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岂可为炮灰攻乎 第2章

高怀瑜是挟持幼主乱政,还是受了托孤遗命,也没人说得清。

“我大肆杀戮铲除异己,挟持幼主……早晚有一天,要篡权夺位。俨公,你也是那么想的吗?”高怀瑜问身边的老臣。

王俨未答,只是叹息。

高怀瑜轻轻一笑,道:“他死了,我还完了恩情,我不欠他的。我篡权夺位复国,做大燕的皇帝,也没有什么错。”

这种大逆不道之言,若让旁人听了去,有的是法子给他定个死罪,他倒说得不痛不痒。

“可那有什么意思呢……”高怀瑜低低道,“你说,我要这样活多久?”

王俨默然。

答案是八年。

魏高祖太武帝元熙在位期间,大魏完成北方统一,消灭南方除陈以外的割据政权。这是自一百多年的混战以来,统一的曙光第一次在中原大地显露。然而好景不长,元熙驾崩后,国内各方势力斗争,昔年被元熙攻灭故国的亡国宗室纷纷反叛复国,王朝再次分崩离析。

高怀瑜与重臣持遗诏辅佐新帝元鸿,勉强维持八年,高怀瑜薨逝。

那一日玉京依然飘着雪,高怀瑜把血都呕干了,小皇帝听说他病情恶化,急得去府上看他,亲眼看着他离开人世。

五年后,都城玉京陷落,静和帝元鸿投湖自尽。

*

作者有话要说:

刚死丈夫的寡妇穿丧服带着儿子大闹灵堂(不是)

第2章 朕又活了!

元熙梦见很多事,零零碎碎的,有些很正常,有些很离奇。

他梦见自己出兵伐燕,一鼓作气灭了燕国。又梦见自己死了。燕国的那堆宗室还一个个都跳出来反了,都不让他死得安稳点,他死之前都还在担心前线战况。

还有他死后,大魏瞬间分崩离析€€€€这也算在他意料之中,他做得确实还不够,神州大地分裂成那么多个国家,他将之一一击败,也只是强行把碎了一地的瓷片拼起来而已,他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将它们重新粘合,恢复原貌。

还有……有些很奇怪的东西,比如他灭燕之后看上了燕国的小皇子,把人家纳入后宫。

而后他感觉胸口堵得慌,直接就气醒了。

睁开眼,看到的是金色纱帐。

这纱帐料子极好,有光一照,表面便如同水中波光流动,是他寝宫里的布置……

元熙猛地坐起身来。

这并不是梦里。

毕竟是一代开国之君,心态非是常人能比,不过恍惚了一会儿,就已经接受了这诡异情形。

自己要么还没死,什么驾崩只是一场梦,要么就是真死了,这地已经不是真正的人间了。

他定了定神,开口唤道:“来人!”

许是睡了太久,声音有点嘶哑,开口时很难受,声音也就有些中气不足,不怎么大,估计没人听得到。

元熙叹口气,起身往外走去。

他习惯就寝时让宫人都退到殿外,只在门口守着,内里不留人。人刚走出几重帘帐,门口的中年人就迎过来:“陛下,您起了。”

“嗯。”元熙淡淡应了一声,余光一瞥,将他看了个清清楚楚。是宦官韩尽忠,人还是那个人,不过比记忆中要年轻许多。

韩尽忠道:“方才庆丰宫那边来报,侍君高珩已经醒了,无性命之忧。”

侍君?元熙眉头一皱。

他自然记得高珩是谁,那是燕国皇帝高玮的弟弟,高怀瑜的堂弟。当年就是他的生母胡太后怂恿皇帝重臣一起迫害高怀瑜这位堂兄,逼得高怀瑜逃亡到魏国。他灭燕国后,看在高怀瑜的面子上给燕国宗室优待,后来还外派高珩去做刺史,结果自己病倒后,高珩第一个起兵叛变,他就是在去前线路上崩逝的。

看样子现在自己已经灭了燕国,燕国宗室也被押往京城了。可是……庆丰宫是后宫妃嫔的居所!什么叫庆丰宫来报?那是什么意思?

侍君是公主侧室,有些好南风的勋贵养了男宠也如此称呼,难道……

韩公公看他皱眉,忙解释道:“高侍君昨日是服毒自尽,那毒药就藏在侍君贴身衣物中。侍君试图撞柱自尽后一直不肯让人近身,宫人们也不敢强行靠近,故而未能发现。好在这毒药毒性虽烈,却发现得及时,太医署昨夜来了十几个太医,忙了一晚上,总算给高小郎君保下一条命。”

元熙:“……”

他怎么会让一个男人,而且还是敌国的宗室,住进后宫?

梦里那些诡异的画面瞬间涌入脑海,封高珩为侍君,让高珩住进庆丰宫……他可不记得他真的干过这种事,为什么都成真了。

元熙脑子混乱得不行,自己驾崩前的那些记忆和梦境里发生的事在他脑海里撞来撞去,根本分不清。

努力让自己清醒了会儿,元熙道:“他现在如何了?”

韩尽忠道:“小郎君情况不是太好……外伤不重,但余毒未清,加上心绪郁结,太医说最好静养。不然恐怕还是撑不过去……”

这意思,还不好把人直接赶出去了?元熙嘴角一抽,道:“何时能痊愈?”

好了赶紧滚出宫去,天天跟一个将来反叛自己的人住在皇宫里,想想都膈应。

韩尽忠面有难色,有些尴尬地道:“至少也得半月……高侍君应当无法伺候陛下,陛下最好也莫要与高侍君太过亲密,免得高侍君又一时糊涂……”

元熙忍不住冷笑两声,高珩还真的成了后宫妃嫔了?

揉了揉钝痛的额头,元熙轻轻吐口气,道:“让太医署好生照看着。”

元熙拂袖转身,回到寝殿,开始沉思。

在醒来之前那个很长的梦里,他被迫看了一场又荒唐又恶心的闹剧。

梦中大魏皇帝元熙攻灭燕国,接收燕国宗室。燕国宗室被送到都城玉京,跪在太极殿前听候发落。

燕国三皇子高珩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当众行刺,被近卫拿下。行刺不成他便要以死明志,当然也没能死成。

而后元熙因他的刺杀行为恼怒至极,看他貌美又生了羞辱之心,便把他纳入后宫,封为侍君。燕国亡国皇子沦为大魏皇帝的男宠。

元熙当时就觉莫名其妙,这绝对不会是他能干出来的事,若真要有人敢行刺,他必定当时就让人杀了他!就算高珩身份特殊,为了显示自己宽仁,他也不会完全不追究,更不会把高珩收进后宫当男宠。

正愁没理由砍了这群包藏祸心的亡国宗室。当年就是不够狠,反而优待,才让他们有了趁自己病重反叛的机会!

还是要冷静一些……现在还不是时候,不是不可以杀人,只是得有足够的理由,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好处。

行刺毕竟只是高珩一人之事,以此为由诛杀高氏足够了,但旧燕勋贵和百姓会如何看?还有那些还未完全屈从的势力,打着给高氏报仇的旗号叛乱,又要不太平。

那个诡异的梦后面,是元熙当晚就去庆丰宫临幸高珩,结果高珩誓死不从,服毒自尽,太医署忙了一晚上才把人救回来。高珩渐渐好转,元熙又不断威胁逼迫,终于得逞,之后夜夜宿在庆丰宫。

高珩仍然试图刺杀,却每一次都被发现,然后恼羞成怒的元熙报复一样,更加疯狂地羞辱高珩。

而羞辱高珩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令他大开眼界,连他自己看了都直呼禽兽。

他对这梦震惊的同时,也有点心酸。

从前他每天与奏折为伴,不与奏折为伴的时候就是在打仗,忙得无心**,后宫一个人都没有。一代开国之君过成这样够惨了……那些奇奇怪怪的花样他真的不会玩!

他真的对高珩没兴趣,也不想一天到晚过去睡一个将来要在南方掀起叛乱的暴徒。

现在这情况,就是骑虎难下……但凡早一日,也不会这样让他难堪!

他醒来之前,这个皇帝把高珩接进宫封了侍君,还去临幸高珩,逼得高珩服毒自尽……现在把人丢出宫去自己也要顶着强纳燕国皇子的帽子。

得想个办法圆过去……元熙下定决心,唤来韩尽忠,外面的韩公公小跑进来,恭恭敬敬地道:“陛下,您有何吩咐?”

元熙道:“去庆丰宫。”

“摆驾庆丰宫€€€€”

……

元熙十六岁随父魏国公元裕起兵,为了名正言顺,元家拥立前朝宗室的一个小倒霉鬼为帝,而后才接受禅让改国号大魏。

如今元熙依然尚未婚娶,后宫之中是没有任何妃嫔的。那位小皇帝禅让之后得封国公,既然已经不是皇帝,自然不住在皇宫之内,他的后妃们也跟着出宫了。

也就元熙父亲这位太上皇还有几个妾室,如今是太妃太嫔,占去两宫。

为了节省开支,皇宫中许多宫殿都被元熙下令暂且封锁不用,庆丰宫都是封高珩为侍君后才重新洒扫打理的。韩尽忠办事利索,不过一天,就让这封锁许久的宫殿焕然一新。

庆丰宫内部布置得奢华雅致,显然费了不少心思。元熙这个此前完全对男女之事没兴趣的人突然要一个美少年进后宫,说明这个美少年是特别的,别人会有意讨好也不奇怪。

此时高珩呆呆坐在镜前,脸色有些苍白。

一直有传言说,燕国皇室出美人。而高珩是美人中的美人,年纪不过十四,容貌便惊艳天下。他的面庞如今苍白无比,额头被绷带缠住,那是昨日他行刺失败后自尽未遂留下的伤疤。他一心求死,可这里的人总能及时发现,他死不了,连昨晚服毒自尽,都被太医救了回来。

只求一死,却无法如愿。还要被迫成为灭国仇人的禁脔,他岂能甘心?

镜中清楚地映出他那张稚气未脱却已艳丽无比的面容,这样的容貌,一颦一笑足以勾人心魄,可他自己看着,却只有厌恶。

如果不是这张脸,行刺失败之时,他就该被元熙处死了,如果真是那样就好了。可偏偏他生了这样一张脸……

他紧咬牙关,因为悲愤而身体微微颤抖。

“陛下驾到€€€€”

天子轿辇停在庆丰宫外,元熙面无表情地起身,往宫内走去。

庆丰宫的宫女内侍跪了一地,他懒得管别的,径直走到内殿,便看见高珩这个孤傲柔弱美少年跟块木头似的坐在那里。

元熙根本不想见他,自然也懒得跟他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高珩才从听到那声“陛下驾到”后的恍惚中回过神来。他慢慢地抬起眼,对上了元熙的目光。

元熙的眼神冷漠至极,还暗含着几分轻蔑不屑,完全就是一副胜利者高高在上的姿态。

在高珩眼中,他是在看一个战利品,一个玩物,自己从前是皇室贵胄,从此后却可以任他随意践踏。

高珩抿了抿唇,忽然动手,抓起案上的花瓶疯狂朝元熙砸去。

*

作者有话要说:

虚假的主角受:刚烈柔弱小白花,所有男人都爱他。

真正的主角受:渣攻。

第3章 朕……就是喜欢你这样的烈性子?

元熙自幼习武,十几岁就混迹军中,身手敏捷,力量强劲,岂会中招?他不过眼神微动,轻轻一探手就抓住高珩手腕,略一用力,拿花瓶就直直坠落,碎成了无数片。

又行刺天子?元熙笑了笑,对高珩的表现很是满意。

此时的元熙本应在躲过刺杀后邪邪一笑,挑起高珩下巴问:“你就那么想让朕死?还是说……你很想死?”

高珩冷傲的眉眼之间会露出一丝悲凉,他将惨然低笑,而后捡起碎瓷片要自尽,却被元熙制住。元熙决定给这只不听话的小宠物一点颜色看看,非常粗暴地占有了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