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曹操还未班师回朝,皇帝刘协召来留守许都的荀€€……陪他下棋。
荀€€始终谦谨恭敬,不曾直视圣颜。
刘协吃去荀€€的一大片棋子,淡淡道:
“尚书令,你未尽心。”
荀€€捻棋的手一顿,迟迟没有落下。
未尽心。
是指对弈未尽心,还是……侍君未尽其心?
荀€€心神凝重。
停滞的棋子,最终还是落下。
“请陛下恕罪。”
刘协将吃掉的白子一颗颗地放进荀€€眼前的棋盒中,似漫不经意地道:
“尚书令,你与旁人不同。”
荀€€只谦然一笑,未应下此言。
刘协缓缓道:“首阳采薇,何曾得见?”
荀€€长睫一颤,深深拜下。
首阳采薇的典故,乃出自当朝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
相传,周王灭了商朝,有两位商朝的旧臣感念商王的恩德,不愿向周朝效忠,就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齐齐饿死。
这两位商朝旧臣,名为伯夷、叔齐,后人常用此典故象征守气节、不惧生死之人。
刘协此言,已坦然露骨,几近当面质问他是否为汉朝忠臣。
荀€€不得不拜。
“为人臣子,自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1]’。”
听到想要听的话,刘协眉眼微松,亲自将荀€€扶起。
“尚书令请起。”
荀€€依言起身,仍低垂着头,谦和恭谨,与一个时辰前别无二致。
刘协让人送荀€€出宫,在荀€€即将离开的前一刻,低声用只有他们二人听得见的声音说道:
“希望尚书令,今后亦能记得今日之言。”
荀€€走出宫门,面色未改。
刚抵达家门,就被门房告知有老友来访,正在正厅等他。
荀€€第一时间便猜到门房口中的老友指的是谁。
其余相识之人已随军出征,留在许都的老友,便只剩下那一人。
荀€€不及换衣,只褪下谒见圣颜时穿的正装外袍,便匆匆赶往正厅。
一进门,果然见到崔颂正坐在一侧,举手和他打着招呼:
“今日欲拉文若痛饮一杯,文若以为如何?”
内心因刘协那番言论而微起的震荡余波,被崔颂的这句话缓缓抚平。
荀€€在崔颂对面坐下,提起崔颂带来的酒壶,为两人各斟了一杯。
“正有此意。”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操上表天子,欲封荀€€为万岁亭侯,荀€€辞而未受。
曹操给荀€€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再次为其上表,这次荀€€没有再推拒。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打败袁尚,任冀州牧。
此时董昭向曹操进言,按照古代的划分重置九州,曹操有所意动,被荀€€反对制止。
此时荀€€已意识到些许苗头,心知刘协的担心并非无的放矢,心情日渐沉重。
而曹操亦察觉到荀€€的些许想法,但他仍重用之,不曾有任何轻慢。
他决定将据点迁到冀州的邺城,不管一部分群臣如何反对,他也坚持己见。
曹操在邺城布置政行,有一日忽然问郭嘉:
“荀文若为汉臣,我非汉臣乎?”
旁边亲信皆冷汗涔涔,唯独郭嘉岿然不动。
“主公何扰?如今尚为大汉之天下,我等皆为汉臣,何须分辨?”
曹操哈哈大笑,不再提及此事。
正在曹操霸业上春风得意,个人情感上略有些不如意的时候,他的老朋友许攸来替他“排忧解难”。
许攸一见到他,就拍着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道:“孟德,看看这邺城,没有我,你进不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