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花看着儿子,满脸疼惜:“之前让你下田是没法子,那脱粒机和肥料都只有你懂,如今这么多人来帮忙,还叫你下田淌一身泥做什么?你以后可是要当秀才老爷的,不必做这些事。”
其余人也纷纷附和刘桂花的话,宁成安笑着拍了拍云哥儿的肩膀,劝道:“三弟,你已经出主意给咱们的庄稼增加产量了,剩余的这些力气活,便让我和大哥来做吧!要是啥事儿都指着你,那咱们心里头也过不去。”
宁成福不善言辞,听了宁成安的话也直点头,憨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三弟,你就好好在家里看书吧!”
见大家态度坚决,人手也确实够了,云哥儿便依了他们的。
宁家人都知道他心疼媳妇儿,若是让宁乘风做啥活,云哥儿估计得抢着做,便也不许宁乘风下田了,只让他帮云哥儿打打下手,在家做饭。
刘素芳怀着孩子,自然不能下田。刘桂花怕王英心里不平衡,便让她和自己一起,只负责给稻子脱粒,其余的力气活都留给男人们去做。
宁成安也笑着看向自己媳妇儿:“你就跟娘一起打谷子吧,要是累了就歇会儿,别硬撑着,咱们这次人多,耽误不了事儿。”
王英睨了他一眼,嗔道:“我还能傻到把自己累着?”虽是这么说,王英也能感受到宁成安在体贴她,心里有些甜蜜。
------
到了收稻子那日,宁家人又是早早地起来了。宁老汉父子三人吃了早饭便出发了,刘桂花和王英不着急,等宁老汉他们割了一茬稻子再过去也不迟。
今日来帮忙的村里人有六个,大家不肯收钱,刘桂花便说割稻子那日请他们来家里吃饭。
夏收非常辛苦,云哥儿想慰劳一下大家,一早便忙活起来了,宁乘风和岳茗还有刘素芳都去给他帮忙了。
刘桂花和王英去田里的时候便带上了他们做的蜂蜜薄荷水,还有普通的粗茶和凉开水,各一大壶。刘桂花赶着驴车,一到了田边,便吆喝着让宁老汉父子来将脱粒机和茶水搬下去。
来帮忙的人刚忙活了半个时辰,便喝上了清甜的茶水,很是惊喜,蜂蜜可贵了呢,这刘桂花一家竟如此大方!
有位长得十分壮实的婶子对着刘桂花夸道:“桂花,你们家的人这心思可真巧,竟然还能想到用蜂蜜和薄荷叶子来煮茶,你别说,这滋味还真不错,既清凉又甜丝丝的!”
另一位高大的中年汉子憨笑着接过话茬,“大全家的,你们家也太客气了,不过帮忙割下稻子,竟还买蜂蜜招待我们,咱这些粗人哪用得着喝这么金贵的东西啊!”
不等刘桂花回话,宁老汉便插嘴道:“嘿,你们还客气啥!这蜂蜜水我家茗哥儿爱喝,我家三小子见他媳妇儿讨厌,买了许多放在家里,你们不喝他也得买,都随便喝!”
刘桂花笑着朗声道:“大家放着家里的活计过来帮忙,我这心里感激着呢!几杯茶水也不值当什么,我们家云哥儿就讨厌研究这些吃食,你们讨厌他便难过,中午他下厨,大家都多吃点儿!”
来帮忙的人听了刘桂花这话,心里都十分舒坦。这刘桂花就是会说话,人也厚道,发了财也没有看不起他们这些粗人,愿意领他们的情,难怪她儿子一个比一个出息。
宁成福和宁成安带着另外两个帮忙的汉子在另一块田里,也是一边闲聊,一边割稻子。
大家唠嗑也没停下手里的活儿,一个个见着这饱满的稻穗便欢喜,镰刀挥得风风火火的,很有劲头。
宁成福运了两趟稻谷回去,再回到田里时便到了午时末,家里午饭已经做好了,宁成福和刘桂花他们招呼大家去家里吃饭。
虽然家里人都让他在家里温书,但云哥儿还是有些过意不去。见宁成福运了稻谷过来,他便拿了钉耙来晒谷子。
宁乘风从厨房进去,见他在忙活,想过来帮忙,云哥儿急忙阻止道:“茗宝你别来,灰特别大,等会儿沾到你身上,你该痒了。”
去年秋收时,宁乘风用谷风机给稻子除杂,身上落了些灰,起了一大片疹子。云哥儿哪里肯让他再做这活计。
见他都快急眼了,宁乘风便也没过去了。
康康过来帮忙时云哥儿倒没拦着,小男孩儿不能养得太娇贵,糙一点儿正合适。小时候便要让他有分担家务的意识,要是像原身一样,养成个只顾自己,不管家里人死活的性子就完了。
云哥儿刚把最后一筐谷子摊好,刘桂花他们便回来了。
来帮忙的几人见了云哥儿面上都带了些敬意,有的亲热的上前夸赞他,也有的不大好意思跟他搭话,只感激地看着他。云哥儿想的法子让他们的庄稼增产了那么多,大家心里都很钦佩他。
云哥儿一个一个地跟人打了招呼,又笑着让他们不必客气,赶紧去吃饭,众人这才往吃饭的屋子走。
宁家有专门的饭厅,今日人多,不得不分了两桌。
云哥儿这些日子厨艺又有了些长进,今日他张罗了八道菜,四荤四素,每样都是两大碗,两张桌子是一样的菜色,都摆得满满的,看起来十分有排场。
众人免不得又是一顿赞叹。
儿子们都太有出息了,刘桂花这些日子都被夸得麻木了,只冷漠地招呼众人落座吃饭。
宁家特意收拾了两间客房进去,给帮忙的人吃完饭休息一会儿。
村里人以前到了收稻子的时候,一整日都泡在田里,吃饭都是在田埂上吃的,哪里享受过这种待遇。
不仅有甘甜的茶水,还有丰盛的饭食,大鱼大肉都有,味道也好极了,吃完竟然还准备了屋子给他们休息。下午割完稻子,又请他们吃了一顿饭,临走时还一人送了一包红糖和几个鸡蛋。
几个帮忙的人都受宠若惊,当日回去便把这事儿跟家里人说了。村子里没啥秘密,他们享受的待遇第二日便被宣扬了出去,引得村里人啧啧称奇,有些原本没打算过去帮忙的人,都想找刘桂花自荐了,能吃上一顿肉也好啊!
还真有那脸皮厚的人为了一顿饭找上刘桂花了,自然是被她拒绝了。来帮忙的人手已经足够了,他们不到三日便收完了所有的稻子,还都处理干净了。
云哥儿家里的水田都用了紫云英和农家肥,这次产量跟去年相比,直接翻了个倍。
稻子全都入仓后,宁老汉怔怔地捧着一把谷子,看着堆满粮食的粮仓,一时百感交集,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要是这肥田的法子早些年能用上,村里当年也不至于饿死那么多人啊!
不仅是宁老汉,还有许多庄稼汉子对着自家收回来的稻谷,笑着笑着便嚎啕大哭起来。
庄稼人太苦了,外头粮食卖得那么贵,他们这些种庄稼的,却还是吃不起饭。过去的许多年,他们一年到头扎在田里,到了冬日,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人被冻死,被饿死!庄稼人的命不值钱啊!
好在这两年情况好了些,去年跟着云哥儿卖平菇后,大家的条件都改善了许多,怎么也不至于饿死了,不过过去的经历他们实在怕了。
所以这次水稻大丰收,村里人都急着把稻子收回去,生怕收晚了影响收成。宁家村都用上了脱粒机,再加上村里人一个个都在兴头上,收完稻子的时间比去年快了许多。收完稻子后,村里人开始互相打听起各家的稻子产量。
跟云哥儿家里一样,紫云英和农家肥都用上了的,这次水稻的产量大部分比去年多了六到九成,少数跟宁家一样,直接翻了个倍。
那些只用了农家肥的田地,也增加了三到五成的产量。
等全村的稻谷都处理好之后,村长又带着大家去交田税了,这次宁家村的人都喜气洋洋的,再没有愁眉苦脸担心交完田税,留不下多少粮食的人了。
交完田税,拿着卖粮的银子回来,村里人见了面都是笑嘻嘻的。见了云哥儿一家人,那更是殷切冷漠了。
交完粮食的第二天,宁老汉一大早出去想遛弯,打开门便见到一堆人拿着东西站在门口,笑呵呵地看向他。大家也不与他多说,把手里头的东西往地上一放便跑了。
第60章 夏收2
村里人动作十分迅速,宁老汉还没来得及反应,人已经跑光了。
宁老汉唤了刘桂花进去,两人清点了一下大家送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肉、蔬菜、鸡蛋这些,用竹篮子装着,摆得整整齐齐的。除此之外,竟还有几罐蜂蜜!
宁老汉和刘桂花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触动。这些东西对于一文钱掰成两半花的村里人来说,已经十分贵重了。两人知道这些都是为了答谢云哥儿送的。
李桂花看着这些东西,心里有些快慰。她儿子云哥儿为了农家肥费了许多心思,村里人能念着他的好,也不枉费他一个读书人隔三差五的去教他们沤制肥料。
云哥儿很快也被叫了出去,他拿起一罐子蜂蜜看了看,有些感慨。
其实当初教村里人做农家肥和绿肥,他并没有指望他们的回报。当时他才来这个世界几个月,虽然同情村里人生活贫苦,这份同情却并没有多么深刻,只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悲天悯人。
云哥儿并不是这里的人,他与这个世界的羁绊全靠宁乘风维系着,后来也对宁家人有了些感情,但与村里人始终隔了一层,并没有什么同乡之情。
他的悲天悯人,被怜悯的对象不是某些具体的人,而是庄稼人这个身份。他同情所有辛苦劳作,却依然吃不起饭的庄稼人。
因为享受过现代平等而自由的氛围,接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他为这些没有地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感到不平,想要不计回报地为他们做点儿什么。
但不得不说,有回应的付出,让人欣慰。村里人知恩图报,每次过来帮宁家干活,见到他时目光流露出的友善,都让他对这个世界的归属感越来越深了。
刘桂花已经在收拾村里人送过来的东西了,宁乘风也过去帮忙了。
云哥儿笑着对宁乘风道:“这些肉和菜家里也吃不完,刚好你们做饭食生意能用上。”
刘桂花也道:“是啊!这些都是村里人的一片心意,既然收下了,你们便随意拿去用。这篮子菜一看就是你王婶子送的,我平日里找她收菜,她也是这样,打理得干干净净了才给咱们送过来。”
刘桂花说完,又让宁老汉好好回忆下,今日来了哪些人,分别送了什么东西。人家的心意,得记在心里。
那些人走得那么快,宁老汉哪能记得清楚,只勉强能回忆起送东西的人,送的啥东西却是对应不上了。不过这也难不倒刘桂花,她找王婶子一问,便和宁老汉说的那些人对应上了。
刘桂花特意把这事儿跟家里人都说了,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
宁家村的夏收刚结束没几天,村长便过来找云哥儿了。
这次粮食大丰收,村里有些人自己不愁饿肚子了,又惦记起家里的亲戚来,悄悄地跟他们分享了云哥儿的肥田法子,结果没几日这肥田法子就在附近几个村里传遍了。
那些人见事情发展成这样,又心虚了,怕没经过云哥儿的同意,将他的法子告诉别人,会惹他不快。
宁家人,尤其是云哥儿,如今在村里地位可高了,大家都不想得罪他。那几人越想越慌,便找了村长来说情。
村长心里也有些忐忑,当初是他劝云哥儿带着村里人一起沤制肥料的,结果那些人得了好处,却没管住嘴,竟将云哥儿的法子告诉了外村人。
但肥料的事儿是他牵头的,他不能不管,只得硬着头皮来找云哥儿。
来之前村长都想好了,这事儿是他和村里人理亏,他也没脸摆啥长辈的架子了,只能腆着老脸跟云哥儿赔罪了。
没想到他把事情跟云哥儿说了后,云哥儿不仅一点儿都没生气,还有点儿难过。
“我原本就打算把这肥田法子推广出去的,他们这样倒省了我的事儿了,并没有什么不妥的,您不必挂心。”
村长很是诧异。之前云哥儿沤制肥料时,只邀请了几个关系好的人家,他还以为云哥儿不想和别人分享这法子呢!而且那肥田法子那么厉害,应当很值钱,云哥儿他家里不缺做生意的人,怎么没想着用那法子赚些钱呢?
村长没忍住,把心里的疑虑跟云哥儿说了。
云哥儿哑然失笑。
“最初只邀了几户人家和我一起制作肥料,是因为第一次沤制,对肥料的效果无法保证,怕做得不好,让大家白忙一场。如今既证实了肥料的效果不错,那自然可以将这个法子宣扬出去了。能为大家做一点儿贡献,也算我的书没有白读。要赚钱还有别的法子,咱们老百姓就指着地里这点儿庄稼过活了,我不想拿这个赚钱。”
云哥儿说的是真心话。他家里也是农村的,当初之所以选择农学专业,也是看到了父母和同村人的辛苦,想着多学点儿东西,为他们做一点儿什么。尽管父母并不理解,但云哥儿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若是刚穿过来,家里穷得吃不饱饭的那会儿,能用这个法子赚钱,他是不会考虑这么多的,但宁家现在不怎么缺钱了,他也就没必要再用这个赚钱了,就用自己所学回馈一下社会吧!
云哥儿原打算先在宁家村试验一下,如果效果好,等他考了秀才,有了点儿话语权,便去找县令推广这法子,让县里的百姓日子能好过一点儿。所以他是真的不介意村里人把这事儿宣扬出去。
村长回来后,云哥儿又跟刘桂花他们说了这事儿。
他表哥刘山曾在秋收前说要和他弟弟一起来宁家帮忙割稻子,被刘桂花拒绝了。家里收稻子的人手已经足够了,何必让刘山放下平菇生意来帮忙?两个村子还有点儿距离,跑这趟既耽误赚钱又得在路上浪费时间,实在不划算。
虽没让他们来,但他们有这份心意,刘桂花还是记在心里的。云哥儿一说可以把肥田的法子告诉亲戚们,她便和宁老汉走了一趟,把这法子教给了刘山。刘素芳和王英的娘家,自然也没落下。
除此之外,宁家还有些远方亲戚,他们没被云哥儿通知到,但在别处得知了肥田的事儿,也着急忙慌地跑到宁家来跟云哥儿请教了。就怕在外头听到的法子有偏差,还是亲自过来问问才放心。
------
早稻收割后,晚稻又要插秧了。
这次来帮忙的人中多了一些外村人,那些外村人都很积极,还提前跟刘桂花打了招呼,说会自己带干粮,不用宁家准备饭菜。他们态度很是坚决,说准备了他们也不会吃的。
宁家人真是哭笑不得,但也很为这群朴实的农人感动。
宁家村的人见外村的人这么殷勤,一时很有危机感,村长也顺势敲打了村里人:平日里要对云哥儿他们家的人客气点儿,尤其是不要惹宁乘风。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都去搭把手,别舍不得出力。
若是把他们惹得不难过,搬到别的村里去了,那些做平菇生意,还有给宁成福兄弟两干活、卖菜给云哥儿赚点儿零花钱的人,都会少一笔收入。
村长的话大家都十分重视,不敢掉以轻心。
宁家村因为有了云哥儿他们的提点,村里人日子好过了许多,再也不是别人眼里的破落穷村了。如今都快要把附近最富裕的刘家村甩到身后了,村里那些尚未婚配的小年轻也都抢手了起来。
尤其是跟宁家关系好的那几家,如今想跟他们的结亲的外村人已经在排队了。
外人都这么抢手,更别说宁家的独哥儿宁云了。去年就有不少人家巴望着他了,但刘桂花推说今年再说,好不容易到了今年,云哥儿却做起了自己的小买卖,说想再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