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6章

明远却不甚在意,笑着说:“也没有必要马上就做出‘活字’来。”

他随手那过一本印好的书册,翻开某一页,指着插页中一幅“牡丹富贵”的花样,说:“你们可以想想,这样一幅复杂的纹样,不用反复雕刻,而是让它反复使用。”

一听说能节省这么大的工作量,工匠们的思路顿时打开了。

“是不是把这一叶纹样固定在板上?”

“或者我们制版的时候,可以留下一片空白,想办法把这一块纹样嵌进去,再拿出来……这不是有点‘活字’那意思了?”

明远不再管他们讨论,只是布置了任务,自己则带着向华,慢悠悠地从西市逛回家中。

明家人和舅舅们都还不知道明远在外面待了这一整天,已经又花出去四千多贯。

明远将他的主意与舒承允和舒承厚两位一说,两位舅舅都拍腿赞好。

“这个主意好!万一我们当地的小吏想要借机牟利,胡乱解释朝廷的新法,我们就拿这个给他看,就说是府城的官员说的。”

明远想:这确实是一个能够约束当地官吏的好办法,如果能由乡里有名望的重要人物出面就更好了。

然后他便向两位舅舅请教,乡里百姓有多少识字的,受教育程度如何,如何讲解“青苗贷”能够让他们听懂。

两位舅舅听见了,望向明远的眼神越发不同。

“远哥,横渠门下的弟子果然想得周全。”

“横渠镇因为先生的缘故,文风较盛,眉县也大致如此。但其它地方未必是这样。”

“这宣传‘青苗法’的文字言辞,必须简单易懂,千万不能像是衙门里打的那些官腔,文绉绉的。”

“……”

明远想了又想,又与舅舅们商议一番,最终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编出一套顺口溜出来,用最简单易懂的言语,讲清楚“青苗贷”的本质,同时也向百姓们说清借贷的利弊和几个容易“被坑”的地方。

另一条腿则是要借助他的老师张载。横渠门下弟子遍布关西,很多学生像吕大忠、吕大钧,甚至是种建中,都是曾经拜在张载门下,但现在分散在陕西各处做官或是任职的。

明远可以通过张载的这一层关系,将代为向百姓们宣传“青苗法”的事拜托给他那些师兄们。

当晚,明远与两位舅舅商量了一夜,编了一首关于青苗贷的顺口溜。他又另外准备了一套描述青苗贷借贷方法的文字,请薛绍彭找了关系,递进衙门里,确认了一番。

第二天,明远先去文庙。在那里,他得到张载的首肯,可以由吕大临代为联络陕西各地的师兄,代为向当地百姓讲解“青苗法”。

从文庙出来,他又跑去刻印坊。

刚进刻印坊,明远就发现作坊里的工匠们此刻正相互看着,你拍拍我的肩,我捶你一拳,嘿嘿傻笑。

“这是怎么了?”明远很惊讶。

工匠们指指他们面前的一片印版。

只见那是一片带有边框的铁板,铁板上覆着一层不知什么材料制成的粘稠药剂。

一名工匠将几块小型木雕版放在铁板上,像是拼七巧板一样,用大大小小的木雕版将整个版面填满,然后用一块平板将各块雕版的表面用力压平。

这样的“组合型”雕版就已经上色印刷了,只是每印一次,都需要人工再将版面重新压压平。

这种组合型雕版的好处是,其中某几块雕版可以任意更换,而其它的花边、纹饰等装饰性内容却完全不用改变。

如此一来,工匠们便不再需要反复雕刻某些装饰性的纹样,可以专注雕刻一些需要时时更换的文字,这样工作起来就快得多了。

这已经有点“活字”印刷的雏形了。

这些工匠们能够发明出“类似”毕€€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并不出奇。和他们一样,毕€€也是一位雕版刻印坊的制版工匠。而这些工匠,有明远帮他们捅破活字印刷的这一层“窗户纸”,自然也能有所突破。

一时间新的刻印方法已经形成€€€€

工匠们用几枚经典款的装饰纹样拼出印刷品的大体格局,其中需要填入内容的位置则先空着,等需要印刷时再现刻。

这虽然还不是“活字印刷术”,但至少已经算是个“灵活”印刷术了。

明远开心地一拍双手:“这样一来,城里的商户们要印‘小广告’可就容易得多了。”

毕€€虽然在北宋时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这种印刷方法在两宋都一直没能传播开。

究其缘由,明远认为,或许是两宋的刻印坊主要致力于印制书籍、佛经之类,准备期相对较长,可以花很多时间制作和校对他们需要的雕版。但如果刻印坊成天承印各种各样的小广告,甚至是承印每天出版的报纸€€€€打工人需要天天加班,恐怕他们都不会觉得雕版是个很好的法子。

明远在这边回顾他所知道的“历史”,那边工匠们又讨论起用来做这些模块的材料,纷纷议论哪种木头更合适。

明远闻言会心一笑,招手叫来白管事,先拨了一笔“研发费用”给他,声明工匠们可以任意实验各种材料各种方法,让他们可劲尝试。

“没准不用再等个几百年,现在这个时代,就可以把金属活字造出来了呢!”

明远美滋滋地想。

不用说,他这次花钱,回报颇为丰厚,又得了一笔颇为可观的“蝴蝶值”,估计可以弥补最近对道具卡的旺盛需求。

只是明远不知道,就在他在西市刻印坊里和工匠们谈话的时候,被认为和他“没什么关系”的“砸缸者”司马光,正一身便服在外面的坊市里闲逛……

*

司马光来到京兆府一月有余,将长安城里里外外转了个遍。

在这期间内,他没少跑东市西市体察民情,同时也时时关注着京兆府百姓对朝廷新政的看法。

这天他邀上了刚刚从延州返回长安城的陕西路转运使李参,随意在长安城里走动。

“清臣,”司马光熟络地称呼李参的表字,“听闻朝中推行的‘青苗法’乃是清臣兄在陕西路的首创?”

李参点点头:“确实……”

朝中新党将“青苗法”当做变法的重中之重推出,李参也觉得出乎意料。

“‘常平新法’①,我在淮南京西和陕西路都推行过,但当时都是为了救急……”

司马光马上就接话:“只是为了救急,而不是当做常法来日日施行的?”

李参知道司马光和朝堂上的“新党”们不对付,此刻不大情愿地“嗯”了一声。

司马光马上接话,开始滔滔不绝地议论“青苗法”的种种不妥之处。谁知他刚开口没多久,突然一个十来岁的厮儿跑来,朝司马光手里塞了一张纸,同时嚷了一嗓子:“西市新开名店,开业当天酬宾不限量,欢迎品尝啊!”

司马光好不容易组织的长篇大论被打断了。

偏偏那厮儿朝他手中塞了纸,转身就跑,让他连吹胡瞪眼的机会都没有。

李参却对此饶有兴致,笑着说:“也就这两天,长安城里散发这‘仿单’②的挺多啊。我听说还有人叫它‘小广告’。”

司马光将手中的“仿单”展开来看,只见上面印着一行大字“张氏白玉豆腐”,下面则是小字“新店开业酬宾大量供应另有扑卖③”。

司马光盯着这张小广告说不出话来。

“一间豆腐坊……一间豆腐坊,竟这么大手笔,能印制仿单招揽生意吗?”

司马光百思不得其解,豆腐坊乃是利润最薄的行业,哪里能有这钱去刻印坊专门印制这些?

另外,他对这酬宾的手段也很有疑问。

“扑卖还好说,大量供应算什么酬宾……”

司马光在京兆府的时间没有李参久,李参顿时哈哈大笑,说:“原来张家白玉豆腐啊,那是……大量供应便是酬宾了。”

张家豆腐坊的“白玉豆腐”一向是限量供应,去稍晚便买不到。新店开业时多供应一些,让人人都能买到……那还真的算是酬宾了。

司马光听李参说起张家豆腐坊的种种传奇,忍不住连连咋舌:“原本想着陕西乡民淳朴,于货殖一道上并不精通,但现在看来,却并不比汴京、苏杭一带略逊……”

两人正走走说说,突然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奔来,又往司马光手中塞了一张“小广告”。

李参笑道:“不知这‘仿单’上又写了什么新鲜生意。”

在汴京那里,“仿单”单指夹在商家出售的商品一起送出的小传单。这少年单单将这一张纸送出来,李参只管依着汴京的规矩把它叫做“仿单”。

谁知司马光却呆在原地,眼光凝滞,一动不动。

李参正好奇,要凑过头去看司马光手中那一张印满字迹的纸张,却听刚才那名散发小广告的少年大声说:“官府新推‘青苗贷’,虽名‘青苗’,却是寻常人家都能贷的,年利两分,比私人高利贷便宜不少,如果确定有能力偿还,不妨借上一借……”

李参震动:“这……这难道是京兆府派人印的……”

但若是京兆府派人做的,他身为陕西路转运使,又怎么会不知道?

只听那少年冲他们二人继续补充一句:“这上头写的是‘青苗贷’的详情,是‘官方’的标准说法,若是不识字,就去找个识字的先生,听他们详说一遍,再去问官府也不迟。”

李参和司马光都算是高官显宦了,司马光当年还是个二十岁就高中进士的“才子”,被一个市井小儿当街说起“若不识字”怎样怎样,都不知该如何应对。

他们又相互看了一眼。

司马光连忙将手中的小广告递给李参:“清臣兄请看。”

李参接过小广告,一目十行地飞快看下去,瞬间看完,点着头说:“说的确实是今次‘青苗新法’的内容,一字不差。”

司马光不由得失神:“如此说来,是有人在帮助王介甫在陕西民间乡里大力推行这‘青苗贷’了。”

李参纳闷:“没听说啊……”

司马光却哼了一声,道:“在京兆府城里说‘青苗贷’,可这长安城里哪里来的‘青苗’?若是将这‘仿单’送去乡里,乡民们多半不识字,又如何听得懂这些?”

他话音刚落,远处童音清亮,一群孩童大声唱起了童谣:

“青苗贷,苗青青,春时贷,夏时清;急时借来换口粮,丰收还钱入府库,借贷犹需农事勤……”

司马光顿时哑口无言。

这童谣响起得太是时候,将司马光的质疑回击得无懈可击。

一旦这童谣在乡里传唱开来,乡民们便都明白了这“青苗贷”是什么。想必王安石的这一项新法,会在陕西一地推行得比较顺利。

李参却在一旁会心微笑:“不知是什么人在京兆府传播这‘仿单’与童谣,算是帮了官府一个大忙。”

司马光也觉得是,连忙把正在四处派送那青苗贷“仿单”的少年叫来,问他是谁命他派这些。

那少年声音清亮地回答:“自然是横渠先生门下。”

少年见司马光有些外地口音,顿时胸脯一挺,骄傲地说:“横渠先生是我们陕西的大儒,学问极好,先生说的就肯定是对的呀!”

“张横渠?”

一想到连张载这样的大儒,都有附庸新党之嫌,司马光的脸色瞬间沉下。

“看来,有必要去拜会一下这位名震关系的横渠先生了。”

*

翌日,明远一到文庙,便被吕大临急匆匆地叫到一边。

“远之,今天司马大学士来见先生,为的就是你前日拜托众师兄们向各地乡里解说的‘青苗法’。”

吕大临着急地搓着手,此前他也没有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青苗贷”,竟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引得司马十二亲自上门,要求与张载辩论。

“先生现在叫你过去。”

“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