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关系 第327章

没有穷尽一生去努力,怎么能甘心放弃呢?

又是一年双11时,沈沐荷没回家,沈沐夏去租房里找人过生日却扑了空。

沈沐荷的手机没拿,沈沐夏心急如焚,“姐姐回去哪里啊,这么晚了。”

沈沐夏解锁沈沐荷的手机,她无心窥探秘密,不小心戳进备忘录。

一个“遗言”为标题的备忘记录让沈沐夏惊悚。

长官,妈妈,妹妹,当你们看到这条备忘录时,我应该已经离开人世了。

……

沈沐夏看了个开头,眼泪直接滑下来,她赶紧打给沈青訸,语无伦次地说姐姐可能自杀了。

第252章 设计师

沈青訸脑袋嗡地一下子,“你先别哭,我过去。”

路上,沈绛年心慌得厉害,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哭出声,怕影响到沈青訸开车。

沈沐夏一见到母亲,立刻扑过去大哭,沈绛年泪眼朦胧地接过手机看那篇遗言。

长官,妈妈,妹妹,当你们看到这条备忘录时,我应该已经离开人世了。

我没想到,我会用这样的方式和你们道别,我现在真的精疲力尽了。

很对不起,我不是没有坚持,我尽最大努力坚持,但现在似乎是天要亡我,我无路可走了。

我爱你们,如果真的来来生,我还想做你们的女儿。

我最爱的妹妹,照顾长官和妈妈的责任就落在你的肩头了,你一定要好好的。

我累了,困了,我想睡觉,我怕自己睡了再也醒不来。

但我除了睡觉似乎也做不了什么,希望死亡来临那一刻,我不会太痛苦。

……

沈青訸部署周边的人寻找沈沐荷,交代之后也过来看手机。

沈绛年的视线朦胧看不下去,“我们报警吧。”沈绛年泪水滑落,沈青訸抚了抚沈绛年的肩膀,“我派人在找了,等……诶,等下。”沈青訸揉揉眼睛,确定自己没看错,“这篇遗言备忘录创建的时间是三年前啊。”

沈绛年和沈沐夏两眼泪汪汪,三年前?

三年前沈沐荷想过自杀?沈绛年第一时间这样想。

“三年前的这个时间,是沐荷在野外实习的时候。”到底是沈青訸沉着冷静,手机这时候响起,是阮阅,“沈总,沐荷在我身边,她说只是出去散步忘记拿手机了。”

虚惊一场,惊得所有人魂儿都要飞了,沈青訸眼眶泛红,沈绛年眼里盛满泪水,沈沐夏的眼睛红肿。

家人的担心,说明她做的不够好,或者说情绪藏得不够好,“对不起。”沈沐荷低头道歉。

沈绛年上前抱住沈沐荷,“你吓死妈妈了。”

遗言确实是沈沐荷在丛林遭遇绝境时所写,“就是写完遗言的第二天,我遇见了夏朗。”

这是一年以来,沈沐荷头一次主动提及夏朗,她和夏朗的点点滴滴,并没有因为夏朗的消失而遗忘。

沈沐荷没有刻意铭记,但确实都镌刻在骨子里。

悲伤过后的沈沐夏看着阮阅愣了愣,“诶,你不是……”沈沐夏想起她去海上世界拿100万的事了,阮阅低头躬了躬身,“海上世界的确实是我,我是沈总的人。”沈沐夏瞅瞅沈青訸,低头揉揉眼睛,有些难为情。

说好了要长大,说好了要独立,其实,父母的爱何曾消失过啊。

晚上,沈沐夏和沈沐荷住在一起,沈沐夏轻声说:“姐姐,我们不放弃寻找夏朗,但我们也不能停留在原地。”

是啊,沈沐荷不愿留在B大了,她每天在学校都能想起和夏朗的一切,“你说我出去找工作,能行吗?”沈沐荷没有工作过,更不懂社交,她只是会读书而已。

“为什么不行?”沈沐夏抱紧沈沐荷,“姐姐是最棒的,明天我们和长官说,看看她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其实没什么不行的,沈沐荷今年不过是21岁而已,“无论怎样,家人都支持你。”沈青訸和沈绛年的一句话足以表明态度。

当然家里人也不是无条件,“那里的房子你不愿退,就留着,真工作了,就回家住,妈妈照顾你饮食起居,你看看你最近,瘦到80多斤了。”沈绛年心疼,但不敢深说。

沈沐荷不会无理取闹,不过也有自己的小坚持,房子确实不舍得退掉,那里是她和夏朗唯一共同生活过的地方。

沈沐荷最终拒绝家里人和干妈们的建议,她想做设计,大学时自学不少,绘画能力也不错。

第一次投简历,直接被D·C集团的斐色映象所选中,沈青訸得知,暗暗笑了。

斐色映象的老板是陈沐晗,陈沐晗的母亲陈斐是沈青訸的旧相识,沈青訸更熟悉的是陈斐的同性恋人蒋筱斐,那是蒋维尔的亲戚,也是律师圈里的神级人物。

这也算是缘分吧,沈绛年因此安了心,好歹是认识的,万一真有什么事,也有个照应。

尽管沈青訸说不必特意打招呼,在陈沐晗被斐色映象录取后,陈斐还是和陈沐晗说了一声。

陈沐晗没多说,私下里也给了照应,对于沈沐荷想要做服装设计的想法,她给与支持,“我建议第一个月你就看看,不用你做什么,一个月后选择你最喜欢的部门入职。”

沈沐荷虽有基础,但也算是从零学起,她不怕辛苦,忙碌的生活让她很充实。

沈沐荷喜欢投入其中的感觉,让她可以短暂地忘却失去夏朗的伤痛。

沈沐荷想设计一套野性十足的服装,脑子里还是忍不住勾勒夏朗的脸。

18岁的夏朗,穿上她设计的服装……沈沐荷总是忍不住这样想,人总要有所期待不是吗?没有奔头那就勾勒一个目标,让自己有生活下去的动力。

沈沐荷不知道现在的夏朗多高,她有个大概的估测,所以设计的衣服,也都是按照夏朗的身高去设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