无人奉茶,值守的宫女战战兢兢地奉了茶上来
“你尝尝,蒙顶甘露。”
萧云昊一眼就认出来了这茶是专供皇家的蒙顶甘露也是他从前最喜欢的茶,笑着往那人手边推了推。
“谢陛下。”
萧衍端起茶盏,天青色汝窑茶盏被握在那人修长却有些泛白的指尖下更显得莹润如玉。
作者有话说:
小皇帝还不知道摄政王已经自己猜了他的用意,直接误会了
王爷其实派这两人出去也是给小皇帝铺路
第四十五章 锋芒毕露的摄政王
萧衍放下茶轻叹出声。
“蔡泉是寒门科举考上来的,不是地方氏族,也并非京城权贵,又做过几年地方的父母官,由他去赈灾的银两还会多一些到百姓手中。”
萧云昊并非真的是那十几岁的小皇帝,萧衍只说了蔡泉的出身,其实还要一层含义他没点透,因为出身寒门,在朝中既无亲族又无恩师的照拂,所以他若是想出头便必然得将差事完成的漂亮来赢得帝王的信任和倚重,更深的一层便是派这样的人去功劳便不会落在京城氏族权贵的手中,而蔡泉根基尚浅,得了这番功劳也不会成为帝王的顾虑。
重来一世,萧云昊便真的明白了当年父皇弥留之际为什么会命仅仅二十岁出头的萧衍辅政了,这人有经世之才,一身战功之下却并非只可统兵,当真是出将入相。
“只是蔡泉没有根基背景,到了闽浙恐怕那里的官员会不听调配。”
萧衍目光有些深远,转过头看向了一边的小皇帝
“蔡泉为工部左侍郎官居三品,闽浙巡抚是正二品大员,但是蔡泉身为钦差,地方全员自会多想让几分,只是这赈灾钱粮的去处查起来恐怕多有阻碍,可授蔡泉密旨,若遇非常时刻可调配五百驻军。”
原本萧云昊只是找个借口想多和这人说上几句话,现在却听的反而真的有些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