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大雪覆城,敌人在远方窥视着,这些也并不影响北平百姓的热情和喜悦。
红灯笼被挂了出来,街边小摊贩渐渐地收了起来。
望谁家望去,都是一片红火的颜色,还带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他们开始烧饭了,从白日里就开始布置,到了晚上才好享用盛宴。
到这一日。
陆长亭身上的伤有了好转,他脸上肿胀的部分都消去了,嘴唇恢复了水润,眼角的伤也都已经在愈合了。而身上的伤,自然是穿上衣衫便看不出来了。
只是陆长亭这般模样和朱棣走在街头,还总是难免给人一种遭遇了家暴的错觉。
朱棣带着陆长亭体验了一遭北平的新年的味道,然后方才回到了王府之中。
王府之中正在进行扫尘这项活动。
所谓扫尘,便是对屋中上下进行彻底打扫,使之焕然一新,好辞旧迎新,迎来新年。
陆长亭跟着走到大门口的时候,便正好见着人贴门画。
门画这个东西是从唐朝传下来的,此后便一直延续了下来。而春联则来历更为久远了,它从春秋时便有了。
陆长亭知道,唯独拜年的习俗,却是从明朝兴起的。
朱棣抓着陆长亭的手腕,带着他进去了。
宅中其它事物自是不需要他们来操心的,陆长亭和朱棣二人便只管吃喝玩乐了。
时间过得很快,没多久,便是到了夜晚。
饭菜满满当当地上了桌。
比之在老屋和朱家宅子的时候,这些饭菜都显得分外的丰盛。
但是陆长亭陡然间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
在朱允炆出生之前,他和朱家兄弟一起过了一个年,那个年过的,其实不算多么丰盛,不过现在想一想,竟是有了点儿别样的滋味。
张行瑜一行人跟着入了厅堂,张行瑜继续在陆长亭身边大献殷勤。
但今日还让张行瑜站在旁边,那就实在有些不像话了,陆长亭当即出声道:“不必了,请好好享用饭食吧。”
张行瑜对陆长亭的拒绝,向来很是听从,他点了点头,打量了一眼陆长亭的表情,心底微微松了一口气,这才走了回去。
此时,北平之外一骑人趁着夜色还不算太晚,紧赶慢赶地入了城。
城门口的守卫见对方持燕王信物,便直接将人放了进来。这行人进城之后,便不敢驱马而行,只敢快步往燕王府走去。
很快,这行人到了燕王府外。
燕王府外的守卫拦住了他们,“来者何人?”
借着灯笼的光,守卫们见着了走在前头的人,那人取下披风,露出了一张有些凶狠的面孔来。
是的,凶狠,守卫在看见他的第一眼,脑中便不自觉地闪过了这两个字。
那人浅浅一笑,却是又带上了不一样的气度,他道:“从应天府追随燕王而来,求见燕王。”
守卫本还想拦,但却见这人背后站着的,都是燕王府里的人,守卫心中暗暗一惊,忙将人放了进去。
此时厅堂之中,刚刚开宴。
朱棣顺手给陆长亭夹了菜,谁叫陆长亭刚好坐在他的身侧呢?
此时下人快步走来,在门外道:“王爷,人到了!”
朱棣面上闪过了喜色,“赶到了?将人请来吧。”
陆长亭心中好奇,这人是谁?看朱棣的口吻,竟是期待这人有些时日了。
那下人转身去请。
不多时,厅堂中众人都放下了筷子,看着门外一行人满身风雪地走来。
走在前面的人,个子挺拔修长,身形偏于削瘦。
他取下了披风,众人这才看清了他的模样。
那是个和尚,光头,穿僧衣,五官标准,但凑在一处,却带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凶相来。
陆长亭盯着这人,总觉得脑中灵光一闪,但仔细捕捉,却又什么都捕捉不到。
此时朱棣已经站起身来了,只是他的步子并未动。他朝着那人的方向笑道:“正巧赶上,便请一同入席吧。”
那人点了点头,目不斜视。
下人忙为他安排出了座位,便是恰好在朱棣的另一只手旁。
由此可见朱棣对其的重视。
而这时候陆长亭记忆的大门也终于打开了。
穿僧衣的僧人,在洪武二十五年前来追随燕王,那不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道衍和尚吗?
燕王手底下一大能臣!
其经历也是颇具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