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韩正泰的计划,李弘才肯定是要坐镇在灾区盯着工程完成的。
李弘才今年不过才八岁,这北方贫苦,让他自己在那边待上几年,这期间肯定是要吃上不少苦头的。
当然了,男孩子嘛,在外头吃点苦头,多学点本事,没什么坏处的,李修文也能够理解。
只是,李修文和李弘才分别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才能够多见见,然而马上又要面临分别,他会舍不得也在情理之中。
“太子殿下十二岁才能正式接触政务,在此之前,让他在北方历练一番,踏踏实实地做些实事,总比他一直被锁在深宫中要好。”
韩正泰对此倒是有自己的想法。
韩正泰此前就一直想要将李弘才从深宫中带出来,毕竟身为太子,怎么能一直待在深宫里面呢?
只是要将李弘才从深宫中带出来,很难。
李修文只要嫁人了,那自然而然就从宫里面出来了。
但是李弘才是太子,没有嫁人一说。
甚至其他的皇子成年后还会被封为王爷去自己的封地上。
但是李弘才身为太子一直都得呆在东宫里面,若是顺利继位,登基成为皇帝,也不能轻易离开皇宫。
治理天下的人,怎么能够不知道这天下是什么模样呢?
这南方韩正泰带着李弘才走过一遭,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因此,韩正泰此前一直都在为这件事情苦恼,但是现在有一个现成的机会摆在韩正泰的面前,他又怎么会错过呢?
这一趟李弘才的赈灾之旅,韩正泰必定要倾尽全力促成!
当然,韩正泰也知道李修文会舍不得和弟弟分别,安慰道:“修文也不必忧心,这水泥路一路北去,等到通路了,咱们从京城看望太子殿下也就方便了。”
“我知道了。”
李修文微微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件事情对李弘才百利而无一害,没有因为自己心里的那点不舍,就阻挠李弘才的成长。
“可是,父皇会答应吗?”李修文担忧地问道。
李弘才作为太子,还这么年幼,李元民会答应让他去北方赈灾吗?
韩正泰对此倒是有信心:“此次的计划,只有太子一人能够完成!皇上他不会拒绝的。”
计划是李弘才提出来的,这钱粮是李弘才募集来的。
这赈灾的人选不交给他交给谁?
李元民又不是后爹,怎么可能让李弘才辛苦栽树,最后让别人摘走属于李弘才的胜利果实。
而且,李元民就算愿意交给别人,那韩正泰这里也是不会答应的。
没了韩正泰的后续资金支持,这计划还能顺利实施吗?
李修文对韩正泰还是十分信任的,见他有信心,便也没有再继续多问,第二日一早便将韩正泰的计划带回去交给了李弘才。
韩正泰给的救灾计划非常详细,饶是李弘才也能够看得明白。
“韩正泰这是准备让孤在成年之前呆在北方。”李弘才看完,眼眸中划过一抹兴奋的光亮。
自从回来后李弘才就一直呆在这东宫内,少有出门的机会。
李弘才若是以前从来都没出去过,那他还能够在这宫里待的住,但是李弘才看过外面的世界。
他不再愿意被束缚在一堵宫墙之中。
韩正泰此前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对,没有亲眼看过这天下,又谈何去治理它呢?
李弘才看过了南方的风土人情,这一次有机会去北方看看,他哪里会愿意错过这次的机会。
“弘弟,你愿意去吗?”
李修文看着李弘才,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当然愿意了,韩正泰这般为孤考虑,送给孤这么一份大礼,孤又怎么会拒绝他的一番心意。”李弘才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
“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点,不要让白虎离开你身旁,要注意安全。”李修文叮嘱道。
李弘才一旦离开了长安,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肯定会对他下手的。
“哥,放心,他们敢派人来,孤绝对让他们有来无回!”李弘才冷笑一声,眼眸中划过一抹冷厉的凶光。
自从拿到了酒楼和香水店的分红后,李弘才就给手中的五百名影卫配备了各项装备。
甚至从韩正泰手中用成本价购买了一百把拐子铳以及配套的弹药给其中的精英影卫配备上。
有这些影卫在身旁保护,可以说就算来刺杀的有上万人,也无法伤害到李弘才分毫。
“出门在外还是得多加小心,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李修文提醒道。
虽然有影卫保护,但是也不能够盲目自大,忽视了敌人的冷箭。
“好的,哥,孤知道了。”
李弘才不是听不进建议的人,听到李修文的叮嘱,乖巧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
勤政殿。
“让长安盐铁司将这两个月的盐税提前上交到国库之中。”
李元民看着灾情严重,而国库吃紧,只能够将目光放在了盐税上面。
原本韩正泰上个季度交的盐税,大大地填补了国库,让李元民松了口气。
但是谁成想,春季北方旱灾,南方发大水,这刚充盈的国库,立刻就被掏空了。
到了这夏季,南方的大水倒是退去了,但是北方的旱灾却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进一步的加重。
李元民如今已经填不上这个窟窿了,只能够再次将目光放在了盐税上面,让韩正泰提前交税。
“是,皇上。”
户部尚书聂杰立刻应了下来。
原本的户部尚书戴纪已经告老还乡了,聂杰是新提拔上来的户部尚书。
有了前任下场的告诫,聂杰这边也不敢针对韩正泰。
一上任立刻就安排人将盐铁司的官衙给修缮好了,同时也将人员给补齐了。
相比较此前猫狗都嫌弃的盐铁司,如今的盐铁司可是一个香饽饽。
每个季度收上来的税收,那可都是他们的政绩啊!
虽然说韩正泰作为盐铁司的老大,这大头自然是归他的,但是底下的这些官吏也能够跟着喝口汤嘛!
因而不少人,尤其是寒门子弟出身的官员都争相想要进入盐铁司之中任职。
“皇上,太子殿下求见。”
于福海来到了李元民的跟前通报。
“太子?让他进来吧。”
李元民只以为李弘才是来给他请安的,也没多想,直接让人进来了。
“儿臣,给父皇请安。”
李弘才恭敬地给李元民行礼问安。
相比较以前,此时的李弘才确实是要规矩沉稳许多,询问起功课,李弘才也能够有自己的见解。
虽然东宫的太傅依旧还会来和李元民抱怨李弘才在课堂上贪睡,但是李元民却不再像以前那般相信太傅的话了。
一个人的学识不是凭空而来的,李弘才的学问就是他努力的证明。
反倒是这些一个劲在他面前抱怨诋毁李弘才的几位太傅,让李元民忍不住生出了疑心。
教导二皇子李弘德的夫子夹带私货,给皇子灌输偏向于世族的思想,难保教导李弘才的太傅们,也不会有自己的心思。
“赐座。”
李元民看着李弘才微微颔首,让于福海赐座。
于福海亲自在李元民身侧摆下了案几和坐垫,这才退回了李元民的身旁。
“儿臣谢父皇。”
李弘才行礼道谢,这才端坐在坐垫上。
“朕和诸位大人还在商议国事,太子便在一旁旁听吧。”李元民吩咐道。
“儿臣遵旨!”
李弘才应了下来,将袖子里原本准备拿出来的奏折重新放下,耐心等候起来。
殿内诸位大臣看着李元民让李弘才听政,纷纷猜测李元民此举的用意。
李弘才今年才八岁,虚岁也不过十岁,根本就不到听政的年纪。
李元民此举究竟是无心,还是要向诸位大臣表明太子在他心中的地位?
作者闲话:感谢伯乐6441614(6441614)对我的支持,么么哒!
第二百五十九章 谏言(一更)
能够到勤政殿和李元民商议国事的,基本上都是朝中各个部门的领袖人物。
对于李元民的心思,大家怎么可能不揣摩。
只是表面上大家也不可能表现出来,还是如同往常般和李元民商讨国事。
李弘才没有错过这次机会,认真地聆听,将有用的信息都记了下来。
午间,李元民体谅诸位大臣,让人传膳休息片刻再继续。
若是不借着这个空隙,那李元民可能会和大臣议事到深夜去了,李元民忙碌了一整日,届时也未必有心思听他的奏言。
李弘才找准了机会,起身和李元民禀明了来意。
“父皇,儿臣听闻北方灾情,想要为父皇分忧,因而写下了对于赈灾一事的谏言,还请父皇过目!”
李弘才从袖子里面拿出了写好的奏折,双手递向了李元民。
“赈灾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