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陈元伟办事不牢靠,你让人多盯着点,他如果没有老实办事,而是暗中耍什么小心思,小手段,立刻来通知我。”李修文叮嘱道。
财帛动人心。
这陈元伟是个重利之人,加上陈家并不富裕,这次因为韩正泰的缘故提前收购粮食一夜暴富。
巨大的变化让陈元伟心境失衡不稳定,这种人在这种时候是最容易出岔子的,容不得李修文不提防。
“是,长公子,我会安排人盯着陈家的。”
韩忠作为大管事预备役,他也是知道韩正泰接下来的计划的。
眼下一切已经步入正轨,正是关键时期,可容不得有人突然掉链子。
韩忠性子稳重,人又细心,有他盯着,李修文才能真正放心。
……
陈元伟从韩家离开后,后背出了一身冷汗,神情也有些恍惚。
“兄长,你这是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陈元善见陈元伟上马车,正准备询问他韩家接下来的安排,结果就见着对方不对劲的脸色,紧张询问。
“刚才我在长公子面前失言了。”
陈元伟坐在马车上,刚才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心中无比懊恼。
“兄长,你说了什么冒犯了长公子?”陈元善连忙问道。
陈元伟珉紧双唇,将刚才和李修文之间的谈话告诉了陈元善。
陈元善听完,心中又气又急,想要责备陈元伟,但是看见对方苍白的脸色,最终也只能说一句,“兄长,你糊涂啊!”
若是单纯只想要赚钱,韩家只凭借着雪盐一项就可以富甲天下了。
金钱、名利、地位这些对于韩正泰而言,唾手可得。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韩正泰所求的并非一家一姓之富贵,而是天下苍生。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么多人才会因为韩正泰一句话而大量筹集粮食。
要知道,粮食这东西是有保质期的,一个闹不好,那这些本就不富贵的家族很可能会就此破产。
要不是大家相信韩正泰的人品,敢这么豁出身家跟着他干吗?
结果陈元伟刚才和李修文说了什么?
发国难财?吃人血馒头?
韩正泰要真是这样的人,会有这么多人一腔热血地追随他吗?
“为兄也是说完才反应过来……”
陈元伟叹息,也是因为最近蝗灾的事情,成天有人在他面前念叨发财了,他这不才魔怔了吗?
“好在长公子并未责罚,还是将计划书交给我了。”陈元伟替自己挽尊。
陈元善看着陈元伟张嘴,想要提醒陈元伟事情的严重性,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闭嘴。
韩家现在谋划的不是一两家小买卖,而是涉及整个阶级,数百个家族之间的合作。
这么重要的事情,韩家能不小心谨慎吗?
李修文虽然当面并没有过多责备陈元伟,但是内心肯定已经对陈家不放心了。
而陈家也不能对此事当做不知,必须要对此作出回应,表明自己的立场。
陈元伟说的话并不代表陈家的意思,因而陈元伟被换下,另外安排人负责此事,是势在必行的。
而且,陈元善心底也认为陈元伟这个兄长难堪大任,这些日子做的许多事情,大部分都是他帮忙安排的。
陈元善劳心劳力地忙活,功劳全部被陈元伟得了这也就罢了,都是为了家族,陈元善并不在意这些。
唯有一点让陈元善心生不满,那就是一直替陈元伟擦屁股。
尤其,这次陈元伟更是因为口无遮拦,引得李修文对陈家不满,彻底让陈元善。
回到陈家后,陈元善将此事告知了陈元亮,陈元亮大怒,当即将负责人交给了陈元善,让他负责处理此事。
陈元亮在陈家的威望就等同于韩正泰在韩家的威望,他说的话,全族上下没人敢不听从的。
“元善,你只需记得一点,尽心尽力办好韩家交代的事情,不要像陈元伟那个蠢货一般短视。”陈元亮看着陈元善叮嘱道。
陈元亮猜不透韩正泰的心思,但是他知道一点,一旦认定了将军,那就必须要听从将军的命令,哪怕将军让他冲锋陷阵直接去送死!
这是战场上的规矩,也是他陈元亮的规矩!
“兄长放心,元善定会韩家交代的每一件事情。”陈元善连忙做出了承诺。
“好好干。”
陈元亮拍了拍陈元善的肩膀鼓舞道。
……
自从在含元殿得知了关中出蝗的消息,长安城中就开始暗流涌动。
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粮铺都停止售粮,而是发力开始收粮。
百姓们一连跑了好几家粮店,愣是没有买到一斤粮食。
粮店收粮的价格提升,也有人心动想要趁着粮上涨从家里拿粮食出来售卖。
那些将家里粮食卖了的世族打的一手好算盘,他们想要趁着百姓们消息滞后,将此前的损失从他们身上找补回来。
只是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却被韩正泰直接给打破了。
第二日一早,光明日报推出临时加刊,上面的报纸头条俨然就是关中出蝗的消息!
韩正泰放出消息,并不是想要引起百姓们的惶恐,只是为了避免大家会被欺骗,平白卖了家中的存粮。
同时为了稳住百姓们的心思,不让大家惶恐不安,光明日报上面还发布了户部刚下达的政令。
这政令是刚上台的权户部尚书庄固下达。
政令最开头进行了安抚,表示关中虽然闹出了蝗灾,但是朝廷现在已经筹集好了粮食,会帮助百姓们平安度过这次的灾情,同时提出太子下令今年关中地区的赋税全免,让百姓们不必担心赋税的问题。
除此之外,政令还提出了售粮和赈灾的措施。
朝廷已经向韩家购买了两百万斤的粮食,用于应对此次的灾情。
在朝廷指定的粮铺中,百姓们可以凭借户籍限量购买,每人每天限购三斤。
这也是防止百姓们哄抢粮食,现在蝗灾才刚起,百姓们家中还有存粮,不至于会饿死。
将粮铺摆出来,让大家知道有平价粮食售卖,主要是起到一个安心的作用。
同时朝廷也安排了施粥的几个地点,家里已经没粮的人可以在这边排队领粥。
只是为了避免有闲汉故意过来蹭粥,布施的这些粥里面都加了米糠。
这样的粥虽然能够果腹,但是味道非常不好,甚至有些拉嗓子。
除非是真的过不下去的贫穷百姓,不然其他人是吃不下去的。
政令不止适用于长安,同时还适用于整个关中地区,现在朝廷已经让人快马加鞭将政令传下去了。
韩正泰此前让人购买的粮食早就已经运送到各个地区,做好了准备,只等这边接管了户部,就能够立刻展开行动。
不然真等到事到临头再安排,指不定会饿死多少百姓呢。
朝廷的迅速行动,以及有韩家做依靠提供的两百万斤粮食,蝗灾的恐慌被压下去了。
不用担心赋税,有平价粮食购买,同时还有施粥的地点。
虽然遭遇灾情肯定会让大家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至少不用像往年一样担心会熬不过。
大梁的底层百姓要求非常低,只要保证他们能够不饿死,他们就会安分听从朝廷的安排。
消息一出,蝗灾的恐慌被大大的消减。
当然了,这背后不是因为百姓们信任朝廷的政令,而是在大家能够看出这政令背后有韩家的背书。
早些年一次次灾情的应对,百姓对大梁朝廷的信任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也是因为韩正泰这两人做了很多实事,施惠于民,为百姓做主,镇压世家,所以百姓才会这般的信任他。
可以说韩正泰在民间的威望,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威望,甚至要比李元民这个皇帝更高。
韩正泰这边帮着稳定了局势,还主动提供了粮食,要知道韩正泰卖给朝廷的粮食,十斤粮食才售价一文钱,就目前这局势和白送差不多。
原因也很简单,朝廷拿不出太多的银子,韩正泰也不想要因为一点银钱耽误宝贵的时间,总归他拿出来钱粮来赈灾又不止这一回了。
作者闲话:感谢伯乐6441614(6441614)对我的支持,么么哒!
第六百四十八章 忍耐
韩正泰都已经帮到这个份上了,庄固也不敢掉链子,快速地将户部上下给整合了,安排人到关中各个地区落实赈灾的各项措施。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与此同时,陈家这边也放出了售粮的消息。
现在除了朝廷售粮,也就只有陈家一家出粮了。
对于这个消息,普通的百姓们并没有什么反应。
陈家那边售粮不用银钱做交易,而是以地换粮,最重要的是,陈家不小规模的售粮,最低也得购入一千斤起够,百姓们手里就那么几亩地,哪里买的起这么多粮食。
而且,卖了地,来年他们靠什么生活?
加上有韩正泰和朝廷做背书,所以大家并没有对粮食有过分的恐慌,不担心之后会缺粮。
这消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也就是听听罢了,并没有人在意。
但是百姓们不在意,世族可不能不在意了。
因为之前粮价高,加之马上就要夏收,再过几个月又是秋收,不会缺粮,所以很多人都将粮仓里的存粮都卖了,就为了赚一波大的。
现在地里的庄家还没熟,蝗灾又马上来了,他们若是不买粮食全族人吃什么?
这些人家大业大,有些大世族加上奴仆加来几千上万人,这么多人口,消耗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目。
而现在,无论是世族还是百姓都知道了蝗灾的消息,根本没人愿意卖粮,这个时候陈家卖粮,对于这些人而言无异于救命稻草,就是卖地都得买粮度过今年的灾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