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追得玩命——刘协再养不乖,还是养着的好处多,一首诗文,堵了百官之口便好,他根本没想取刘协的命,充其量就是想在上元节酒宴上灌醉了刘协,弄个黄门或者谁谁的老婆去刘协龙床上,在金华殿后殿玩一出“丑闻”,推后冠礼。
马腾逃得仓惶,曹操追得焦躁。
那私奔的两个却在他们路过的洛阳城废墟里,如胶似漆地藏在冷宫里躲避风雪。
追到洛水,马超、韩遂渡河救了马腾,撤回洛水西岸。
曹操见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得了天子的态势,恐刘备乘虚而入,只得返回许都,疑心小皇帝和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被刘备下了黑手弄走,磨牙握拳地盯着地图上的豫州南,压根儿没想到并非劫持,而是私奔~
后头,荆州的消息就来了,刘表似乎迎了天子。
朝廷众臣更是怀疑,只是碍于曹操势大,不敢公然质疑御座上的天子真假。
怀疑的众臣中,就有一个荀彧。
第84章
曹操一直很倚重荀彧,可是这一年从春到夏,曹操几乎都把荀彧留在许都搁置不用。
荀彧忠君,这是曹营上下皆知的事,曹操更加清楚这一点。
虽有一层,曹丕这个卫尉病重在家,不能统管宫中卫士,就只有荀彧一个人能督管长乐宫防卫的理由,但是……完全不带荀彧说不过去,何况荀彧没有犯什么错。
宫中还换了一批黄门和独立在卫尉管辖之外的宫卫,连荀彧经常进出长乐宫,都见不到小皇帝。
这就十分可疑了。
要想知道上元节当晚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有问那一晚送小皇帝回温泉殿的卫尉,曹丕。
荀彧借口宫中事务,准备来探一探曹丕的底。
走到门外,正碰上曹植从里边出来,荀彧忙避在道边拱手:“四公子。”
曹植很傲慢,点点头就当执礼了:“荀先生,我二哥刚刚睡下,他身子没好,你别进去扰他。”
荀彧道:“宫中有点事,还要问一问二公子。”
曹植道:“宫中能有什么事?就算有吧!二哥病着,你自己拿主意不就成了。”
荀彧心里一动,曹植这口气……莫非曹植也知道上元节那晚的事?
笑道:“好吧!”
曹植满意,赏个笑脸,要走。
荀彧跟上去:“四公子慢走,天气眼看着热起来了,公子在鸣阁伴读,往年皇上都要取冰去解暑,今年却没叫,公子需要的话,可以找在下。”
曹植先点头:“好啊!”然后一脸想起什么的样子,连忙摇头道:“你送不过来,这样,我进宫时,你着人把冰放在小桶里,我自己带去鸣阁,要么,我命黄门取来一样的,那就不麻烦你了。”
荀彧道:“何来麻烦,公子这般天下无双的才情,别说叫人给公子送冰,我亲自送都不麻烦。”
曹植十分高兴,相当缺心眼地道:“你喜欢,哪天我赏你一首。”
荀彧忙感激道:“那!那、那真是太好了!谢公子。”你二哥虽然看不出多厉害,不过套话肯定不好套,你……也太好骗了,不骗你骗谁?
荀彧一路跟着拍,往后送了一些笔墨纸砚之类,再跟曹植的好友,杨修那几个单细胞的东西走动走动,曹植那是一天比一天乐意看到荀彧。
没多久,荀彧大功告成。
曹植在练字,荀彧看到他练字的“字帖”,比钟繇的字还漂亮端正的小楷。
早先就有传言:钟繇自己说的,世上有一个人的字比他的还好。
荀彧什么脑子,立即明白过来这是谁的字,笑道:“皇上的字真不错。”
曹植还以为荀彧见过,傻不愣登点头:“再没一个能比皇上写得好了。”
荀彧道:“四公子要是能写出这手字,再配上诗文,那真是千古一绝!”
曹植高兴,道:“我也这么想,所以觉得皇上那般天资雅质的人,寻常庸脂俗粉哪里配得上,就是我那几个姐姐,模样虽不差,可配皇上,还是差多了,到底还是要我二哥……”
小屁孩终于发现说漏嘴,忙不迭把嘴巴捂起来。
荀彧在旁温温和和地笑着,只看着竹简,隔一会问:“可是我扰了四公子练字?要是嫌我话多,我便出去呆着。”
曹植忙重拾了笔,心情忐忑地继续描着。
那一整晚,荀彧跟平时一样,一点没有怀疑或者追问的意思,曹植放下心来。
过了两天,曹植还特意写了一赋赠荀彧,字里行间委婉表达了一个男对另一个男的爱慕之意。
荀彧大加赞赏,十分小心地绕弯问了下曹植——该不是对他有意思吧?
曹植笑够呛,否认之后,对荀彧更加信任起来。
诗是什么?
是酒鬼醉后的脑补产物。
几百年后的李白是个酒鬼,曹植虽小,要写诗也离不得酒,说不定李白还是从曹植身上学来的。
一群爱写诗的扎堆后,就变成了一群酒鬼,喝醉了的曹植一高兴,叫荀彧来接他回相府。
可不是醉了么?把荀彧当下人这种事都干出来了。
于是乎,曹植知道多少,荀彧便知道多少,曹植不知道的,荀彧也猜到了几分。
比如,小皇帝利用了曹丕的一腔怀春少男之热血逃出牢笼。
比如,曹丕现在只怕对小皇帝是又爱又恨,又纠结又苦逼。
曹丕能够到园子里晒晒太阳的时候,偶然碰见荀彧,十分纳闷——荀彧一向为人端正严谨,怎么现在瞅过来的眼神那么荡漾呢?
互相执过礼,闲侃两句,各走各路。
脸一转开,荀彧点点头——凭着一腔热血就敢跟曹操对着来,曹丕胆气不错,小小年纪甘心示弱,几乎骗过所有人,这份心计城府,只怕他爹都及不上他。
可是这样儿的曹丕被小皇帝耍了,荀彧很欢乐。
荀彧背后,曹丕低头看看身上衣服,穿得好好的。
回屋瞧瞧铜镜,脸上没开花。
更加纳闷,是他病太久,眼睛出了问题?还是荀彧病了?
第一份探报,刘协略看了看就放开了。
第二份第三份……直到第十份,并非每一份上面都会提到曹丕,那家伙虽当着长乐宫卫尉,探子感兴趣的毕竟只是长乐宫里的“天子”。
十个不同的人,十个不同的关注点,只有两个提到了曹丕,一个说“养病在府,未见”,一个说“衣袍,病容”。
寥寥数字,却搅得刘协心里头又酸又甜,活像吃了一缸梅子。
瞧着那几个字的眼神几乎能把字从竹简上抠下来,吃下肚子里去。
明知刘协在看什么,诸葛亮还故意问:“皇上?可是发现何处不妥?”
知情的另外三个在诸葛亮背后露出想拍人的目光——诸葛亮那脾气,真的很招人拍。
刘协越关心,他们就越不用担心这位皇帝陛下哪天又抽风。
心里头高兴就罢了,还去戳~
刘协抬起手,袖子挡住嘴巴咳嗽一声,把那露骨的眼神收起来:“宣其余人等上堂议事。”
片刻后,厅里进来数十人。
荆州的一群,刘表率刘琦、蔡瑁、张允、蒯良、蒯越、吕公等人;刘备麾下关羽、张飞、赵云、糜芳、孙乾等;又有吕布、陈宫、高顺、曹昂(化名陈修,装做陈宫的内侄)。
刘协出宫之前,只想利用曹丕,可经历了半年的“生离死别”,现在心头放着的人不知不觉中变得远远重于当初。
刘表刘备所奏,如果准了,只怕曹操恼羞成怒去翻旧账,回到许都的曹丕便要完蛋。
可是不准的话,眼下就有一件事十分麻烦:
堂下站着的人未经封赏,议事不比别时,要按官爵高低来站,先不说刘备这样没有敕命官职的,诸葛亮往哪塞呢?
眼看下面站得乱七八糟,一个望一个,尤其是关羽和张飞,见吕布居然站在刘备之前,两个好歹忍住没冲前面来动手,但是那四只眼睛瞪得溜圆,要不是吕布神经太粗察觉不到,只怕已经要内讧了。
不把这些人揉一揉,还是一盘散沙。
刘协把探报往案上一放,下面各种“眉来眼去”立即停了,都望上来。
刘协故意装作不在意他们那种乱糟糟卖菜样的站法,问刘备:“皇叔,皇叔军中可是缺一军师?”
刘备顿时望向刘协边上站的诸葛亮,诸葛亮也吓了一跳——两人都吃不准刘协要干嘛。
刘备惊喜:乖侄儿你终于想起诸葛亮那是我的我的我的了~
诸葛亮暗暗心惊:事情败露了!?要被发配咩!?
刘协道:“朕在许都时,探得几个忠心汉室的臣子,甚至还有曹操视同心腹的人,朕意,密诏召来荆州,而且当初跟着朕从长安至许都的臣工也不少,若能便宜行事,把他们召来,免得再出去年的事,这些臣子,与卿等一样是我大汉柱石,朕不忍再见忠臣血盈于市。”
刘备大喜,想起被曹操拐走的徐庶。
诸葛亮松了口气,忙助阵:“原来皇上不同意,是有如此想法,确实,朝廷众臣还在许都,这些朝廷老臣,都是备受百姓士族拥戴者,民望既高,又是忠心汉室者。”
刘表道:“可是昭告天下,帝驾南下,朝廷忠心者必四海归附,也是一样的道理,臣请皇上三思。”
刘协道:“曹操凶残,董承得了朕几个字,别说是诏书,就是连起来的一句话都不是,被曹操满门抄斩,如果诏命一下,曹操再无顾忌,后果不堪设想,朕实不忍……”眉心深锁,眼圈发红,袖手而坐。
刘备不忍道:“先使密探送信去,好歹救出一些,给大汉多留几个中流砥柱也好。”
吕布道:“我先率军攻他南阳一攻,若能取下南阳,也好接应。”
刘表看除了他,刘备和吕布都支持刘协,只好罢了:
“那请皇上下诏吧!有奋威将军,还有刘备麾下几员当世猛将,先取回南阳倒是很应该的。”
刘协点头:“南阳乃荆州北方门户,只是……朕意,温侯坐镇江陵,孔明。”
刘协这是要用吕布镇压着荆州军,诸葛亮的心肝那是七窍玲珑的,瞬间就明白刘协要做什么安排了,躬身道:“臣在。”
刘协道:“你代朕拟诏,封刘备为左将军,统军攻取南阳,你任军师从旁辅助。”
刘备一怔——自从隆中后,刘协就不太信任他的样子,居然让他得这帝驾之前的首功!
刘备怔傻了过去。
刘协先点刘备一句:“你麾下三员猛将,有孔明参谋军机,可以速取南阳。”
刘备愣过神来,立即跪地,面瘫脸都挂不住了。
刘表在那边神情一凛,他手下蔡瑁、张允反了他……别说可用之才,忠仆都不算,本想小皇帝没有因蔡瑁之事处置他,必然是因为小皇帝要倚重他,他兵最多、粮最多,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