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 第199章

“别吃。”阿肆作势要夹回去。

五公主飞快地吃了一下,吃完还端着架子说:“嗯,火候不错,小四子,再来一片。”

“做梦!”阿肆丢下一句,自顾自涮起来。

只是,鲜嫩的肉片刚刚出锅就被五公主抢走了。五公主还故意把脸凑过去,对着阿肆嚼啊嚼。

然后,两个幼稚鬼就绕着桌子打起来了。

偌大的膳堂,一片笑声。

对面,楚溪客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王妃殿下的涮肉服务,边吃边笑嘻嘻地调解纠纷:“别抢别抢,这顿就是尝尝鲜,等着牛肉全都分好了,后面还有骰子肉、炖牛腩、烤牛排、牛肉干等等等等,保管每天不重样。”

五公主脆声道:“既如此,为何要把那些活着的牛放回去,干脆在城外圈块地养起来呗,随时都能吃上新鲜的。”

楚溪客摇摇头,牦牛适合生活在高寒地区,而且这些都是野生的,强行圈养不仅养不活,还会威胁到附近百姓的安全。

所以,他只是让人把被同伴踩死踩伤的那些宰杀了,其余的全都赶回了吐谷浑……虽然心里有点不爽吧!

这次吐蕃之所以敢毫不犹豫地对大昭的送亲队伍动手,说到底是因为吐谷浑背后插刀。

贺兰康沉声道:“数着日子,很快平川就有养牦牛的领地了。”

这意思,就是要对吐谷浑动手了。

楚溪客心头一紧,下意识揪住姜纾的衣袖。姜纾亦是神色怔忪,暗地里和楚溪客交换了一个隐晦的眼神。

贺兰康似乎没有察觉到两人的异样,大大咧咧地把楚溪客的手打开,然后讨好地给姜纾夹了好大一坨肉。

楚溪客切了一声:“太酸了,我烙个糖饼去。”

说完便晃晃悠悠地出了膳堂。

钟离东曦不动声色地跟了出来。

昏暗的长廊上,两个人并肩走着,一时间谁都没有开口。

直到楚溪客停下来,看着庭中贺兰康亲手种下的那棵红梅树怔怔出神,钟离东曦方才轻声问:“在担心贺兰……大爹爹?”

楚溪客被他不伦不类的称呼逗得扯了扯嘴角,很快目光又暗淡下来,缓声道:“我不想让他出征。”

《血色皇权》中,贺兰康的结局是“携着姜纾的骨灰奔赴战场,自此杳无音信”,虽然渣作者没有直白地发刀子,但读者们都能看出来,贺兰康八成是战死了。

虽然现在的时间线和《血色皇权》已经不同了,但是一桩桩事件已然表明原文中的重要剧情虽迟但到。

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楚溪客也不想让贺兰康冒险。

“那就不开战。”钟离东曦语气笃定,仿佛在说一件轻易就能做到的小事。

楚溪客一怔,喃喃道:“可是,眼下这种形势,平川还能独善其身吗?”

“交给我。”钟离东曦捏了捏他微凉的耳垂,道,“鹿崽放心,不管吐谷浑如何、吐蕃如何、大昭如何,都不会波及到平川。”

楚溪客仰脸看着他,目光不由地软了下来,就像被捏在钟离东曦指间的耳垂,软绵绵、热乎乎的。

他稍稍一歪头,就把侧脸放到钟离东曦掌心了,这是一个满含撒娇意味的动作,说出来的话也像在撒娇。

“东曦兄啊,你都不知道,刚穿过来的时候我天天盼着不要遇见你,现在却觉得,如果没有遇到你,我哪里能过得这么滋润哦!”

钟离东曦温声道:“不管是平川的安稳还是一群牦牛,只要鹿崽想要,我必双手奉上。”

这情话说的,土是土了些,还是挺感动的,不过……

“为何要特意提起一群牦牛?”楚溪客乌溜溜的眼睛望向钟离东曦。

钟离东曦……咳。

“阿兄阿嫂快来吃呀,我给你们涮了好大一碗肉!”五公主突然探出身子,朝这边喊道。

紧接着是阿肆不满的控诉:“明明是我涮的,你这个惯爱抢功的丫头!”

钟离东曦趁机转移话题:“鹿崽方才没吃饱吧?走,回去再吃些。”说着,也不管楚溪客答不答应便兀自转身往回走。

楚溪客绽开大大的笑脸,乐颠颠地追上去,大声问:“东曦兄,你还没说呢,‘一群牦牛’是怎么回事?”

清澈的声音穿过悠长的回廊,温温软软地在人心头绕了个弯。

钟离东曦嘴角止不住地扬起来。

第174章

钟离东曦对楚溪客的承诺, 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实际上,早在五公主和亲之日他就开始布局了。

那日,楚溪客玩了一手偷梁换柱的把戏, 和亲的人变成了四公主。四公主中途醒来,当着吐蕃使臣的面便大闹一场。吐蕃使臣质问, 为何和亲人选变成了四公主, 当初吐蕃王明明求娶的是五公主。曹岩神情倨傲,答道,五公主身份高贵,怎会嫁去吐蕃那等弹丸小国?

曹岩的这句话成为了吐蕃和大昭决裂的导火索。

要知道, 当前在位的吐蕃王文韬武略,颇有建树, 吐蕃在他的治理下版图不断扩大,绝非曹岩口中的“弹丸小国”, 而吐蕃王有志向求娶五公主,就是自认为和大昭有了平起平坐的实力。因此, 曹岩故意这么说,无疑在吐蕃使臣心里埋下了一根刺。

这是钟离东曦计划的第一步。

第二步, 便是彻底激怒吐蕃王。

前两日,吐谷浑使馆传出了一则笑谈, 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和亲那日的情形, 突出对比了大昭的高高在上和吐蕃的忍气吞声。甚至有吟游伎人将其编成小曲,从吐谷浑传到吐蕃。

吐谷浑的参与成了激怒吐蕃王的最后一点火星€€€€在此之前,吐蕃早把吐谷浑当成了“小弟”,突然反过来被小弟嘲笑, 这还能忍?

吐蕃王一怒之下杀掉了所有涉及此事的吟游伎人, 并向长安宣战!

在吐蕃王看来, 平川隶属于大昭,如果没有大昭皇帝的授意,平川王不可能有胆量破坏两国联姻,因此他直接剑指长安,立志一雪前耻!

今上原本想要利用吐蕃对付平川,怎么都没想到,到头来居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钟离东曦的计策成了。

吐蕃联合吐谷浑,兵分四路,分别攻入雅州、松州、河州、鄯州。

这两国兵力虽然远远不及大昭,但人少有人少的打发,四队人马大胆舍弃辎重,每个士兵口袋里只带三日口粮,不攻破大昭城门就会被饿死。如此破釜沉舟,悠闲了数年的大昭各州势必难以抵挡。

这一点,钟离东曦也考虑到了。

一个接一个城门失守的消息传到平川,楚溪客的心一抽一抽的。破坏和亲的计划是他想出来的,咽下苦果的却是无辜百姓。

钟离东曦拍了拍他的手,紧接着向姜纾递上一则提案€€€€

出动平川军,支援四州。

提案一出,姜纾不禁挑了挑眉,这可不符合钟离东曦的做事风格,扭头看向自家崽崽,继而露出了然之色。

有这样一位家人兼主上,两个高端玩家心甘情愿放弃政客的原则,为他赴汤蹈火。

相应的,楚溪客也并非傻白甜,他会用自己的方式维护这份“理想化”。

“不用正面对抗,采用游击战术。”楚溪客郑重道。

游击战自古有之,楚溪客一说众人就懂了。

等他复述出经典的“十六字诀”,就连贺兰康这个常胜将军都抚掌称妙:“就这么办!四路游军,分别救援雅、松、河、鄯四州。切记,第一原则是自保,其次是救人,最后才是对敌。”

不过,决定带兵人选的时候,父子两个产生了分歧。

由于今上使坏,近年来平川军中的青年将领相继被调走,留下的无一不是须发皆白的老将。尽管贺兰康一直在暗中培植新生力量,然而那些年轻人到底缺乏作战经验,没有一个能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执掌帅印。

贺兰康的意思是亲自带兵,楚溪客坚决不许。这一次,就连姜纾都站在了楚溪客这边。

左边,楚溪客压着贺兰康的甲衣,任性地不许他靠近。右边,姜纾不着痕迹地把帅印藏到身后,眼含忧色。

贺兰康看看伴侣,再看看儿子,按理应该责备他们不顾大局,实际却禁不住笑了,嗓音都柔和几分:“我八岁就坐在祖父马背上打突厥了,悠悠二十余载,经历的战时不下百场,论凶险哪个都甩出今日八道街,不必担心。”

楚溪客紧抿着嘴,压在衣柜上的指尖隐隐发白。

他担心的不是贺兰康的能力,而是剧情的力量。《血色皇权》中,贺兰康最后一战就是应对吐蕃和吐谷浑联军,他带着姜纾的骨灰一去不返。

虽然时间线已经不同了,重要事件的顺序也被打乱了,然而注定的剧情时不时就会在他们不经意的时候突然出现,所以,楚溪客不敢冒险。

关键时刻,林二郎站了出来:“若殿下与大将军恩准,末将愿为先锋!”

楚溪客没有立即答应,而是下意识看向旁边的林淼。

林淼眼中的担忧一闪而过,很快就恢复了公事公办的模样,冷静道:“特种兵团一直由林校尉负责训练,游击战术刚好需要单兵能力强的队伍,臣以为可行。”

林二郎挑了挑眉,对他做了个口型。林淼腾地红了脸。夫夫二人无声地达成某种默契。

贺兰康朗笑一声,当即拍板:“儿郎们苦练数年,是时候拉出来遛遛了!”

有林二郎打头阵,其余将领纷纷请缨,其中就包括黑子。

四年前,黑子还是通济坊一个吃了上顿儿没下顿的小混混,机缘巧合之下成了楚溪客的“副帮主”,又因人品和实力获得贺兰康的认可成为贺兰府的亲兵,继而进入平川军,就这样一步一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贺兰康没有直接指定人选,而是简单而快速地举行了一场全军大比武,最后擢选出四支队伍,分别由林二郎、黑子和另外两位年轻的将军带领,连夜赶路,支援四州。

当绣着“平川”二字的大旗插上鄯州城楼的时候,不光吐谷浑人慌了,就连鄯州驻兵都慌了。

鄯州刺史战战兢兢地试探黑子的目的,黑子却高冷地没有回应,只是干脆利落地把救出被吐谷浑军队俘虏的百姓,并抢走他们沿途掠夺的粮草,等到吐谷浑人反应过来的时候,黑子已经带着自家队伍隐入密林山谷,不知所踪了。

其余三支队伍也是同样的打发,救人、抢粮草、跑路。等到把敌军撩拨得失去理智、盲目追击的时候,他们再反过头来把对方痛揍一顿。揍完继续跑,绝不恋战。

“鄯州大捷!”

“河州大捷!”

“松州大捷!”

“雅州大捷!”

一封封捷报快马送入平川城。

矜持如林淼,语调中也难掩喜色:“四州救出百姓五万三千人,沿途百姓被劫掠的钱粮悉数追回€€€€不,应该还差一些,有一部分已经进了敌军的肚子……”

楚溪客霸气道:“那就让他们吐出来!”

林淼扬着眉眼,飞快地草拟出一封书信,和楚溪客商议之后又誊抄成两份,一份送往吐蕃,一份送往吐谷浑,信中的意图简洁明了€€€€

想要回俘虏?

拿钱粮来换!

旁边,姜纾和贺兰康对视一眼,双双微笑着离开了议事厅。年轻人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做长辈的就可以退居二线了,免得影响他们发挥。

没想到,楚溪客这么一发挥,就发挥了个大的。

他不仅把被俘的百姓收拢到了平川,还诱拐了数万兵丁!林二郎甚至把鄯州的果毅都尉都给带回来了!

果毅都尉,那可是折冲府的二把手,妥妥的五品官职,就……这么被拐到了平川。

看着大殿中那个熟悉的面孔,贺兰康一阵沉默,这是他曾经的部下,被今上强行调去了鄯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