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见到太子, 还是没个好脸色,不过好歹一顿饭是安生吃完了。
吃完饭之后,胤祚跟着太子回到太子的院中。
当看到太子膝盖上的青肿时, 胤祚很不赞同地吸了口气,说道:“太子哥哥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太子自己不觉得自己做了蠢事, 话赶话到那里了,而且总得要有自己的坚持。
太子道:“孤向皇阿玛表明孤的态度。”
胤祚:“表明态度要这样表啊?腿上不难受啊?”
看着胤祚拧着眉头的样子, 太子笑了笑, 说道:“谢谢六弟了,若不然说不定现在孤还跪着。”
胤祚哼了一声说道:“知道你还跪。”
胤祚飘过去眼神去瞅太子, 说道:“我也就是劝一劝,给皇阿玛一个台阶下。”
太子又冲胤祚感激一笑,说道:“孤也不是故意要惹皇阿玛生气, 幸而有你帮着说和,皇阿玛看着消气了许多。”
胤祚:“这也没什么。”他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眼神飘忽了一下, 说道:“就是我说着说着,太子哥哥,咳,好像和皇阿玛说岔了。”
太子眼神疑惑。
胤祚生气弱了下来,道:“皇阿玛斥责你不知天高地厚, 我就说了,说是太子哥哥被皇阿玛养的好,有底气, 顺风顺水地长着, 这样的孩子都是锐意进取, 有胆量的, 很正常。”
“被养的怯懦的,才不好呢。”
“然后皇阿玛就是说以后不能惯着你了,说太子不能太顺风顺水。”
“说你该成长了。”
太子:“……”
胤祚小心道:“我听着并不像好话,感觉不太好,太子哥哥我是不是害了你了?”
太子吸了口气,调整了下自己的表情,对胤祚安抚道:“没事。”
“皇阿玛并不是会被人三言两语就能影响到的,和你关系不大。”
胤祚殷勤给太子揉药。
太子这边的药还没有上好,大阿哥和八阿哥来访。
太子也顾不得正在上的药了,将裤腿放下,衣袍整好,一会儿就又变成了矜贵气度的太子殿下。
连走路都看不出异样来了,胤祚看向太子的腿弯,担心他腿上的药膏都糊在了衣服上。
大阿哥和八阿哥过来是来探望的,还解释说他们之前不知道太子罚跪的事情,不然他们就去和皇阿玛求情去了。
太子没有解释并不是康熙罚跪,是他自己跪的,只是假笑,心中腹诽这两个完全可以继续假装不知道更好。
老大能有那个好心帮他求情才怪,不给他火上浇油就不错了,至于老八这个笑面狐狸,心眼儿也是多的不得了,总是跟在老大后面,也不会出头。
太子泰然自若地在座位上坐下,一副无事发生的样子,说道:“就跪了会儿,没事,没有关系。”
八阿哥笑着道:“太子没事,弟弟就放心了。”
大阿哥则道:“也就是太子你,总能顶撞咱们皇阿玛,而且顶撞了还没事。”大阿哥说到这里,语气没控制住流露出了酸意。
大阿哥说着看向胤祚,他知道这其中有胤祚的求情,这让大阿哥心中叹气。
这么些年过去了,大阿哥和太子之间并未有真正的兄友弟恭,反而是在朝堂上多有较量,当然太子的地位更高,大阿哥处于弱势一方。
不过大阿哥也一直在积蓄力量,特别是两次出征,许多武将官员对这位敢打敢拼的大阿哥印象颇好。
而近两年来,康熙和太子之间出现的裂隙争执更让大阿哥一派的人看到了鼓舞。
所以大阿哥内心深处自然是喜欢太子和康熙之间闹的越厉害越好。
所以大阿哥难免在面对胤祚时会心情复杂了。
不仅是大阿哥,八阿哥也是如此,不过他是在更多感慨胤祚对康熙的影响力。
太子此时并没有心情面对心意不诚的大阿哥和八阿哥两人,没说几句,就下了逐客令。
胤祚也和他们二人一起出来了。
出来之后,大阿哥对胤祚道:“你倒是不怕咱们皇阿玛,皇阿玛正生着气你也敢往枪口上撞。”
“你和太子两个都不怕。”
不过太子不怕是好事,这么狂,早晚跌跟头。
胤祚扭头看大阿哥:“若是大哥惹皇阿玛生气了,我也去帮大哥和皇阿玛说。”
不过胤祚说着又摇了摇头说道:“但是最好还是别惹皇阿玛生气了,若不然这么多的儿子都□□阿玛,皇阿玛可就太不容易了。”
大阿哥嗤笑:“除了太子,哦,对,还有你,可没有几个敢□□阿玛。”
胤祚:“这种生气的事情,又不是好事,大哥也要酸溜溜吗?”
八阿哥在一旁笑。
.
胤祚找了康熙两回,康熙终于空出了时间,应了和胤祚的游玩之约。
太子,大阿哥和八阿哥也都在。
胤祚说道:“咱们大家都好久没有一起出来玩儿了,既然出来了,脑子就换一换,今儿只想吃喝玩乐的事情。”
喝茶听书,听扬州小调,泛舟湖上赏景说笑,一家人也培养培养感情。
反正在玩着的时候,大家也都没有说到不开心的事情。
在外头逛了一天,除了在最后天空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了细雨,但是细雨中的扬州也别是风景。
一家人高高高兴的回,胤祚还和康熙说道:“皇阿玛你都不知道,我本来都在担心你顺手给我们布置一个扬州一日看的日志。”
被康熙给白了一眼。
胤祚当没有看见康熙的白眼,高高兴兴地道:“嘿,皇阿玛也没有那么过分嘛。”
康熙对这小子就很气,他哪里得来的他很过分的结论?对太子他们几个康熙并不觉得自己有哪里过分了,至于胤祚,更是没有。
康熙说胤祚:“你再说下去,朕看你是想让朕现在补一道令。”
胤祚拍了拍嘴。
今天出去玩的一天,太子也和康熙说话了,还在胤祚的暗示下去给康熙买了零嘴呢,康熙也给面子地尝了。
这对父子眼看着是闹过,又好了。
胤祚心中也放心了下来。
至于康熙当初说的让太子长大的不妙的话,胤祚侥幸想着应该,也许就是那么一说而已吧。
太子和康熙的争执风波眼看着就这么平稳过去了。
但其实并不然,前几日的那场争执本身还没事,但关键是康熙对此并未刻意隐瞒。
太子的锋利触及到的是一大波人的利益,每位盐商和贪官背后都非他们一人,枝枝蔓蔓,织就了一波大网。
而这些人却并不是都怕太子的,并且太子头上不是还有康熙呢吗?大家更看的还是康熙的态度,康熙对太子的斥责,康熙对太子的不满,会给他们某种信号。
所以啊,从小到大基本上顺风顺水过来的太子,多了很多弹劾他的折子,如雪花一般多的折子。
太子的幕僚看此情形,也不禁心生悔意,对太子道:“此回或许确实是殿下行事太过激进了。”
太子说道:“孤岂不知会得罪很多人?”
说着说着却又声音低下来,眉心紧蹙说道:“但是却还是没想到会如此的触目惊心。”
只是太子仍然坚持认为这种事情又不是请客吃饭,肯定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太子作为储君,对这江山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看不得大好江山被那么多的蛀虫给蛀空了。
如今越是认识到那些利益集体的树大根深,尚未经过社会毒打的太子越觉得若是早日采取了霹雳手段,也不至成了如今糟糕的形势。
另一幕僚忧心说道:“虽都是龌龊小人,但是蚁多咬死象,这一回有太多人心中会对殿下不满了。”太子殿下要掀了别人的锅,那些人就敢掀了太子的尊位。
第一位文人模样的青衫人勉强安稳说道:“主要还是皇上明鉴,只要皇上知道太子殿下一心为大清的,其他人皆不过是利欲熏心的小人构陷殿下,就足够了。”
另一愁眉苦脸的幕僚说道:“关键就是皇上态度模糊。”这点才是最重要的,若是皇上明确支持维护太子,绝对不会出现如今的局面。
文人模样的青衫人道:“现如今,殿下也更不可更改态度,否则像是怕了他们。”更失了风骨气度。
在继续南下的过程中,弹劾太子的折子没停。
就连不关心朝事的胤祚,都知道太子被很多人给弹劾了。
河边的风景没有什么好看了,胤祚耷拉着脑袋,回去船舱找太子,心虚,就很心虚,胤祚问太子道:“太子哥哥被很多人给欺负了?”
太子说的挺轻描淡写:“想做事就势必会得罪人。”
胤祚小心说道:“皇阿玛也不罩着太子哥哥?”
“这是不是就是皇阿玛说的让太子哥哥长大啊?”
太子一顿,这些日子一直在忧心这件事本身,还有皇阿玛在向外表达对他的意有不满让件让他焦躁苦闷的事,倒是一时没有想起来之前听到的这一言。
其实若皇阿玛只是为了磨砺他,他心中倒还好受些。
可太子拿不准,就担心皇阿玛是真对他不满到对外也不掩饰。
而皇阿玛的态度一变化,他在这短短十来日就微妙感觉到了他处境的不同,他这个太子的风光完全就是建立在皇阿玛的看重之上。
太子从未如这些日子这般明白,只要他皇阿玛的态度翻转,他现如今的风光权势其实全如空中楼阁,这其实让太子挫败与不甘的。
胤祚担忧问太子:“太子哥哥还好吗?”
说着埋怨起来:“还长大呢,我看是长瘦了,我和太子哥哥身边的人问了,说是太子哥哥胃口都不好了。”
太子回神道:“没事,孤还能应付的来。”
第103章
太子这边胃口不好, 康熙这个皇阿玛却是胃口还不错。
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总要经过一些挫折,经此一事,太子就该知道了很多事情并不是他想做便能做到。
并不是坐到了高位, 手底下的人就会老老实实听你的,正如他从亲政之初, 至掌握了朝堂上的话语权也是走过了好一番艰难。
太子刚出生就被立为储君,以后再顺理成章地接下他给的位置, 他走的太顺了。
此时的康熙, 觉得太子欠缺教育和磨砺,对太子确有挺多不满意的地方, 但也从来没有动摇过太子是他未来的继承人这一念头。
不过也正因为他觉得未来的继承人坐的太稳当了,欠缺挫折和磨砺,所以在接下来, 乃至回京了之后,对太子的态度都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