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院通废土 第150章

“开门!”

车厢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地尖声:“吱呀€€€€”

“轰!”

中型运输车猛地一震,闻柏舟脑袋不受控制地撞上了窗框。

“舟舟!”

运输车不受控制地往前猛冲,律恒握紧方向盘,脚下慢慢压下刹车。失控的运输车在沙土地上拖出两道长长地痕迹。

随后才慢慢停了下来。

“舟舟!”律恒解开安全带,扑到副驾驶位上,“撞伤没有?”

闻柏舟小心翼翼地缩回来:“没事。戴着头盔的。”他吸了吸鼻子:“就是撞得有些疼。”

何止是有些疼,那一瞬间连眼泪都疼出来了。

“我们先检查一下车。”闻柏舟说,“然后再看看那些猪都死了没有。”

律恒绷紧了下颌,他伸长手臂越过闻柏舟,将车窗都关紧后,连忙去解闻柏舟的头盔。

“我真的没事。”闻柏舟低声道。

“别动。”律恒将手伸过去,细细地抚摸。

他家小祖宗的额头有些发红,直接受到冲击的后脑摸起来没什么肿块。律恒不敢大意,他稍微用了点力气按压:“疼吗?”

“嘶……”闻柏舟倒吸一口凉气,“还是有点疼。”

“可能有些撞伤了。”律恒说,“转过来,我仔细看看。”

闻柏舟有些不乐意:“头盔里那么厚的防撞棉呢,没事的。”

律恒收回手,安静地看着他。闻柏舟对上他的目光,片刻后有些心虚地移开了:“好吧好吧,我就是觉得没什么大事,不想浪费这个时间。”

他伸手解开安全带,侧过身体用后脑勺对着律恒:“你看吧。”

律恒从战术背心里抽出一根指头大小的紫光手电,他仔细照过闻柏舟的后脑,没有发现血迹,也没有细小的伤痕。伸手再摸了摸,也没有异常肿块。

他这才放下心来,收好了紫光手电,叮嘱道:“我去给车厢补喷防辐射涂层,你在车里好好休息。不舒服就叫我,我们立刻回头。”

闻柏舟乖乖挥挥手:“好的,你去吧。”

他看着律恒从储物仓里摸出一罐防辐射喷雾跳下了车,才伸手小心翼翼地揉了揉后脑:“嘶……真的好痛啊。”

不过痛归痛,身上也没有什么恶心晕眩的症状。大概率没受伤。

他们在原地停了十几分钟,律恒回到驾驶座上再次检查过闻柏舟的情况,才驾驶着运输车前往泽城船市。

蔡宗河已经在船市的清洁区等了很久,见车回来了,立刻走了上来。

“这次行程还顺利吧?”他与律恒握了握手,又去看闻柏舟,“路上没什么事吧?”

“没事,都很安全。”闻柏舟说,“之前让您准备的房间,都准备好了吗?”

“都弄好了,养殖房嘛我们也早有准备的。”蔡宗河说,“虽然你们也知道,我们有养殖渔船,但总吃鱼也不是个事。”

实际上在蔡老爷子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听说内陆地堡对变异动物的驯化有了一定的成果,就有些眼热了。

吃鱼是很好,但这一辈子只能吃鱼,也太悲哀了一些。

原本蔡老爷子就在想,等内陆的那些地堡弄出了完善的养殖方式,就与他们交换一些,自己也养一养。所以养殖房这个东西,泽城船市一直是有想法的。

这次听闻柏舟一说,蔡宗河就对照着原本的建设方案,飞速的清空了占据了养殖房的储藏室,把一部分对环境没要求的干货往船上转移,另一部分对温度有要求的物资,有些放进了空天母舰里,有些则挤进了原本的储藏室。

总归,他清理出来了一个已经建设完毕的养殖房。

“室外太冷了,位置在哪里?我们直接开过去。”闻柏舟说。

蔡宗河一听,立刻道:“青鸾。接管一下。”

话音一落,身后的运输车就传来了发动声,闻柏舟连忙往旁边让了一步,就见运输车缓缓倒退出去,而后调了个头,朝着远处驶去。

“我们也去吧。”蔡宗河张望了一下,“青鸾,来个接驳车带我们过去。”

不一会儿,众人就骑着接驳车,抵达了养殖房。

这间养殖房距离泽城的地面养鱼实验区很近,就在那圈起来的养鱼实验区不远。运输车停在那里,青鸾已经在运输车进入信号区后,就先一步给整个养殖房做了最后一次消杀。

现在也已经有人在机器人的协同下,往下搬猪。

卷毛猪们明显受到了很大的惊吓,即便过去了大半个小时,也没有回过神来。每一只猪都显得有些打蔫儿。

蔡宗河一看,心里可心疼坏了:“这些猪是不是在路上饿了?看着都可怜兮兮的。一会儿可以喂他们吗?”

“我们有成套的养殖手册,您记得安排人学习一下。”闻柏舟说,“相关资料我也给青鸾备份了。这些猪主要是……吓着了吧可能。观察一下明天能不能恢复精神。”

养殖房里已经修出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隔间。

大隔间是用整面到顶的玻璃隔开的,整个养殖房被玻璃墙以十字划分成了四个区域。

而小隔间则是用砖块砌成的一个个半人高的墙壁分割,有些像分区里的格子间。

闻柏舟看着工作人员们把猪和鸡分开放进了不同的分区,成种和幼崽又都在不同的格子间里。想了想,又去仔细叮嘱了一下两个品种对温度的要求。

青鸾叫来卸货的工作人员,原本就是蔡老爷子安排的养殖区负责人。他们听闻柏舟的话听得格外认真,看着闻柏舟拿出了书本一样的养殖手册,更是如获至宝。

“你们放心啊!我们肯定会仔细的看,会把这些猪和鸡都养得很好的!”

他们情绪亢奋地保证着,随着话音,眼里隐隐有了泪光。

蔡宗河站在旁边,感慨万分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有了完善的种植体系,就能保障蔬菜的供给。要是这些猪和鸡我们能养好,那肉和蛋,慢慢的也就不用担心了。”蔡宗河长叹着道,“种植业和养殖业……是我们站在这片大地上,最有力的两根拐杖。”

工作人员擦着眼泪,忍不住笑出了声:“蔡先生您这话说得,好像我们瘸了一样。”

蔡宗河笑叹道:“咱们这也缺,那也缺。和以前相比,可不就瘸了吗?”

他望向养殖房。

闻柏舟带来的猪和鸡对这座占地广阔的养殖房而言,甚至填不满半个分区。可它终于不再是储藏室,不再被各种物资占满。

等以后他们所有人都从船上下到地面来,等他们在地面扎根,在地面上投入自己的工作生活……这座养殖房,也肯定能被他们慢慢填满。

到时候,他们甚至也能派出人去,替周边的船市建立养殖房。

“小闻。”蔡宗河用力拍了拍闻柏舟的肩膀,“你是我们的恩人。”

他凝视着闻柏舟,在他的背后,是一艘接一艘的大船,是大船上努力挣扎求存了几十年的人民。

“是我们所有人的恩人。”蔡宗河收回手,感慨万分地对着闻柏舟弯下了腰。

“蔡先生!”闻柏舟连忙伸手拦他,“别这样!我们是互利互惠!”

“小闻,你可以这么觉得。可我要这么觉得,就是在欺你年幼面皮薄。”蔡宗河说,“那些资料确实重要,但比起你带来的东西,它们也远没有那么重要。人要先活下来,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才会有更进一步的需求。”

他用力钳着闻柏舟的手,坚定地弯下了腰。

好一会儿,才站直身体道:“小闻,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开口。”

闻柏舟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求助地看向律恒,律恒笑道:“蔡先生,不如我们现在去地面生活区看看。那里建设好了,才真正让人安心。”

“小律说得有道理,走,我们去瞧瞧。”

……

模块化建筑这样的建设方式,搭配上一个过于优秀的人工智能,它的建设速度有些令人惊悚地快。

只这不到十天的时间里,第一批运送来的建筑模块已经所剩无几。它们变成了三十栋楼,矗立在地面生活区里。

与最开始不同的是,现在地面生活区里有着不少的人,他们每个人情绪都很高昂,眉飞色舞地在建好的回字楼里穿梭。

“又多了几栋楼啊。”闻柏舟看着整齐排列的回字楼,忍不住道,“青鸾的速度好快啊。”

“就是很快啊,青鸾最近都没休息。它的小机器人也是三班倒,分班次的回去充电的。”有人路过闻柏舟,听见他的话,就插了嘴,“你不是咱们泽城的吧?是援助我们的小闻不?”

闻柏舟眨了眨眼:“是我。您觉得这房子好吗?”

“哎呀,还真是小闻!”那人顿时笑了起来,“隔着头盔还真不方便认人呐!小闻你们地堡,哎哟那脑子都是怎么长的,太好使了!”

闻柏舟连忙道:“只是复原了一些过去的技术。”

“那也很了不起!这房子真的厉害,太厉害了!”他凑过来小声说,“我和你说,你也别见怪。其实我们前两天悄悄给那栋房子浇水来着。”

他指着一栋建设在拐角处的房子:“它是前两天我们看着修起来的。那感觉真的怪,我们就很担心会不会有什么防水的问题,就这么高的楼对吧,要是漏水了多难处理啊。结果一实验,一丁点水都渗不进去啊!”

“为了防水我们做了很多处理的。”闻柏舟笑着解释道,“不仅仅是材料本身的密闭性让外部水分渗不进去,还有最外层的疏水层,也会保证房屋的安全。”

“真的,能想到这点真的不容易。你们地堡我听说离峄城很近的哦?又没有像我们这里这么大风大浪的。能替我们考虑到这个,真的谢谢你。”

那人抓着闻柏舟的手,止不住地说。

其实一开始,他听说地面生活区连房子都有了的时候,根本不相信这话。谁不知道前一个蔡老爷子为了带他们下地面生活,熬到死了都没成?

更别说修房子这种事,哪里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日夜不休的去修个房子,就一栋楼,起码也要上百个小时吧?

可没听说过一夜之间就冒出来一栋房子的!那要是真的,肯定是闹鬼!

更别说如果他们要去地面生活的话,也得学地堡吧?往下挖可比往上修建难多了。前一阵青鸾指挥着机器人忙忙碌碌,好像也就往下挖了一米。

想想就知道这有多难了。

可地面生活区的传言越演越烈,就连运输队都有人打着包票说房子有了,还在建设,在冬天之前所有人都能住进去。

他越是听得多,心中就越是惶惶。

既期待是真的,又害怕是真的。

冬天之前就能住进去,能是个什么样的房子?大厂房吗?所有人都挤在那么个厂房里?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宁愿就在船上生活。

船上虽然不方便,可他还有一张床,与家人在一起,也算有个小小的私人空间。忙完了一整天的工作,躺在床上听着海浪,还能与家人说几句悄悄话。

风浪虽然危险,可只要在来临之前躲进房间里,系好安全带,真出事的可能性也很小。船市的船都是千吨级、万吨级的大船,不是随便什么风浪都能掀飞的破船。

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比在厂房里和所有人挤一起强么?

他在清洁区工作,忙起来的时候也接待过外地的运输队。与他们聊天时,更听说过内陆的地堡里,有些地方的幸存者就是这样生活的。

所以他虽然也满口感慨“各有各的苦处”,可他心里依然觉得,他们船市这样的生活比那些地堡好到哪里去了。

这也是当年蔡老爷子提出回地面生活后,大家反响并不怎么热切的原因。

他们已经太习惯一家人或是两家人挤在一处了,要所有人都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真不如别浪费资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