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先锋

陈岱川和印西临去沙漠前,把《先锋》暂定稿剧本给了李从一。

李从一送走陈岱川后,心情有些空荡荡的,不想看剧本,就像是一个装满水的袋子突然被倒空了,狼藉的水滴未干,风轻轻一吹就能飘起来,做什么都提不上劲。

李从一直觉这种状态有点不对劲,幽魂一样在别墅漫无目的飘了好久,决定还是一头扎到剧本里实在。

《先锋》的故事背景,架空在一个叫做黎的古国。

黎国一直受北方蛮人侵袭,两国交界处战乱不断,举国上下不堪其扰。终于有一天,十年前黎国派去下西洋的大臣归来,君主问他可曾带回可以打败蛮人的武器,大臣却拿出了一些草籽。

他说,在春天到来之时,将这些草籽在蛮人的雪山附近洒下,消融的雪水就会把这些草籽带到蛮人生活的地方,草籽会以疯狂的速度野蛮生长,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占领掉蛮人的土地。蛮人对此将会一无所知,等他们发现异常时,他们的牧草已经没有生存之地,无法生长了。

没有牧草,马匹就没有食物。没了劲马的蛮人,那就不堪一击。

黎国文武百官哗然,立场分为两派,一派相信大臣的话,可是要找到蛮人赖以生存的水源圣地大雪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还有一派觉得那是大臣根本没有找到武器,怕君主怪罪故意胡诌出什么草籽来,如果贸然派大军寻找雪山,反而会耽误前线的战争。

最后的折衷办法是,派遣一支精锐的先锋队背负草籽,去寻找雪山。

电影的主角——顾雁声,就是此次先锋队的队长。

顾雁声无疑是个十分忠诚的将领,一生上阵杀敌毫无怨言,此次受君主所托,更是以血为誓,保证无论如何都会完成使命,就算是死,他也绝对是死在雪山脚下。

顾雁声带了一批亲信,拿着地图,打算避开蛮人聚集区,悄悄地摸到雪山。

其中一个他最信赖的亲信,叫做秋来,年纪轻轻,为人踏实,潜力无限,顾雁声是把他当做接班人培养的。

这个角色,就是李从一要饰演的了。

电影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在沙漠上演。

但最开始先锋队遇到的困难,不是来自于沙漠,而是黎国内部的党同伐异。在沙漠走到一半,顾雁声发现大将军给他们的地图后半段居然是假的。

前线的军队也牵扯着朝廷的势力对抗,大将军是丞相的人,而屡立军功的副将顾雁声只效忠君主,君主有意提拔顾雁声。丞相岂能让皇帝如愿,早就想着铲除顾雁声了,此次先锋队正好给了他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时机。

顾雁声不是不知道大将军和丞相对自己心怀不满,但他却万万没想到,在有机会将蛮人一举铲除的重大行动前,丞相仍旧目光短浅地选择内耗。

后面剧本偶尔穿插着朝廷内部的戏,揭露了丞相这么做的原因,首先他并不相信那所谓的草籽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其次,就算真有,那也不是他乐见其成的。

只有不断的战争,丞相才能够将兵权一直放在大将军手里,君主投鼠忌器,不敢随便动他,也抽不出心思去对付他;只有不断的战争,他才能从中谋取私利,大发战难财,要是天下太平了,他不就等着被君主清算了吗?

当顾雁声把地图有假的事情说出来,先锋队产生分歧,又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趁还能记得回去的路,立刻回去,等找到正确的地图重新出发,不要做无畏的冒险。

另外一派——其实就是顾雁声的意见,他觉得就算回去也拿不到对的地图,而且一旦返回,又要错过一个春天,而这一年中,不知道将会有多少无辜将士和百姓死于战乱之中,他们应该继续走下去,沿着水源,寻找去往雪山的路。

当然,顾雁声是先锋队的绝对领导者,他的话没人不敢听,那些有异议的人也只能服从命令,继续出发,在沙漠中苦苦跋涉。

然而当遇到一次覆灭了他们三分之一士兵和绝大部分食物饮水的沙尘暴后,矛盾更加严重和凸显,饥饿、焦渴、白日的炎热、夜晚的寒冷,摧残着每一个人的心智。

终于在这天高皇帝远的荒凉无人区,顾雁声的绝对权威不太好用了。

出现了想原路返回的逃兵。

对待逃兵,顾雁声采取了最为冷血和果断的处理方式,当场格杀。

一场骚乱又被镇压下去。

顾雁声虽冷血,但他的忠诚和能力依旧毋庸置疑,他鼓舞士兵,面对困难始终身先士卒,以丰富的经验在沙漠里艰难寻找维持生命的水源和食物。

在此期间,秋来一直是顾雁声最好的帮手、最信任的对象,甚至有时候也能看到顾雁声背后的脆弱和茫然,尽管一闪而逝。

直到历经了种种有着浓郁象征意味和隐喻人类社会的磨难后,又一件事,使得秋来也不能再苟同顾雁声的做法。

那是一次先锋队的绝境,出发时一百人的队伍,到现在只剩下十人。

三天没喝过水的他们疯狂地挖掘沙漠上的一株植物,直到挖掘了三米多深,才挖到一点湿润的沙子,他们吮吸着沙子,贪婪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水分,这点水分很可能让他们再活一天。

也仅仅是一天而已,前路依旧无望。

当湿润的沙子润湿了喉咙,先锋队有几个人绝望地嚎哭起来,没有任何泪水,声音干哑得如同石头摩擦,刺耳,钻心。

顾雁声明白,先锋队虽然还剩下十个人,但魂早就已经死了。

他忽然之间也万分疲惫,就想躺在他们挖出来的坑里,一起死去。

当他准备说出来时,一声嘹亮清脆的喊叫如同天籁般降临。

那是一位牧民的孩子!

蛮人的牧民!

这不远处有个小湖泊,叫月亮湖,水草肥美,一小批牧民在这里牧马,孩子贪玩,骑马走远了点,发现了顾雁声一行人,将他们带回营地,救了他们。

先锋队死里逃生,喜极而泣。

顾雁声懂一些蛮人的语言,但这一批牧民显然有点与世隔绝,和主流蛮人语言有点不同,两拨人磕磕绊绊的聊天,时常闹一些笑话,感情倒越来越熟络了。

秋来和最先发现他们的孩子玩得尤其好,其实秋来也只是个孩子而已。

这是先锋队最快活的时光,牧民的无私照顾让他们很快精力充沛,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

顾雁声从牧民那里迂回弄来了去雪山的地图,正当他们准备再次出发时,顾雁声却说出了一个让秋来无法接受的决定。

顾雁声要杀死这里的所有牧民,因为他怀疑牧民知道他们的身份,并暗地里已经密谋要去告密。以免行动失败,只好斩草除根。

秋来第一次与顾雁声产生了分歧。

两人的对峙,依旧是顾雁声取得胜利,顾雁声让其他人把秋来绑了起来。在离开牧民的那天晚上,顾雁声等人调头返回营地,杀了牧民,又放了一把火。

但在火光中,秋来的身影出现,领着一个还活着的小孩子,朝远处逃走。

顾雁声看到了,但他没去追,眼里是跳动的火光,谁也分不清,那一刹那他想些什么。

顾雁声和剩余八人,继续去寻找雪山。

然而,他们走到了绝路。

原来,牧民给他们的地图,也是假的,指向的是没有水源和植被的荒漠。

顾雁声他们无法再得知,这是否是交流出了误差,还是牧民发现他们黎国军士的身份而故意为之。

如果是故意的,那么那一段快乐的时光对于双方都虚假到了极点,但也真实到了极点。

他们真实地感到人世温暖,是战争把他们割裂成两个对立的阵营。

先锋队基本上都死光了,只有顾雁声一个人兜兜转转,拼着一口气回到了战争前线。那些草籽散落在干涸的荒漠,生命力顽强如斯,也只有死寂的下场。

彼时正发生一场战争,形销骨立、狼狈不堪的顾雁声误入战场,但谁也不认识他了,他们都道顾雁声早就死在沙漠里。

顾雁声被黎国的士兵随手捅死,一句遗言都没说出口。

命运就是这般滑稽。

与其说这是战争题材,不如说是反战争片。

李从一看完剧本,心情更沉重了。

缓了好几天,李从一才从主观情绪里挣脱出来,开始从客观专业的演员角度分析和揣摩剧本。

这剧本对导演的要求无疑是巨大的,除了剧情外,还充斥着大量隐喻和象征,如何在兼顾剧情流畅度的同时,鲜明地展现隐喻,是很考验导演功力的,要不然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艰涩枯燥的漩涡。

不过既然陈岱川选择了印西,说明他对印西的导演能力很看好,李从一就等着看了。

顾雁声这个角色倒是十分贴合陈岱川,毕竟太子是真的带过兵上过阵杀过敌的,而他本人也是死在战场上,表现战争对人的摧残没人会比他更出色。

至于秋来……

唉,李从一叹气,顾雁声的小跟班,对他的话言听计从,被用心培养的战争机器,最后挣脱出个人与群体的束缚,带着牧民的孩子远走,那是真正的人性光辉,也是意味深长的反思。

剧本其实也并没有一味地反对战争,甚至透过一些角色赞同战争的某方面作用。是战争驱动了人类的发展,人类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如果没有战争,人类绝不会短短几千年就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一部分人死于战争,又有另外一部分人得益于战争。

战争,其实是人类发展的先锋。

但无论如何,战争不应该成为归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