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来到姜家一周,有一句话已经变成了姜明珍父母的口头禅。
“小珍,你不吃的话,我们就给何玉吃了。”
这句话可以变换形式,应用在其他类似的场景。
“小珍,你不洗澡的话,范阿姨先给何玉洗澡。”
“小珍,你不收拾玩具的话,你的玩具都送给何玉。”
“小珍,你不听话的话,爸爸妈妈去疼何玉了,何玉比你乖多了。”
他们有时只是随口说说,试试看能否奏效,不想这招对于姜明珍百试百灵,屡试不爽。
只要是能跟何玉不过去,姜明珍就有用不完的精力。每次抢他的东西,她兴奋得宛如打了鸡血。
全部大人都对她“自觉”的状态感到欣喜。感到不适应的,只有何玉。
东西吃到一半被抢走、玩具玩到一半被抢走,甚至他呆在院子的一个小角落晒太阳,都可能被姜明珍发现,然后勒令他移走。
不去院子,他老老实实在房间呆着,还是摆脱不了姜明珍。
大人会来房间找他,把他拉到姜明珍面前“做榜样”。
有时候他会得到一块昂贵的小蛋糕、一碗熬了好几个小时的滋补汤,有时候他被没头没脑地拉进浴室,女孩子的玩具被大人塞进他的怀中……最开始何玉不解其意,看到给他的好吃的东西,犹豫着到底能不能吃;他们让他做些奇怪的事,他想着是否要配合。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他得出结论:不能吃,要配合。
好吃的是留给姜明珍的,事情是姜明珍该做的,她的东西大人不是真的要给他。
在他这儿绕一个圈子,属于她的,全部回到她的手上。他在其中需要配合大人们,表演一个来者不拒,被抢走东西也依旧不哭不闹的乖小孩角色。
所有人都默认何玉是一个乖孩子,他也确实是的。
他比姜明珍懂事、沉静,他是乡下来的保姆的儿子。他的乖巧是自然而然的事,任何人都不会感到奇异。
姜明珍在无休止地闹脾气的时候,同样是五岁的小孩,他在帮着妈妈干活。
何玉早早起床,跟范阿姨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范阿姨做完菜,小孩便按照他妈妈的吩咐,拎着厨房的垃圾袋到外面丢。此时,才睡醒的姜家大小姐,坐在椅子上张大嘴,需要人喂饭。
范阿姨收拾卫生的时候,何玉拿着小块的抹布,帮忙擦桌子。姜明珍负责的,是把家里弄乱,把桌子弄脏。
他们是不一样的。
幼年的何玉,尚且无法理解这种不一样源自于什么。
他只感觉,自己在这里住得越久,就越讨厌姜明珍。
她做的每件事都很讨厌……
姜元从饭店里拿回来新鲜的大螃蟹,蟹腿蒸的时候掉了。范阿姨收起来拿到房间,悄悄让何玉吃掉。他从前没有吃过这样大的这样好的螃蟹,蟹肉吃得干干净净,连壳都舔到吃不出味才肯扔。而姜明珍呢,她看到螃蟹大呼一声“又吃螃蟹,怎么天天吃这个”,范阿姨把嘴皮子说破,她都不愿意尝一口。
徐美茵买了一套新鞋子新衣服送给何玉,是名牌的。范阿姨领着孩子道谢、鞠躬,感激不尽。隔天,何玉在玩具房看到姜明珍。她给她的芭比娃娃做衣服,把自己的衣服拿来剪。那些衣服还很新,一剪子下去就坏了,布料被扔满地都是。过一会儿她玩腻了,丢下一片狼藉去玩别的。那些垃圾一样的布块,和他的新衣服有一模一样的商标。
在乡下洗澡,没有热水器,何玉洗澡的热水是爸爸烧好水后兑的,十分有限。现在住姜家,洗澡水一直是温暖的源源不断的,所以何玉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姜明珍不爱洗澡,明明那么舒服。
有天晚上在睡前,望着窗外静谧的天空,何玉忍不住小声地问他的妈妈。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你说,回乡下?”范阿姨对他会提出这个问题感到疑惑:“怎么了?住在这里不好吗?”
何玉想了想,无法否认:“这里好的。”
姜家的房子很大很漂亮,洗澡有热水,每天有好吃的。
但是,有很多次姜明珍对他大吼“这是我的东西”时,何玉会在心里想:姜明珍的东西其实没有那么好,他不愿意拿的。小蛋糕、大螃蟹,可以不吃,新衣服新鞋子可以不穿,甚至用水龙头出来的冰水洗澡也没关系。他想回他自己的家。
他没有来得及把他的“但是”说出口。
“这里当然是最好的,”接着他的话,范阿姨笑了起来:“这儿是城里,和乡下哪能比。况且我们住的,是有钱人的家里。”
她和儿子一样,看向窗外。
从保姆房的位置看出去,能看到隔壁人家的大门,和姜家一样,他们的门高大气派。别墅的外墙被刷成美丽的湛蓝色,门口有两根灯柱。他们家的灯真的很亮呀,好像比天空上的月亮还要亮上许多。
“你在这里好好的,讨姜伯伯喜欢,过几年我们拜托他,让你在城里上学。”
她抚摸着小男孩的头,嗓音轻柔,仿佛跟他一起乘着大船,漂浮在梦中。