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05章

这又不是有隔音板,这么大的声音,温润都听到了。

翠花婶子听了就笑出声:“我给自己东家打个扇子怎么了?东家最不耐热,在家的时候,很少见到夏日里东家出门的,怕热,怕蚊虫叮咬,更怕出一身的汗,每日里都要晒水冲凉的!”

家里头有五十多个大澡盆子,每天都要倒满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一般学生们上午在上学,中午会在私塾吃一顿午饭,然后冲凉,有脏衣服的还得自己把脏衣服洗干净了,晒干的时候,学生们就午睡,然后起来,穿上干净的衣服,收拾书本回家去。

家里的一些活儿,学生们都要干,有的孩子出门去打猪草,背着背篓拎着割草的刀片,一边走,一边大声地背诵课本,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小一点的还会在放鸡鸭鹅等等家禽的时候,一边捡柴火,一边背诵《九九乘法表》呢。

这是这么久,温润给孩子们养成的习惯。

午休,养足精神,下午劳作,但是不能忘了上午教的东西。

如今唯一能全天候上课的只有老王家的两个孩子,以及隔壁杨家的三个。

不过这几日还加了两个,一个是村长家的大孙子张岭,一个是刘家的刘大力。

算一算,只有王家哥俩儿,杨木、张岭与刘大力,有希望最快考个秀才回来,其他的还要学呢。

“那也不能让你给他打扇子啊?他不是有折扇吗?”马三儿还挺为刘氏抱不平的:“你又不是他奴婢。”

严格来说,刘氏是自由之身,只不过是在王家做工而已,温润当时也是仔细考虑过的,按照这个时候的一些习惯和规定,老妈子自己在东家那里当牛做马都可以,可是老妈子的孩子,因为老妈子不是卖身的奴婢,故而也不是奴籍,只要老妈子的丈夫是个良民,那孩子依然能读书科举。

从父,不从母,这就是古代的操蛋规矩。

看一个人的出身,从来不看母亲,只看父亲。

除非你妈是公主,那就另当别论了。

但是公主的儿子,也要从父姓的啦。

“我只是太热了而已,大家快点赶路,到了县城,我请大家伙儿喝冰镇绿豆汤。”温润乐了:“翠花婶子也不要给我扇风了,我头发没乱吧?”

他早上起来就洗了澡,还有头发,夏天头发干得快,陈强家的特意给他重新梳了个头发。

其实来了这里这么久,温润一直对自己的长发没辙儿。

以前多是杨大婶给他梳理头发,后来有了陈强家的跟翠花婶子,就交给她们俩打理了,不过洗头发什么的,还是温润自己来,陈旭也会梳头发,但是他还小,手艺不如他母亲陈强家的好。

如今温润的头发就是一个发髻,上头用绸缎缠了两圈,以一根白玉头簪固定住,绸缎带子自然下垂到腰际以下,即不会让头发散下来,让人不舒服,又有缎带飘逸,不会显得突兀。

一身豆绿色的轻纱外罩,翠绿色的锦缎薄衫,温润这一身打扮,不说风流倜傥,但也绝对文质彬彬,不辱没他举人老爷的身份。

而且料子好啊,这个时候的东西都是最纯粹的自然材料做成的,想找个涤纶的你都找不到,像是第二层皮肤一样贴在身上。

绝对的夏日衣衫不二之选。

“没有,好着呢。”翠花婶子越看越满意:“东家就是好,有那个,文质彬彬的气质。”

夸的很诚恳,温润脸都红了。

人家俩人没事儿,马三儿还能说什么?

所幸他们走得早,也走得快,想趁着凉快赶紧赶路,不然太阳上来了,别说人了,牲口都热的受不了。

他们终于在午时之前就到了县城,温润目测,大概是九点多吧?

到了县城就直奔县衙而去。

可是到了县衙才知道,县令大人出门去了,没说去哪儿,反正就是没在县衙里,说很快就会回来,但是回来的时候也不确定,大概是今晚,或者是明早。

没办法,温润只好带着人去了客栈。

马三儿他们是要回县衙报道的,还得回执命令,毕竟他现在是正儿八经的衙役了。

就是走的时候,这老小子流连的很。

看的温润莫名其妙。

不过天气要热起来了,温润急需找个地方避开这燥热的暑气。

他们中午是去的鸿升酒楼吃的饭,张大哥去另外一个铺子查账去了,没在酒楼里,这会儿的掌柜的,是以前的大伙计,现在对温润也依然热情的很。

安排最好的一个雅间,因为这次有女眷在,人也多一些,故而温润就选了雅间。

“上菜,清爽一点的,吃过了我们好回客栈去。”温润哗啦啦的扇风:“再来一份冰镇酸梅汤。”

“好的,好的,这就安排去。”掌柜的亲自来点的菜,不一会儿就拎了个甜白瓷的瓮过来,瓮身上还有水珠滑落:“这是冰镇酸梅汤,先喝一点,去去暑气。”

“好。”

众人赶紧分了一下这冰镇酸梅汤。

温润喝了一大口,舒坦了。

饭菜的确是清淡,白米饭,搭配的就是茭白毛豆,肉丝黄花,清蒸白鱼,鲜炸藕合,搭配鲜虾鸡蛋汤,没什么油水,却很清淡下饭。

天气热的温润都没什么胃口,吃过了饭就回去客栈。

午睡了一会儿,下午暑气太大,也没出门,客栈的小二送来了井水灞凉的果子给他们,啃了两个,还是觉得无聊,温润不由得坐在窗前,看着外头发呆。

他所在的地方,是在客栈临街的一处窗户那边,街上因为太热的关系,也没什么人,就连摆摊的都很少。

且多数人都热的蔫蔫的,也没什么活力。

不过这街道上,倒是有一队一队的白役,跟着正经的衙役巡逻,这么一会的功夫,都过去两队人马了。

有这样的人巡逻街道,街面上的混混啊,无赖啊,二流子的都不见了。

也是,一旦被抓到了,这帮人可不会跟他们客气。

看来多招收人手,还是有用的,起码治安情况不错,温润记得进城的时候,城门口还有二十几个人守着,虽然不收什么入城费,可来来往往的人,看到这帮官府的差役,也会下意识的瑟缩,如果是坏人,心里有鬼,肯定会害怕!

起码震慑效果不错,进出城门的人都急匆匆的,不敢起刺儿。

在窗户那里一趴,其实就是在发呆,直着眼睛,发呆了半天,最后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晚上是酒楼将饭菜送来的,不过这次不那么清淡,有一道老醋花生,很是开胃。

更有一道盐€€鸡,味道也很好。

吃过了晚饭,温润只在客栈里溜达了一下,就冲了个凉,这个时候衙门来了人,是马三儿。

“县令大人回来了,明日辰时初,在衙门二堂审理此事。”马三儿看了看温润:“请明日辰时之前,到达县衙。”

“哦,好,知道了。”温润就是点点头而已。

马三儿又跟他说了点内幕消息:“小的回去派人打听了一下,林家为何急匆匆的要找刘氏回去。”

“哦?”温润端茶的手一顿,喝了一口茶,没有真的“端茶送客”:“是为什么?”

“刘氏不听一下吗?”马三儿看了看门口。

“我在。”结果翠花婶子就在温润身后的屏风那里:“你说吧。”

这房间里只有一个主位,自然是温润坐着的,马三儿在下首坐着。

温润身后是一面屏风,从门口这里看,只能看到那扇绣着桃花林的屏风,其实屏风后面还有一个小空间,就是给女眷们准备的,而且后头就是门,门外就是客栈内院。

这个院子将客栈一分为二,后头是一个一个的小院子,适合拖家带口的住。

前头都是客房,一间一间的,适合人少的时候入住。

温润选择在这里见马三儿,也是赶巧,翠花婶子给他送的茶水,客栈里可没有好茶,绿豆汤倒是有,可不能总喝绿豆汤啊。

刚上来送茶,这马三儿就来了,要不然马三儿也不会喝到茶,他那杯茶水,本来是温润给自己准备的。

结果便宜了他,幸好他带来的消息还不错。

“你在啊?”马三儿吓了一跳,这屏风后头要是不出声,他都看不出来后头有人。

“翠花婶子在,你就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温润没那个闲心跟马三儿这样的人打涟涟,干脆的叫他说个清楚明白。

“王家二伯你知道吧?”他提了个,让温润意外的人。

“他们家不是搬走了吗?”温润可是听说了,他们家被前任县令给收拾的,差点就弄死了,结果前任县令要下死手的时候,上头来了命令,得,这县令就走了,不过王家二伯他们一家子也没好过,从县城里搬了出去,还卖了房子还赌场的债务。

儿子胳膊也没保住。

“他们搬去了树林场那里,王家二伯还是做个小买卖,又买了一些田地,让他家儿子去种,可缺了一只手,种地很费劲,却不得不干活,王大志倒是个狠人,对自己儿子下死手的管了,再不管,可真要不得了!”

“后来流寇来袭,都知道树林场那里有钱,所以去那里的流寇最多,足足二百多个人啊!全都是穷凶极恶之辈……。”马三儿说的很严重的样子。

“等等,你等等!”温润举起手来,问他:“流寇一共有多少人啊?怎么大军围剿,跑出来这么多?我们那地方,够偏僻的了,还跑来三五十个,树林场我没去过,但是那里跑去二百多?”

这是流寇该有的数量吗?古代不是现代,人口少,且一些地方地广人稀。

流寇要是上了三五百个,那岂不是成了匪患?再说这三五百个人,啥都不干,就靠打家劫舍他们吃得饱吗?

何况这些是跑出来的漏网之鱼,这得多少漏网之鱼啊?

多少贼寇被抓捕,多少兵丁抓捕啊?怎么这么多漏网的啊?

“听说这些贼寇有万多人,被围在山上的时候,还裹挟了一些山民和野人,不然大军也不会为了这么长时间,大军围捕的时候,其实他们就是一抓就溜,山路多啊,他们顺着山路跑的快,大军能抓的都抓了,可跑出来的也不少,还有一些人来过永宁县,知道这里是个下县,人口少,防备薄弱,幸好县令大人提前招收了不少人马,这才护住了县城。”

“跑来这里的据说有七八百人呢,军中后营的人来这里,搜索了好几日,才将人抓了个干净,但是在这几日里,有的地方就糟了殃,树林场那里因为是出产木材的地方,平时也很排外,他们独占树林资源,讨厌有人来分一杯羹,故而被人闯了进去,虽然极力反抗,却下场凄惨,王家的那个独臂的儿子,死了。”

“死了?”温润一愣:“听说他们就这么一个儿子?”

“是,就这么一个儿子,女儿们都远嫁了,他们搬家走,也没留下什么口信儿,女儿们估计也找不到他们了吧?听说他们家对女儿并不好,女儿们嫁出去之后,就没见回来过。”马三儿道:“他们家在树林场,不过是新去的人家,本来就住在边上,房屋是新盖的,不太结实,但是占地面积挺大,第一个就被打破了门,索性王大志出门去做买卖没在家,他那儿子偷懒,没出去干活,王贾氏在给他做鸡吃,事发的时候,王贾氏被打晕了,她儿子被那帮流寇给捅了好几刀,死的透透的了,后来根据流寇交代,他们其实没有想进去,因为他们家虽然房子是新的,但是看着就很穷的样子,不过因为伙房里飘出来的香气,就是炖鸡的味道,他们就冲了进去,那个时候他们饿极了,有的吃就不要命啦,冲进去之后,一脚踹开门,门后头的王贾氏当时就被打晕了过去,不过她儿子犯了病似的,二杆子脾气还挺大,没了一只手还敢跟人大小声,被脾气不好的流寇,捅了好几刀,趴地上就没人管了,炖了两只鸡,都让流寇给吃了,那个时候还没到中午,旁人家也没几个做饭的,就他们家炖了鸡。”

“这算是两只鸡引发的血案吗?”温润目瞪口呆。

作者闲话:

觉得还是将二伯一家写死吧!太讨厌了!

第109章 倒霉的林家

“谁说不是呢?那王贾氏醒来之后,又哭又闹,指天骂地的,不过那个时候,树林场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死伤惨重,有三什人马过去,才把那些流寇抓的抓,杀的杀,后面几天都在料理后事,而林家也是如此,他们家算是当地的富户,人口多,但是没什么用,一群农夫如何能打得过凶狠的流寇?加上他们那里一马平川的,又没什么准备,自然不是那些人的对手,那帮家伙也是缺德,烧杀抢掠一番,下手狠啊,林家倒霉了,被那里领头的人霸占了整个宅院,年轻的女子都被……咳咳,索性他们主要吃找吃的,吃饱喝足了才想找美貌的女子。”

“林家有两个姑娘。”刘翠花在屏风后头道:“是林家林老太太的心头肉,在家里什么活儿都不做,养的细皮嫩肉,林老太太是想给她们找个好婆家,攀高枝儿用的。”

在林家的时候,这两个小姑可没少欺负人。

她们是娇生惯养的,每日只穿着打扮,绣绣花,擦擦胭脂水粉。

做什么肉啊,面食的时候,才会去厨房,那个时候,儿媳妇们是不能去厨房的,都说将来练好了厨艺,到婆家就会过得好一些。

至于她们这样的儿媳妇,是不需要了。

而且林家的两个女孩儿,说实话,都随了林老太太,尖酸刻薄且不说,还对她们几个嫂子可劲儿的欺负。

“不错,就是林家的两个姑娘,因为养得好,比一般的村姑都白净,故而……林家的男人也死了几个,林老太太因为太老了,又太吵了,就被人给丢出去,摔晕了,后来大军到了,也有点晚了,那两个姑娘生前那什么,然后那些人祸祸完人就杀了她们,军中来人将匪徒抓走了,可他们祸害的那些人家,也开始办丧事了。”马三儿道:“林家损失惨重,当时林三儿的那个新媳妇儿,带着儿子来县城买东西,倒是躲过一劫,可林家死人的同时,家里的东西也被那些流寇给抢了,而且粮食吃了不少,家里的家禽家畜也被杀了吃肉,如今林家除了一栋空宅子和几个人,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女眷身上的东西也都被抢了,唯独林老太太,她平时喜欢藏东西,粮食和钱,首饰等等,都是藏在家里的一个秘密的地方,这会拿出来应急,偏偏王贾氏知道他们家的事情,同时也从那些长舌妇的口里知道,他们家休妻再娶的林三儿,休弃的那个女人,叫刘翠花!本来王贾氏不会想那么多,但是那里的人都知道,刘翠花是流民出身,莲花坳那边来的,娘家没人了就一个表姐,现在人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以前刘翠花在的时候,他们老林家的日子过得好,刘翠花一走,好么,林家的日子,每况日下,先是几个儿媳妇孙媳妇整日里吵吵闹闹的,一点都不和睦,后来又要闹分家,那寡妇嫁入林家,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跟家里的女眷闹腾的不肯消停,生了孩子也不安分,还想撺掇林三儿分家,因为林家如今就剩下林老太太一个老母亲,老父亲已经去世,自己过日子更舒坦,结果现在可倒好,那寡妇留在家里的细软都没了,说是家徒四壁亦不为过!”

“都说刘氏是旺家的女人,夸奖的多了,王贾氏心情不好,加上她大概也打听过老王家的事情,可能还在街上见到过你们,就跟林老太太嚼舌头,说刘氏在你家过得多好,工钱多丰厚,日子过得多逍遥,然后林老太太就动了心,毕竟一大家子人要养,这要钱没钱,要粮食没粮食,她还特意派人打听过,莲花坳虽然偏僻,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交集,打听过之后,才跟林三儿说,要他接了刘氏回去,那寡妇不乐意,可是孩子饿的嗷嗷直哭,林老太太又说,让刘氏做小,这样的话,林三儿可享齐人之福,刘氏肯定有一些积蓄,到时候,还不是给林家当牛做马?家里也能多个人干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