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人沈兆提曾评价道:“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久停。”
可见,一只鹰虽微不足道,却关系到辽金的兴亡。
满族人以鹰用于狩猎,统治者则以鹰捕鹅雁,作为享乐消遣的手段。海东青的捕捉和驯服很不容易,民间常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说法。
将野性十足的海东青用捕鹰网捕获后,要拜谢“鹰神”格格的恩赐。
带回家放在熬鹰房将鹰上架,加上“脚绊”,几天几夜不让它睡觉,磨掉野性,叫“熬鹰”。再通过“过拳”、“跑绳”等环节,这时鹰就能听人的吆喝来到猎者的手臂上。
最后通过对鹰的“勒膘”,把肠油刮出,使鹰饥饿,但肌肉强健,便于捕获猎物。驯好的鹰就可以到山野之中“放鹰”了。架鹰者站在高处观望,让人用棒敲打树丛将野物轰出,俗称“赶仗”。
发现有猎物跑或飞出,鹰会立即尖叫着俯冲下去捕获住猎物,架鹰者要尽快赶到取下猎物,只给鹰吃点动物内脏,不可喂饱,所谓“鹰饱不拿兔”,就是这个道理。
除《清朝野史大观》外,《燕山丛录》、《辽史》等书还比较详细记录了辽国主纵鹰助猎的情景。次年早春,猎户们将鹰喂饱,除去铃铛和脚绊子,将鹰放回归大自然过春天和夏天,繁殖后代。
海东青抓着不容易,驯养更不容易,廉贝勒竟然送给康熙一对儿玉爪海东青。
在满族萨满教神谕中,唱赞鹰神有“遮雪盖地的金翅膀,怀抱两个银爪子,白天背着日头来,晚上驭着日头走”,是人世间光明与黑暗的支配者。
同时鹰神与雕神又是力量与威武的象征,雕神为最凶勐的宇宙大神。
康熙不是没有海东青,但是他的海东青里头,没有玉爪这么好的极品海东青。
“看来老八还是有点孝心的。”虽然喜欢玉爪的极品海东青,但是康熙不喜欢送海东青的人。
十七阿哥趁机上前道:“皇阿玛,八哥为了此事,可没少费心思,这是一对儿,将来能繁衍出来一大群!”
十七阿哥在京中没什么差事,能来这里是因为廉贝勒的举荐。
加上诚亲王故意跟雍亲王作对,本来这个差事,是五爷的,可是五爷也忙啊,七爷倒是想来,可诚亲王非得推荐十七。
加上诚亲王折腾起来也够让人烦心的,这不,十七皇子就来了。
这可是个美差,他就指着这次在皇阿玛跟前露脸,希望能得到一点关注,或者重用。
“你想的可挺好。”康熙淡淡的看了一眼十七皇子:“海东青呢?让朕看看。”
“哎!”十七皇子马上叫人将海东青呈上来。
十四爷摸着下巴:“爷怎么觉得,不对劲儿呢?”
不一会儿,一个用黑布罩着的大笼子,就被人推了进来。
第265章 毙鹰事件
有五六个奴仆照顾这两只海东青。
巨大的铁笼子,用黑布罩着,这个时候了,大家都围了上来,海东青啊,玉爪海东青,传说中的宝贝呢。
十四爷突然想起来了!
这黑布不能揭开!
想要阻拦,却来不及了。
黑布被掀开,里头两头海东青不假,可是并不神骏不说,还毛也乱了,精神头也没有,赤羽都掉了,蔫头耷拉脑的样子,简直是垂死之态。
玉爪海东青,要是这个样子,那可真是,名不副实。
康熙当时就暴怒了:“十七!”
十七皇子都吓的坐地上了:“皇阿玛,这、这……?”
刚才他跟皇阿玛吹嘘,说这对儿玉爪海东青如何如何,一路上他都精心照看,而且这次跟来的五六个奴仆,都是专门寻来的训鸟高手。
康熙阴沉着脸,看着眼前奄奄一息的玉爪海东青:“胤祀!”
十四知道康熙生气了,不顾康熙吓人的脸色,冲上前去,挡住了康熙的视线:“皇阿玛,消消气,消消气。”
同时,伸手捏着康熙的手,上次康熙就因为生气而身体麻了一半,这次十四更担心了。
那边,年羹尧赶紧让人将东西搬下去,这样半死不活的东西,放在万岁爷跟前,就是欺君之罪。
十七皇子傻愣愣了半天,才连滚带爬的冲到了康熙的眼前:“皇阿玛,儿臣、儿臣什么都不知道啊!”
比起十四关心康熙的身体,不停地给康熙顺气,揉捏胸口,顺下这口气,十七皇子只关心自己的清白。
他觉得自己真是倒霉啊!
本来这次的差事不是他的,是他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抢到了这份差事,结果一来就出事了。
“皇阿玛,皇阿玛!”十四爷看康熙阴沉着脸不说话,吓坏了:“您说句话,儿臣知道,您生气,但是您也要注意身体啊。”
康熙一脚踢开抱着他大腿哭嚎表白自己无辜的十七皇子:“朕没事,十四不用担心。”
“不行,皇阿玛,叫御医给您看看。”十四爷暗中给康熙撑腰,让他不要倒下去,手里头扣着康熙的手使劲儿的揉,康熙都没感觉。
上次就是这样。
十四是唯一一个,敢在这个时候,还跟康熙唱反调的人。
康熙怒瞪十四,却在十四清澈的眼神中,看到了紧张和在乎,看到了担忧和害怕。
他在害怕什么呢?
康熙一低头,发现十四都快把他的双手掐紫了,可是他一点都没感觉。
康熙想起了上次,也是他在暴怒的情况下,十四担心的看着他,在他周围护着,暗中扶着他。
“皇阿玛!”十四眼里头有些祈求,一如多年前,他没有变。
“朕……朕有些眼花,十四,扶着朕。”康熙绷直的身体,放松的倚靠在了十四的身上。
其他人也紧张的看着康熙。
“来人,吩咐下去,将所有送来的活物都检查一遍,那几个鹰奴好好审讯一下,都是什么来路?派人回京,廉贝勒胤€€、延寿溺职,停食俸。”康熙当场谕大学士:“朕右手病不能写字,用左手执笔批答奏折,期于不泄漏也。”
在场的人都跪了一地,只有十四没有,因为他要扶着康熙。
“散了吧!”康熙摆了摆手。
所有人一下子就都得了特赦一般,跑得飞快。
这个时候,在御前等于是坐在火山口上啊!
没走的是十四跟年羹尧。
十四看人走了,毫不犹豫的扶着康熙回到了屋里头,上了火炕,让御医赶紧来看看:“快,给万岁爷看看。”
御医赶紧号脉,脸色也不好看:“万岁爷怒大伤肝,还请万岁爷多多息怒,不管是什么事儿,终究是生气伤身体。”
“就是,皇阿玛,儿臣都说过的,生气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十四爷一边叫人给康熙泡菊花茶,一边给康熙顺气开解:“皇阿玛,不要动怒,为了那么一个玩意儿,生气不值得。”
“朕不生气。”康熙闭了闭眼睛:“朕的眼睛发花了,看不太清楚。”
十四爷一愣:“怎么会?”
“很早就这样了。”康熙知道现在瞒不住了,才开口说了清楚:“怎么治疗都无效。”
十四爷明白,这是老花眼。
人老了,身体机能每况愈下,再怎么保养也不行,何况康熙这人的工作量太大了,太费脑力,每日看的折子那么多,闲暇时还看书,几乎是“手不释卷”。
这能不老花眼吗!
看东西能不花么。
大概是康熙跟自己的儿子说了自己的最大的弱点,心情不好的康熙,有些害怕的道:“朕……看不清楚折子上的字,让人念给朕听,老八他肯定是知道了,才会送了朕一对垂死的玉爪海东青,笑话朕!”
十四爷这才明白过来,康熙刚才不是生气的没反应过来,而是心里害怕了,他怕被人知道,他老了,眼睛花了,看不清楚东西了。
所以康熙这是惊怒交加!
其他人一脸惶恐的样子,知道了这样的秘密,要么被灭口,要么……不敢往下想。
“原来是这样啊!”十四却是舒了口气:“您早说啊!不就是老花眼么?”
“嗯?”康熙抬头,看着他十四儿子。
“皇阿玛,很早就有眼镜这个东西了,您不知道吗?”十四爷哭笑不得:“您每日看那么多折子,还手不释卷,儿臣知道,您从小就是这样,这么长时间的费眼睛,能不老花眼吗?配上一副眼镜就是了,老花镜,怕什么?您呀!”
十四爷毫不在意,甚至是轻松愉快的样子,也感染了康熙。
“没多大问题?”康熙为此,纠结了好几年,越是想要遮掩这一缺陷,越是觉得眼睛不够用了。
所以这几年,康熙备受煎熬。
谁知道这事儿在十四儿子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是啊,您放心,你要是不爱用洋人的玩意儿,儿臣让玻璃窑那边给您单独烧制一下镜片,老花镜的镜片,单独给您配镜片,以后就不怕看不清楚字了。”十四笑的阳光灿烂:“您早说儿臣早给您烧制了,对了,朝中那些老臣们是不是都有这个毛病啊?”
“都有。”康熙抿嘴,不太高兴的道:“年纪大了嘛。”
“这眼睛啊,跟年纪没太大的关系,年轻人也有看书看坏了眼睛的,不是近视就是远视。”十四爷嘟嘟囔囔:“儿臣也觉得自己有点近视。”
“那你多做一些,除了给朕的,还有几个老臣也需要。”康熙立刻就道:“我们戴眼镜会不会很奇怪?”
“不会啊!”十四爷道:“眼睛不好使,戴个眼镜而已。”
其实我国在明朝中期就出现了眼镜,明代已有西方的眼镜经过西域或南洋传入我国。
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也。”这时的€€€€即最初的叫法。
虽然说,十四爷还不能逆天的将近视、远视的配镜弄出来,但是老花镜比较简单,技术并不难,十四爷觉得没多大问题,他连光学望远镜都弄出来简易版了,何况是一个老花镜了。
康熙像是去掉了心事似的,突然觉得心情好了很多:“十四啊,那你让人回去给朕多做一些。”
“好的皇阿玛。”十四脆生生的答应了。
平肝顺气的汤药端上来,康熙喝了,御医又给康熙针灸了一番,又给康熙号了号脉:“万岁爷的脉象平稳了下来,这是好事儿,万岁爷千万不能再动怒了。”
这么大惊大怒的,对身体可不好。
“就是,皇阿玛,今天要去打猎呢。”十四爷努力的活跃气氛:“要不,儿臣给您打千八百只的兔子,咱们吃个麻辣兔头吧,宫保兔丁什么的,全兔宴?”
“就知道吃,朕不想吃兔子。”康熙斜倚在炕上,让十四去自己想辙儿逗自己开心。
“要不,儿臣跟您一起去外面走走,采点野菜回来?”十四爷想了想:“或者去儿臣的菜棚子里看看,有什么想吃的?咱坐在大棚里吃,黄瓜吃一根丢一根砸人去。”
康熙微微一笑:“朕不想吃菜。”
“那咱们吃鱼?儿臣让人给您做个石锅鱼好不好?”十四爷突发奇想:“石头锅子煮的鱼,也挺好吃的。”
“也不太想吃鱼。”康熙现在很难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