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536章

不过到底是底子厚实,一时半会儿的还没事儿。

“算了算了,都是皇帝的事情,咱们操那个心干什么?”王€€又给温润的碗里盛了一勺蛋羹:“吃饭,吃饭!以后家里门禁上管好,不三不四的人别进来了,也别通报,直接撵走了事。”

此事温润算是记在了心里。

结果第二天王玫带孩子回去了,第三天又有人来上门攀亲戚,这回门房那边可有经验了,先客气的说找错了,我家没这门亲戚,不走就再客气的说一下,请走!再不走,好,报官吧!

九门提督衙门就得来人带走,衙门就是干这个的。

不到三天时间,半拉京城都知道,王大将军除了他那三门姻亲,就没旁的亲戚了。

这下可倒好,再也没人来大将军府跟老王家攀亲戚了。

温润这个美啊,跟来家里商量过端午节事宜的两个弟弟显摆:“咋样儿?说让他们消停,他们就消停了,九门提督衙门的人不错,过节的时候,给九门提督家送点厚礼,咱们家的事情,麻烦他了。”

王珏哭笑不得的告诉温润:“人家未必喜欢。”

就他哥夫这个麻烦人的劲儿,九门提督指不定怎么背地里骂他没事儿找事儿呢。

王瑾更逗,凑过来贼头贼脑的跟温润道:“哥夫,听说九门提督衙门里的牢房都满了,一半都是从咱们家大门口拉去的……,还男女都有。”

这哥俩儿前些日子拉练去了,回来就在家休息了两天,知道大将军府有亲戚上门都吃了一惊,后来知道是找错了门,再后来发现不对劲儿啊!

一个找错了门,三五个的都找错了门?

俩人还去兵部托人查了一下,京中是不是有某位大将军,凯旋而归啊?应该同样姓王。

结果一查找,没有!

大将军倒是有几个,都坐镇地方,也有几个在京城。

边关有戍边的大将军,也有打仗胜利的,可没有凯旋回京的,都在当地镇守,无故不得离开驻地百里。

哥俩儿就知道有问题。

只是那几天忙的脚不沾地,好不容易忙完了,回来找了个商量过节的借口,俩人带着老婆孩子,拖家带口的跑来了。

一问才知道个中详情,不仅松了口气。

再一看哥夫得意的样子,就不自觉得笑出了声儿。

温润很久没见俩孩子了,抱着不撒手,真是看着都喜欢。

赶巧了,张三儿带人回来了,黄老实也在其中,回到家里知道自家闺女被人打了,对方为此降了官位,觉得大将军对人真不错。

张三儿回来了,温润高兴了,他再也不用听月姑嫂子这事儿找他,那事儿找他,以前都是他们两口子商量着来,温润当了甩手掌柜的,现在重拾起来,他就闹心了。

结果没高兴两天,正张罗过节呢,外头张三儿进来了,脸色奇奇怪怪的:“老爷,有人自称是你的亲族,也姓温,来看你了。”

温润当时都要笑喷了好么!

“张三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情况,还我的亲族?”温润都要忍不住哈哈大笑了:“我多少年前就跟他们一刀两断了,何况温家庄的温氏族人,全都发配平宁关了好么!”

去的是北边的九边之一的平宁关,那里是北方重镇之一,几乎是一座兵城,那里的镇守大将军是冯烈宁,这人脾气暴躁,打仗是一把好手,可治军同样严格,对那里的流放人员,态度更恶劣。

如今那边的镇守将军还是他,没换人。

因为温氏族人在那边,王€€对那边还挺关注的,偶尔跟人打听下,听说那位冯烈宁冯大将军,是个杀人如麻的杀才!

当然,杀的是敌人,故而他在那里镇守,边关一点异动都没有,都被杀怕了。

偏偏他儿子小冯将军,却是在禁军中当差,这也是皇帝表示信任的一个举动。

不过听说小冯将军已经把他大儿子送去了边关,名为探望祖父,实际上是跟着祖父学点儿,这一招了不得,听说冯大将军乐的每天就看孙子玩儿了。

小小冯今年才十岁,正好是猫嫌狗厌的年纪,偏偏冯大将军是怎么看大孙子怎么可爱,小小子儿就该这么淘气,老实巴交的那是小闺女。

“可是他们信誓旦旦的说,是您的亲戚!”张三儿也是哭笑不得:“当年的事情,他们可能都不知道吧?”

“这个好办。”温润跟张三儿说了,张三儿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还是您干脆利落!”

大将军府的门口,七八个骡车,十几辆拉行李的大车。

门口守着的人不让进,这帮人就在侧门等,一等就是半天。

最后大将军府的门没开,倒是等来了九门提督衙门的衙役。

衙役们来了,张三儿也陪着温润出了出门:“你们是?”

他故意眯起眼睛打量他们,那些人以为衙役是路过,毕竟这里是内城区,巡城的兵丁和缉盗的衙役都不少,安全啊!

对方一看,顿时热情洋溢的上来攀亲戚,说自己是温氏族人,进京特意来看望老叔云云,说的跟真事儿似的。

温润看了他们半天,微笑着问他们:“你们确定你们跟本大人是族亲?”

“确定,有族谱为证。”对方准备的相当充分,族谱都带来了。

“哦,那就没错了。”温润一挥手:“来人!”

张三儿指着他们道:“赶紧的!”

一伙九门提督衙门的人蜂拥而上,把人直接抓了!

“干什么?”

“老叔,你这什么意思?”

几个人一阵慌乱,但是很快就被戴上了枷锁,这就发毛了。

“谁不知道我温润,早早的就跟族亲断了,连宗都分了!”温润冷着脸大声的道:“何况温氏族人,因获罪,全族发配戍边,遇赊不赦!你是温氏族人,还有族谱为证,却不在边关效力,跑来京城作何?”

按照流放人员的规矩,没有赦免,是不能离开流放之地超过十里范围的,如果有事情,百里范围最大了。

且流放人员一般都是犯了错误的,不管是什么错误,在流放当地是很受拘束的,绝对不会放你自由自在的折腾。

那成什么了?

何况流放的是一个宗族,那就更怕他们闹事了,一般都是看的死死地,别说来京城,就是出个门,都得有人监视着。

再说温氏族人,也没什么大富大贵的命,肯定穿戴不起这些人身上的那些东西,那一看就是高级绸缎的长衫,一看就是水头不错的翡翠打造的玉佩,都是什么人啊?

还温氏族人?温氏族人就该流放戍边。

对方傻眼了:“什么?”

他们来的时候,可没说温氏族人,合族流放戍边的事儿啊?

张三儿挥了挥手,赶苍蝇一样:“带走,带走!”

九门提督衙门的衙役们也无奈,这大将军府隔三差五的找他们,还说治安状态不好,每天都有骗子上门认亲,这次更过分了,连流放之人,都有人冒充啊?

第521章 家€€族

温润站在自家大将军府门口,那声音高的,二里地外都能听得清楚,因为他拿了个手工制作的大声公,大喇叭那种,宫里都用上了,外头也有人用呢,他作为发明人,更用的顺手。

动静那么大,周围左右邻居都听见了。

老王家没亲戚,老温家全族流放!

最妙的是,老王家跟老温家,都是独立的族谱,宗都分了,算不得宗族。

且是在两家还微末的时候,就跟宗族闹翻了,还不能说人家是忘恩负义,富贵了就不顾宗族亲情什么的,那个时候,王€€都被二伯给卖了去当兵,不然他一个农家子,如何能应征去当兵?

家里留下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傻了才会去呢!

一下子,大将军府就“门可罗雀”了。

温润神清气爽:“看看,都看看!一群没事儿找抽的,就该这么收拾。”

他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啊,那冒充温家族亲的人也够倒霉的,族谱都带来了,结果可倒好,直接流放戍边去了。

到了当地,温氏族人还纳闷呢,啥时候,多了这么多族人?他们都不知道!

可怜当初来的族长跟族老都去世了,族长都换了两茬,也不知道是不是族人,反正有族谱为证,他们又在大将军府门前承认了这一点,九门提督衙门的衙役们又不是聋子,都能给做人证。

于是也蒙头转向的认了下来,可怜那一大群人,哭爹喊娘,哭天喊地,没用!

别说全家,全族都陷了进来。

也是这个时候,温氏族人才从“新来的族人”那里听说了温润。

如今的温润,温如玉,已经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大官儿,还是京官儿,教导太子殿下,未来妥妥的帝师。

所结契的人,是大将军了,京畿大营的大将军,正二品的武将,皇帝心腹,执掌京畿大营十万人马。

两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那些温氏族人后悔的肠子都青了,也没办法,人家连宗族都分了,再攀扯也攀扯不上,对温润好的老人家已经去世了,年轻一辈里,就没跟温润关系好的,都算计过他的家产。

温润对此倒是无所谓,他就没惦记。

因为端午节了。

热闹的端午,温润非常开心的给家里的所有孩子,都系了五彩丝线,这个时候叫“长命缕”,又让人用金子打造了五毒,挂在孩子们的金项圈上,门上插了艾草,挂满了葫芦,家乡口味的各色粽子也冒了出来。

倒是两个弟弟,很有创意,他们让京畿大营的人马,一人吃到了两个蜜枣粽子,这可是少见的东西!

古代物产不丰富,尤其是粽子这个玩意儿,用的都是江米,价格昂贵呢。

端午节当天,早饭就是一人俩粽子,一个咸鸭蛋,一个鸡蛋,一个大鹅蛋。

这都是温润养了那么多鸡鸭鹅,农副产品多的关系,不然也供应不起十万人马的消耗。

可京畿大营供应的起啊。

这京畿大营被王氏兄弟经营的头头是道,拉练顺便练习箭法,打来的猎物,也不随便处理,肉可以自己吃,但是皮子必须收起来,一般的就给大营里头用了,贵一点的例如虎皮豹皮狐狸皮的就卖给京城里的皮货庄子,不用二道贩子贩卖赚差价,他们自己干赚!

京畿大营的小金库永远都有富余。

吃得好穿得好,睡得好也训练的好,京畿大营经过这几年王€€的锻炼,已经有了精兵强将的样子。

王€€回来过节,跟温润俩坐在庭院里,看几个小家伙儿跑来跑去,家里的人正在制作午饭。

“这几天倒是消停了。”温润得意的道:“安静了许多。”

“是啊,安静了许多。”王€€打着蒲扇,跟温润聊天:“火器局那边说要实验一些新的火铳,火炮等等,正在筛选。”

“筛选什么?”温润听到火器就来了兴致。

“按理来说,南苑第一合适,可火器不同旁的武器,动静大,危险性更大。在南苑总有点怕出事,那就不好办了。”王€€道:“毕竟南苑离皇宫那么近。”

“就没别的地方了?”温润一想也是,火器这个东西,已经是属于热武器了。

“是在京畿大营里实验,还是在南苑?再不就是东南郊,那里倒是合适,人少,地方,就怕不保密。”王€€也有些意动:“我觉得京畿大营挺好的,就是人马比较多,他们也怕伤了人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