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虽然都灰溜溜的,但杨康这些天都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他们,除了“认贼作父”这种老说法,他们还真没别的理由来找杨康的麻烦了——至于认贼作父,这是杨康自己的事儿,关他们什么事儿呢?如果真的想管嘛……也可以,看看全真教的下场就知道啦。
不过郭靖却是急了,他的师父们还在杨康手里呢。面对质问,杨康和善地笑了起来,说:“郭世兄,小弟想讨你一句话——只要你愿意发誓,从此不再找我父皇报仇,小弟保证不动江南七侠的一根头发。”
郭靖恨得眼睛都红了,但他爹已经死了那么多年了,六个师父却还都是活生生的——郭靖不得不做出唯一的选择,发了誓,而后和骂骂咧咧的江南七怪一起离开了。
在这些“一起做客”的日子里,郭靖和黄蓉的感情倒是“复燃”了——不过可以想见,当郭靖知道了黄药师为救黄蓉而杀了拖雷的事之后……这门亲事怕是彻底黄了,即使黄蓉再坚持也没用了。
另一边厢,铁木真死了最疼爱的小儿子,心里大怒大痛之下决定急攻中都——在这种情况下,杨康已经很难用计谋来避免这惨烈的一仗了。
总算经过了一番苦战之后,大金中都还是守住了,而且经此一战,大金军民终于再度凝聚了民心士气,虽然金国是百废待兴,但这转颓为兴、欣欣向荣之势是无可抵挡了。
而蒙古经此一败,席卷天下的强势不免被截断了。眼看寒冬将至,铁木真带着一群垂头丧气的蒙古儿郎们,心里憋火不已,一咬牙,便下了决心转道突袭大宋!
对于草原上的群狼来说,既然在原本已垂垂老矣却又忽然焕发了生机的老虎那里占不到便宜,那何不干脆去吃几只肥羊打打牙祭呢?
此时大宋上下皆是靡靡之音,军力疲软已久,又根本全无防备,待得皇帝接到战报之时,已连失了好几城!
更糟糕的是,蒙古人在大金那里吃了瘪,这一口闷气就全撒在了大宋身上,蒙古军队所过之处,当真是哀鸿遍野、血流成河。
大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得匆匆忙忙地应战,但铁木真却无心攻城略地,只是想要劫掠一把,以弥补战败的损失,再顺带着安然渡过一个冬天罢了。因此当大宋派出的人马终于拖拖拉拉地来到前线后,蒙古人已经卷着金银布帛和美貌的妇女们跑得连个影子都不剩了,徒留下一大片的残垣断壁、碎肢烂肉,昭示着敌人的心狠手辣。
虽说大宋的朝廷无用,但却也有不少的“爱国义士”,就连江湖中人茶余饭后也爱畅谈国事。这一次蒙古人的突袭终于让宋人认清了现状——蒙古人和金人都是一样的,都是豺狼虎豹,都是蛮夷胡虏……而大宋,就是他们眼里的肥羊!
江湖中人群情激奋了,趁此时机,“某些有心人”又抛出了当初全真教、丐帮以及江南七怪等人偏帮蒙古人的事,一时之间天下大哗。
人们这才骤然发觉,江湖中所谓的天下五绝、武道宗师们,其中东邪、西毒都是帮着大金的:理由就是他们两人都曾为大金去刺杀过蒙古将帅,而且“立下了大功”的欧阳锋此时已是大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了,盛名天下皆知,真是好不威风。
而洪七公的丐帮和王重阳留下的全真教则是帮着蒙古的,理由还需要问么?前段时间的那件事……不是明摆着了?!
至于还有一个几乎已经消失了的南帝,那是大理国的人——这样一数,大宋竟完全没有高手相助啊!东邪西毒那也罢了,本来就是“邪”的,可自诩正义的全真教和宣扬侠道的丐帮呢?
一时之间,全真教和丐帮都有些焦头烂额。洪七公甚至迫于压力,不得不再度挑起了帮主的担子——要是这个时候还把丐帮交给东邪的女儿来做帮主,那丐帮可就彻底臭了!
道听途说的江湖中人才不会管真相是怎样的呢,只晓得畅所欲言、破口大骂——丐帮毕竟还是势力庞大,人们虽是腹诽,却也没几个人敢在明面上骂。
但全真教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全真七子死了六个,全真教几乎已经没落了,那可真是墙倒众人推,什么说法都有了——“欺世盗名”、“给王重阳丢脸”算是轻的,“卖国求荣的假道士”才是比较中肯的评价……更别提江南七怪了,他们既无势力,武功也只二流水平,这下子可给骂了个狗血喷头,躲在家里都不敢露面了。
不提大宋这边是何等的热闹,凡是和杨康他们作对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沾上了骂名和麻烦;大金这边则是真的热闹非凡了,军队打了个大胜仗,老百姓又正值丰收之季,本就心情愉悦,完颜洪烈又终于在臣民的恳求下答应还住于皇宫之中,并正式宣布要为太子殿下举行大婚之礼——这消息一出,当真是举国欢腾,犹胜过节。
在积极筹备大婚的过程中,大金的臣民们终于得到了经过皇家认证的、关于这位“神秘的太子妃”的确切消息:原来这位太子妃和太子殿下是患难相识的。
话说当时,正值大金危难之际,当今圣上又被先帝那个昏君所排挤,只得让当时还是小王爷的太子殿下远离中都,隐姓埋名。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们相遇了……眼看当时的赵王父子前途一片暗淡无光,但这位“奇女子”却依旧对太子殿下不离不弃、情深意重,连聘礼都没要,只是彼此见过了父母、又吃了一餐饭,便简简单单地成了亲。
他们成亲之后不久,太子殿下便回到了中都,与圣上父子齐心,终于达成了匡扶大金、重整国运的心愿,而太子妃也在家乡为太子殿下生下了长子,可谓是多喜临门——因而皇帝陛下决定为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补办一场隆重的婚礼,举国同庆。
这太子妃的故事不知感动了多少男人,又让多少怀春少女向往不已。大婚当日,中都满城皆红,百姓们都由衷地祝福这对新人白头偕老、恩爱长久。完颜洪烈也趁机下旨为皇孙正名,记入皇家玉牒之中。
事实上,“白头偕老、恩爱长久”这些美好的祝福确实成了真,几年之后,大金皇帝完颜洪烈便自行退位做了太上皇含饴弄孙,太子完颜康名正言顺地登基做了新皇帝。
令无数女人羡慕不已的是,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皇帝完颜康的后宫中就也再没有过别的女人了,只有那位“神秘的皇后”——据说因为她出生贫寒,所以从来不与大金的贵妇们交往,也从不会召见任何外人。但因皇帝对她宠爱无比,便也一切都由着她,并不让人打扰她。
殊不知这样一来,更不知引起了多少人的好奇心,又有多少人费尽心思就想要见一见皇后的“真容”——据说甚至有人为此专门入宫做了内侍……
不过奇怪的是,凡是见过皇后真容的人,居然从未传出过只言片语——因而这种神秘感就一直保持了下去,直到许久许久以后,这位大金皇后成为了历史上最为神秘的数位皇后之一,而“她”的故事也被演绎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第49章 康克篇番外
察兰是大金丞相的女儿,她的父亲是新任皇帝陛下的心腹死忠。即便是在皇帝陛下还在做赵王、且被前任昏君排挤打压的时候,她的父亲也一直力挺赵王,为了赵王鞍前马后、鞠躬尽瘁——是以当赵王登基为帝之后,她的父亲就成为了新任的丞相。
而察兰,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太子妃人选。
其实察兰早就见过完颜康了,那时的完颜康,还是一个纨绔且自傲的小王爷,所以纵使察兰的父亲对赵王推崇备至,察兰对完颜康也没有半分好感。
无论察兰心目中的丈夫该是怎样的,他至少不能是个纨绔。为此,从前每当察兰的父亲想让她成为赵王府的小王妃时,她都抵死不从。
可是这一回,完颜康成了太子了,而且他还是皇帝陛下的独子,就连一直疼惜女儿的察兰的母亲,也忍不住要劝她了。
察兰还是不答应,无论她的父亲在她面前说了多少完颜康的好话,她都不信:完颜康从前分明就是那样子的一个只有些小聪明的小王爷,怎么可能忽然就变成什么英明神武、用兵如神的太子殿下?察兰甚至觉得那是完颜康死不要脸地把别人的功劳安在了他自己头上,就连她父亲也是帮凶之一。
可是那一日,当察兰因为赌气偷跑出家门后,却恰好看见了得胜还朝的完颜康——新晋的太子爷穿着轻铠骑在马上,面容坚毅俊朗,高贵且威重……察兰几乎认不出他来了,难道完颜康从前真的是像她父亲所说的那样,是为了避免昏君的打压而故作纨绔,假装无能的么?而事实上,他真的是一个允文允武且智计百出的天纵之才?
察兰的心乱了,当她的父母又一次提出了关于“太子妃的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望之时,察兰没有再反对。
可是还不等察兰的父亲去向皇帝陛下推荐他优秀的女儿,太子将要大婚的消息就传了出来——这太子妃,自然不可能是察兰,而是一个不知来处的神秘“女人”。
察兰的父母感慨了一番,只当察兰和太子没有缘分。可察兰的心里,却有些失落……尤其是当她也听说了那传得沸沸扬扬的“太子妃的故事”之后,这失落感就更重了。
这种失落不一定是因为爱情,但察兰却很想见见那位太子妃,看看她……究竟有多好?
举国上下都说这太子妃“最善识人”,能在太子殿下处境“最艰难”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嫁给他,察兰每每听到这样的评价,都忍不住觉得那似乎是在反讽她自己:她可不就是“不善识人”么?误把英杰当纨绔,错过了良人——在那场盛大的婚礼过后,她的闺蜜们都对太子妃既羡慕又嫉妒,常常感慨着她们和太子爷才是“青梅竹马”,只可惜没抓住啊……察兰听得多了,也免不了会受到这种影响:她和完颜康,又何尝不是青梅竹马?
心里憋着这股劲儿,大金中都的待嫁贵女们都想一睹太子妃的真容,甚至于她们还想过要去做太子侧妃的:堂堂的当朝太子、未来的皇帝,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女人?
就连从前一心想做正妻的察兰也不由自主地动摇了,如此这般,她就更想见见太子妃了……说不定,太子妃还不如她呢,无论是家世或是容貌,察兰都是很自信的:太子妃只不过是抢了先机,往后会如何,这后宫争斗,又有谁能说得准呢?
不过令所有的贵女都不可置信的是,太子妃根本不召见她们。就连有人腆着脸去求见,太子妃竟也不见!而且更重要的是,太子大婚后近一年了,太子妃没有新的喜讯,竟也不给太子的房里添人?
贵女们都等着看笑话呢。太子妃这样“专断”,太子爷心里能没有意见?皇帝陛下呢?他能答应么?
可是令众贵女都无法接受的是,她们非但没能看到笑话,反而积攒了满肚子的酸水……太子爷从头至尾都只有太子妃一个“女人”,也只有皇长孙一个儿子;待得又过了两年,太子爷登基做了皇帝,整个后宫里竟也就只有一个皇后和一个嫡长皇太子!
投帖子想进宫拜见皇后娘娘的贵妇贵女们排队都能排到中都城外去了,可偏偏,皇后竟还是不见她们!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太子妃拒不见人已经很不正常了,众人却还勉强能忍,只当她性格孤僻;可堂堂一国之皇后竟不接见贵妇贵女?她可是有权力给贵女们栓婚的啊……这样完全不见人怎么可以呢?
一时间中都城里的重臣啊宗室们都被“枕头风”狠狠地吹了一通,雪花一般的折子递了上去:有委婉的,那是劝皇帝广纳后宫开枝散叶的;还有直接的,那是指责皇后有嫉妒之心,不配做一国之母。
包括察兰在内的一众望穿了秋水、不等到皇帝陛下的准信就是不愿嫁人的贵女们都暗暗觉得,这下子皇帝应该会迫于压力而妥协了吧……再说了,即便是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感情再好,这也过了好几年了,男人的热情能持续多久呢?察兰甚至暗想:那完颜康做小王爷的时候,可也是风流不羁的呢,如今做了皇帝,又怎么可能反倒“专情守一”了?她才不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