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我解释啊 第161章

女子书院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磕磕绊绊的开办起来。摒除了外部影响不提, 学校内部也麻烦不断, 关于自身, 关于集体,乃至于关于她们身后的家族,凡是有人处,皆牵扯各种利益。

但总的来说,荣安公主的身份地位摆在那儿,能力也不缺,有道维明目张胆的支持,小半年过去,书院总算走上了正轨。

待时日长久,众人发现拗不过这股东风,女子书院成了大势所趋后,自然开始正视她的存在。

官家女眷多番向荣安公主递话,打听书院事宜,几次暗示想送自家孩子进去读书,荣安公主心头主意正,面上不露声色,待又过了半年,才进宫跟道维回禀:

“时机差不多了,此时书院开放,接收非宗室女子,目标暂定为京城官员家眷,当然外地官员女眷想来的也欢迎。至于向普通百姓开放,怕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荣安公主不是无的放矢,女子书院这条路和男子综合大学相差无几,有男子大学在前头做参照,她能少走许多弯路。

前头七皇叔步子迈的太急,招收了一部分平民学子进校,尽管对学子的身份背景做了严密调查,没想到还是闹出许多事来,最后还是摄政王出面,暂定为第一批学生参加完实习归来后,再招收新学生。

道维很满意眼前的成果,将一封来自云城的折子递到荣安公主手里,笑道:

“姑姑,您瞧瞧,这是王大人昨日送来的折子,书院第一批送去的学生在那边已有月余,王大人对她们很是满意。”

哪里是满意,字里行间大夸特夸,就差没明说,让摄政王再给她送过去一批了,有多少她要多少!

荣安公主看完折子也很高兴,但她皱着眉跟道维诉苦:“王爷,王大人这可真是为难老身呢,那些孩子是书院第一次向外界输送人才,一个个都是经过夫子们严格把关后挑选出来最优秀的学生,就怕叫外界看了书院的笑话。

她还想要更多那样的孩子,老身上哪里给她找去?”

舒朗哈哈大笑,亲手给荣安公主斟一杯茶递到手边,爽朗道:

“姑姑,您那书院里藏龙卧虎,不过是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而已,去云城的学生确实优秀,但没去的也不代表她们才能平平啊,您可糊弄不住我!”

荣安公主听的高兴,面上便带出几分,书院这批孩子她花费了大心思在她们身上,三百多学生,她对她们的情况了若指掌,虽不能说当成亲生孩子对待,但亲传弟子也不过如此了。

摸摸这一年明显花白的鬓角,荣安公主不仅没有丝毫忧伤,反倒是满满的满足。

这一年,是她人生中最踏实,最辉煌的一年。

道维见状笑而不语,王诗语和书院的事他不插手,叫他们下头人自己闹去。

王诗语那头别说是书院的优秀学生,便是不怎么优秀的她都抓耳挠腮的想要。

因为她在有很多钱后,今年初效仿京城女子书院,于云城周边一口气开办了十二所女子学堂,专门招收八到十二岁的女子,教授她们各种谋生手段。

王诗语在南边儿民间女子中的号召力不是京城中人能想象的,她的学堂还没开张,报名的人便将她家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百姓们可不晓得什么阴阳失调的大道理,只觉得王大人一心为她们好,听王大人的有钱赚,有饭吃。

她的女子学堂从夫子到学生全是女性,生源不缺,但夫子来多少都不够,急的王诗语近日连着给京城发了六道折子跟摄政王要人。当然王大人可不是叫那些书院的优等生去当开蒙夫子暴殄天物的,她是叫那些学生当山长,培养一批又一批夫子。

对这些事情道维掌握大方向就行。

前日五侄子上书,言说边境近半年和外族发生频繁摩擦,叫人烦不胜烦,他想带人真刀真枪的和对方干一架,彻底把人干服了才好。

道维提笔给对方写回信。

他十弟半年前带人以商队的名义,秘密潜入外族腹地做生意,算算日子也该回来了,想来依十弟的能力,此次回来,不仅赚足了银钱,关于外族的势力分布,地形地貌,应该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叫十弟回国后不急着往京城赶,先帮五侄子打胜这一战,到时候一道儿回来还能赶上吃年夜饭。

封好给五侄子的信,叫人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送出去。

转头又是三侄子的奏折,随奏折一道儿来的还有一封用红色火漆密封好的水师船舶建造图纸。

三侄子在奏折中说,他的水军已训练完毕,只差最后的水上实战演习,再有一月,船便可制造完工,届时请摄政王允许他第一个带人上船。

显见是说到了高兴处,三侄子不免多说了几句,给道维描绘了他的美好愿景€€€€

第一次出海,便不往远了跑,先去前两年总是骚扰大景沿海边境渔民的岛国转一圈儿,跟对方收点利息。听说岛国北部还有很多无人岛,既然没主人,那他先带人占下来,看看以后是能种地还是发放犯人啥的,好歹还有点用……

道维看的啧啧称奇,他三侄子可真是个人才,瞧瞧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前朝廷流放犯人,往北最多到荒无人烟的宁古塔,往南也不过三千里到遍布瘴气的岭南,结果他大侄子一开口,直接给人发往海外。这对朝廷那群老古板来说,还不如直接叫他们死了干脆。

带兵打仗的事儿三侄子是专业的,但关于开发荒岛,收取岛国人利息之事,一听他就是个外行,这点交给六弟最让人放心。

六弟打从半年前去南边儿亲眼瞧了一回水师战船的制造,回来将自个儿埋进书房半个月,后兴冲冲进宫跟道维商议他的海贸计划,三侄子奏折里说的那些,全都是六弟早就想过的事情。

不过六弟可没只会带兵打仗的三侄子那般仁慈,人一开口便要将岛国变成年年给大景朝上供的附属国,还要叫岛国皇帝亲自来京城祝贺摄政王三十岁诞辰!

既然时机已经成熟,也是时候叫六弟启辰前往南边儿跟三侄子汇合,这些事他们还是提前磨合一下,到时候才能互相配合默契。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道维从不要求手底下人永远都回馈他正面的,胜利的消息,他允许他们失败,接受他们并非无所不能的事实。在合理范围内的失败,他很包容。

历史总是在失败中不断进步,人们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奠定走向成功的脚步。

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螺旋上升。

如此过了三年,经过不断摔打,不论是南边儿还是北边儿都一片欣欣向荣。

北边儿外族逐渐南迁,开始和景朝百姓通婚,边境带有明显两国人特征的孩子逐渐降生,想来再过不久,便能看到高鼻梁深眼窝,说一口流利的景朝官话的孩子,光屁股满大街打酱油。

边贸生意在十皇叔的主持下铮铮向荣,前两年外族的皮毛肉奶还只在大景朝内部贩卖,到了今年,那些东西已经随着出海商船,漂洋过海,到岛国,到更远的地方。

是的,海贸经过几年的摸索经验,随着水军一路勇往直前,在大海上称王称霸,六皇叔便将生意跟着做到了各个海上小国。

如今人人皆知海贸虽风险极大,可利润极高,若出去一趟,有命回来,后半辈子就能衣食无忧。

南边开展市舶司的几个港口更是人流如织,每日都能在那里见到红眼睛,蓝眼睛,白头发,棕头发的外国商人,时日久了,那些商人将生意做到景朝各地,京城街上也能瞧见不少怪模怪样的外国人。

以前这些商人来京城或许只是单纯的做生意,如今完全不同,他们是来觐见景朝摄政王殿下的。

打从两月前,摄政王从一螺丝国商人手里得了一种作物种子,龙心大悦,当场赏了那商人一道云城官署织造司凭证。有了那道凭证,商人便可第一时间,最大限度的和云城织造司进行大宗买卖交易!

云城织造司的名头,别说在景朝内部,便是在海外各地也是响当当的,那里出产的丝绸,颜色亮丽,样式新颖,品味高贵,薄如蝉翼,触感丝滑,乃当今一等一的好丝绸,可谓一绸难求,每月织造司放出的那点儿销售额,手脚稍微慢点儿便被人抢个精光,市面上流传的大多数都是仿品。

很多人守在云城半年,也不过能得两匹,这还是有熟人在中间说情的情况。

可见这道凭证的珍贵程度。

打那之后,众人便知这位高贵的摄政王喜欢收集一些奇怪的海外作物种子,因而不少人都会来京城试试运气。

有人因此一飞冲天,有人空手而归,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这座宫墙内上演。

事实上,道维近半年确实陆陆续续收集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不过很多植物在进入大景后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其中艰难,不是一两句能说得清。

为此道维特意拨出了一座稷上皇庄,司农司几乎全部官员日夜驻扎在那边,全年无休的或照料或改良那些粮食种子。

这不是一日之功,起步便是三年。

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但总体来说,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道维四十岁生辰这年,京城街道上张灯结彩,商户们家家做起了各种打折活动,祈愿摄政王长命百岁,街道上热闹更胜往昔,各种肤色发色的人群在其间往来穿梭,生硬的外国口音夹杂各地方言,彼此连蒙带比划,交流的也很开心。

各国使团早在半月前便带着无数珍贵礼物,住进了鸿胪寺,目的便是庆贺今晚摄政王的生辰。

此时的大景朝,当的上一句万国来贺。

索性道维还只是摄政王,若不然当下史书便能将其写成千古一帝。

可惜他只是摄政王,这般下笔,于理不合,更是于他有害。

皇宫内,摄政王侧妃沈清玉一身华服,装扮一新,坐在道维对面,轻声道:

“今日晚宴,太后娘娘那里如何安置?”

道维头都不抬,忙着处理公务。淡淡道:

“谢北临估计再有两个时辰该进京了,叫谢北临去处理。”

这几年太后越发不安分了,眼见着摄政王一日日权势威重,就连大臣们也把他当主心骨一般尊崇,眼里根本没有小皇帝的存在,她心慌的同时,更加不甘心。

因此没少闹出事端。

道维懒得搭理,朝臣们因着陛下的面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是叫她行事越发荒唐。

不过太后荒唐,难为的可不是道维这做小叔子的。凡是太后搞出来的事,道维一律丢给小皇帝去收拾烂摊子,凭着她可劲儿造作呗,权当锻炼小皇帝能力了。

两年前,小皇帝也终于被他娘的不可理喻烦的不行,当然也是因为他身份尴尬,如今朝野内外,甚至海外诸国,一心只认摄政王,根本不买他这个小皇帝的账,当时他都十七岁了,早到了该亲政的年纪,满朝文武却谁都不提此事,装聋作哑。

因而两年前他自请跟三皇子的水师出海。

原本随着小皇帝出海,太后没了倚仗安静下来,谁知近日听闻小皇帝即将归来,这位又作上了,一会儿说衣服不合身,不够端庄,一会儿说座位不合适,按理她应坐皇帝右侧云云,下头没人敢拿这种小事去烦摄政王,便找了侧妃过去。

侧妃沈清玉和过去大不相同,对于至今还看不清局势的嫡姐,心里更多的是嘲讽。

有时候看对方不断地在生死线上反复横跳,她有心劝对方:

“不然学学你儿子,去外头瞧瞧世界的变化,开开眼界吧!”

可惜每每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对方都能做出蠢的叫她不想开口之举。

今日亦是如此。

眼下京城来了大大小小六十八个国家的使团,还有很多国家无力派遣使团,只遣人送了国书,庆贺摄政王诞辰。

如此重要的时刻,有多少事要她操心,忙的晕头转向,哪儿还有心情哄太后开心?

因而象征性的劝了两句后,见对方一如既往的听不进去,便直接状告到摄政王跟前。于她而言,摄政王不是丈夫,而是极好的合作伙伴与顶头上司,她相信对方不会在意她这点小心思。

果然摄政王是不在意的。

等出了太和殿,沈清玉迎着正午耀眼的光,气场全开,吩咐周遭:

“再去核查一遍,确保所有参加晚宴人员名单准确无误,本宫不想看到有人在各国使臣面前,丢了摄政王的脸面,明白吗?”

如今的侧妃沈清玉确实底气十足。

是在京城能横着走的人物,作为摄政王后院唯一的女主人,所有人见了都讨好的称其一声“王妃”。更别说女子书院的第一任山长退下来后,推举了侧妃沈清玉上位,眼下她还掌握了大景朝最大的女子书院。

如今的女子书院遍地开花,可唯独京城的这所,是所有学子们梦中的朝圣之地,这里的夫子们各个来历不凡,学生里出过景朝第一位桥梁设计师,第一位主动跟随水师出海的商人,第一位参加科举成为榜眼入朝为官的女子,第一位主动和夫君和离,开创本朝自立女户,并带子女共同生活的诗人……

经过数十年发展,如今不仅本朝女子以考进女子书院读书为荣,书院内更是随处可见各种肤色口音的外国女子来此求学。

景朝百姓如今走在街上,已然有了□□上国的优越感。

到了夜间,整个京城灯火辉煌,太和殿内外礼炮齐鸣,钟鼓之声传遍宫内每个角落,各国使臣齐声庆贺摄政王诞辰,此种优越感便更加明显了几分。

等众人落座,酒菜上桌,诸人共饮后,才回京便马不停蹄解决完他娘烂摊子的小皇帝,主动起身,朗声道:

“皇叔为景朝付出良多,北临自觉远不能及,此次出海一趟,见识的越多,对皇叔越是敬佩,自觉舔居于高位,上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下不能无愧于天下百姓。因而今日当着诸君的面,宣布将皇位禅让于皇叔,还请皇叔不吝接纳!”

说实话,除了太后,所有人都不惊讶。

打从三年前,众人心里便隐隐有这个念头,摄政王若只是一般的能干,或许还有人会支持小皇帝亲政,可摄政王今时今日的成就,真就差一个名分上的“千古一帝”了,谁能反对他?

小皇帝但凡脑子清醒一点,今日这遭都是迟早的事儿。

欲要摔杯子怒斥出声的太后,被侧妃亲自塞了嘴扯下去。

大殿内气氛和谐,朝臣先是赞扬小皇帝宽仁英明,又是请摄政王不要迟疑的登基。

在一盏茶时间内经历了三请三辞后,朝臣们十分愉快的在晚宴结束前,便定下了摄政王下月十五登基的时间。

下头朝臣热情高涨,气氛火热,上头道维和小皇帝对坐,一人一杯小酌。

道维瞧谢北临又黑又粗糙的脸,问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