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 第172章

店员压下心内的窃喜,面上依旧稳重地打包,收钱,确认地址,以便送货上门。

这还不是最后的步骤,即便已经是熟客了,但店员还是会依照规定,把退换规则以及售后服务原原本本说一遍。

只是,她还没说完,门外的铜铃再次响起,一位面露怒容的妇人不顾门童的阻拦横冲直撞地走了进来。

这人也不管店里有没有客人,气冲冲地把衣服丢在了柜台上:“我家夫人花大价钱买了你们两套衣裳,谁知将将洗了一水便皱的皱、坏的坏,说说,该怎么赔吧!”

看来,这人是某位贵客家的管事婆子了。

店员并没有因为对方的身份而有丝毫轻视之态,如同对待贵客那般,温声同她解释:“衣物售出之时便言明了褶皱、破损等情况的售后规则,若发生褶皱,只需送回店中,会有专人处理。破损的话,若确定是在一年之期,且不是人为破坏的话,店中会免费调换新品。”

这位店员在安抚客人情绪的时候,另一位店员已经拿起了妇人甩过来的衣裳,仔细检查了一番。

破损的那件,看上去像是被石子一类的搓破了似的,虽然只有指甲盖大的一个口子,但店员还是二话不说,填了调换单。

“十日之后,本店会送一件同款新衣到贵客府上。”

此话一出,管事婆子的面色才稍稍缓和。

然后,店员就开始处理第二件。

只见她从柜台后面拿出一个枣木把手、白玉底盘的熨斗,用水煮热之后,轻轻地贴到衣服的褶皱处,稍稍一熨,方才还皱皱巴巴的裙摆顿时平整如新。

管事婆子惊奇道:“此物为何?怎的如此神奇?”

店员笑盈盈地解释:“这是玉石熨斗,加热之后不仅可以抚平衣衫折痕,还能保养衣料,很是方便。”

“哪里能买到?”

店员露出几分骄傲的模样:“这是平川总店配送的,暂时不对外售卖,客人若想要,我可以打个申请,看能不能当做赠品送给熟客。”

这下,不仅管家婆子,就连苏州刺史夫人都不由期待起来。

一个玉石熨斗不算什么,但她有别人没有才是最要紧的。

这位夫人回到府中,同苏州刺史闲聊般说起此事,顺便感慨一句:“近来平川城的花样可真多,指不定哪天就超过长安了!”

苏州刺史神色一顿,手中的密信重新铺展开来。那是扬州刺史问他,要不要效仿夏州、云州,向平川城投诚。

苏州刺史本想断然拒绝,听了夫人的话,不由地犹豫起来……

***

“山水衣”带来的意外收获,楚溪客还不知道,此时,他正一脸紧张地盯着云竹和云崖算账。

照例是云崖用珠算,云竹用心算,两个人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钟离东曦用从楚溪客这里学到的加减乘除公式跟着算,同时做裁判。

其实,云竹早早地就有了答案,但是为了照顾云崖的面子,赶在他将将算出来的时候才开口公布。

包括钟离东曦在内的三个人得出的结果一致。

“盈利两万贯?!单单一个季度就能盈利两万贯吗?”楚溪客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表情来展现此刻的欣喜了。

钟离东曦笑笑,严谨地说:“这是理想状态,并不包括大批量退货、额外赠品、分店统一搞活动,或者物流团队发生意外,需要理赔的情况。”

“呸呸呸,童言无忌,大风刮去。”

楚溪客很是迷信地双手合十,拜了拜。他宁可少赚一些钱,也不希望旗下的员工出什么意外。

众人纷纷笑起来。

终于,他们的小郎君恢复了欢脱灵动的模样。前段时间那个工作狂模式的楚溪客让全家人都心疼坏了。

姜纾摸摸楚溪客的头:“既然是好消息,明日便庆祝一下吧!”

楚溪客像只小猫崽似的蹭了蹭他的掌心,笑嘻嘻地说:“我确实应该歇歇了,阿爹也是。不过,明日再加一个小班吧,开完大朝会再休息!”

***

第二天,大朝会。

平川王城的朝堂不像长安城的太极殿那么气派,也没那么多规矩。

楚溪客坐在主位,左右两边分别是姜纾和钟离东曦。大部分时间贺兰康不在,如果需要他来的话,他就随便搬把椅子坐在姜纾身边。

真要说有什么特殊的话,也就是楚溪客的椅子比其他人的宽点,结实点,旁的就没什么区别了。

臣僚们讨论事情也很随意,基本就是各抒己见,不会因为你是工部尚书,我是户部小官就会忌惮什么。

当然,这样的氛围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楚溪客花了足足一年多的时间才扳过来的。

六部诸官虽嘴上说着“不合规矩”,但心里却是暖烘烘的。偶尔跟长安旧友通起信来,少不得会就此事长篇大论一番,显摆的意思不要更明显。

更让他们感到宽慰的是,平川王殿下不像别的君主或藩王那般顾忌脸面。

€€€€夸奖,这绝对是夸奖!

比如此刻,他正滔滔不绝地总结之前在平川棉纺厂的规划上犯的错误,并主动提出一套“监督流程”,以后他再做什么决定,都要通过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层层审核。

文武诸官听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么让人省心的小殿下,他们还需要说什么吗?

众官员一开口,都在安慰楚溪客,尤其是中书省和工部的那些人,纷纷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生怕楚溪客心里不好受。

没想到,前一刻还蔫头耷脑、自责不已的平川王殿下,突然话音一转,眉飞色舞地宣布:“也有一个好消息,棉纺厂赚钱了,一个季度两万贯!”

所有人:“……”

担心殿下会不会自闭的他们真是太天真了!你听过哪个招财小仙童会自闭的吗?

诸官嘻嘻哈哈地恭维了一番,楚溪客也摇头晃脑地开心了一番,然后,就要正正经经地说一些心里话了。

“我想跟你们说,现在平川城很有钱,以后还会越来越有钱,这些钱除了用在百姓身上,就是给你们的俸禄和奖金。”

高薪养廉,这是楚溪客从现代学来的,希望可以让官员们生活殷实,踏踏实实做官,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好官。

“《棉田记》诸位都看过了吧?倘若那位老妇人踏踏实实采棉花,不动什么歪心思,一日的工钱也有百文了,放在其他州已然顶得上两个壮劳力了。她却不知足,试图滥竽充数,结果不仅丢了工作,全家人还被赶出平川城。

“这是我对诸位的忠告,也是警示。”

官员们纷纷起身,郑重应诺。

楚溪客指了指身后一位小吏,继续道:“这个年轻人来自长安,他家祖上世代写史,因为真实正直不媚上,险些被今上灭门。如今,我把他请来平川,让他记录下这里发生的一切。

“所有为国为民的人,都会留下姓名,即便是我也不会掩盖你们的光芒;哪怕只是一个九品小吏,只要踏实做事,有所建树,后世之人也会感念他的功劳。

“史笔如铁,但求无愧于心!”

这就是《平川志》,一本讲述这片大陆上最兴盛的王朝是如何起于微末,一步步走向世界的编年史。

这册被后世誉为“现象级”的史书,第一页记录的就是今日的朝堂论辩,以及楚溪客的这番话。

而此刻,被记下名字的所有官员,无一不在数年后成为大业王朝的中流砥柱。

史官曰:“大业数百年廉政之风,始于今朝。”

第149章

一位波斯商人的到来, 给平川棉纺厂带来了新的突破。

这位波斯商人带着一卷帛画找到了销售部,询问是否有帛画上那种款式的“山水衣”。

也是巧了,刚好销售部有一位懂得画作的主管, 对方一眼就看出,这卷帛画是魏晋时期的作品, 而且很有可能是从中原传到波斯的。

主管不敢大意, 一边稳住波斯商人,一边悄悄派人禀报给楚溪客。

楚溪客刚好无事,便亲自过来了。

对方见到平川王亲至,激动之下, 便将这卷帛画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

原来,这位波斯商人祖上曾是一个小国的王族, 当年代表本国出使曹魏,带了许多中原的珍贵物品回去, 这副帛画便是其中之一。

“我的家族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对这卷来之不易的帛画更是珍惜异常, 几经离乱也没舍得变卖,一直传到我父亲手中。不久前, 父亲病重,最大的心愿便是亲眼见见这画上的衣袍。”

所以, 这位波斯商人才千里迢迢来到大昭, 想要找到一位会做这种衣服的绣娘。他走遍中原各地,最后发现只有平川的“山水衣”最为符合,所以便找了过来。

楚溪客细心地发现,这位平川商人汉话说得很流利, 想来真如他所说, 他们家族祖祖辈辈都很仰慕中原文化。

出于对这份友好的回馈之心, 楚溪客真就通知了设计部,让他们试着把帛画上的衣袍做出来。

没想到,最后的成品不仅令波斯商人喜极而泣,就连楚溪客这个拥有现代记忆、在桑桑的影响下看过上千本时尚杂志的人都被惊艳到了。

棉麻衣料与魏晋之风的碰撞,简直是珠联璧合、不是,相得益彰啊!

丢开魏晋时期士人阶层豪饮和服丹的陋习,只说整个时代倡导的率真任诞、清俊通达、纵情山水的风气,的确出了一大拨风流名士。

这个时期的衣饰风格亦是如此。

其中有一件尖角荷叶边的女裙,楚溪客尤其喜欢,裙摆上的晕染色调,匠人们复原起来颇废了一番工夫。

当然,收获也是极大的。

“这样的尝试倒是可以多来几次。”黄瑜笑着说。

黄瑜原本是楚溪客黄丁班的同学,来到平川后很是过了一段苦日子,直到平川正式成为羁縻州,他才被姜纾选入工部,不用再跟着楚溪客搬砖了。

如今,平川棉纺厂便挂在工部之下,由黄瑜主管。

黄瑜的话,突然给了楚溪客灵感。

平川棉纺厂如今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了“山水衣”这个篮子里,这无疑是很危险的。

因为,设计部总共就那么几个人,灵感总有枯竭的一天,客人也很容易审美疲劳,还有就是,山寨货的杀伤力更是惊人。

要想保障“山水衣”的优势地位,就需要不断有新东西,让顾客始终充满好奇,让模仿者跟不上平川的步伐。

“干脆搞个大的吧!”楚溪客笑眯眯地说。

看到他这个标志性的笑,所有人都精神一振,平川王殿下又有好主意了!

***

一日后,工部和平川棉纺厂联合发布了一则征集令€€€€

棉纺厂诚招设计师!

不论性别,不论年龄,不论籍贯!长安人、平川人、突厥人、波斯人……只要是个人,都可参加!

若有真本事,猫猫狗狗也不是不行!

唯一的要求:参赛服饰要自己设计,不得抄袭,不得模仿,不得碰瓷!

可以是汉人风格,也可加入外族元素,不怕奇奇怪怪,就怕你放不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