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爷孙二人是实在没办法,才偷摸过来,希冀讨到一些东西,然后躲去其他地方藏起来。
宁景道:“老伯莫非不知城北那块有收容老人小孩之地么?其名为伶仃堂,若实在无处可去,可去那里寻求帮助,好歹先熬过这个冬天。”
他说的,正是吴先生举办的伶仃堂,前些日子听吴先生说又准备盖一间,接纳更多的人进来。
可是,宁景这话却让老爷爷啊了一声,抬起头满脸茫然,道:“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地方么?”
宁景一时哑然。
他初见这二人,还以为是从别的地方流浪过来的,因为他在玉周城这半年所见之人皆是光鲜亮丽,接触到的人起码也是衣食无忧,宁景知道能来茶楼的人肯定都是不差这些钱的,代表的阶层也在中上,至于底层,他在这里没机会见到。
但让他意外的是,这爷孙二人在玉周城流浪多年,竟不知还有一处地方能收容他们。
宁景感觉心头加了一份沉重,有些事情耳闻远不如所见。
乞丐二字人人都知道,但是当真的遇见,亲眼所见之时,心中总有份酸楚。
这不是圣母心泛滥,而是生而为人的怜悯之心。
宁景向老爷爷描述了一番伶仃堂的模样,告诉后者里面有住的地方,还管饭食,衣服,老爷爷浑浊的眼睛里冒出一抹希冀的光,脸上露出笑,对宁景千恩万谢,又是跪地磕头,小孩则咬着手指,好奇又怯怯的看着宁景,学着爷爷拜了拜。
给爷孙二人指了路,这两人就抱着破碗顶着寒风颤巍巍往城北走,宁景目光复杂的看着,缓缓转身继续往望春楼去。
到了枫园,他才知三位先生喊他过来,也是分钱的。
吴先生笑道:“这是我这些日子所得赏金一半,依约给景先生。”
江、白二位亦是如此。
宁景没有推辞,这本来就是他应得,他将银子收过来一看,发现三位先生都是收获惊人,加在一起足有五千五百两,这还是分成一半后,又分给他一半,足见这次盛会说书茶楼盈利有多惊人。
而后续,三位先生还要说这些话本,还需要继续分给他,若是出书,则得益者依旧是宁景,这就是好话本的价值。
宁景看着这些银子,没有犹豫,他将之分出一半,推到吴先生面前,后者顿时诧异。
“景先生这是何意?”
宁景道:“我今日来时在路上遇见二人。”
接着,他将那爷孙二人的事告知了吴先生,后者皱眉,道:“这事我安排人去找到他们,会将他们安顿好。”他再看一眼那些银子,“这些银子是景先生应有,照顾那些老人孩子的银子我还负担得起,景先生还没有在城中安家,需要银子的地方很多,先留着吧。”
宁景轻轻一笑,道:“吴先生,这其实是我一直想做的事,你们也知道我话本来自华夏,在华夏有一句名言,叫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得利于华夏,也自当报之于她,这些银子是以华夏的名义捐赠给那些老人孩子,希望吴先生能多盖几间屋舍,庇护更多的人,让他们度过这个寒冬。”
吴先生神色微动,叹了一声,道:“今次我且收下,也会将用这些银子搭建起来的屋舍命名‘华夏堂’,以此纪念,只是恕我直言,这样的事景先生若有空,可亲自去安排建造,更能显一片诚心。”
他倒不是怕麻烦,而是这些银子到底是以他的名义去救济了那些人,就算他强调是“华夏”捐赠的银两,大多数人也只知他名。
宁景颔首,垂下眼眸,这个想法其实在他初次说书的时候就萌发过,他一直觉得来了这个异世应该做点什么。
他不伟大,不想去改变拯救世界,只是想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一点价值,好过百年之后,无人记得他。
江、白二位先生见两人善举,也是跟着调笑了二人做善事不带他们,当即一人拿出五百两银子,给了吴先生,让他去做好事,帮他们也“积德行善”一回。
宁景和三人分别,又去见了楼主,说明请假的事,最后离开望春楼,去了一趟县衙。
等出来的时候,他这次得来的银子一滴不剩。
澹御的手边放着一盒银子,上面放着一封书信,上书:华夏赠依芸婧院重建之喜。
“好一个华夏,好一个景先生……”
澹御喃喃了一句,他想起刚刚宁景和他说,在华夏人人平等之事,眸光里掠过一丝光,他姜朝何时能如此啊。
翌日,清晨。
晨曦透过黑夜和薄雾照在路上,马车哒哒往家的方向前去。
作者有话要说:
宁景:不缺钱了,做点好事积攒功德,下辈子修仙去(不是)
不过下本书确实打算写灵异修真文(★>U<★)
第115章 新房琐事
由于是自己驾车, 宁景二人回到镇上的时候难得天色还亮着。
宁景带冉书同去卤菜店拿了不少卤菜让他回去接家人,意外听徐王氏兴致勃勃说现在她也会做了卤菜了,味道别人吃了都说不错。
询问后得知是柳和宜主动教她的, 宁景有些若有所思,但也只是一想,没有去多管,左右不碍他什么事,怎么决定是他们自己的事。
再次驾着马车回家, 孤月高挂之时,宁景到了家门口, 院子门开着, 上面挂着两个灯笼,三只小狗在下面弓着身子蓄势待发,龇牙咧嘴, 似要凶他。
听到门口的动静, 柳静秋从房内跑出来,看到马车, 再看车上的人,果然是宁景。
“夫君,你回来了!”
宁景含笑应了一声, 坐在马车上, 用脚去逗弄小狗, 踢它们一下,急得它们想跳起来咬时又把腿缩回来, 然后围着马车转圈圈, 汪汪汪个不停。
柳静秋看了好笑, 道:“明明给它们窝里垫了夫君的衣服, 但是好像还是不识人。”
宁景笑道:“无碍,凶点好,护”
他将小狗驱走,把马解下来单独拉进院子,将马安顿好,又和柳静秋一起将从城里带回来的东西搬进房间里。
期间没有看到宁何氏的人影,不由问道:“娘去哪了?”
柳静秋闻到一个油纸包里有股他喜欢吃的那个糕点的味道,正偷摸捻了一块吃,闻言咬着糕点道:“娘去新房那边守着了,那里收拾出来了一间住人的房子,这两天娘都在那边守夜。”
宁景不由皱眉,道:“守夜做什么?”
柳静秋顿了一下,缓缓道:“最近竣工,剩了不少木材料子,娘说留着搭鸡窝之类的,但是总有人半夜去拖东西,一次两次不仅少了剩下的木材,还有人想卸走门窗,幸好云家离得近,被云海发现了,才把人赶走,只是没有抓到那人是谁,娘没有办法,只好过去守着了。”
宁景沉思了两下,这就是农村人口少的坏处,家业做起来了,但是无人看守,就会遭人觊觎,现在是房子里什么都没有才只卸门窗,等东西齐全了,怕是桌椅床都给搬光。
看来,是时候给家里补充点人口,不然那么好的房子建起来也是白费了。
而且,宁景不放心柳静秋,这样和宁何氏分开睡,久而久之别人都知道家里就他一个年轻哥儿,难保没有贼心大的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也幸好这次他刚好回来,赶紧把新房子布置一下,多安排几个人进来。
想着事,宁景鼻子一动,凑近柳静秋,仔细闻了一下,眉头微蹙,道:“夫郎,你身上怎么一股药味?”
柳静秋一僵,眨眨眼,道:“最近偶感风寒,就吃了一些药,无碍的。”
宁景闻言,拉过他的手,发现手心是有些虚寒,房间里烛光并不十分明亮,只能看到柳静秋像没有睡好,眼下带着疲倦。
“天气寒冷,夫郎要多注意保暖,照顾好自己,过冬的新衣准备好了吗?”
柳静秋笑道:“在准备着呢,今年冷的太快,一时没有防备,夫君的衣服静秋已经做好了一件,另一件也快了,这次夫君出去就能带着,等做完了夫君的,就再给娘做两件。”
宁景眸光含笑,温柔的看着他,道:“那你的呢?”
柳静秋垂下眼,道:“自然也是有的,现在还不急,我到时候再做。”
宁景揉了揉他细软的头发,道:“别太劳神,明天夫君带你进城去买新衣裳。”
他没有太把柳静秋身上的药味当回事,因为宁景懂几分药理,这味道确实是养气补血的方子,就普通调养身体的,柳静秋体质偏虚,吃点药无碍,但是药三分毒,与其药补不如膳补,看来这次买奴仆得找个懂这方面的,以后让其给柳静秋好好补补。
不过,若宁景知道柳静秋吃这个药是为“求子”,估计人都麻了。
他和柳静秋现在纯盖被子聊天,纯洁的不能再纯洁,冷知识,纯睡觉和碰嘴唇是不能生宝宝的。
倒不是宁景真是圣人或者不行,而是想等柳静秋长大,虽说过完年就十七了,已经是位翩翩少年郎,在姜朝这样的年纪也足以成家生子,但在宁景眼里,还在太青涩。
在华夏,这个年纪柳静秋应该还在为高考而烦恼。
明年开春婧院开始全面招生,宁景觉得,柳静秋也应该去“进修”了,他和澹御商谈时,很顺手的要了三个名额,给柳静秋一个,其他两个随他分配。
柳静秋还不知道宁景又准备把他塞进学院去,把饭菜热了热让宁景吃了个宵夜,又烧了热水让宁景泡澡,一切妥当后,两人睡进温暖的被窝。
至于宁何氏,今天太晚了,宁景打算明天起来了再去见见她。
第二日一早,宁景还在睡梦中,就听到门口宁何氏骂骂咧咧的声音,也不知谁惹了她,站在院门口就是无差别破口大骂。
他睁开眼睛,静神听了一会儿,就明白什么情况了€€€€昨夜又有人试图溜进新房偷盗东西,被宁何氏追了三四条乡间小道,结果还是跑了,没抓到人。
宁何氏为了追人还摔了一跤,憋着一肚子火,大早上就从村头骂到村尾,誓要把这口气出了。
被窝里柳静秋还睡得迷迷糊糊,被这声音吵的直往被子里钻,哼了两声,抓了宁景的手就贴在自己耳朵上,用力按住,这才安分下来,继续睡觉。
宁景觉得好笑,醒着的柳静秋乖乖巧巧,也只有睡着的时候才表现出一点“脾气”,倒是难得可爱。
外面声音骂了没一会儿就有人受不了出来劝宁何氏,这大早上的,天气冷大家伙都想睡个懒觉,晚点起来,可遭不住这样叫骂,吵的人不得安生,若是夏天时候他们倒是还能端着个碗,边吃边看戏似的瞅着宁何氏骂。
宁何氏还有点不服气,在门口发了好大一通脾气,然后才注意到马车回来了,自己儿子还在房里睡觉,这才收住嘴,但没一会就看到宁景从房内出来。
顿时,她就像找到主心骨,过来和宁景大吐苦水。
“景儿啊,你这不在家咱们家都被人欺负到头上来了!那些个泼皮就是见不得咱们家好,砸窗偷门的,这新房子还没有住进去呢,门都被砸坏个洞!”
宁景皱着眉,道:“那娘您昨晚看见是谁了吗?”
这事可大可小,说小了是扇门和些木材,说大了就是别人看他们男人不在家欺负人,一次两次如此,要是欺负上瘾了,其他人看到他们家没有办法,都会有样学样糟践他们
宁何氏道:“就是胡家那两个无赖小子!我刚刚找上门去,他们还不认,我都看到他们家后院就有从我们家拖走的木头!太欺负人了啊!”
她急得跳脚,要不是那家有两个男人,她都气的上去把那家婆娘的脸都抓花,那婆娘死不承认也就罢了,还笑话她家没男人,不服气有种打上门去啊。
在村里,家里男丁不兴旺就是得受气,这也是村里人重男轻女子哥儿的一个原因。
宁景听宁何氏像他描述的那些,点点头,脸上不动声色,道:“娘,我知道了,这事您不用操心。”
有宁景这句话,宁何氏心里就先出了口气,也不知何事起,她就习惯事事听宁景的,依靠宁景解决问题。
连她自己都没有发觉,以往的“宁景”都是把担子丢给她,遇到了事就躲在她身后,而现在的宁景,却已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等柳静秋睡足了起床,洗漱收拾好,宁景就驾出马车,带着人往城里去。
他先是去收了听风楼的分成,这次有六百两银子,听风楼现在放开了一些销量,他的分成也随之多了。
不过,宁景听苏先生说,城里有家点心铺子里已经仿出了奶茶,味道大差不差,蛋糕对方估计还在摸索,推出来些样品,味道还是比不上听风楼。
让苏先生吐槽的是,那家点心铺子做事不太厚道,听风楼奶茶卖五十文一份,它直接三十文,还有意无意到处宣传成本低廉,导致现在不少人觉得听风楼做事不厚道,不买听风楼的奶茶,都去了那家点心铺子。
这就属于恶意竞争了,大家一起做生意,你便宜一些竞争无可厚非,但一下降这么多,还宣传诋毁对手,这就是明明可以一起愉快赚钱,偏偏搞这种操作,损人也不怎么利己。
而五十文一茶壶的奶茶,人家客人一直也没有觉得贵,市场还大的很,现在搞得大家伙都得一起降价。
宁景笑了笑,五十文自然赚得多,但三十文也还可以,苏先生真正气的是对方这手段,被膈应到了。
“既然如此,苏先生何不换种方法。”
苏先生看向宁景,道:“什么方法?”
宁景微微一笑,道:“开奶茶店。”
苏先生有些傻眼,他好像接触到了什么很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