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从窗户爬进房间,席妮的第一反应是惊吓,等她看到来人却是比利后,巨大的惊喜涌了上来,席妮一边扑上去向比利求救,一边诉说着杀手的可怕。
但是就在此时,一个手提电话从比利的口袋里掉了出来!
“噢天啊!”
“上帝!比利是杀手?”
影院内的观众就和银幕上的席妮一样震惊,不过和席妮的立刻转身夺门而逃不同,影迷们的普遍反应是不相信:“我不相信比利是杀手,瞧席妮怀疑他的时候,他的表情这么茫然无辜,杀手肯定不是比利!”这是纯粹的威廉·布兰德利迷妹。
“杀手居然是比利!天啊他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女友?”这是沉浸在电影里,不想或不会思考单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心情不断变化的影迷。
“比利毕竟是个男人,如果他真的是杀手的话,席妮肯定是逃不掉的,但是席妮逃掉了,而且比利也没有追上去而是不停的叫席妮回来,所以我想比利应该不是杀手。”这是喜欢逻辑分析的影迷。
“影片才开始了多长时间?半个小时吧,杀手不可能这么快出现的,不然后面还要演什么?杀手肯定不是比利。”这是分析能力不强但也很喜欢猜剧情的影迷。
其实影片进行到这里,主线已经很明显了:这就是一部面具杀手利用电话大玩杀人游戏的电影,全片最大的悬念大概就是杀手的身份了。
那么,谁是杀手?
因为在席妮家手提电话意外坠地,而电话正是面具杀手重要的特点之一,比利首当其冲的被怀疑了。
但是在警探杜威逮捕比利的时候,比利的反抗却很剧烈,包括在警局内被问话的时候也是,他不停的呼唤席妮的名字,告诉她自己不是凶手。
“看他清澈的眼神,看他那副像狗狗一样可怜兮兮的表情。”卡莉·埃文斯捂着脸颊说:“我相信威尔,不,比利一定不会是凶手!”
席妮在朋友塔图姆的陪伴下去了她家借宿,然后在当晚,面具杀手的电话居然打到了塔图姆家!面具杀手掌握着席妮的一举一动!自然而然的,一直被拘留在警局的比利的嫌疑也被排除了。
本来完全只是陪妹妹卡莉来看电影的莎娜·埃文斯也已经完全陷入到了剧情里,此时此刻她尽量使自己跳开导演的故意铺设,而是全心全意的用自己的脑袋来思考:凶手到底是谁?
第一个跳到莎娜·埃文斯脑袋里的嫌疑人是席妮的爸爸尼尔,因为尼尔跟女儿说他出差会住希尔顿,但是警察查了希尔顿酒店却并没有尼尔的入住纪录,尼尔失踪了!而且女记者基尔随后揭露了更多的真相——一年前被杀死的席妮母亲并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家庭主妇,相反她非常风流,死前和小镇上很多中年男人都保持着暧昧关系。
面具杀手第一次作案杀死的就是席妮母亲,他为什么要选择席妮的母亲?更近一步说,小镇上发生的这么多起命案,以及席妮父亲尼尔的失踪在冥冥中的联系是什么?尼尔的失踪绝对不是偶然,他要么是杀手,要么和其他受害人一样被害了。
第二个被莎娜·埃文斯怀疑的嫌疑人是在音像店打工的席妮朋友兰迪,因为兰迪喜欢席妮,而且哪怕比利已经被洗脱了嫌疑,兰迪还认为比利就是凶手,并且不停的宣扬给其他人知道,动机非常可疑。
第三个被莎娜·埃文斯怀疑的嫌疑人是警探杜威,因为每次凶案发生,杜威都在附近,并且每次都恰好是面具杀手做完案后才出现。
凶案频发并没有让小镇居民感到害怕而躲在家里不出门,相反他们非常兴奋,特别是席妮的同学们,他们在学校里疯狂的议论连环杀人案、戴着商店里买来的杀手所用的面具到处乱跑、甚至音像店所有关于连环杀手的电影录像带都被感兴趣的人们租借一空,高中生们还准备了一个“恐怖电影之夜”派对,邀请所有同学来参加!
特别是片中高中生们聚在斯图尔特家里开“恐怖之夜派对”时候,角色兰迪总结的“恐怖片生存规则”,更是让所有人觉得既惊讶又好笑:
“不要跟别人上床,否则会死。
不要喝酒跟吸毒,否则会死。
不要说‘我马上回来’,否则会死。
只有处女能在恐怖片中存活下来”
银幕上,正在举行派对上的中学生们哄堂大笑,不少人举着啤酒瓶,搂着女友或男友的肩膀大喊:“那我们肯定会死的!
而银幕下,影片的发展则让所有观众感到真实又荒谬——上帝,小镇上可是有一个戴着恐怖面具的连环杀手正在隐藏着,而他已经至少杀死了四个人!为什么这些居民、这些学生一点都不害怕,反而对此兴奋异常,八卦这些连环杀人案就像八卦明星们的绯闻一样?
影迷们觉得小镇里的人,特别是那些用这起连环杀人案找乐子、开玩笑、开派对甚至趁机约炮的年轻人们都很疯狂……不过,仔细想想的话,影片中这些年轻人的行为又是和现实丝丝相扣的,特别是当莎娜·埃文斯想起自己高中时学校里那群捣蛋鬼,如果那时候学校里也发生了一起命案,那些坏小子们也是绝对做得出拿命案开玩笑甚至捣蛋这样的事的。
大概就像电影里小镇治安官感慨的那句话:“也许二十年前我不相信,不过现在的年轻人,谁知道呢。”
伴随着楼下客厅里少男少女们的疯狂大笑,面具杀手出现了!他在派对上展开了大屠杀!
第一个被杀的是比利,面具杀手当着席妮的面给他胸口来了一刀,喷涌而出的鲜血浸透了整件白色上衣!
“噢!”影院的观众们集体惊呼——比利居然被杀了?不是吧?!稍微灵敏一点的人立刻开始怀疑:“如果比利就此死去的话,那这个角色就是个放大版的花瓶,按威廉·布兰德利的选片口味,他不可能选这么没挑战性的角色吧?”——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为比利的死感到伤心或者疑心,已经被面具杀手接连挥起的死亡阴影给笼罩了!
席妮的朋友塔图姆死了!记者基尔的助手死了!兰迪被刺了一刀!警探杜威后背也中了一刀!参加派对的中学生们几乎都遇害了!
而杀手的真实身份,也随着原本的几个嫌疑人都遭到了面具杀手的袭击,而越发迷雾重重起来。
莎娜·埃文斯感觉自己距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但就是摸不着揭开真相的钥匙——比利被杀了、兰迪被杀了、警探杜威也被杀了,难道凶手真的是只出现过一次然后就开始闹失踪的席妮爸爸尼尔?
不,莎娜·埃文斯直觉尼尔并不是凶手,理由一是如果尼尔是面具杀手,那剧情未免就太过狗血了,席妮虽然不是真善美型主角但各方面都不错,哪有做父亲的拼命要置女儿于死地的?理由二是尼尔在影片一开始就闹失踪,身上的嫌疑也一直没有被洗褪,如果一个从影片开始就只出现过一次的人变成了幕后的大BOSS,那就有点俗套了。
还有从观看影片到现在,莎娜·埃文斯已经发现了,《惊声尖叫》的导演有点特别,像是那些对其他经典恐怖片的吐槽,对常见恐怖桥段的颠覆(女主角席妮在第一次遭遇面具杀手袭击的时候竟然用挖鼻孔来测试杀手到底看不看得到她!),对恐怖电影的规律总结,都说明了这是一部不走寻常路的电影。
“比利没死?”
“比利还活着!”
影院里再次响起的影迷们抑制不住的惊呼声拉回了莎娜·埃文斯的思绪,她抬头看向屏幕,看到浑身是血的比利踉踉跄跄的从楼梯上滚了下来。
不过,“复活”的比利让莎娜·埃文斯感到了一丝不对劲。
席妮手里有杀伤力最大的武器,一把枪,比利以要和杀手决斗的借口向席妮要枪,等席妮真的把枪交给他后,比利一直低垂着的脑袋缓缓抬起,碎发凌乱的散在额头上,眼睛里闪着邪恶的冷光,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微笑,缓缓抬起右手,将枪口对准了席妮和她的朋友——
“耶稣基督……”莎娜·埃文斯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在那双摄人心魄的绿眸占据到半个银幕的时候,一起震惊的睁大了眼睛,连忙捂住嘴巴以免砰砰乱跳的心脏从喉咙里蹦出来。
☆、影迷反应与圣诞礼物
“难以置信, 面具杀手居然是比利?!”
哪怕影片已经放映结束, 连片尾曲都播完了, 影院的灯光也已经亮了起来, 但仍然有许多影迷不愿离开座位, 特别是那些一直坚信比利不是凶手,或坚信威廉·布兰德利不会演杀人犯的影迷,受到的冲击更加强烈。
特别是比利暴露出本来面目后,接下来的剧情发展更是让人错愕:比利一开始有很好的机会但都没有杀死席妮的原因,是因为席妮是处女, 等席妮不是处女了, 比利才对她挥起了死亡的镰刀;面具杀手不是一个人, 而是两个人, 比利是主犯负责策划一切, 塔图姆的男友, 那个一直都有些神神经经,表现的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斯图尔特居然是从犯,并且在车库里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友塔图姆;在派对上展开大屠杀后, 为了便于在案发后洗脱嫌疑, 两个面具杀人狂居然玩起了自残,也最终被主角命运的席妮、兰迪、记者基尔等人抓住机会反败为胜。
波士顿电影院,卡莉·埃文斯在震惊过后, 思绪仍然沉浸在电影剧情里:“比利为什么要杀席妮,那可是他的女朋友啊!”
“还记得面具杀手的第一个受害人,就是席妮的母亲吗?”莎娜·埃文斯比妹妹的记性更好点:“比利露出杀机后, 曾对席妮说她的母亲搞婚外恋拆散了自己的家庭,我想这就是比利犯罪的动机了,至于斯图尔特,我也想不明白。”
“斯图尔特完全被比利洗脑了,他是他的信徒。”前排一个也还没离开影院的小帅哥转过头来,加入了两姐妹的谈话:“知道真相后再去回想之前的情节,其实比利身上的疑点还挺多的——还记得德鲁·巴里摩尔扮演的凯西被杀后,全校园都在八卦这件事,女主角席妮和同学聚在一起讨论杀手到底是怎么杀死凯西那时候的对话吗,席妮问‘怎么才能把把人的内脏挖出来?’斯图尔特想都不想的回答说‘用一把刀,从腹股沟一直割到胸骨……’然后比利用警告的眼神制止了他,斯图尔特才不说了。他们只是中学生又不是医学生,谁会一提到受害人的死状,就把怎么制造伤口的细节说的那么清楚?除了凶手或凶手的共谋者外,不会有第三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