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知道小六是不同的,他不是曹操的亲儿子,而是他认的义子,是他最重要的友人留下的遗孤,遗孤是什么意思,二兄与他们讲过,是没了亲生父亲的意思,小六好可怜,没有亲生父亲,那就把他们的父亲分一点点给他吧!
郭嘉又在曹家待了一会儿,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还道下次有时间再来看望戏康。
送走了郭嘉,曹操这才将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孩子们身上,正如他见到曹昂后反思自己这个父亲做的不够合格,现在见到这群孩子们,都长大了好多,最小的曹彰曹植都成了能跑能跳的童子,让他欣慰极了。
曹操的注意力放到了自家后院的孩子身上,他打算履行起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职责,引导并给予孩子们良好的教育。
与曹嵩当初守孝后意识到忽略了小曹瞒时反应一致,曹家的当家男人想要对孩子们好的时候,率先想到的就是让他们进学。
他挨个数了数孩子们的年岁,觉得可以为他们分年岁请先生教导,以他现在的地位,想要找到教导自己孩子的优秀士人很容易,多得是人愿意来做他儿子的先生。
既然都要请先生了,先生们教一个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不如给儿子们有个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他可以重建一个类似于太学的地方,将朝廷重臣的后人聚集到一起来教导,就像是当年太学培养大汉人才一样,让新的学堂成为他人才的培养基地。
曹操心中有一个想法逐渐成型,因为与他打拼至今的许多人出身并不高,也不会有那种太学遍布的讲究,就像夏侯惇的家的两儿子那样,从小就在家中放养长大。在曹营之中,许多忙于在外面打拼的男人们家中的孩子都是随着家眷放养大的,他可以将他们聚集起来,让所有人都有进学的机会。
曹操将这样的想法藏在心里,打算询问一下谋士们的建议。
他率先去找了最不受约束的郭嘉,而郭嘉显然没有令他失望,反问曹操道:“主公的继承人需要学习的是御人之法,搞文书的文臣需要学习文学,将军需要学习兵法,每一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同,需要学习的地方就不一样,您让您的孩子与那些未来会成为臣子的人一起学习,可有想过自己未来子孙会如何?”
郭嘉所站的角度,是完全默认了曹操会成为天下霸主,他以人臣称呼其余臣子,将汉室帝王忽略到一边,这样的话,也唯有他这无所顾忌的人会直白的与曹操说,并且毫不避嫌。
这话,荀彧是绝对不会对曹操说的。
这样的想法一闪而逝,曹操正色道:“是我欠考虑了,只是当年的太学,却是为大汉培养出来了一代又一代学子。”
说着说着,太学充满了阶级禁锢的作风飘过了曹操脑海,他的声音微弱了下来。
诚然,知识是无界的,可若是谁都学习了帝王之道,难道未来所有人都能做帝王?
太学培养了那么多人,更多的是功勋子弟,而到了他们这一代,出现了多少诸侯?
曹操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置身于书房,思绪却已经飘到了十岁那一年,十五岁那一年,踏入小学,进入大学的往事之中。
重建太学,一直以来都是他心里的执念,知识是没有界限的,知识不该受到个别人的垄断,更不该成为豪门权贵才能学习的东西,当年印刻在他心目中的想法从未忘却过。
初心,最难能可贵的东西,是曹操至今为止固执地珍藏在心底的印记,可到底到了如今的位置,所思所想都不一样了。
“可以安排课程啊,”曹操说道:“教导一些所有人都能学的东西,就像是我们那时候被当做兵来操练,强健体魄,去学习农事,知道粮食得来的艰辛,被安排去野外生存,培养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而这些,他不仅仅想让追随自己人的后代们学会,更希望有更多的学子能接触到这些。
“古人都说,百姓若是懂得太多,就不会安分种地了,”郭嘉揉了揉眉心,觉得曹操的想法很危险。
“越学习,才会感觉到越无知,才会想要无穷无尽地去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始终在求学的路上,摸索着石头过河,将过去所学用出来,再感悟出更多的内容,有些事情,若是有更多的人知道,世道会变得更好。”曹操以系统先生们所说的话来说服郭嘉:“若是人人都知到道理与进退,都守礼仪有廉耻,真的会产生纷乱吗?我认为,比起愚民的手段,开化明智才是我应该去走的正确道路。”
曹操坚定走务实的道路,他不兴那些虚的,更不喜欢大家族那些繁文缛节,还有前朝时候名士为了德行,名气而做的一系列看似高风亮节,实际上很可笑的事情,他就觉得要是国家大权以后落到这群人手中才要完蛋了。
与郭嘉聊天令曹操畅快淋漓,他与氏族出身的荀彧不同,尽管心里更亲近与他互相扶持至今的荀彧,曹操去不得不承认,郭嘉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话也唯有与郭奉孝来说,才能够毫无顾忌,并且讨论激烈。
郭嘉目瞪口呆,好半晌才闭上了张开的嘴巴,他无奈地揉了揉眉心,摇头道:“主公,您可真会给臣出难题,您这样的想法,与世俗完全不同,所要走的路,将比想象中更曲折艰难。”
“儿时我就疑惑,为何蔡邕只是将孔圣人的部分言论,在我们看来再寻常不过的经义刻在石板上,就要顾及那么多,为什么太学里面那么多藏书只允许朝中权贵人家出身的学子,为什么有的人整日里碌碌无为混日子,能从太学混毕业,有学习的机会不去学习,有的人拼尽一切想要学习知识,却找不到门路,为什么知识会成为少部分人才有资格碰触的东西。”
曹操沉重道:“那是不对的,我那时候就对桥子说,那是不对的。桥子于我的想法一样,甚至有比当年幼稚的我更成熟的想法,他拼尽全力去打破这些禁锢,走到风口浪尖上,用血肉之躯去闯开那条血路,结果却是……”粉身碎骨。
郭嘉沉默着,听曹操絮絮叨叨地,宛如老年人追忆往事一样说起了曾经,他马上就要四十岁了,即将到达一个男人的巅峰年纪,在这个世道,四十岁就算是年长的长者了,五十岁就是高寿之人了,而曹操这些年来容颜不变,连皱纹都没有出现过,若是剃光胡须,说他二十多岁都有人相信的。
“桥子闯出的路是正确的,我看见了,”曹操轻声道:“先人用一生照亮前行的方向,我又怎能辜负先人的期望,与万千追随我至今的同道之人的期盼呢?做开创先河的人,固然前路艰险,可我是那种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的人吗?!我可以做到!”
像他这样伟大的大丈夫,都走到了这样的地步,不做一番大事业,创出新的道路,岂不可惜?
“是非功过,不如让后人评说,后人如何说,与我何干?到时候我都死了!”
“刘宏与我说过一句话,”曹操告诉了郭嘉,当年他与先灵帝最隐秘的对话:“大汉从根上就已经烂了,置之死地,才能后生。”
他要做一些不会令自己在未来后悔的事,他要去走正确的路,去看看打破了旧氏族的压制,天下在未来会成为怎样的变化。
郭嘉惊骇地瞪圆了眼眸:“怎么可能?!”这种话,竟是先灵帝那样的昏君说的吗?!
“先灵帝为何会与主公说这些,他是帝王,他不要江山了吗?!”郭嘉感到不可思议,他思及主公那恰到好处到达兖州的时机,想到兖州各地装满了东西的坟,想到那一座装满了陈粮、藏书与兵器的空山,心里飘过了荒谬的想法。
难道先灵帝早就已经想好了将天下粉碎,等待主公来平定?
不,这不可能,一个买卖官爵,崇信宦官,造成大汉亡国的罪魁祸首,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眼光与魄力,何况他与主公关系岂能好到那样的地步,他自己还有儿子,再好的兄弟,在利益,天下,帝位面前都不值得一提,郭嘉才不相信呢!
然而曹操的话,却打破了他这种自我麻痹的说服:“那几座坟与空山,是先灵帝留给我的,这件事我只与你说起,就连文若都不知道有这事,奉孝可明白我的意思?”
你可能担的起我的信任?
郭嘉张了张嘴,脑子空白了一瞬,终是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嗓音干涩地答道:“主公,您的信任,恐怕要让嘉拼上性命,才能够给您回报啊!”
他可真是要败给他了,怎么会有这样……这样的主公。
夺目到让人恨不得立刻为他策计天下,就是这样的魄力啊!吸引着他,追随他的脚步,去闯一片前人从未走过的天地,刺激!
听到郭嘉的答复,曹操露出了笑容。
郭嘉无奈:这下子,可真是上了贼船,到死都下不来了。
“既然如此,我们再来说说建学堂的事吧,我不仅想建一个有属下家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的学堂,还想要建许多学堂,从州学堂,到郡学堂,再到城、镇、乡,教授哪些东西,需要多少先生与资金,都得考虑到。”
他还打算为孩子们根据不同的喜好来分班、分科,就像是孔子因材施教那样,挖掘出孩子们有兴趣并且有天分去学习的东西,这样各行各业都能在外来积累下充分的人才储备。
有了这样的想法,曹操又去与荀彧商议,将建立学校提上了建设议程。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天外飞雪降落的时候,代表着年关将近了,今年新收成了一批棉花,是去年试种上的,产量尚可,若要普及还需要一些时日,曹操派人去做了些棉衣,自己穿着试了试,发现御寒效果上佳!
他将这批棉衣当做赏赐分配给下属众人,以至于大冬□□会散场的时候,有部分朝臣穿着多层衣裳仍瑟瑟发抖,有部分朝臣只穿了两件衣裳,却行动如风。
众人私底下一打听,发现竟是因为棉衣御寒效果上佳,于是纷纷效仿,找门路获得棉花种子,派奴仆们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