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白衬衫的女人与他错身而过。
白天与黑夜的界限烙印在地上,橘色的光无限延长分割出黑白两个世界,津岛修治的小皮鞋踩在中间那道线上,含糊不清地说:“就当是我给你的报酬好了。”
[可丽饼的报酬,还有让我愉快的报酬。]他在心里补上了剩下的两句话。
狡兔结草,黄雀口衔白玉环
——是谓妖魔报恩。
第111章
上个周末我又收到了一封信。
信件代收点是老地方,印度咖喱屋的信箱,说是印度咖喱屋,熬咖喱所用的香料其实不是外国人常吃的那种,用老板的话来说,他进行了改良让它们(咖喱)更加符合日本人的口味。
我最喜欢的激辣咖喱不属于此行列,老板说吃得人很少,但我每次去都要吃。
老板语:真说的话,这应该是中华风味的咖喱吧,他们的香料能又辣又香。
“打扰了。”我拉开门,熟练地坐上吧台前的高凳,现在是上午10时30分,店才开门,几乎没有谁会这么早来吃咖喱,正值壮年的老板回头看我一眼说“等一下”。
一晚热腾腾的咖喱猪扒饭放在台面上,他随后又递上一封信。
“就这一封?”我问。
“没错。”老板说,“最近的信有点少。”
“他说他领养了一个孩子。”我伸出手,“有裁纸刀吗,老板。”
“早就准备好了。”说着递上一把刀。
我把刀尖挑入信封边缘,裁开,今天的信很短,只有薄薄一张纸,纸上写了寥寥几字。
“养了个孩子啊。”老板这里不禁烟,他自己就是个老烟枪,我说抽烟对身体不好,会让肺成对称的黑炭块,他却说人生只有几十年,不及时行乐就没有机会了。
我想店里生意还说得过去有一半是不禁烟令吸引过来的。
[但咖喱真的很好吃。]
“养了孩子的话人生就会变得很不一样。”老板说,“绝大部分时间都会花在孩子身上,自己的生活都被压缩了,因为得花时间教养孩子,还要挣钱为了养他们。”
“所以你没有孩子?”我问。
老板说:“我是不婚一族。”他又吐了个烟圈,“现在日本我这种人很多。”
“唔。”我说,“是这样吗?”
“是的。”
我把咖喱吃完了,用热毛巾擦干净手,开始读信。
/亲爱的O先生:(开头总是一一成不变的,我想)
最近因忙于教导那个孩子,连写信的时间好像都变少了,不,真要说的话也不是忙于教导,而是“思考如何教导他”,如你所见直到现在都没什么头绪。
他跟我想得不大一样,对我的态度也十分拘谨,总体说来像个不善言辞的人,我猜他不是没有话说,而是把那些都藏在心里。
这可能不是好事。
你说我应该怎么做?
你迷惑的D。/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再怎么被说成早熟,我也只是个14岁的青少年而已,以普世价值,我这岁数甚至能被称为孩子,教养八九岁的孩子(D曾说过他领养的孩子有那么大)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我思索一会儿还是决定求助于更有生活经验的人,我问老板:“小孩不愿意跟监护人说话怎么办?”
“很正常。”锅里的咖喱煮开了,浓稠的酱面上泛小气泡咕咚咕咚直响,窗户大开,抽油烟机在发挥作用,我却还能闻到咖喱香。
“我青年那会儿很讨厌跟父母说话,一回家就把门关上还要上锁。”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我没有父母,用更容易理解的词汇来描述,就是我是孤儿,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与父母的隔阂这些词汇都对我太遥远,老板知道这些事情,所以他对我的过去闭口不谈,从来不问,这是体贴成年人会做的事。
其实我的过去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不好的,孤儿院长人不错,我得以完成教育,至于现在做的工作则是得益于我敏锐的运动神经还有不那么强的异能力。
我虽然没有父母却也用工作养活自己,我不以此为耻,反因此而满足。
“如果想要孩子多说点话,就让他去交朋友,不愿意跟父母说的话都会跟朋友说。”老板讲,“只要有朋友就能变成健全人。”
我不知道老板说得是否正确,但他既然这么说应该就有道理,人应该对更年长的人怀揣敬畏之心,他们的部分经验在社会中很起作用,于是我问他要了纸笔回信。
我的字不算好看,却也称得上是工整,老板说这是小印刷体,我说大概吧,是照着书本上的字练出来的,平假名圆弧的弯折角度都一模一样。
/尊敬的D先生:
我没有教养过孩子,但常去咖喱店的老板说可以让他们多交些朋友,只要远离家长孩子就会变得活泼。(他只问了我这一个问题,我需要回答的也就这么多,至于生活是一成不变的,无非就是学习还有工作,最近也没有读好书,就不用跟D先生聊心得了。)
你忠实的O/
D先生是我认识最博学的人,他什么都知道。我平素喜好阅读,阅读内容不仅限于小说,还有些与人体骨骼相关的专业书籍,有一次我因被问题就就困扰,找不到答案便死马当作活马医在信中抱怨了我的烦恼,想不到下次竟得到了完整而精确的解释。次从往后我俩的信件对话便多出了教育的性质,这实在很好。
我把信纸折叠得四四方方,塞入信封里,后又用胶水粘上,出了咖喱店一路向西走,到路的尽头有座深绿色的邮筒,即使是在日本愿意通过信交流的人也不多了,邮筒里大约是空空荡荡的,最多有些明信片,它们都是外国人写的,买下具有横滨特色的明信片,承载友人的期待漂洋过海,驶向未知的远方。
我与D先生的信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站在那,等了会儿邮差,他把我的信从桶里拿出来,装进包里,心里燃起了淡淡的期待。
[下一封信,何时能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