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臣贼子 第118章

“元帅......既然元帅有事要忙,那末将等就先行告退。”

“站住!”萧岑一张脸霎时又黑沉了下来,他急忙叫住将要离去的众心腹,“过来赔个不是,再出去。”

“元帅!!!”性情中人宋琰眼眶都要红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从小一块儿长大又经历过生死的萧岑,会为了一个外人,这般不留情面。

“宋琰!回来!”还是翰臣比较沉稳些,适时开口制止了其他人接下来的话语,他与萧岑最为亲厚,虽同样不喜楚临秋表里不一的做派,却也不想令其左右为难。

“罢了,侯爷,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楚临秋被强压在椅子上休息,冷眼旁观一会儿,终于还是出声平息了萧岑的怒气。

只是从逐渐抿成一条直线的唇可以看出,他并不高兴,甚至有点想发作,但为了萧岑还是忍耐下来了。

萧岑抬手抚平他眉间的褶皱,开口说道,“你不必替他们求情,错了就是错了。若本侯不把这坏习惯扳回来,这些人日后还会捅出更大的篓子。出了漠北,可没人惯着他们!”

“过来!给楚大人赔个不是,言明这些事绝不再提。别让本帅再说第三遍。”

“元帅!你......”宋琰眼中的受伤之色的一直没有消散过,他还要当着众人的面再说什么,却被翰臣及另一人搂住肩颈给拖了回去。

“楚大人,方才......我弟兄几人见识浅薄,言辞之间多有得罪,还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说到此处之时,翰臣还突然抬头,偷觑了下萧岑的脸色,“勿与末将们一般见识。末将从今往后,愿......谨遵大人与元帅之令。”

他这话说得水平颇高,果然比那五大三粗的宋琰要聪明得多。如若楚临秋听了之后还甩脸子,那就是肚量狭小,不明事理。

不过楚临秋的段数还是比他高得多,这人除了方才那点儿冷凝之外,就没再显露出一丝不悦,反倒是淡淡地对萧岑说,“这便是你常说起的赵副将?不愧为可塑之才。既然来了,就别委屈他们。六军还缺个前锋将军......”

“明白了,你还病着,就少操些心罢。翰臣,大人亲点你为六军前锋,你自己的意思?”

“愿为马前卒!”翰臣突然撩开下摆,屈膝跪下,垂眸将一闪而过的精光掩去。

萧岑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挥手便让他们滚蛋,紧接着终于能好好瞧一眼自己的九商了。

“那些混蛋......对不住是我没管好他们......放心罢,日后再也不会让你听到这般糟心的话了。”

楚临秋自方才起,就一直微仰着头与之对视,有些不习惯这稍显弱势的感觉,遂借力起身,在他耳边呢喃,“有侯爷信我就够了。”

“不够。”萧岑双手扶着楚临秋的肩膀,把他推远些,直视他的眼睛认真道,“本侯想让所有人都认可你、知道你。明明我的九商是一个......那么好的人。”

“本侯口拙,不会说话,但从今往后,若有人侮你藐你,必追而叱之。”

“嗯......”注视着萧岑盛满专注的双眸,楚临秋不知为何竟有些眼热,为掩饰尴尬,他微微偏头并说,“既然出来了,那便顺路看看新军操练得如何了。”

说完转身就走。

然而,萧岑如今也学得没那么容易被糊弄过去了,他三两步赶上楚临秋,“九商,本侯怎么觉得你有些不对劲?转过来看看?是不是......”

“不是。侯爷看错了。”

“哦?”萧岑微挑了下眉,明显不信,但见那人连脖根都红了,也就不做过多纠缠,而是随他一道去了演武场。

针对天泽等六城的大总攻,择于十月初十,到那时多路援军齐发,声势浩大,想必定能一举成功。此战若胜,不出意外的话次年开春便可回京,还能赶上参加宫里的新元宴。虽说,对萧岑而言,那不过是又落入另一个龙潭虎穴罢了。

思及此处,楚临秋便难以自抑地忧虑起来,他想,需得在这之前,为萧岑寻个谁也无法替代的大“用处”才对。道理很浅显,只要大岐臣民完全有赖于他而生存,皇帝即使心里再憎恶,也得捏着鼻子与之和平共处。

古来拥兵自重犹能善终的大元帅、节度使正是此理。楚临秋甚至生出了想把萧岑变成此类人的念头。不过他深知萧岑终究是与自己不一样,若有一日让他在起兵自保及生灵涂炭之间抉择,他怕是会选引颈就戮。

当务之急还是......

“侯爷,漠北军那半面虎符现在何处?”

“本侯随身带着,怎么了?”萧岑漫不经心地答后,就背过身去侍弄自己的爱马,因而没过多留意楚临秋愈发凝重的神情。

“嗯,收好。日后无论谁与你讨,都不要轻易交付出去,哪怕是你最亲密无间的人。”

“我最亲密无间的人......现在不就是你吗?”萧岑扔了杂草突然转身,凑过去精准无比地在楚临秋的唇上浅浅印上一吻。

此后大抵是见他过于忧心忡忡,又主动出声安抚道,“放心罢,本侯有分寸。兵权与你,本侯都要牢牢攥在手心,这样总行了吧?”

“咳。”楚临秋略带窘迫地移开视线,嘴角却忍不住有些上扬,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般严肃的情境下,萧岑竟也能急中生智诌出一句令人头皮发麻的情话来,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接话。

最后,他也只能将满腹思绪化为一声长叹,“同心同脉同根锁,共带同衣共叶觞。”

“此花非但同心同脉,还同进同退,同生同死。九商你......”萧岑不可置信地瞪大了双眼,“得君此诺,萧某人纵死而无憾矣。”

第四十六章 攻城

初十日,天公作美,万里无云薄雾,山川景象一览无余,天泽、物华二城犹如两只吊睛白额大虫,静静地伫立于平野,随时准备张开血盆大口。

萧岑此时率领着数万黑甲兵,就这么停于山岗,居高临下地远望着城门口来往不绝的守卫,面容冷肃,双唇紧抿。

他今日特地带上楚临秋赠予他的铜面护心镜,右手持枪,左边马囊上还挂了一把环首刀,整个人显得威风凛凛,煞气十足。

楚临秋并不在他身边,而是去了后方独领一支军作为后援以备不时之需。临行前,萧岑曾信誓旦旦地对他说,“你且安心在此等候,看本侯如何扫荡四方,携捷报归,与你邀功!”

那场豪情壮语及开怀大笑,如今仍萦绕在耳边,大战却迫在眉睫。

“报!元帅!南面侦查完毕,无异常!”

“报€€€€元帅!属下侦得西墙守卫较东、南薄弱,可攻!”

“嗯。”萧岑听得属下来报,唇角微勾,逐渐露出一丝冷笑,“九商的判断果然不曾出错。他们料定我军定会于昨晚强攻,坚守了好几个时辰,谁知人影都没见着一个。眼下彻夜未眠疲乏不堪,再加上军心涣散,正是攻城的好时机。”

“儿郎们,不要声张,悄悄绕到西面去,只要攀上了墙头,都算是赢了。”

“是!”因了萧岑的嘱咐,将士们连回应都不忘刻意压低音量,只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开口,更多则是点头示意,互相对视,均从彼此眼中瞧出一闪而过坚毅的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他们不仅被训出了可怕的默契,更能在身穿重甲手持刀枪的情况下,做到来去无踪,不留一丝声响。

因此,当小队人马抬出云梯准备攻城的时候,后知后觉的守卫竟然才从城门楼上看到几个模糊的影子。但还不等他们喊叫出来,天边就突然出现一片来势凶猛的火箭迅速穿心而过。

十余人横七竖八地往后仰倒过去,只发出微小的声响,甚至没有能够惊动其他三面的守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